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270.46 KB
- 文档页数:2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运用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6-09-02T16:35:06.2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作者:丁秀波黄鸣[导读] 子宫肌瘤为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为外科手术[1]。
丁秀波黄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在手术过程中和麻醉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后心率、氧饱和度、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患者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相关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两组患者主要的常见并发症为呕吐或恶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
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术后效果优于芬太尼,具有苏醒快、拔管时间短、患者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132-02子宫肌瘤为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为外科手术[1]。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临床中主要的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2]。
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且舒芬太尼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3]。
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研究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4~57岁之间,平均年龄34.3岁,46例行子宫全切除术,2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行卵巢囊肿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3~58岁之间,平均年龄35.2岁,47例行子宫全切除术,23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2例行卵巢囊肿剔除术。
单用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6-04-11T16:21:05.1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作者:漆国华[导读]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比单用丙泊酚效率高,用量小,安全性更高。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 629000摘要:目的:观察对比单用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需要接受无痛胃镜诊断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人。
观察组麻醉过程中先静脉注射0.1μg/kg随后注入丙泊酚1.6-2.2mg/kg,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2.6-3.2mg/kg。
观察两组患者身体反应,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各项身体指标的变化,记录苏醒时间,对比分析麻醉效果。
结果:通过分析,观察组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
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
术程中观察组的身体指标数值略优于对照组。
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比单用丙泊酚效率高,用量小,安全性更高。
在无痛胃镜检查中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丙泊酚;舒芬太尼胃镜检查是消化系统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由于检查过程需要侵入人体,患者普遍难以忍受。
无痛胃镜因在检查前给患者静脉注射麻醉镇静剂,则可以减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
而如何在保证患者安全及减少不了反应的同时,选择好药物配比,提高麻醉效率,是此项检查手段的关键。
丙泊酚是起效快,副作用比较小的麻醉药物。
但是镇痛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其它药物的辅助。
舒芬太尼属于有强烈镇痛效果的麻醉辅助用药,可以和丙泊酚联用。
本文将88例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一组单独使用丙泊酚,另一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1],观察对比了各项数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88例经判定需行胃镜进行检查诊断的88例患者,经常规检测,均无药物过敏与禁忌症。
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发布时间:2022-09-08T05:32:27.01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9期作者:陈双祝[导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患者的麻醉效果。
方法在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间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抽取80例均分两组,一组采用舒芬太尼为实验组,一组采用芬太尼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陈双祝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重庆 4090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患者的麻醉效果。
方法在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间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抽取80例均分两组,一组采用舒芬太尼为实验组,一组采用芬太尼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5%>参照组麻醉优良率80%;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仅有1例低氧血症患者和1例恶心患者,参照组则有2例低氧血症患者,2例恶心患者和2例疼痛患者,故实验组的麻醉效果明显更好。
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都是强效镇痛药,但在麻醉效果上舒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更胜一筹,而且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极少出现,在药物安全性上更能给患者保障,所以较之芬太尼,舒芬太尼更适用于腹腔镜手术。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麻醉;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效果随着患者的需求和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有着创口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的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但腹腔镜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若操作不当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而且作为手术的一种,腹腔镜手术依旧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影响,以致手术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正确的使用麻醉药至关重要。
本文就此对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麻醉方式。
1资料与方法.1资料在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间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抽取80例均分两组,一组采用舒芬太尼为实验组,一组采用芬太尼为参照组。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随着医疗技术和麻醉药物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复杂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在全身麻醉中,静脉麻醉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丙泊酚和舒芬太尼是被广泛使用的静脉麻醉药物。
丙泊酚作为一种快速作用、短效的麻醉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和检查中。
而舒芬太尼则是一种强效镇痛药,通常用于手术后及严重疼痛病症的治疗。
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的复合应用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青睐。
本文将会介绍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的复合应用在静脉麻醉中的作用和优势。
丙泊酚的特点丙泊酚是一种快速进入大脑中枢、短效的麻醉药。
它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含量,实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和镇静作用。
丙泊酚的生物半衰期短,排泄快速,能够进行精确控制,因此在手术中被广泛应用。
丙泊酚通过迅速的血浆清除,可以使药物在数分钟内完全消失,从而避免了药物残留在体内造成的不良反应。
丙泊酚可以通过持续输注实现对全身的镇静、麻痹和失忆,同时还能够保持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功能。
这种特性使丙泊酚成为了一种有效、安全的静脉麻醉药物。
舒芬太尼的特点舒芬太尼作为一种“纯”的镇痛药,是强效且作用迅速的药物。
它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并刺激阿片样受体产生强烈的镇痛和麻醉作用。
由于舒芬太尼效果快,在手术操作中往往由麻醉师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添加剂量,其效果很快得到反应并且能够持续较长时间。
但是,由于舒芬太尼的麻醉作用强烈,且对心血管、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剂量和速度控制,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此可见,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在作用机理和特点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将它们进行合理的复合应用可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优势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的复合应用可以解决单一药物麻醉的不足和副作用问题,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效果。
具体优势如下:1.延长麻醉深度:由于舒芬太尼的特点是作用快、作用强劲、作用持久,因此在与丙泊酚复合使用时能够延长丙泊酚的麻醉作用深度,从而增强患者的麻醉效果。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赵晓峥;张曼;赵庆阳【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on anesthesia for small area minimally invasive liposuction surgery. Methods Totally 160 patients with small area minimally invasive liposuction surgery in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8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mifentani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while the sufentani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fentanil and propofol. Results 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small area minimally invasive liposuction in the sufentani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emifentanil group ( P < 0. 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osage of propofo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ut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in the sufentanil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remifentanil group ( P < 0.05 ) . Before anesthesia,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 P > 0. 05 ) , during anesthesia, the changes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the sufentani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mifentanil group ( P < 0. 05 ) . The incidence rates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restlessness and respiratory depression in the sufentani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mifentanil group ( P < 0. 05 ) . Conclusion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has good effect on anesthesia for small area minimally invasive liposuction,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prolong theduration of analgesia,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restlessness, respiratory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nd maintain vital signs and hemodynamic stability during the operation. It is high safety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收治的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治疗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舒芬太尼组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组(P<0.05);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组无显著差异,术后清醒时间长于瑞芬太尼组(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相近(P>0.05),麻醉时舒芬太尼组变化幅度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麻醉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减少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术中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7(026)013【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麻醉效果【作者】赵晓峥;张曼;赵庆阳【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长春张曼美容外科门诊,吉林长春 130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1.2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麻醉多采用镇痛和镇静联合局部麻醉,以发挥镇痛镇静药物协同作用。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分别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内镜下息肉摘除术120例麻醉效果评价张静;郁庆;方昱【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分别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内镜下息肉摘除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内镜下息肉摘除术患者12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组(A组)60例,依托咪酯联合舒芬太尼组(B组)60例,监测并记录手术前、中、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入镜前(T1)、入镜后2 min(T2)、入镜后5 min(T3)、检查结束(T4)、苏醒时(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以及苏醒时间、不良事件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A组在T1、T2、T3、T4时HR、MAP下降明显(P<0.05)。
B组的HR、MAP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内镜下息肉摘除术术前用依托咪酯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血压、心率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性高,推荐临床使用。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propofol or etomidat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on endoscopic polypectomy and their adverse reaction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endoscopic polyp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propofol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anesthesia) and B (etomidat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anesthesia) with 60 cases each.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surgery and HR, MAP and SpO2 before anesthesia (T0), before entry after administration (T1), 2 and 5 minutes after entry (T2 and T3), at the end of examination (Y4) and the wake-up (T5) were recorded and the time for wake-up, adverse ev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HR and MAP atT1, T2, T3 and T4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group A compared with group B (P<0.05) while the comparison of HR and MAP at every time point in group B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ifcance (P>0.05).Conclusion:Pre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anesthesia of etomidat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in endoscopic polypectomy has less 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nd less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ith high safety and can be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use.【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6(037)023【总页数】4页(P39-41,58)【关键词】丙泊酚;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内镜下息肉摘除术;麻醉【作者】张静;郁庆;方昱【作者单位】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 200065;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 200065;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 2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R971.2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已十分普及。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分析。
方法:选取在本医院收治的宫腔镜手术麻醉患者75例,患者均给予2.0mg/kg丙泊酚麻醉,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进行分组,分为A、B、C三组,分组各为25例。
分别给予舒芬太尼量为A组=0.15μ/kg,B=0.2μ/kg,C=0.25μ/kg对比三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治疗效果。
结果:宫腔镜手术后,A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B、C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B、C两组,A组丙泊酚用量低于B、C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对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采用0.15μ/kg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缩短,值得临床推荐。
意识恢复时间,稳定SpO2【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宫腔镜前言:宫腔镜手术主要指通过宫腔镜对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宫腔镜应用于子宫腔内疾病中,可清晰观察患者宫腔中的变化,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主要利用镜体前部进入患者宫腔,以直观、准确性对女性宫腔进行观察[1]。
但宫腔镜刺激性较大,当患者进行扩宫和刮宫治疗时,会引发剧烈疼痛,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在宫腔镜治疗中,需要采取一定的麻醉处理,丙泊酚是患者静脉麻醉的常用药物,其具有起效较快的特点,但增加用量后,会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与其他麻醉药物复合使用[2]。
本文通过对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21.1-2021.11期间本医院收治的宫腔镜手术麻醉患者75例,采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组,每组各为25例。
A组,年龄36-56岁,平均年龄(46.0±3.3)岁。
B组,年龄35-57岁,平均年龄(46.0±3.7)岁。
C组,年龄36-57岁,平均年龄(46.5±3.5)岁。
三组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静脉麻醉效果的研究马兰1田凯1徐天2(1.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2.四川省第二中医院麻醉科,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10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舒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
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后3分钟,气腹前,气腹后3分钟、40分钟、90分钟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检查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观察记录患者术毕的清醒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情况。
结果A组在气管插管、气腹后3分钟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较B组明显(P<0.05),A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较B组小(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均能有效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但舒芬太尼在维持麻醉平稳,抑制和减少手术刺激所造成的应激反应,及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稳定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并能有效缩短患者麻醉复苏时间。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靶控输注;妇科腹腔镜手术(英文部分暂缺待修改完成后再撰写)近年来,随着对舒芬太尼(Sulfentanyl)研究的深入,舒芬太尼已愈来愈多的被临床所采用,目前,有关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就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进行了临床比较和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标准:①入选病例:选择2009年12~2011年12月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0例,ASA I~Ⅱ级,疾病种类包括不孕、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年龄18-50岁,体重43~68kg。
术后均拔出气管导管送回病房。
排除标准:①年龄大于50岁或小于18岁;②检查可能明显存在插管困难及循环功能异常患者;③并发有心肺肝肾及内分泌疾病者;④长期使用激素,或者长期服用阿片或安定类药物患者;⑤???(时间匆忙,思考担心欠周全,如有需要添加标准,请主任在问号处添加)采用三盲、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手术患者分成舒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50例。
· 药物与临床研究 ·432020年 第26期一般在妇科诊疗中,宫腔镜手术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指宫腔内手术在内镜直视下完成操作,现阶段已成为临床广泛运用的治疗手段[1]。
但是该治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患者能明显感到因扩张宫颈、宫腔等带来的疼痛,进而降低了手术配合度,对顺利进行手术造成了一定影响。
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方式,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9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此次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5岁,年龄最大为48岁,年龄中位值为31.45岁。
两组患者基线水平不存在差异性,可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单一丙泊酚进行麻醉,于术前7h 左右禁食,进入手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0.5mg 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给予鼻导管吸氧,连续检测患者临床指标,开放静脉通道,保持每分钟50~80mg 给药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根据患者术中变化判断是否追加丙泊酚。
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再注射丙泊酚,同样选择静脉注射,在手术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追加丙泊酚,若患者出现肢体扭动,分次追加20~30mg 丙泊酚。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以及宫缩疼痛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 ±s)、“%”分别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 检验和卡方检验构成比,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术后镇痛评分、宫缩疼痛发生率对比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宫缩疼痛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评分、宫缩疼痛发生率对比组别例数术后镇痛评分(VAS 评分)宫缩疼痛发生率(%)研究组45 2.17±1.096(13.33)*对照组452.96±1.3512(26.67)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018年2月第25卷第4期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李茂兵张绍森舒芬太尼为选择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强烈的镇痛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的麻醉中[1]。
而近期有研究报道,舒芬太尼给药方式会影响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舒芬太尼给药方式有静脉滴注、间断推注给药,其血药浓度会因患者体重指数、血流动力学、药物代谢机能等因素产生个体差异,导致用药过量或不足[2]。
靶控输注是全身麻醉的新方法,主要用于静脉麻醉维持给药,近年来研究发现,其用于输注阿片类药物也有较好效果[3]。
本文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时采用靶控输注和间断推注舒芬太尼对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选择我院2017年1—7月收治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或对舒芬太尼有严重过敏反应者。
患者年龄26~52岁,平均(37.2±10.7)岁;体重42~78kg,平均(67.8±8.4)kg;子宫肌瘤切除术31例(38.8%),盆腔良性肿瘤切除术22例(27.5%),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17例(21.3%),盆腔粘连分解术10例(12.5%);手术时间60~150分钟,平均(98.3±29.7)分钟。
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接近。
1.2 麻醉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30分钟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入室后建立上肢静脉通作者单位:325800 浙江苍南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李茂兵,Email:568652591@ 路,并连接监护仪和进行心电图监测。
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为3μg/ml,待患者意识逐渐消失后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3μg/kg,同时静脉推注维库溴铵0.1mg/kg,2分钟后行气管插管。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的效果和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评价摘要】目的:对比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方法:6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知情、自愿前提下被纳入此研究,于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和研究两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以芬太尼行麻醉,研究组以舒芬太尼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结果:对照组呼叫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多于研究组(P<0.05);拔管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比于芬太尼而言,舒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因此可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舒芬太尼;芬太尼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属于良性肿瘤,会导致患者出现白带增多、子宫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不孕,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手术是常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着理想的疗效,但是麻醉剂的选择也会对手术情况以及患者术后康复状况产生影响,为探讨何种麻醉剂效果最佳,本文选取60例患者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知情、自愿前提下被纳入此研究,于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和研究两组。
对照组资料:人数30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1岁,平均(43.39±3.18)岁,黏膜下肌瘤15例,浆膜下肌瘤9例,子宫壁间肌瘤6例,肌瘤直径1.5~4.8cm,平均(3.11±0.93)cm。
研究组资料:人数30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1岁,平均(43.41±3.20)岁,黏膜下肌瘤15例,浆膜下肌瘤10例,子宫壁间肌瘤5例,肌瘤直径1.5~4.8cm,平均(3.20±0.89)cm。
伦理委员会批准此次研究,患者及家属研究知情权得到保障,组间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95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7 年 9月 C 第 5 卷第 27 期Sep. C 2017 V ol. 5 No. 27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作用研究张春宏(于都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赣州 342300)【摘要】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2例,并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
观察组予以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V AS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备优良的麻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痛感,促进恢复。
【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7.195.01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在具体操作中包括顺行性与逆行性切除两种手术方式[1]。
麻醉管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此类麻醉方式在患者术后拔管处理中一旦发生失误则会引发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手术意外,对患者极为不利。
为了探讨更加理想的麻醉方法,笔者对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作用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9-05-13T17:06:27.413Z 来源:《大众医学》2019年1期作者:李建秋[导读]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云南省镇雄县丽人妇产医院李建秋【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70例,根据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将其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均35例。
舒芬太尼组采用舒芬太尼实施麻醉,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实施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舒芬太尼组呼叫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相较于芬太尼组更早(P<0.05)。
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呼叫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子宫肌瘤;手术麻醉;术后恢复情况;[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经期紊乱、月经量增加以及阴道不规则出血,容易引起女性患者月经不调甚至造成不孕等情况的发生,发病率约20~25%,给女性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手术是临床中主要治疗手段,麻醉是手术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良好的镇痛效果和麻醉效果对手术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本研究对7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别采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后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70例,根据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将其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均35例。
舒芬太尼组中,年龄37~55岁,平均年龄(46.0±9.0)岁,体重49.35~66.53kg,平均体重(57.94±8.59)kg。
芬太尼组中,年龄37~56岁,平均年龄(46.5±9.5)岁,体重49.16~67.32kg,平均体重(58.24±9.08)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发表时间:2018-07-03T17:29:36.727Z 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2期作者:董春雨[导读]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能够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
A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B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苏醒后兴奋发生率。
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苏醒后兴奋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B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能够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关键词】:丙泊酚;舒芬太尼;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麻醉效果To study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propofol combined with Shufentaini in laparoscopic endomyoma res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propofol combined with Shufentaini in laparoscopic uterine myoma elimination. Methods 88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44 cases. Group A patients wereanaesthetized with propofol and Shufentaini. Group B patients were combined with rifentanyl and propofol to compare the recovery time, opening time, directional recovery time,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excitement after sobering up.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B, the recovery tim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opening time and fixed force of group 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The incidence of excitement in group A patients was 2.27 %,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18.18 %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ropofol combined with Shufentaini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anesthesia effect in laparoscopic uterine myoma elimination, and the effect on patients is less, 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widely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propofol; Shufentaini; Laparoscopic; Uterine myoma removal; Anesthesia effect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的一种良性肿瘤,我国妇女的子宫肌瘤发病率约为30%-50%,患者多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继发性贫血等,对妇女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
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科观察了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
所有患者均结合临床表现、妇科检查以及腹部彩超确诊为子宫肌瘤。
其中,A组患者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4.9±6.3)岁,肌瘤直径3.1-7.4cm,平均肌瘤直径(4.8±1.8)cm,单发子宫肌瘤18例,多发子宫肌瘤26例。
B组患者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5.2±6.7)岁,肌瘤直径3.3-7.2cm,平均肌瘤直径(4.7±1.5)cm,单发子宫肌瘤19例,多发子宫肌瘤25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肌瘤直径以及肌瘤个数等一般治疗方面经过比较分析,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麻醉前30min阿托品0.5mg以及苯巴比妥钠100mg肌肉注射。
进入手术室后,将患者的静脉通路开放,密切监测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呼吸、心率、脉搏、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
患者吸氧3min后,开始进行麻醉诱导:将咪达唑仑0.04mg/kg、丙泊酚1.5mg/kg以及琥珀胆碱1.75mg/kg混合静脉注射。
A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7g/kg,5min后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应用舒芬太尼0.07g/(kg·min)以及丙泊酚70g/(kg·min)进行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输入。
B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0.25k/kg进行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输入。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苏醒后兴奋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包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如表1所示,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x±s,min)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苏醒后兴奋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B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肌瘤体积较大、患者阴道出血量较多时需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近年来,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也称为临床常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之一。
然而,腔镜手术对麻醉的要求比较高,患者能否在术后尽快的苏醒,早期恢复活动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均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2]。
丙泊酚具有麻醉起效快、较高的血浆清除率且适合连续输注等特点。
舒芬太尼是一种中、长时效的强效阿片受体激动剂,更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比较高,镇痛持续时间长、麻醉效果好[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苏醒后兴奋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B组的18.18%。
综上所述,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能够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青山,黄鹏,刘芳.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1656-1657.
[2]陈水清,杨远平.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3):88-89.
[3]张明.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杂志,2013,19(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