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129期瓜州县用足扶贫政策科技帮民致富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致富新貌ZHIFUXINMAO悠闲散步、享受阳光、咀嚼饲料……14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最近在甘肃省瓜州县锁阳城镇万头牛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家落户”,7座“牛舍”坐落有致。
“这批牛是4月份从新疆调引来的,每头牛的买进价格在1万元左右,总投资近150万元。
”锁阳城镇万头牛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喜红说,这些牛都进行了防疫补免。
“2003年来的时候两手空空。
看着同村年轻人通过发展养殖业在城里买了房,决定向年轻人学习,搞养殖”。
经过10年努力,杨喜红成了镇上的养殖能手。
2013年,他注册成立了锁阳城镇万头牛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本地畜牧养殖优势,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模式产业化经营。
通过升级发展理念,不断开发养殖业市场,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养殖。
该合作社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修建圈舍7栋,饲料加工厂1处,饲草棚、青贮池、办公用房等附属设施齐全。
“为解决种植户饲草销售难题,提高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牛饲草都是收购周边农户的。
”杨喜红说。
瓜州县锁阳城镇通过发展养殖,拓宽了民众致富路,实现农民增收、贫困户“摘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不懂技术,种的作物产量不高。
30多亩地看似多,但实际收入并不高。
”锁阳城镇农丰村村民贾明也是靠养殖脱贫致富的代表之一。
当时,村干部上门给贾明讲政策,并争取到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鼓励其发展养殖业。
贾明买了8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开始发展养殖,2015年顺利脱贫,牛存栏量已发展到36头。
2020年,贾明在政策引导下试种23亩苜蓿和16亩玉米,都用来喂牛。
“接下来,扩大饲草、壮大畜牧发展。
”谈及全镇养殖业发展,锁阳城镇党委书记说,“引进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做技术指导,引导建档立卡户发展草畜产业,让养殖业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潘 强)甘肃瓜州:升级“牛模式”拓宽致富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编辑:赵昕(******************.cn)·他山之石·12。
农牧相关政策宣讲简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牧相关政策宣讲简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们: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宣讲一系列关于农牧相关政策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关系着亿万农民和畜牧民的生计,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和肉类供应的重要产业。
为了促进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希望通过这些政策的宣讲,能够让更多的农牧民了解政策内容,积极融入政策实施和发展中。
我想谈一谈农业领域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
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扶持农民增收等方面,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种养规模化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经济收入。
我想介绍一下畜牧业领域的相关政策。
畜牧业作为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益于政府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政府在畜牧业领域加大了对种养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畜牧户规模化经营、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等。
政府还出台了养殖补贴政策、畜禽疫病防控政策、畜禽养殖标准化政策等,为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政策宣讲工作,深入农牧民群众中,让更多人了解政策内容、理解政策意图,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政策实施和发展中。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农牧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第二篇示例:农牧相关政策宣讲简报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宣讲有关农牧相关政策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了促进农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希望通过宣讲,让广大农牧从业者了解政策内容,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提高生产效益。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相关政策内容。
一、农业政策我国一直将“三农”问题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积极出台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帮助农民提高收入,保障粮食安全。
瓜州县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优与劣一.基础研判瓜州全县未利用地面积较大,目前(2022年)以全县域为范围申报现代农业示范区有较大难度。
但瓜州农用地以蜜瓜、枸杞、草畜等农特产业发展集聚,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建议瓜州优先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且具有较大的资金以及土地支持优势。
客观研判瓜州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优势和现状产业的不足:1.瓜州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三大优势(1)2021年已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蜜瓜);瓜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申报成功,为打造国家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县致力打造国家级枸杞产业园、蜜瓜产业园和省级肉牛产业园。
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要求高度匹配。
(2)戈壁循环农业示范在国内及西北地区具有突出的差异性和影响力;瓜州的戈壁环境对农业具有较强同品类竞争优势,近年瓜州县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循环技术等重点工作,着力破解戈壁循环农业技术难题。
戈壁循环农业将有力填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特色模式空白,为乡村振兴戈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支撑和西北示范。
(3)主导产业的生产规模集中度较高,效益明显;瓜州蜜瓜、枸杞、设施果蔬等特色产业达60万亩,牛羊饲养稳定在146万头只,农村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成效优,订单农业覆盖率达85%,主导产业覆盖率较高。
主导三大产业集中总产值目标计划30亿以上,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最低要求匹配,具有较好的申报基础。
2.瓜州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三大必要性瓜州通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现代农业体系,是实现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加强农业科技、加工、三产融合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瓜州现代农业科技要素的集合度不足。
建议示范园近期尽快启动科研集群、科技种苗及示范种植的工程建设,强化科技农业集聚示范效应,系统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或农村实用人才科技培训人次。
(2)瓜州现代农业加工物流集聚度不足。
乔书志,农民身边的科技扶贫特派员
乔书志是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中沟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但他的身份却不仅仅是农民。
他
还是当地的科技扶贫特派员,为村里的农民带去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帮助他们提高生
产效益,增加收入。
在乔书志的帮助下,中沟村的农民们掌握了一些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比如高效节水灌
溉技术、有机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等。
通过他的引导和帮助,农民们学会了使用新
型农机具,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选择适合本地区人工育苗的优质种子等。
实际上,乔书志在村里不仅仅是一名技术顾问,更是一名慷慨解囊的公益人士。
他不
仅向农村贫困户免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种植材料,还悉心指导他们,帮助他们解决生产
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科技扶贫特派员的帮助,中沟村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蔬菜、水果等特
色农产品的生产量和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带动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
许多贫困户在乔书
志的帮助下成功脱贫,家庭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农民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们的贡献不亚于城市里的白领工人。
”乔书志说,“科技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做出贡献。
”
经过几年的发展,乔书志已经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科技扶贫特派员,他的事迹也被
当地政府和媒体广泛传播,成为了当地的民间英雄。
他的身份不仅是农民,更是一名致力
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村发展的优秀农民代表。
对瓜州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闫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视察 甘肃,在全国两会参加甘肃代表团审 议时,都对甘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为甘肃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甘肃做好 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髙要求。
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就是要毫不动摇以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担起政治责任,抓好工作落实。
具体来讲,从上到下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握“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深 刻领悟精神实质内涵,做到知行合一,注重实效,全心全意抓基础支撑、抓发展动能、抓改革创新、抓板块经 济,把高质量发展贯穿于推动县域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一、审视形势、精准定位,找准产 业布局“站位图”2017年至2018年,瓜州县三次 产业结构由16:40:44调整为14:41:45,一二、三产更趋合理,经济结构更加明晰,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现代产业结构模式。
2018年底,瓜州县在酒泉市7个县市中,完成一产増加值10.16亿元,占全市一产増加值的13.7%;第二产业发展増速明显,增加值达到34.1亿元,绝对值排名全市第二,占全市第二产增加值的16.8%,对全市第二产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2%。
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30.6亿元,占全市三产增加值的9.5%。
2019年以来,瓜州县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寻求突破,预计第三季度末,全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増速分别为9.1%、5.7%和6.1%,在G D P(国民经济)中占比分别为20:50:30,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位居全市前列。
综上分析:一是瓜州县工业经济在全市占比较大、贡献突出;二是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主导明显、支撑力强;三是工业经济对全县经济位次拉动力强、成效显著。
瓜州县在抓好稳固脱贫成效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战略,着重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坚持新能源综合开发、外送、储能、内消“四位一体”发展,做深精细化工产业,做强传统产业,把工业发展作为全县实现经济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瓜州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的若十思考■ 李树军 范金婷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瓜外I 县全面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 论述及省市扶贫开发战略部署,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和重要成果。
至 目前,全县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 现了清零指标全面达标。
立足当前,如 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 升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是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 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 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脱贫工作仍面临的制约因素(-)村党组织带动能力还不明 显村两委班子队伍“青黄不接”,部分 现有村组干部带动致富本领欠缺,达 不到“能人治村”要求。
村干部待遇保 障机制不健全,身份认同感较低,能人不愿干、新人不想干问题突出。
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滞后,部分原有乡 镇村集体历史遗留债务过多。
各级各类考核检查观摩等任务过繁过重,对 村组干部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干扰。
(二)改革创新举措推进还不深 入三权分置及“三变”改革等创新举 措推广实施还处在探索阶段,群众自身参与“变”或集体控股“变”等工作基 本未开展。
农村产权交易可抵押范围 狭窄,未从根本上形成金融支持“三变”的大环境:新型经营主体大多组织 化程度低,运行管理不规范,带动贫困 户增收作用不明显。
(三) 特色增收产业链条还不健 全蜜瓜、枸杞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多以 直接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走向市场,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产地批发市场缺 失,农产品分选包装、冷藏保鲜、冷链 物流等设施奇缺。
产销组织化偏低问题突出,稳定的、规模化的农产品供应 链条尚未形成。
基层农技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 不快。
(四) 脱贫增收帮扶机制还不完 善扶贫产业任务下达不能做到因地制宜,与现代农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 一品的要求背道而驰,资源浪费严重。
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大多通过养只调引 发放等实物形式直接作用于贫困户家庭,实效性不高,“造血”功能不明显。
瓜州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回眸作为西部一个欠发达小县,西部大开发10年来,瓜州县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着力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高度关注民生,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西部大开发10年来,是瓜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瓜州县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了“翻番”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快。
2000年,瓜州县国民生产总值只有6621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14万元,财政收入5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5元。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瓜州县抢抓国家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六县战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
“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651项,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9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254.9亿元,增长8.5倍。
预计到2010年年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9.1亿元,较2005年增加109.5亿元,年均增长65.4%,翻了3.6番;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8.02亿元,较2005年增加25.68亿元,年均增长25.2%,翻了0.7番;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7亿元,年均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19.41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2.34亿元,增长18.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3:25:42调整为2010年的16:51:33,呈现出一产稳步发展、二产迅猛壮大、三产日趋活跃的良好态势。
人均GDP达到30416元,较2005年增加17437元,年均增长18.6%;财政收入达到22500万元,较2005年增加15283万元,年均增长25.5%,翻了1.6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3亿元,较2005年增加5.97亿元,年均增长18.9%,翻了1.3番。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瓜州工业结构调整上了一个新台阶,发展新能源,倡导绿色GDP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
帮扶有力致富路宽作者:乔靖芬来源:《资源导刊》2024年第06期道路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果实累累;温室大棚鳞次栉比,棚内的农作物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仲夏时节,走进孟州市赵和镇南临泉村,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南临泉村是孟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定点帮扶村,2019年底开展驻村帮扶以来,驻村工作队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以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为引领,精准施策、真帮实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聚合力“谢谢你们帮俺收麦,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俺都快要愁死了。
”南临泉村村民董得芹激动地对驻村工作队说。
夏收在即,为帮助村民抢收小麦,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组织局机关、村里50余名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抢收夏粮,确保颗粒归仓。
这是孟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工作强党建促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以创建“五星”支部工作为抓手,以提升党员素质为目标,协同村“两委”开展一次主题党课、一次理论学习、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一次走访慰问、一次红色教育、一次志愿活动“六个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鼓励党员继续发扬好的作风、好的家风,为乡村发展助力。
同时,驻村工作队还帮助村里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三评”等10余项规章制度。
凭借党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坚定了全体村民跟党走的信心,积极支持配合村“两委”工作,共同维护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规划先行绘蓝图“走,去小广场上活动活动!”吃过晚饭,村民孟秋玲叫上左邻右舍去村委会旁边的文化广场跳舞。
农闲时节,每当夜幕降临,南临泉村文化广场上LED大屏五彩斑斓,灯火通明,劳作一天的村民聚集在一起,或下棋或跳广场舞或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了文化广场后,不仅为我们举办各类活动提供了场地,而且拓宽了村民文化活动的空间。
这得益于驻村工作队的帮扶。
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演讲稿(精选6篇)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演讲稿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画家林风眠曾把艺术家比作蝴蝶,他说:“为了能飞起来,它先结一个茧,把自己禁闭在内,化为蛹而彻底变形。
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它得从茧中挣脱出来。
才能自由地翱翔于空中。
”诚如斯言,我相信,不单单是艺术家,在社会竞争的巨浪之中,无数展翅飞翔的成功者,没有不是从默默地努力下成长起来的。
然而,不是每只蛹都能幻化成蝶,许多蛹在还未破茧而出时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辉煌与落寞,飞翔与消逝,取决于是否奋进。
奋进,就是拥有一颗强者之心,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生物学家约翰·格登给了奋进一个完美的诠释。
少年时的他被老师认为没有任何科学天赋,那张最糟的成绩单也给了他不小的打击。
然而,他循着自己的兴趣一步步走下去。
跌倒了,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要证明自己!”上帝在一颗奋进的心灵面前从不吝啬。
格登一次次从自己跌倒的地方站起来,终于登上了科学的最高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是的,这便是奋进,格登的心正如鞋匠的锥,经历了旁人冷言冷语的磨练,它越来越锐利。
格登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刺穿了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也推开了上帝那扇虚掩的门。
人生短暂,为何要不断奋进?君不见北宋名相寇准的子孙依靠祖上荫庇而家道中落?后主刘禅在安乐生活中不思进取,最终将父辈驰骋一生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因为不愿奋进,才引发后人“虎父何以有此犬子”的哀叹!马云曾感叹:“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都倒在了明天晚上。
”没有了奋进之心便没有了坚持的动力。
倘若奋发向上,寇准的子孙名扬天下何尝不易?倘若内心强大,刘禅统一天下又何尝不易?也许生命如同一个茧,碌碌无为者待到生命尽头,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活过。
既然奋进是必须的,你也许会疑惑,奋进,从何做来?《菜根谭》的警语告诉了我们答案:“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中缲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瓜州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调研报告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全面积极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对照乡村全面振兴的“全维度”目标要求,在产业方向及辐射效果上仍然存在一定不足,亟待调整完善。
1 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积极培育乡村富民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稳步形成蜜瓜、果蔬、中药材和草食畜四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区域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超过总耕地面积的80%,现已初步形成了蜜瓜6670hm2、枸杞1万hm2、特色林果667hm2、设施种植667hm2和100万羊只饲养的产业格局;围绕“三产四核多园多基地产业集群”产业布局方向打造广至乡、梁湖乡岷州村以及龙麒生态等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湖镇、瓜州镇、腰站子镇等15个戈壁农业产业园逐步形成规模,“戈壁农业”种植面积累计超过800hm2。
准确定位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全县共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4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逐渐发挥;全县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47个,创建县级以上示范社64个,入社社员超过1.2万人,带动农户25000户;农村电商规模持续扩大,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村级电商服务点覆盖率达到68.9%个,建成冷链物流果蔬保鲜库27515t,逐步突破信息和物流瓶颈。
全面实施危旧房改造及村庄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等工程,全县建成整治示范点26个;完成农村卫生户厕129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
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玄奘大道景观带、千亩胡杨林、万亩(合667hm2)生态长廊等绿化工程,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74hm2,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带202km,建成绿色通道68km,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同步实现双增长;依靠政策引导新增封滩育林面积4002hm2,新增特色林果335hm2,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瓜州县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助推精准脱贫
马新军;李万泽;唐珺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6(0)17
【摘要】为确保瓜州县移民群众早日实现小康,根据瓜州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目标任务,该县农技中心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积极组织专家、技术骨干深入乡镇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助力移民乡群众精准脱贫。
【总页数】1页(P62-62)
【关键词】科技培训;脱贫;助推;瓜;农业技术;县政府;移民
【作者】马新军;李万泽;唐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44.2
【相关文献】
1.瓜州县种子管理站加大新品种试验示范增强农业科技助推力 [J],
2.以精准培训助推精准脱贫的政策路径探讨 [J], 王耀男;李期
3.农村精准培训助推精准脱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J], 李丽蓉;李期
4.坚定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沿河农信社积极开展金融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J], 秦涛
5.甘肃省瓜州县:社会救助全力助推精准扶贫 [J], 臧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档编号:FPYWXT—--HX03文档名称:系统用户手册version 2。
0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用户操作手册东软公司扶贫开发实施项目组2017年10月10日目录1。
扶贫对象 (1)1.1.基础信息维护 (1)1.1.1.2014年底 (1)1。
1.1。
1。
....................................................................................................................贫困户11.1。
1.2.贫困村 (5)1.1。
2。
2015年底 (6)1.1.2.1。
贫困户 (6)1。
1。
2.2.贫困村 (7)1.1。
2.3。
贫困县 (9)1.1。
2.4.贫困户信息表打印 (10)1.1。
3.2016年底 (11)1。
1.3.1。
贫困户 (11)1。
1。
3.2。
....................................................................................................................贫困村131.1.3.3。
贫困县 (14)1。
1.3.4.自然村 (15)1。
1。
3。
5. ............................................................................................ 贫困户信息对照表打印161.1.3.6.贫困户信息表打印 (18)1.1.3。
7。
自然村信息表打印 (19)1.1。
3。
8。
.................................................................................................. 贫困村信息表打印201。
第129期中共酒泉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5月29日用足扶贫政策科技帮民致富——瓜州县围绕工作重点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落到实处瓜州县抓住当前制约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关键环节,继续把整村推进、移民乡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
充分利用国家扶贫开发的有利政策,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计划,真正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做到实处。
目前,全县已争取到位第一批“三西”专项资金30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万元,创历史新高。
项目计划在全县6个移民乡和老乡镇“两西”移民安臵点完成危房改造990户,修建暖棚圈舍500座,铺筑乡村道路8公里,衬砌渠道39.8公里,土地改良1530亩,枸杞种植9650亩,投资枸杞加工生产点一个,建设枸杞苗木基地100亩,栽植农田防护林1740亩,修建日光温室130座,调引羊只5950只,培训“两后生”200人,培训移民乡村干部及农民技术员1500多人,建设乡级网点5个。
与此同时,瓜州县因地制宜,结合土地特性、市场需求,在各移民乡大面积推广枸杞种植。
今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7万1千亩,随着枸杞面积的迅速扩大,枸杞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
该县林业部门针对当前枸杞病虫害多发季节,积极协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枸杞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
至目前,已在双塔、沙河、七墩等乡镇推广枸杞病虫害防治10000亩,并进行枸杞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示范培训20多场次,参加培训群众达1800多人,发放防治宣传资料3000多份。
通过学习培训和实地指导,使种植户们掌握了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了对枸杞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为增加移民群众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瓜州县供稿)送: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市级领导发: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委,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省属驻酒各单位(共印245份)2。
砥砺奋进的五年演讲稿关于砥砺奋进的五年演讲稿关于砥砺奋进的五年演讲稿一国家的伟大,莫过于以改革和奋斗成就逐梦传奇;记者的荣光,莫过于用笔墨和镜头记录时代变迁。
记录老支书绝壁凿渠造福百姓事迹的短视频《大发渠》,上线3天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讲述广西南宁新平村驻村第一书记“白富美”变身“黑富美”故事的新闻报道,总浏览量超过1000万次……4月底,“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先期开展,100多名中央媒体记者深入100多个贫困村蹲点采访调研、聚焦精准扶贫,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在田间地头孕育成形,瓜熟蒂落。
从今天起,各媒体统一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集中推出这次驻村采访调研的系列报道。
由此,“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主题宣传正式拉开帷幕,蒸蒸日上的改革发展新貌,等待新闻工作者忠实记录和倾情书写。
挽住云河洗天青,物华又与岁华新。
砥砺前行、团结奋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发展的鲜明特征和生动写照。
这5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风险隐患增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取得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
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到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矢志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到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们党治国理政开辟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5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5年间变化之巨、成就之大,足以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广大新闻工作者尤需牢记职责使命,深入基层一线,聆听大地心跳,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在党心民意、国计民生的交融辉映中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全方位呈现我们党治国理政新气象。
瓜州县深化双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00问1、什么是精准扶贫?答: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
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2、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明确要求甘肃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哪里?答:甘肃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攻坚上。
3、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就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是什么?答: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4、要完成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最根本的是什么?答: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5、什么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抓好“五个最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4月8日,在甘肃省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省委书记王三运指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甘肃省的各项工作,总体上要按照把牢“一条红线”、贯彻“四个全面”、抓好“五个最大”这一大的思路来展开、推进和落实。
抓好“五个最大”,就是抓好最大任务、最大动力、最大重器、最大政绩和最大机遇,这是甘肃结合省情实际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着力重点。
7、什么是扶贫工作的“一条红线”?答:把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到全省“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8、省委书记王三运提出的扶贫开发工作的“两大抓手”是什么?答:“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9、什么是“1236”扶贫攻坚行动?答:“1236”扶贫攻坚行动具体内容:“1”就是紧扣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2”就是做到不愁吃、不愁穿;“3”就是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6”就是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
10、王三运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答:准确把握扶贫开发现状。
甘肃瓜州:r贫困妇女手工编织增加收入
第一农经网
【期刊名称】《新农村(黑龙江)》
【年(卷),期】2017(000)009
【总页数】1页(P195)
【作者】第一农经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甘肃:2014年全国草原普法宣传月现场活动在甘肃瓜州举行 [J],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
2.瓜州养路忙——甘肃省酒泉公路管局瓜州公路段集中整治路域环境 [J], 王永强
3.甘肃七墩至瓜州公路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案研究 [J], 柴亚南
4.甘肃瓜州东千佛洞壁画材质分析及保护修复思考 [J], 杨韬;张亚旭;杨志强;赵林毅;水碧纹;赵鸿亮;王旭阳
5.甘肃瓜州: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新样板 [J], 刘洁;李晓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瓜州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瓜州县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区。
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瓜
州县经常受到农业气象灾害的侵袭。
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风沙和冰雹。
为了降
低农业气象灾害的损失,瓜州县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
对于干旱灾害,瓜州县采取了节水灌溉技术、建设水源工程、加强灌溉管理等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益,不仅可以减轻土地的干旱程度,还可以提高
作物的生长水平。
针对风沙灾害,瓜州县采取了固沙造林、植物种植屏障等措施。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
林和种植植物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挡风沙的侵袭,减少土地的侵蚀和沙漠化的程度。
冰雹灾害也是瓜州县一个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
为了应对冰雹灾害,瓜州县利用人工
降雨、建设农业保险等方式减轻灾害损失。
通过人工降雨技术,可以在冰雹来临时抑制雹
难的发生,保护农业作物的安全。
农业保险也能够在灾害发生时给农民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减少损失。
瓜州县还加强了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农民防范
和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农民的气象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也
是瓜州县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
瓜州县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风沙和冰雹,对此,瓜州县采取了节水灌溉、
固沙造林、人工降雨、农业保险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
警工作,加强农民的气象宣传教育,也是瓜州县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
通过综合施策,瓜
州县有效地降低了农业气象灾害的损失,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129期
中共酒泉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5月29日用足扶贫政策科技帮民致富
——瓜州县围绕工作重点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落到实处瓜州县抓住当前制约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关键环节,继续把整村推进、移民乡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
充分利用国家扶贫开发的有利政策,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计划,真正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做到实处。
目前,全县已争取到位第一批“三西”专项资金30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万元,创历史新高。
项目计划在全县6个移民乡和老乡镇“两西”移民安臵点完成危房改造990户,修建暖棚圈舍500座,铺筑乡村道路8公里,
衬砌渠道39.8公里,土地改良1530亩,枸杞种植9650亩,投资枸杞加工生产点一个,建设枸杞苗木基地100亩,栽植农田防护林1740亩,修建日光温室130座,调引羊只5950只,培训“两后生”200人,培训移民乡村干部及农民技术员1500多人,建设乡级网点5个。
与此同时,瓜州县因地制宜,结合土地特性、市场需求,在各移民乡大面积推广枸杞种植。
今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7万1千亩,随着枸杞面积的迅速扩大,枸杞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
该县林业部门针对当前枸杞病虫害多发季节,积极协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枸杞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
至目前,已在双塔、沙河、七墩等乡镇推广枸杞病虫害防治10000亩,并进行枸杞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示范培训20多场次,参加培训群众达1800多人,发放防治宣传资料3000多份。
通过学习培训和实地指导,使种植户们掌握了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了对枸杞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为增加移民群众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瓜州县供稿)
送: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市级领导
发: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委,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省属驻酒各单位
(共印245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