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ABO血型鉴定共30页
- 格式:ppt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30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上课时间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O 一六年九月ABO血型鉴定一、背景知识血型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或白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即表面抗原或凝集原(agglutinogen)。
凝集原是指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糖蛋白或糖脂,在凝集反应中起抗原作用。
凝集素是指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
至今发现人类具有26个血型系统,常用的血型系统为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和MN血型系统。
ABO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凝集原决定的,具有A凝集原的称为A血型,具有B凝集原的称为B血型;动物血清中存在相应的凝集素。
当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
一般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B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因此可以用标准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被测者红细胞反应,以确定其血型。
不同血型红细胞的凝集原与血浆中的凝集素各不相同,当某一凝集原与其对应凝集素相遇时就会产生凝集反应;父母亲血型不合也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二、实验方法1. 每人取盖玻片二块,在盖玻片一角分别标上A和B。
2. 在A、B盖玻片分别滴上A、B标准血清少许。
3. 以75%酒精棉球消毒无名指端,用采血针刺破指端,用消毒后的尖头滴管吸取少量血(或用0.9%的生理盐水制成红细胞悬浮液),分别与A、B盖玻片中的抗A型、抗B型定性试剂混合,放置3~5 min后,肉眼观察有无凝血现象,肉眼不易分辨的用显微镜观察。
4. 根据凝集现象的有无判断A、B、AB和O型血型(图1-1),同时拍摄凝集现象的图片。
图1-1 ABO血型鉴定示意图5. 统计实验班人员A、B、AB和O型血型的数量,计算血型分布。
三、结果与分析1.血型鉴定图片及本人血型:抗A,抗B试剂都不发生凝集现象,我血型为O型。
2.实验班的血型分布:。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红细胞与不同抗血清的凝集反应,鉴定被测者的ABO血型。
实验结果表明,被测者为A型血。
引言: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之一,由A、B、O和AB四种血型组成。
不同的血型决定了人体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种类,对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
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鉴定个体的ABO血型对于医学实践至关重要。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被测者的血液样本、A、B、O抗血清。
2. 实验步骤:
步骤一:在玻璃片上滴取被测者的血液样本。
步骤二:将A抗血清滴在一片玻璃片上的血液样本上,观察凝集反应。
步骤三:将B抗血清滴在另一片玻璃片上的血液样本上,观察凝集反应。
步骤四:将O抗血清滴在第三片玻璃片上的血液样本上,观察凝集反应。
结果:
在A抗血清的作用下,被测者的血液样本出现了凝集反应;在B抗血清的作用下,未出现凝集反应;在O抗血清的作用下,未出现凝集反应。
综合观察,被
测者为A型血。
讨论:
本实验通过观察红细胞与不同抗血清的凝集反应,成功鉴定了被测者的ABO血
型。
然而,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包括血液稀释不均匀、观察时的光线条件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血型鉴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成功鉴定了被测者的ABO血型为A型。
这一结果对于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