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教学设计-称象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二年级语文《称象》教学设计冀教版1一、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亲自动手作实验,弄懂曹冲称象的办法,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3、通过亲自动手作实验,弄懂曹冲称象的办法,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难点:了解曹冲和官员们称象的办法,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称象》(板书课题),“象”就是我们在公园、电视中看到的大象。
“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等)这些问题,同学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1.了解课文内容。
2.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曹冲是曹操的儿子。
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3)读第2、3句,回答: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2段,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官员们怎么做的?(使学生了解本段主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
(2)读第1句,看图回答:从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象的高大。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称象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再、象、像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喜欢曹冲这位爱动脑筋,想办法的小朋友,感受曹冲的聪慧。
4、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
1、板书课题,读课题,学习生字称、象2、读课题后质疑,师梳疑:谁称象?这是头怎样的象?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象的?结果如何?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说说。
2、小组合作学习(各组选两个自然段尝试自学)(1)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2)划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读正确。
(3)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得正确、流利。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艘、沉、止*帮助学生把每一段都读正确*指导学生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三段4、组内交流读懂的问题。
5、你还想知道什么?三、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感悟官员称象办法的不可行。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
(2}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3)语句训练:一边一边(4)官员们想出了几种方法?这些方法行吗?(讨论)随机理解直摇头(5)、朗读指导。
2、学习4、5段,感受曹冲的聪慧。
(1)学生自读4、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小组合作研究曹冲称象的方法。
边讨论边做实验。
(3)交流研究结果。
(教师演示或推选学生上台演示)(4)结果如何?理解果然四、课本剧表演。
五、指导书写。
六、拓展练习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二年级语文下册《称象》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称象的故事。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读、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面对困难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2.2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
2. 纸质教材:使用教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4.2 学习课文1.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讲解生字词: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3.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
4.3 朗读练习1.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
2.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选择一个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5.2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文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课文中的道理和启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能正确读、写《称象》一课的生字词。
b.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的内容。
c.能够正确运用正确的语调和语气朗读课文。
d.能够按照提示完成文言文填空题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关注、爱护小动物的意识和习惯。
b.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a.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的内容。
b.能够正确运用正确的语调和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a.能够按照提示完成文言文填空题目。
教学准备:a.班级幻灯片b.课文《称象》的课本c.课文《称象》的录音d.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老师用幻灯片展示大象的照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同时让学生谈论一下他们对大象的印象。
2.老师出示课本,让学生回忆并简单复述上一课的内容《狮子的缺点》。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老师出示课文《称象》的标题,让学生猜测这篇文章会讲什么内容,并提问学生对于称象这个词的理解。
2.老师播放录音,全班带着听音跟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什么动物?干什么的?家在哪里?结果如何?”3.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语调。
三、学生讨论(10分钟)1.老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结合课文回答以下问题:《称象》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怎么理解?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
四、文言文填空(30分钟)1.老师将文言文填空题分发给学生,并解释题目的要求和方法。
2.学生分小组完成填空题,老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学生完成填空题后,老师抽几个学生上台念读填好的文言文。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老师将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发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老师核对答案,给予必要的讲解和解释。
六、小结与展望(5分钟)1.老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对下一课的学习进行展望。
2.老师鼓励学生努力阅读,多积累词汇,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二年级语文《称象》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称象》。
2.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3. 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故事情节。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聪明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称象》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聪明的小男孩如何用智慧解决称象问题的故事。
故事中,小男孩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称量大象的重量,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赞扬和奖励。
2.2 生字词象、称、大、小、石、说、因、为、得、到、赞、奖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
3. 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故事情节。
3.2 教学难点1. 理解小男孩如何用智慧解决称象问题的过程。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小男孩一样的问题。
2.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朗读与表演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演技巧。
4.2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使用称象道具,让学生亲身体验称象的过程。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象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称量大象的重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与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小男孩如何用智慧解决称象问题。
5.3 生字词学习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5.4 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称量大象的重量吗?2.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二年级语文《称象》教学设计冀教版4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2、学写生字“称”,“秤”,“柱”,“杆”,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看老师板书课题。
“曹”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两点水+“中国”的“中”,就是“冲”;“称”左右结构,左边略窄,右边略宽;“象”字笔画比较多,一共十一笔,仔细看。
2、齐读课题3、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知道了大概内容,学习了生字词语,你们还认识他们吗?二、学习生字1、过渡:同学们词语记得清,读的准。
下面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词,看看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2、出示“称”,“秤”,“柱”,“杆”。
(1)指名说(2)师总结:左右结构的字,先看宽窄(出示),再看高矮(出示)。
3、师范写“称”,禾木旁略窄,左边稍宽。
“杆”,左边木字旁高于右边“干”,“干”最后一笔悬针竖,长于右边。
4、正姿,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描一个,写一个)5、检查反馈。
三、学习课文1、我们继续读课文,再读课题。
(1)课文中有——“曹冲”(出示),他姓“曹”,名“冲”。
读(2)曹冲的父亲是谁?(出示),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
读(3)故事里还有谁?(出示)——官员,大象。
读(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曹冲、曹操、官员、大象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曹操得到一头大象,他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大臣们想的办法称不出大象的重量,曹冲的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2、、同学们,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称大象呢?你想从哪个自然段告诉大家。
指读,相机正音。
(1)(出示第三段)(2)这段文字哪一句,写出了官员的想法?(变红: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指读(3)这个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划线: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呢?)齐读(4)没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