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子光学中的像差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7级几何像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使用了电子光学系统,而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就是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7级几何像差。
它是空间像差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使用了连续7级的像差优化方案,对一些重要参数进行精确调节,以达到精确的图像清晰度。
这种技术具有优越的可行性,使得光学系统的质量可以得到极大地提高。
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7级几何像差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它的实现要求对图像像差的奥林匹克椭圆精度进行精确的控制。
7级几何像差是由多个非球面镜片和光学元件组成的,要求在多个设备结构参数下高精度控制。
7级几何像差要求光线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平行,这样才能确保图像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
此外,在实现7级几何像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系统的尺寸受控性能、抗变形性能、环境抗干扰能力等,以保证系统的真实度和可靠性。
7级几何像差的最佳化技术主要依赖于精确的计算机测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测试,并确定出最适用的参数,从而实现精确的7级几何像差。
此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实时监测,以便更好地对系统进行优化。
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7级几何像差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例如在微型摄像机、工业检测、医学成像、航空航天和各种光学系统中都有使用。
7级几何像差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当复杂的光学系统需要精确的
控制时,7级几何像差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光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突破。
总之,旋转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7级几何像差技术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际应用,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提高光学系统的图像清晰度,而且具有较高的抗变形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为电子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像差的概念
像差(全称色像差,aberration)是指实际光学系统中,由非近轴光线追迹所得的结果和近轴光线追迹所得的结果不一致,与高斯光学(一级近似理论或近轴光线)的理想状况的偏差。
像差主要分为球差、彗差、场曲、像散、畸变、色差以及波像差。
具体定义如下:
1. 球差是指轴上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屈光系统后,近轴光线与边缘光线像点之间的距离。
存在球差的光学系统所形成的像是对称的弥散圆。
2. 彗差是指轴外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屈光系统后,上光线和下光线的交点离开主光线的距离。
3. 像散是子午面上的像点和弧矢面上的像点的距离。
4. 位置色差即轴位色差,白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形成像点的距离,短波长的交点近于长波长的交点。
5. 倍率色差某一物体经光学系统成像后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物像大小上的差异。
此外,从物理光学的角度来看,像差被定义为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经光学系统后形成的波形与理想球面波之间的距离,被称之为波前像差或波阵面像差。
像差光焦度分配计算像差是光线通过光学系统时所产生的偏离理想成像的程度。
光学系统的像差会导致图像模糊、失真、畸变等问题,因此对于光学系统的像差进行分析和修正显得十分重要。
像差主要包括球差、色差、像散、畸变等多种类型。
其中,球差是由于光线通过球状镜面时会发生不同位置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聚焦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像差。
色差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像差。
像散是由于光线通过非球面镜面时会发生聚焦位置随孔径大小变化而导致的像差。
而畸变是由于光线通过离中心位置越远的光学元件时会发生不同位置产生的畸变而产生的像差。
在进行像差光焦度分配计算时,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光学系统的结构和具体参数,然后根据系统的光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常的计算方法有几何法、光线追迹法、波动光学法等。
在应用光学系统设计软件进行像差光焦度分配计算时,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系统参数的输入。
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和系统的结构,输入对应的参数,包括光线的入射孔径、波长、折射率等。
2.像差的计算。
根据系统参数和光学设计理论,通过软件进行像差的计算。
根据不同的像差类型,可以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
比如,对于球差,可以通过计算球差曲线的高度差来获得球差光焦度;对于色差,可以计算色差光焦度等。
3.分析和优化。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像差的分布和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根据设计要求,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光学性能。
总的来说,像差光焦度分配计算是利用光学设计软件进行的一种分析和优化光学系统的方法。
通过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像差分布,从而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光学像差是指在光学系统中由于透镜或反射镜的制造或组装不理想而引起的光学偏差。
它会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图像出现模糊、扭曲、色散等问题。
根据频率的不同,可以将光学像差分为低频、中高频和超高频光学像差。
1. 低频光学像差低频光学像差主要包括球面像差、横向色差和像散。
其中,球面像差是由于透镜或反射镜的表面不是一个完美的球面而产生的。
当光线通过非完美球面时,会导致不同波长的光线聚焦在不同的位置,从而产生色差。
横向色差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再次聚焦时位置不重合而产生的。
像散是由于光线在距离光轴较远的位置聚焦而产生的。
2. 中高频光学像差中高频光学像差主要包括像场弯曲、像散和畸变。
像场弯曲是指成像平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从而导致不同位置的物体成像位置不同。
像散是由于光线通过透镜或反射镜时产生的非线性效应而导致的。
畸变是由于透镜或反射镜的形状不理想而产生的图像形状扭曲。
3. 超高频光学像差超高频光学像差主要包括像散、像散分散场曲率和像散色散场曲率。
像散是由于透镜或反射镜的曲率不理想而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在像差较大的情况下像差不仅与孔径有关,还与观察点位置有关。
像散分散场曲率是指在大视场下,像差与视场位置有关。
像散色散场曲率是指在大视场下,不同波长的光经过同一透镜或反射镜成像时表现出不同的像差。
除了以上提到的光学像差外,还有其他一些特定频率的像差,如非球面像差、星散、焦散等。
光学像差对于光学成像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光学系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和控制各种像差的影响。
在实际的光学系统中,常常通过多种方法来补偿和消除光学像差,如使用复合透镜、非球面透镜、抛物面镜等。
透过光学系统,改进设备的制造工艺和提高工艺控制的水平也是减小光学像差的重要途径。
光学像差是光学系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通过合适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控制可以有效减小其影响,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光学像差的控制和消除技术也将不断完善,为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7种常见像差的原因像差是指光学系统在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图像质量不理想的现象。
下面将介绍光学系统中常见的7种像差原因,包括球差、散光、像散、像场弯曲、畸变、色差和像间干涉。
1. 球差:球差是由于光线通过球面透镜时,不同入射位置的光线会聚或发散到不同焦点位置而导致的像差。
球差的主要表现是像点失焦,即中央和边缘部分的图像清晰度不同。
球差可以通过使用非球面透镜或复合透镜进行校正。
2. 散光:散光是由于透镜的曲率在不同方向上不同而引起的像差。
散光使得图像的焦点在不同的平面上,导致成像模糊。
散光可以通过使用散光校正透镜或非球面透镜进行校正。
3. 像散:像散是由于透镜的不同色散特性引起的像差。
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到不同的焦点位置,导致不同颜色的图像产生色差。
像散可以通过使用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组合或使用色散补偿透镜进行校正。
4. 像场弯曲:像场弯曲是指光线通过透镜时,不同位置的像点距离透镜中心的距离不一致,导致图像的形状在不同位置有畸变。
像场弯曲可以通过使用非球面透镜进行校正。
5. 畸变:畸变是由于透镜的形状或光线的折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像差。
畸变可以分为桶形畸变和垫形畸变。
桶形畸变使得图像中心位置变窄,而边缘位置扩展;垫形畸变使得图像中心位置扩展,而边缘位置收缩。
畸变可以通过使用非球面透镜或使用畸变校正透镜进行校正。
6. 色差:色差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程度不一样而产生的像差。
常见的色差有色焦差和色散,色焦差是指不同颜色的光线聚焦位置不同,色散是指不同颜色的光线折射程度不同。
色差可以通过使用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组合或使用色差补偿透镜进行校正。
7. 像间干涉:当光线经过光学系统中的多个透镜或镜面反射时,光线的相位差会导致干涉现象。
这种干涉现象会产生亮度变化或干涉条纹等干扰图像质量的现象。
像间干涉可以通过设计光学系统的结构,如透镜组的距离和角度等参数进行校正。
以上是光学系统中常见的7种像差原因的介绍。
电磁透镜和像差:哪些因素会影响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发布者:飞纳电镜分辨率是扫描电镜(SEM)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分辨率越好,可以看到的特征尺寸越小。
分辨率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聚焦在样品上的电子束斑的直径(即束斑尺寸)。
在非理想电子光学系统中,束斑尺寸会因像差而变大。
什么是电子光学系统中的像差?它们如何影响束斑尺寸?在这篇博客中,将回答这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个非常简单的电子光学系统的例子在之前的博客中,谈到了镜筒和透镜组。
通常,镜筒由一组透镜组成,这些透镜具有约束电子束并将电子聚焦于样品表面的功能。
样品上的束斑尺寸决定了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但是,束斑尺寸是如何定义的呢?看看最简单的电子光学系统,如图1所示。
图1:最简单的电子光学系统由一个位于顶部的电子光源及聚焦电子束到样品表面的透镜组成。
在这个系统中,我们知道电子源与透镜之间的距离(物距)和透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像距)。
像距通常也称为工作距离,它随样品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给出了电子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
对束斑尺寸的第一份贡献来自电子发射源的缩聚,加上电子源的确有一个尺寸,它并不是无限小的。
电子源的贡献尺寸- d source是由电子源的大小乘以电子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d source = M·S source其中M为放大倍数,S source为电子源大小。
因此,如果一个虚拟大小为50 nm的电子源和一个电子光学系统,其中像距离是物距的一半,电子源贡献的探针尺寸是25 nm。
这意味着,即使对于没有像差的理想透镜系统,最小的束斑尺寸是25nm。
电子光学系统中的像差实际上,透镜并不理想,这就会带来像差。
像差的存在,使得样品上的探针变得模糊,尺寸增大。
在电子光学系统中,束斑尺寸受球差和色差的影响。
当光束中内部和外部的光没有聚焦在同一平面上时,就会产生球差。
在图2的例子中,外部光线1聚焦在离透镜较近的平面(平面1)上,而内部光线(光线3)聚焦在较低的平面(平面3)上。
光学系统成像的像差的描述在光学系统中,成像的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像差。
像差是指光学系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成像结果与理想成像结果的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减小像差,以获得清晰、准确的成像。
1.球差球差是由于光线通过透镜时,不同离轴位置的光线聚焦点与光轴上的光线聚焦点不一致而产生的像差。
球面透镜会使离轴光线聚焦于球心之前或之后,从而导致像差。
为了减小球差,可以采用非球面透镜或者多个球面透镜组合的方法。
2.色差色差是指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其聚焦点位置不同所引起的像差。
由于光线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不同而变化,所以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经过透镜后会有不同的折射效果,从而导致色差。
为了减小色差,可以采用消色差透镜、复合透镜等方法。
3.像散像散是指透镜或者光学系统在聚焦光线时,不同位置的光线聚焦点不在同一平面上而产生的像差。
像散分为径向像散和切向像散两种。
径向像散是指光轴上的光线与离轴光线在像平面上的聚焦点不一致,而切向像散则是指光轴上的光线与离轴光线在像平面上的聚焦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为了减小像散,可以采用适当的光学元件,如棱镜等。
4.畸变畸变是指光学系统在成像过程中,使得直线或者平面失真的现象。
畸变分为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两种。
径向畸变是指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离轴的像点与光轴上的像点之间的距离不一致,而切向畸变则是指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离轴的像点与光轴上的像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不一致。
为了减小畸变,可以采用非球面透镜或者适当的校正方法。
5.散焦深度散焦深度是指光学系统在成像过程中,能够保持清晰成像的距离范围。
当物体与透镜或者光学系统的距离超出散焦深度时,成像会变得模糊不清。
散焦深度受到孔径大小和焦距的影响。
为了增加散焦深度,可以使用小孔径和长焦距的透镜。
光学系统成像的像差是由于光线经过透镜或者光学系统时,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成像结果与理想成像结果的差异。
常见的像差包括球差、色差、像散、畸变和散焦深度等。
像差概述实验报告
《像差概述实验报告》
在光学实验中,像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光学系统在成像过程中产生
的偏差。
像差的存在会影响成像质量,因此对像差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光学系统
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像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了不同
类型的透镜和光学系统,通过调整焦距、孔径和波长等参数,观察了像差在成
像过程中的表现。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像差对成像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球差、色差和像散是最常见的像差类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定量分析像差,例如通过点
扩散函数、MTF曲线和像差曲线等方式来评估成像系统的性能。
通过这些定量
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像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并为光学系统的优化
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像差的概述和分析为我们深入理解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
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通过对像差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
化光学系统,提高成像质量,为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希
望本次实验报告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引起更多关于像差的研究和探讨。
像差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名词,其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像差”。
那么,什么是像差呢?在光学中,像差是指当光线通过透镜或其他光学系统时,由于透镜或系统的缺陷而导致成像不完美的现象。
像差会影响我们对物体的观察和认识,因此在光学领域中对像差的研究和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在光学中,常见的像差有球面像差、色差、畸变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球面像差。
球面像差是由于透镜曲率半径不均匀,导致透镜焦点不一致而产生的像差。
当光线通过透镜时,球面像差会使得成像位置不准确,使得物体无法完全清晰地呈现在成像平面上。
为了减少球面像差,通常在透镜表面添加抛物面或者使用非球面透镜来校正。
其次,我们来说说色差。
色差是指在透镜或光学系统中,不同波长的光由于折射率不同而导致不同位置的成像。
这会导致色散现象,即在白光透过透镜时,不同颜色的光被聚焦在不同的位置上,使得成像产生色彩偏差。
色差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多重镜片组合、使用折射率与波长关系特殊的材料以及涂层技术,以减少或消除色差现象。
最后,让我们来谈一下畸变。
畸变是指光线在通过透镜或光学系统时,由于光线在不同位置的折射率不同而导致的图像形状变形现象。
畸变可以分为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
径向畸变是指图像的尺寸随距离中心轴线的远近而产生变化,而切向畸变是指图像沿着中心轴线的方向呈现出弯曲形态。
为了解决畸变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透镜设计和光学系统布局优化来减少或校正畸变。
像差是光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我们对物体的视觉感知和成像质量。
在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逐渐找到了解决像差问题的方法。
例如,光学镜头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使得镜头在成像质量、色散和畸变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高级光学材料和涂层技术的应用也为减少像差做出了贡献。
在如今的光学应用中,像差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例如,高分辨率的摄影镜头、显微镜、望远镜等设备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捕捉到更加清晰和真实的图像。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材料分析(不完全整理) 卜1.名词解释吸收限:um随λ的变化是不连续的,期间被尖锐的突变分开,突变对应的波长为K吸收限.短波限:连续X射线谱在短波方向上有一个波长极限,称为短波限λ。
它是由光子一次碰撞就耗尽能量所产生的X射线.景深(Df):透镜物平面允许的轴向偏差定义为透镜的景深。
或者说试样超越物平面所允许的厚度。
焦长(Dl):透镜像平面允许的轴向偏差定义为焦长(深),或者说观察屏或照相底版沿镜轴所允许的移动距离。
差热分析(DTA):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热重分析:是指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m)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ICTA的命名是Thermogravimetry,我国的标准命名是“热重法”简称“TG”。
明场成像:让投射束通过物镜光阑而把衍射束挡掉得到的图像衬度的方法叫做明场成像暗场成像:将明场成像中物镜光阑的位置移动一下,使其光阑套住hkl斑点而把透射束挡掉就得到图像衬度的方法叫暗场成像置信度:采用一种概率的陈述方法,也就是数理统计中的区间估计法,即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在一定允许的误差范围以内,其相应的概率有多大,这个相应的概率称作置信度。
检出限:用于表示在适当置信度下,能检测出的待测元素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
像衬度:像衬度是图像上不同区域间明暗程度的差别。
透射电镜的像衬度来源于样品对入射电子束的散射。
荧光X射线:由X射线激发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称为二次特征X射线或荧光X 射线。
*试分析下属工件选择一样恰当的的仪器分析方法1.某结构件残余应力的测定--XRD(X射线衍射)2.测定某件金属的熔点或比热容 --DTA(差热分析/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3.首饰中所含元素的无损检--EPMA(电子探针)/EDS(能谱仪)/WDS(波谱仪)4.测定某种废水中的微量元素含量—AAS(原子吸收光谱)/AES(原子发射光谱)5.测定纳米粉末的晶形及晶粒度的大小-- XRD(X射线衍射)材料端口形貌观察—SEM(扫描电子显微镜)/TEM复型(透射电镜复型)7.区别TiAl3、TI3AL-- XRD(X射线衍射)8.分析材料的热稳定性—TG(热重分析)9有机物材料的鉴别—FTIR(红外光谱分析)1. 晶粒度的测定用XRD2. 有机物 FTIR3. 热重分析 TG4. 扫描电镜的微观组成:5. 二次电子6. X 射线衍射仪的核心部件:测角仪第一章1.伦琴把引起奇异现象的未知射线称作X 射线2.特征X 射线谱实验规律①激发电压Uk > UL > ……. ②同系各谱线存在 λ k β < λ k α ③ 特征谱线位置(波长)仅与靶材(Z)有关,而与U 无关。
mtf曲线和像差的关系在光学领域中,像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由于光线通过光学系统时引起的图像偏差。
像差的存在会导致图像失真和模糊,因此光学系统的设计和校正都需要考虑如何降低或消除像差。
而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曲线则是用来描述光学系统传递图像细节信息的能力,它与像差密切相关。
1. MTF曲线的定义和解读MTF曲线是一种用来描述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曲线,它展示了相对于输入信号幅度,输出信号的传递情况。
具体而言,MTF曲线显示了不同空间频率下,光学系统可以传递多少原始图像细节。
MTF曲线通常画在一张标准化坐标系中,横轴表示空间频率,纵轴表示传递函数的大小(一般范围为0到1)。
在MTF曲线中,更高的数值表示系统对细节传递能力更强,图像差异性更明显。
2. MTF曲线与像差的联系像差与MTF曲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MTF曲线的形状可以反映出各种像差的特征。
(1) 像散和MTF曲线像散是一种由于光线通过透镜系统而引起的光线偏转现象。
像散会导致图像边缘模糊,降低图像的清晰度。
MTF曲线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空间频率下的传递函数大小,帮助我们了解透镜系统的像散状况。
(2) 色差和MTF曲线色差是光学系统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指的是不同波长的光线经过透镜后,聚焦位置不同的现象。
色差会导致色散效应,使得不同颜色的光线无法同时聚焦在同一平面上,影响图像的准确还原。
MTF曲线的形状可以表现出色差的影响,通常会导致MTF曲线的失真和降低。
(3) 像场弯曲和MTF曲线像场弯曲是指由于光线通过光学系统时,不同位置的图像平面产生弯曲的现象。
像场弯曲会导致不同位置处的图像质量有差异,部分区域可能较为模糊。
MTF曲线可以反映出像场弯曲对于不同空间频率的影响,通常表现为MTF曲线的形状不均匀。
3. 使用MTF曲线评估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MTF曲线不仅反映光学系统像差的性能,还可以用来评估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第八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式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式是研究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工具。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主要通过像差公式来描述光学系统成像的误差,从而提供了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定量指标。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可以从图像质量和像差两个方面进行。
图像质量是指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分辨率等方面,是反映图像信息传递能力的指标。
而像差是指由于光学系统的结构、材料、制造等因素造成的光线偏差,导致图像不完美的情况。
像质评价的目标是通过对图像质量和像差的分析,得到一个综合的定量指标,从而评估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像差公式是描述光学系统成像误差的数学关系。
常见的像差公式有球差公式、彗差公式、像散公式、畸变公式等。
这些公式通过数学表达了光线经过光学系统后的成像位置与理想位置之间的差异,即描述了光学系统的误差情况。
这些公式的推导通常是基于几何光学的假设和光线传播的物理原理,可以对光线的传播路径进行建模和分析。
光学系统的像差公式一般可表示为:Δx=AΔy+B(Δy)²+C(Δρ)²+D(Δy)³+E(Δy)(Δρ)²+F(Δρ)³+...其中Δx是成像位置的偏差,Δy是入射光线的高度偏差,Δρ是入射光线的径向偏差。
A、B、C、D、E、F等系数则表示了不同像差的贡献程度。
不同的像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有的像差会导致图像模糊、失真,有的像差会限制系统的分辨率等。
通过分析像差公式,可以得到不同像差与光学系统参数的关系。
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调整光学系统的设计参数来减小或消除像差,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例如,如果发现球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较大,可以通过改变光学系统的球面曲率来减小球差;如果发现像散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引入非球面透镜来减小像散。
像差公式为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总结起来,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式是研究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工具。
相位恢复像差
相位恢复和像差是光学成像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相位恢复是一种技术,用于从测量到的强度信息中恢复出物体的相位信息。
在光学成像中,相位信息对于重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光学系统的衍射和像差等因素,测量到的强度信息通常会受到相位信息的损失。
因此,需要使用相位恢复技术来从强度信息中恢复出相位信息。
像差是指光学系统中由于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的形状和位置不完美而导致的成像误差。
像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球差、彗差、像散和场曲等。
像差会导致成像的模糊、失真和分辨率下降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光学设计和成像处理中加以考虑和纠正。
在光学成像中,相位恢复和像差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像差会导致相位信息的损失,因此需要使用相位恢复技术来从强度信息中恢复出相位信息。
同时,相位恢复也可以用于纠正像差,提高成像的质量和分辨率。
总之,相位恢复和像差是光学成像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在光学设计和成像处理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两个问题,以获得高质量的成像结果。
光学系统中的像差有哪些类型关键信息项:1、像差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球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彗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像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场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畸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色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轴向色差: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倍率色差: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差是指实际光学系统中,由非理想光学元件或光学系统的不完善性导致的成像与理想成像之间的偏差。
什么是电子光学中的像差?
請問﹐什么是電鏡的像差﹐由什么構成的﹐由什么造成的﹐如何消減?這個問題像是很枯燥﹐其實不然﹗這是我的老師問我的第一個問題﹐當時我想COPY電鏡書籍就是了嗎﹐我錯了﹗最近讀到FEI公司湯棟博士的一篇關於這個話題的文章﹐精彩至極。
請大家捧場﹐我也會受益匪淺呦
1.它来源于电镜的电磁透镜的缺陷;分为球面像差、色差、轴上像差、衍射像差跟影像畸变等等。
(您誤會了﹐我問的是像差(ABERATION)﹐不是像散(ASTIGMISIAM)。
)像散是像差之一吧?(球差和色差像是最主要的﹐他們是怎麼產生的呢﹐那個對電鏡影響更大呢﹐)嗯,是几何像差之一。
(應該不是﹗象您所講﹐像差是電磁透鏡的先天不足﹐只能消減﹐不能消除﹐而像散是後天不足﹐是可以消除的。
)几何像差里面只有球差是不可消除的吧?(我覺得不是﹗色差可以用單色器矯正發射源﹐但一下到鏡筒裡就又不一樣了。
)可是几何像差里面不包含色差吧?“(應該不包含﹐電子被加速電壓下到鏡筒裡﹐隨著距離的增大﹐每個電子所受到的高壓又有變化﹐導致波長的不同﹐所以色差又會變壞﹐所以說高壓越高﹐色差影響就越小﹐這也是為什么在TEM上消減像差較SEM容易的多的原因。
)电子束在通过电磁透镜的情况不尽一样,被偏折的情况也就一样,到达观测点时便可能出现焦点不一的模糊现象,这就是像差。
”这是在网上找的一个光学像差的概念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的,请指教!(這應該就是球差了﹐那么色差呢﹐如何消減呢)(很到位啊,焦点不一可以因为透镜的折射能力不一或者因为光源的波长不一导致。
)色差是因为电压不能一尽相同而使电子束中电子的波长不尽一致,而电磁透镜对不同波长电子的偏折程度不同而造成的。
用稳压装置来使电压稳定,尽量产生单色电子束;在一定情况下缩小SPOTSIZE应该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小球差,但如果SPOTSIZE太小或观察样品太小,很可能会引起另外的像差:衍射像差。
(精彩﹗消減色差可以在發射源採用穩壓單色器﹐儘量提高加速電壓﹐還有儘量採用高質量的發射源﹐即使是鎢燈絲的﹐質量也有很大差別﹐不是聳人聽聞。
消減球差可以儘量採用發射直徑小的發射源﹐鎢燈絲的可以調小SPOT﹐場發射的可以選用小光圈﹐還有儘量縮小WD。
各位請儘量補充。
)都多亏您起的这个帖,才对像差又加深了点认识,3个月前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一点都没看懂,但经过几个月实践之后再看又是很不一样的过程,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但没有系统的串在一起,昨天再回去看的时候就觉得都是挺理所当然的
2.讲起来太大了吧?就是按照您当初的想法拷贝电镜书,也要很长的一篇呢。
(同意﹐但請一定不要COPY長篇大論﹐拜託拜託。
)那么就简单说:像差从来源来说有两个:一个是因为透镜磁场的设计不可避免的缺陷造成的几何像差,一个是因为电子束的非单色性造成。
前者含有球差,像散等,后者就是平常说的色差。
顺便说一下:不过现在FEI能消除球差了,而且已经投入使用,应该叫TITAN,这次会议里好像还会由汤博士亲自讲演,呵呵。
(是只在TEM上吧﹐消色差的單色器FEI也應該也有用﹐但我還是堅持說像差只能被最小程度的消減﹐不能消除。
另外﹐我覺得像散(ASTIGMISIAM)和色差(CHORAMA TIC ABERA TION)不是一個概念。
)嗯,应该只能在TEM吧。
色差是因为电子波长的非单色性导致,像散的定义是:透镜磁场的非旋转对称引起的像差,这个怎么理解?(我覺得這是一個純翻譯錯誤﹐他這裡講的像差應該是圖像的差異才對。
我開始也暈﹐後來看了英文原著才清楚點)
感觉问题和答案很完善了。
请问,电镜用久了,分别率会下降。
是不是色差,像散不好消除,还是别的因素?
(这里代SEANWEN朋友谢您的鼓励!分辨率下降原因甚多,像差,像散像是主要原因,您上一次清洗镜筒是什么时间呢)
呦,很长时间了,差不多2年了吧。
不过,刚清洗过镜筒也提高不是很多。
我们镜子的电子束老不停的抖动,是不是和镜筒脏了有关系呢?
(电子束抖我看不像镜筒污染的原因,您测试过电镜室的物理震动,还有电场和磁场吗)这些应该都没有问题,房间周围的电缆都是专门布置得。
而且这个抖动在较高电压下比较明显,降低电压会好很多。
谈到了分辨率,还想问个问题,以前看的资料说可见光的波长较长,而使它的分辨率较低,放大倍数在1000左右的极限,但进来有听说一些光镜通过电路处理可以达到几千的放大倍数,请问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电路处理应该不会提高光镜的分辨率。
这类高分辨率光镜采用高亮度,小几何直径,较单色的灯泡,改进了发射源,也就是减少了球差和色差,所以说这个问题并不是只是纸面上的问题,我们经常遇到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