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复习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古诗75首专项复习试题一、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偶)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拟人)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对仗)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夸张)二、你知道下列诗句括号中的字词具体指的是哪个人吗?江晚正愁(余)辛弃疾落花时节又逢(君)李龟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平明送(客)楚山孤辛渐(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西出阳关无(故人)元二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儿子三、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春晓》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杜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柳宗元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孟浩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行》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杨万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江雪》白居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苏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叶绍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张志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根据情景写诗句。
1 、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平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题临安邸》中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柴门闻〔犬吠〕吠,风雪夜归人。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学种〔麻〕。
〔1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3〕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以下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季节诗题作者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风桥夜泊?〔张继〕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咏柳?〔贺知章〕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早春?〔韩愈〕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冬〕?江雪?〔柳宗元〕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⑥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冬〕?梅花?〔王安石〕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清明?〔杜牧〕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山行?〔杜牧〕4、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王勃D. 李白2. 以下哪首诗是王维所作?A. 《望庐山瀑布》B. 《登鹳雀楼》C. 《使至塞上》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4. 下列哪个词是李清照的号?A. 易安居士B. 东坡居士C. 桃花庵主D. 沧海一声笑5. 以下哪个朝代的诗人最多?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杜甫的名句。
()2.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3. 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
()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5.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柳宗元的《江雪》。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2. 请简要介绍李白的诗歌风格。
3. 请简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主题思想。
4. 请简要介绍杜甫的诗歌创作背景。
5. 请简述宋代词的主要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唐代诗人如何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感。
2. 请举例说明宋代词人如何运用典故来表达思想。
3. 请举例说明唐代诗人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4. 请举例说明宋代词人如何运用比喻手法来描绘景物。
5. 请举例说明唐代诗人如何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哲理。
六年级古诗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清照D. 苏轼答案:A2. 以下哪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A. 《静夜思》B. 《登高》C. 《赋得古原草送别》D. 《江雪》答案:A3. 下列哪个朝代被称为“诗的黄金时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A4. 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5. 以下哪个节日是古代诗人喜欢吟咏的对象?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重阳节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将进酒》是杜甫的作品。
(×)2.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的作品。
(√)3. “诗鬼”是指杜甫。
(×)4.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作品。
(√)5. 《长恨歌》是李清照的作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李白的《______》。
答案:静夜思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孟浩然的《______》。
答案:春晓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自王之涣的《______》。
答案:登鹳雀楼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出自柳宗元的《______》。
答案:江雪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出自杜甫的《______》。
答案:绝句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将进酒》的主题思想。
答案:《将进酒》主题思想是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
2. 请简述《登高》的意境。
答案:《登高》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3. 请简述《静夜思》的情感表达。
答案:《静夜思》情感表达深沉,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
4. 请简述《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象。
答案:《赋得古原草送别》意象鲜明,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祝福。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词复习试题及答案1. 梅子金黄杏子肥的初夏时节,麦子开始秀穗吐着白花,油菜花即将落尽正在结籽。
我们就想到了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正确答案)2. 《四时田园杂兴》诗题中的“兴”读音应该是A.xīngB.xíngC.xǐngD.xìng(正确答案)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的诗句。
A 、王维(正确答案)B、王之涣C、王勃4.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B、马致远(正确答案)C、元好问5. 《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B、曹丕C、曹植(正确答案)6.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 、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正确答案)7.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叶绍翁的()。
A 、《游园不植》(正确答案)B、《春望》C、《春夜喜雨》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B、汗青(正确答案)C、汗清9.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是王昌龄的诗句。
A、阴山(正确答案)B、边关C、燕山10.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
“出自杜甫的()。
A、《茅屋为秋风所破》B 、《登高》(正确答案)C、《蜀相》1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A、高适(正确答案)B、王昌龄C、王勃1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中的”君“指的是()。
A 、李延年B 、李龟年(正确答案)C、李贺13. 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A、李白B、杜甫(正确答案)C、白居易14. 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华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项复习测试卷(一)含答案古诗文专项复测评卷(一)一、看拼音,写词语。
到得喜雀鸣二、查字典。
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Á;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山部,再查崖画。
可以组成词语:悬崖、峭壁。
三、想一想,写出相关诗句。
1.读一读《宿建德江》,写出两句你知道的描写秋天愁思的其他诗句:秋思悠悠雨濛濛,XXX归来兮秋未穷。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是描写XXX的。
请你回忆平时读过的关于春雨、夏雨、秋雨的诗句,各写出两句:春雨斜风破晚霞,乱点梨花满地花。
夏日炎炎烈日高,暑气蒸腾天地烤。
秋雨绵绵湿衣裳,枯叶落时秋意长。
3.观察词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特点,写出你联想到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词句。
翠峰如簇,玉洞琼池。
飞泉瀑布,激流奔注。
”四、选择题。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浪淘风簸自天涯。
(颠簸)2.水村山郭酒旗风。
(依山而建的城)3.书湖阴先生壁。
(一本书)4.两山排闼送青来。
(门)5.下列各句与“XXX,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莲,花之君子者也)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于句中的一“暖”一“寒”,下面理解正确的有(A、B、C)。
A.一“暖”一“寒”不仅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还写出了人们的心理感受。
B.从“暖”和“寒”可以看出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次战役是在不同季节发生的,从侧面反映出红军长征历时之长。
C.“暖”字形象地概括出巧渡金沙江后热烈沸腾的景象和战士们喜悦的心情;“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
D.作者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感觉进行对比,突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7.下面是对朗读这首诗歌的理解,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没有明显的错误)。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到得喜雀鸣二、使用字典查找字词。
崖”字使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Á;使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山部,再查崖画。
六年级古诗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唐代以前的朝代?A. 汉朝B. 唐朝C. 隋朝D. 秦朝2.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3. 《静夜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诗经》?A. 知己知彼B. 投笔从戎C. 窈窕淑女D. 水滴石穿5.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3. 唐代诗人杜甫被尊称为“诗圣”。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离骚》是屈原的作品,属于楚辞。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_》。
2. 唐代诗人_________被尊称为“诗仙”。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___》。
4. 《离骚》是屈原的作品,属于_________。
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涣的《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诗经》。
2.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杜甫。
3. 请简要介绍楚辞。
4. 请简要介绍《离骚》。
5. 请简要介绍《登鹳雀楼》。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静夜思》的全文。
2. 请写出《登鹳雀楼》的全文。
3. 请写出《离骚》中的一个著名片段。
4. 请写出《诗经》中的一首诗。
5. 请写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分析《登鹳雀楼》中的意象和情感。
六年级关于古诗的练习题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诗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
在这里,我们将提供一些六年级关于古诗的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的秘密。
练习一:填空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______。
"2. "天阶夜色______红,半壁江山______黄,云________留醉客,野________散归人。
"3. "白日依______,黄河入________。
欲穷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____________。
"4. "青天有________色,________入草________年。
"5. "两个________相望,__________________水中央。
"练习二:选择题1. 下面哪首古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A.《登鹳雀楼》B.《枫桥夜泊》C.《静夜思》D.《春晓》2. 下面哪首古诗是杜甫的作品?A.《月下独酌》B.《静夜思》C.《望岳》D.《登鹳雀楼》3. 下面哪首古诗是白居易的作品?A.《春晓》B.《枫桥夜泊》C.《登鹳雀楼》D.《钱塘湖春行》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哪首古诗的开头?A.《白日依山尽》B.《望岳》C.《静夜思》D.《钱塘湖春行》5. 下面哪首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A.《白日依山尽》B.《登鹳雀楼》C.《春晓》D.《望岳》练习三:判断正误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描述的是古诗中的内容。
1.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5.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王勃D. 李白2. 以下哪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登鹳雀楼》D. 《江雪》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哪位诗人?A. 苏轼B. 辛弃疾C. 王安石D. 晏殊4. 以下哪个不是“建安七子”之一?A. 曹植B. 阮籍C. 嵇康D. 蔡文姬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首诗?A. 《登高》B. 《望岳》C.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名句。
(×)3.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苏轼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名句。
3.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自崔颢的《黄鹤楼》。
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杜牧的《山行》中的诗句。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主题。
2. 请解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意象。
3. 简述李白的《静夜思》的情感表达。
4. 请解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意境。
5. 简述苏轼的《题西林壁》的主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李白的《静夜思》。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杜甫的《春望》。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王勃D. 白居易2. 《将进酒》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以下哪个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A. 《如梦令》B. 《永遇乐》C. 《声声慢》D. 《青玉案》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哪首诗?A. 王维的《使至塞上》B. 王昌龄的《出塞》C.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D.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5. 下列哪个不是辛弃疾的作品?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 《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将进酒》是杜甫的作品。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鹊桥仙》。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______。
”(杜甫《春望》)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3. “______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4. “______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春景》)5. “青青子______,悠悠我心。
”(《诗经·关雎》)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李白的诗歌风格。
2.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题思想。
3. 请解释“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寓意。
4. 请简述《庐山谣》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5. 请解释“天涯若比邻”的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友谊的珍贵。
古诗专项一、我会选。
1.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路转溪桥忽见.风吹草地见.牛羊B.还.来就菊花明月何时照我还.C.明月别.枝惊鹊萋萋满别.情D.日暮客愁新.客舍青青柳色新.2.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视之,形如若土狗。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下列加点字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如今直上银河..去疑是银河..落九天B.千里..江陵一日还..莺啼绿映红千里C.劝君.更尽一杯酒天下谁人不识君.D.浪淘风簸自.天涯花木成畦手自.栽4.下列各句中的“新”与“无边光景一时新”意思最接近的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C.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5.下面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已被农庄生活深深吸引,期待再次造访B.“重阳”指的是重阳节,指出了诗人期待下次造访的时间C.“还”字应读“huán”,意指返回D.“就菊花”意思是欣赏菊花,这也是诗人到朋友家做客的原因6.将下面诗词按所表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千里莺啼绿映,水村山郭酒旗风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7.下列诗句与括号里的描述不相符的一项是()A.遗民泪尽胡尘里(忧国忧民)B.水村山郭酒旗风(描述江南春景)C.如今直上银河去(描述夜空)D.劝君更尽一杯酒(体现真挚友谊)8.下列选项中,与“翠柏苍松装点神州千古秀”最匹配的下联是()A.良宵美景万家萧管乐丰年B.朝霞夕照然就江山万年春C.福随春至年年大有步步高D.临门双喜喜绘宏图万代春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六年级古诗词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王勃D. 白居易2. 《静夜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以下哪首诗是李清照的作品?A. 《如梦令》B. 《登鹳雀楼》C. 《赋得古原草送别》D. 《饮湖上初晴后雨》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夜泊牛渚怀古》D. 《月夜忆舍弟》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维B. 杜甫C. 白居易D. 李清照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李清照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
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4.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
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唐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2. 请列举出唐代著名的诗人及其代表作。
3. 请解释“意象”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4. 请简述宋代词的发展历程。
5. 请解释“平仄”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李白的《将进酒》中表现出的豪放情怀。
2. 请解释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的意义。
小学生古诗背诵考查题目(提供答案)
一、填空题
1. 《静夜思》:床前 __1__ 月光疑是地上霜。
2.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 __2__ 入 __3__ 流。
3. 《春晓》:春眠 __4__ 不觉晓,处处 __5__ 闻啼鸟。
4. 《咏鹅》:白毛浮绿水, __6__ 水浴霞光。
二、选择题
1. 以下哪首诗属于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
- [ ] A. 《静夜思》
- [ ] B. 《登鹳雀楼》
- [x] C.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 ] D. 《江南逢李龟年》
2. 以下哪首诗是王之涣的作品?
- [ ] A. 《春晓》
- [x] B. 《登鹳雀楼》
- [ ] C. 《咏鹅》
- [ ] D. 《静夜思》
三、解答题
1. 请根据《静夜思》的内容,简述此诗的主题和意境。
主题:诗人独自思念故乡和亲人,感叹时光流转,人生短暂。
意境:夜晚静谧,诗人躺在床上,看着床前的月光,心生疑虑,以为地上的霜被月光染成了白色。
通过描绘出寂静的夜晚和月光的
美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2. 请简要解释《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的
意义。
“春眠不觉晓”表示春天的早晨非常宜人,人们因为享受春天的
美好而不愿意起床。
“处处闻啼鸟”表示春天的声音无处不在,到处都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宁静而美丽的景象。
以上是小学生古诗背诵考查题目的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必考古诗词专题训练卷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传统节日古诗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描写的是中秋节人们望月思乡。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描写的是情人节时妇女穿针乞巧。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描写的是寒食节官府禁烟火,让百姓吃冷食。
D.《寒食》诗中“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说明当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2.下面诗句描写的节日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C.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午节)3.下列诗句没有抒发思乡之情的是()。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下列古诗描写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寒食节→禁火、吃生食B.《元日》→春节→贴对联、贴年画C.《十五夜望月》→中秋节→赏月、吃月饼D.《迢迢牵牛星》→端午节→吃粽子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A.泰山的壮观景象B.庐山的壮观景象C.黄山的壮观景象D.华山的壮观景象6.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B.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C.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D.迢迢牵牛星(遥远的样子)7.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B.小/扣柴扉/久不开C.谁道/人生/无再少D.若/有人/知春/去处8.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9.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试卷 第1页 共5页六年级语文古诗常用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共40题)1.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 )。
A .《春望》 B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C .《登高》D .《蜀相》2.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李白送别( )时所写。
A . 孟浩然B . 王昌龄C . 王维D . 高适3. 以下哪句诗不是王维所作?( ) A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里的“西子”指的是( )。
A . 王昭君B . 貂蝉C . 西施D . 杨玉环5.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句诗的作者是( )。
A . 于谦B . 文天祥C . 岳飞D . 辛弃疾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的作者是( )。
A . 李白B . 杜甫C . 王维D . 孟浩然7.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写的是哪个节日?( ) A . 春节B . 端午节C . 中秋节D . 重阳节8.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白居易的( )。
A .《赋得古原草送别》 B .《钱塘湖春行》 C .《忆江南》D .《长恨歌》9.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中“三春晖”指的是( )。
A . 春天的阳光B . 春天的微风C . 春天的花朵D . 春天的雨水10.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的作者是( )。
A . 李白B . 杜甫C . 白居易D . 王维1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坐”的意思是( )。
A . 坐下B . 因为C . 座位D . 坐着12.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复习题1一补全诗句 (14)1 接天莲叶无穷碧 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有花堪折只须折,________4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6 两情若是长久时,________7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二选择(12)1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 )(1)孟郊 (2)高适 (3)杜甫2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和“符”指的是( ) (1) 桃树 (2)鞭炮 (3) 对联3 ( )是宋朝女词人,( )是她的作品。
(1)温庭筠 (2)杜秋娘 (3) 李清照(4)《商山早行》 (5)《金缕衣》 (6)《一剪梅》4 表示相隔千里却心心相知,好似就在身边的诗句是(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的“姑苏”指的是( )(1)苏州 (2)杭州三学以致用(15)1.遇到困难时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我高兴地说:“___________”2.我们常常用__________来形容不怕困难而执著的人。
3.遇到不顺心的事,我对自己说________。
这样安慰自己,心情会好很多。
4.当我处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时,就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
5.当我有了一点成绩时,妈妈常说___________以此告诉我: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四、古诗文中“游”名胜(11)(1)___瓜洲一水间,___只隔数重山。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___无故人。
(3)朝辞____彩去间,千里____一日还。
(4)即从____穿___,便下____向____。
(5)故人西辞_____,烟花三月下_____。
六年级古诗试卷及答案一、填写名句(12分)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盂郊《游子吟》3、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4、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曲》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1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诗中修辞(8%)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名句都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使得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给人印象深刻。
请写出下面的诗句各把什么比作什么?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比梨花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
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比西施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心:比喻儿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样微弱。
三春晖:比喻慈母对儿女的恩情像春天的太阳光对植物起的伟大作用。
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情爱于万一。
六年级古诗文复习
一、古诗
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
到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登灌雀楼》中的诗句。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
3、按要求默写古诗。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赞美庐山瀑布的诗
赞美柳树(春风)的诗赞美小草的诗
赞美春雨的诗4、《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其中“梅”具有特点,“竹”具有特点。
石灰具有的特点。
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吗?请写一首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这句诗来教导我们。
6、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这首诗是这样的:
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用()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7、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8、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静夜思》:
9、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枫桥夜泊》:
还有《泊船瓜洲》
在这首诗中,()一字用得最妙。
10、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在《》写到:
,其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这首诗表达了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诗句是
1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李白被称为(),杜甫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抒发了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
如李白的《》:
杜甫的《》:
王维的《》:
高适的《》:
王昌龄的《》:
14、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15、“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
其中()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
1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词牌名,你知道的词牌名有()。
请默写学过的毛泽东的两首词:
18、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诗句
二、古文
1、不同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效果,()一课生动地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
2、圣人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文中,孔子给我们做了榜样:(默写全文)
3、记下蠢人所做的蠢事,从而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这样的文章叫()。
《矛与盾》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你会默写这篇古文吗?
《郑人买履》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你会默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