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 格式:docx
- 大小:11.26 KB
- 文档页数:1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较为详尽的早期编年体史书,是在孔子所作的史书《春秋》的基础上加以填补详尽的一部作品,应该也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之一.与其齐名的同时期史书还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春秋年鉴》是中国最早的史书,由春秋末期鲁国历史学家左秋明撰写。
“春秋”一词最初是东周历史学家编年史的总称。
古人之所以重视历史写作,是因为历史不仅是祖先生活的记录,而且可以从中学习各种知识来指导这个世界的生活。
据说孔子写《春秋》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原文的结尾,看到繁荣,知道衰落,惩处恶魔,弘扬善良,纠正混乱。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孔子在写作中非常注意单词和句子的选择。
这就是子孙后代所说的:一个赞美和批评的词。
古人非常重视《春秋》。
汉代建立了春秋公学,被列为五经之一。
春秋最著名的经典著作是《左传》,《公羊传》和《古梁传》,统称为“春秋三剑”。
在隋代,左传很流行,另两个传记逐渐衰落。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土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 )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指汉水南面。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并称〃唐宋八大家〃。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记述了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27年(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它周密而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的活动及言论,生动地描写了奴隶社会处于崩溃时期的历史进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部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献。
1《左传》简介《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 (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 (鲁哀公二王七年)。
作品中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2《左传》的文学成就首先体现在叙事上,其叙述真实生动,头绪清楚,注意伏线,重点突出。
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奇正变化,神妙莫测;其次,是《左传》写人的艺术。
《左传》所写人物众多,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
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
最后是《左传》的叙事特点。
《左传》叙事的文学成就很高,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的手法具有很大的特色。
对事件描述时,带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在事情发展前或之中就预示了结果,甚至还有此智者的预兆。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A.《左传》B.《论语》C.《国语》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A.《左传》B.《论语》C.《国语》D.《战国策》答案:A《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第一节《左传》的传授过程前一章讲到《春秋》一书。
因为《春秋》叙一件事,只是寥寥几个字,很不容易了解,于是后人有给它作解说的“传”。
根据《汉书·艺文志》,解说的《春秋》“传”有五家:(一)《左氏传》三十卷(二)《公羊传》十一卷(三)《谷梁传》十一卷(四)《邹氏传》十一卷(五)《夹氏传》十一卷但《汉书·艺文志》又说:“邹氏无师”,就是没有人为它传授下来。
又说:“夹氏未有书”,连成文的课本都没有。
因此,现在所存的只有《左氏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种。
《左氏传》简称《左传》。
古代《春秋》和“三传”(即左、公、谷)本“各自单行”,就是《春秋》是一种书,《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各自单独成书。
《左传》不附《春秋》“经”文是肯定的。
到后来,《春秋》经文按年分别写在《左氏传》文每年之前,成了目前这种本字。
《左氏传》成于战国时,本是用战国时文字写的。
到汉朝,通行当时的隶书。
《公羊传》和《谷梁传》写于汉代,当然是用汉隶写的。
所以便把《左氏传》叫“古文”(“文”就是“字”),《公羊》和《谷梁》叫“今文”。
《公羊传》和《谷梁传》两者“立于学官”,就是在国立大学开设专门课程,请专家讲授;《左氏传》却只在民间传授。
《左传》的流行,在战国已经开始。
文学常识一、散文(一)历史散文(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
《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二)诸子百家散文(1)道家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
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
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
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逍遥游》。
(2)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左传》是中国第一本详细叙述历史的史书。
据说《左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左秋明注释的历史书。
它与公羊传和古梁传记一起被称为“春秋三传”。
作zhu,作zhu的全名,是十三本儒家经典之一。
左传不仅是汉族的著名历史著作,也是文学上的杰作。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详细叙述的年表作品。
据说,它是根据春秋战国鲁国史编撰的,是春秋战国后期鲁国历史学家左秋明编撰的。
叙述范围从陆殷公元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陆殷公元27年(公元前468年)。
左传介绍春秋时期的左氏传的原名是左氏春秋。
在汉代也称为春秋作事和春秋内传。
汉代以后称为左传。
该书共35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十三本中最长的。
它被列为《四库全书》中的经典部分。
记录范围从公元前722年(公元Lu Yin到公元前468年)(Lu of AI公爵27年)。
作品主要记录了东周初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这是研究先秦历史的宝贵文献,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杰作。
左传的文学成就首先,它反映在叙述中。
叙述真实生动,主题清晰,重点突出。
它的叙述方法也多种多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变化莫测。
其次,这是《左传》中写作人的艺术。
“左传”中有很多字符,范围比上书和春秋大得多。
对于同一类人,作者还可以突出他们的独特个性。
对于同一个人,有时他会注意到自己前后个性的发展和变化。
在表征方面,作者还使用了多种方法。
第三,左传语言简洁丰富,含蓄流畅,曲折曲折,富有表情,叙事语言和文字语言都可以这样。
最后是左传的叙事特征。
左传的叙事文学成就很高,闪回,叙事,插曲和补充叙事技巧具有很大的特点。
事件的描述具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征。
它指示事件发展之前或过程中的结果,甚至是一些智慧的预兆。
《左传》之学据说,这是鲁国史学家左秋明写的。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具体而完整地反映了当时的大势。
《左传》叙事婉转,叙述细致,充满故事和戏剧性的情节。
它以鲜明的文字和简洁细腻的语言刻画人物。
尤其擅长描写战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添加:书一号1.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集,由孔子编撰。
2. 《尚书》:中国第一本散文集。
3.《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作者孙武。
4. 《国舆》:中国第一部国家史书。
5. 《左传》:中国第一部按时间顺序详细叙述的历史书,据说是左秋明写的。
6. 《晏子春秋》是中国第一部记录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7. 《论语》:中国最早的引语式散文。
8. 战国:中国第一本记录谋士言行的专集。
9. 《离骚》:中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作者是屈原。
10.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章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11. 《汉书: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东汉班固著。
12. ·论文: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著。
13.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专著,刘勰著。
14. 《诗品》: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与批评专著。
15. 《孔雀东南飞》: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16. 《释说新语:中国第一本小品集》,作者刘一清。
17. 《昭明选集》:中国第一本诗集,南朝梁孝通主编。
18. 《水井柱》:中国第一部水文地质专著,作者李道元,北魏。
19.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著。
20.尔雅:中国第一部字典。
《马氏文通:中国第一本语法书》,由汉代人著。
22. 《修辞学》: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
23. 《子志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宋司马光编著。
《西笔谈》:我国第一部科普著作,宋代沈括著。
25. 《徐霞客游记》:中国第一本日记式游记,作者徐鸿祖。
三国演义:中国第一章风格的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在明代。
《西游记》:中国第一部浪漫神话小说,明代吴承恩著。
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记载的内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却不完备。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
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
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
而鲁国的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
以前曾认为《春秋》一书孔子曾经修订。
现在则认为是鲁国的史官所作,与孔子没有关系。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
因此古人为此书又写了一些著作,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左氏传》30卷《公羊传》11卷《谷梁传》11篇《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
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
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
公羊传和谷梁传将的是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
),因而许多内容太过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
而左传则以史实为主,补充并纠正《春秋》中错误或没有记录的大事。
而且左传的文学性也很高,因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影响力都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本文选自《左传》,是一部文学名著和史学名著,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由于左丘明双眼失明而史记中,左丘与明之间有一块破损,所以也有可能叫左丘。
2024年河南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与茅盾、巴金齐名的另外一位长篇小说家是______A.沈从文B.丁玲C.鲁迅D.老舍2、《左传》的体例是______A.纪传体B.国别体C.断代体D.编年体3、曾国藩给儿子曾纪鸿的家书中,告诫儿子要______A.仁厚博爱,知廉耻B.读书明理,勤俭自持,严谨做人C.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D.淡泊名利,忠厚做人4、法国作家莫泊桑一生创作中短篇小说三百余篇,长篇六篇,游记三篇。
以下属于他的作品的是______A.《套中人》B.《红与黑》C.《最后的常春藤叶》D.《项链》5、______被誉为“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李白《蜀道难》C.王昌龄《出塞》(其一)D.杜甫《北征》6、魏徵向皇帝李世民上书劝谏的文章是______。
A.《谏逐客书》B.《上枢密韩太尉书》C.《答司马谏议书》D.《谏太宗十思疏》7、下列诗歌不属于边塞诗的是______A.《燕歌行》B.《从军行》C.《出塞》D.《归园田居》8、下列诗歌属于边塞诗的是______A.《将进酒》B.《春怨》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登高》9、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的是______。
A.李商隐B.李白C.白居易D.杜甫10、下列小说集中属于志人小说的是______A.《世说新语》B.《博物志》C.《搜神记》D.《幽明录》11、《过秦论》(上)先从秦国的强盛说起,渲染秦国历代君主的功业和秦始皇的威势,为日后秦国的覆亡作铺垫,这种写作手法是______A.欲扬先抑B.欲抑先扬C.前后照应D.侧面烘托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______之”。
A.践行B.实践C.实验D.笃行13、曹操的《短歌行》(其一)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自______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14、写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名句的作者是______。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春秋左氏传》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54年(鲁悼公14年)(另有说法为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1-2])《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桓谭《新论》进一步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杨伯峻在《左传》一文中归结《左传》传《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种:即"说明《春秋》书法、用事实补充《春秋》、订正《春秋》的错误和增加无经的传文。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书,和《春秋》没有直接的联系,西汉的今文经博士即"谓《左氏》为不传《春秋》"。
晋人王接说:"接常谓《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公羊》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于文为俭,通经为长。
"陈商说:"孔圣修经,褒贬善恶,类例分明,法家也;左丘明为鲁史,载述时政……以日系月……本非扶助圣言,缘饰经旨,盖太史氏之流也……夫子所以为经,当与《诗》《书》《周易》等列;丘明所以为史,当与司马迁、班固等列。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下册的一篇必读文言文,该课文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鲁庄公十年,全文二百二十二字。
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曹刿论战》文章阅读:十年2春,齐师3伐4我5。
公6将战,曹刿(guì)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7谋8之,又何间9(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10,未能远谋。
”乃11入见。
问:“何以战12?”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13,必以分人14。
”对曰:“小惠未遍15,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16(bó),弗敢加17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18(fú),神弗福19也。
”公曰:“小大之狱20,虽不能察21,必以情22。
”对曰:“忠之属也23,可以一战24。
战则请从25。
”公与之乘26,战于长勺27。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28。
公将驰29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30,登轼31(shì)而望之,曰:“可矣。
”遂32逐33齐师。
既克34,公问其故。
对曰:“夫(fú)战,勇气也35。
一鼓作气36,再37而衰,三38而竭。
彼竭我盈39,故克之。
夫(fú)大国,难测40也,惧有伏41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2,故逐之。
”《曹刿论战》词句注释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师,军队。
伐:攻打。
我:指鲁国。
《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权者。
谋:谋议。
间(jiàn):参与。
鄙:鄙陋,目光短浅。
乃:于是,就。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左传《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
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
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
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
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
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
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
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
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为吴起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1.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__《左传》_____,相传作者是_鲁__国的__左丘明____,_______春秋末年___(时间)所作。
2.“春秋三传”是_____《左传》___、____《公羊传》____、__《谷梁传》_______。
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记叙了_____春秋初期____(时期)发生在__郑国____(国家)王室内部的一场斗争,选自__《左传》________。
4.郑庄公的人物性格___阴狠险毒____、___工于心计______。
5.“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选自___《诗经》______。
6.“亟请与武公”(《郑伯克段于鄢》)中“亟”的意思是___多次7.“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郑伯克段于鄢》)是_姜氏_____向郑庄公请求。
8.“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中“岩邑”的意思是_____险要的城邑_________。
9.为郑庄公想出“隧中相见”的是___颖考叔_______。
10.《郑伯克段于鄢》中,“纯孝”的代表人物是___颖考叔_______。
11.“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中“匮”的意思是__竭尽_______。
12.《郑伯克段于鄢》“克”的意思是____战胜______。
13.“无庸,将自及。
”(《郑伯克段于鄢》)“庸”的意思_同“用”______,“及”的意思____赶上(灾祸)_____。
14.“不义不昵,厚将崩。
”(《郑伯克段于鄢》)“不义”的意思__对君不义________,“不昵”的意思__对兄不亲________。
1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郑伯克段于鄢》)“完”的意思____修治城郭_____,“聚”的意思____集结人马____,“缮”的意思___整修_______,“具”的意思______准备___,“袭”的意思___偷袭,袭取_______。
16.“大叔出奔共”(《郑伯克段于鄢》)“出奔”的意思___逃亡国外________。
左传:作者:左丘明,姓左,名丘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这部作品记叙了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共250多年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历史事实,着重讲矛盾争夺。
成就:1、善于叙事,精于剪裁2、善于描写战争3、人物性格栩栩如生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国人,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第一个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文体:骚体诗艺术手法:浪漫主义作品:《国殇》《离骚》《天问》等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曾陷入“乌台诗案”创作特点:视野开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作品:豪放:《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城子。
密州出猎》理趣:《题西林壁》闺情:《江城子》《蝶恋花》怀志:《水调歌头》、《老子》五千言,简篇短幅,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
有两个特点:第一,形象化的说理。
二,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
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兼记其弟子言行《墨子》包括墨子以及墨家各学派的思想,是其弟子所记第一,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第二,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话。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文集,收集了商朝中期到春秋中期官方文诰,《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史自鲁国隐公元年(前722年)至哀公十四年唐代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一)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二)政治清明,思想活跃;(三)注重文化交流;(四)以赖于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五)有赖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与文学自身的发展。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填空
1)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 .
2)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 .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是 .我国古代诗人中诗作数量第一的诗人是 .
3)先秦历史散文主要有 . . .诸子散文主要有 . . . . 等.
4)小说成熟于朝.称为 .明清是古典小说高潮期.其最有影响的四大章回体小说是
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作者是
6)“初唐四杰是指
7)杜甫的“三吏是 . . .“三别是
8)“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 . 和宋代的
9)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作家有和 .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和
10)宋词豪放派代表词人有和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和
11)元曲四大家是指
12)最早能体现新文学实绩的小说集是的 .诗集是的 .长篇小说是的
13)1930年3月.进步作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了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茅盾的长篇小说和曹禺的剧作和
14)巴金的为 . . ,茅盾的为 . .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为
15)五十年代.文坛上出现了以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以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为艺术风格.对当代文坛产生极大影响.被文坛誉为“派
16)以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倡导了具有鲜明民族化群众化的艺术风格.对于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