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千克和克的练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490.50 KB
- 文档页数:1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千克和克》-课时作业全集(含答案)第1课时认识千克一、说一说下面的物体各重多少千克。
二、估计下列物体的质量,大约1千克的画“√”。
一个图钉()3个橙子()一支铅笔()一个鸡蛋()一个菠萝()一袋大米()三、填一填。
(1)每个西瓜重5千克,6个同样大的西瓜重()千克。
(2)一头猪重100千克,()头这样的猪重1000千克。
(3)小红重25千克,比小芳轻8千克,小芳重()千克。
(4)张叔叔背着背包重78千克,背包重6千克,张叔叔的体重是()千克。
答案:一、一袋水泥重25千克,一袋红枣重1千克二、3个橙子(√)一个菠萝(√)三、(1)30 (2)10 (3)33 (4)72第2课时认识克四、填空。
(1)表示物品的质量,可用()和()作单位。
(2)1个2分的硬币大约重()。
五、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鸡蛋约重50()。
(2)小明的体重是32()。
(3)10颗图钉大约重1()。
(4)一个西瓜重2()。
六、填空。
4千克=()克5000=()千克2千克500克=()克6200克=()千克()克答案:一、(1)克千克(2)1克二、(1)克(2)千克(3)克(4)千克三、4000 5 2500 6 200第3课时练习五七、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一连。
八、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约为35()。
一只鸭约重2000()。
一个苹果约重100()。
一袋大米约重50()。
九、在里填“>”“<”或“=”。
6000克6千克500千克5克8千克7000克5800克5千克43千克29千克3克3000千克答案:一、二、千克克克千克三、= > > > >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的质量单位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千克和克的关系及换算方法。
教材内容由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和实际生活中的质量计量组成,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质量单位的基本知识,对千克和克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千克和克的关系及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蔬菜等,用于展示质量单位的使用。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计算。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质量单位的图片和换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书包等,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实物的质量差异。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质量单位知识。
千克和克练习(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千克和克练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主要涉及千克和克的概念及换算。
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介绍了千克和克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千克和克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理解不够清晰,难以应用于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秤、砝码、水果、蔬菜等实物。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些水果、蔬菜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重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重量。
2. 概念讲解教师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千克和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1:一公斤苹果有多少克?解答:1公斤=1000克,所以一公斤苹果有1000克。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1:200克水果是多少千克?解答:200克=0.2千克。
练习2:3千克水果有多少克?解答:3千克=3000克。
5. 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千克和克练习板书内容:千克和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例题及解答练习题及解答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1公斤等于____克,1千克等于____克。
(2)计算题:某水果重300克,求它重多少千克?2. 答案(1)填空题答案:1公斤等于1000克,1千克等于1000克。
(2)计算题答案:某水果重300克,换算成千克为0.3千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千克和克的概念及换算关系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第2单元千克和克一.填空题。
①9000克=()千克8千克=()克5000克=()千克40千克=()克②7000克里面有()个千克。
③1袋大米重100千克,()袋大米重1000千克。
二.计算。
①1600千克-600千克=()千克②10千克×4=()千克③380千克-80千克=()千克④480克+520克=()克=()千克⑤6千克-700克=()克三.比一比。
200克2千克560克5千克4000克4千克3100克3千克四.应用题1.用一辆卡车运42000千克水泥,已经运了4次,每次运5000千克,还要运多少千克才能运完?2.一辆运输车运大白菜,一次运白菜2000千克,运了4次,它共运了多少千克?合多少克?3.狗+狗=羊,狗+马=10只羊,其中狗=10千克,马重多少克?4.妈妈买了一个大面包,重190克,还买了4个小面包,每个重50克,这5个面包共重多少克?5.一桶油连桶共重48千克,倒出一半油后连桶重还有26千克,这桶油净重多少千克?桶有多重?6.果园里摘下的苹果有5筐,梨有7筐,每筐梨重30千克,每筐苹果重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