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原集团海外订单额自2010年以来首降
- 格式:pdf
- 大小:457.77 KB
- 文档页数:2
俄1~10月零售贸易额下降
佚名
【期刊名称】《中亚信息》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俄零售贸易额22.78万亿卢布(约合3559亿美元),同比下降5.3%;10月俄零售贸易额2.44万亿卢布(约合381亿美元),同比下降4.4%,环比增长O.7%。
【总页数】1页(P5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24.2
【相关文献】
1.1~6月俄零售贸易额下降5.9% [J],
2.1~10月吉对外贸易额同比下降1.3% [J],
3.2017年2月俄零售贸易额同比下滑 [J],
4.俄乌贸易额两年来下降四分之三 [J],
5.10月份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7.4%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银行黑河分行对俄贸易结算发展现状及现阶段建议作者:于慧玲成榕徐海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0期摘要:中国银行是目前黑河市对俄贸易结算的重要金融机构,肩负着对俄贸易货币结算风险防控的重要职责。
结合黑河市边境贸易发展的相关优势和黑河口岸边境贸易基本情况、中国银行黑河分行对俄结算的基本情况,针对黑河口岸对俄贸易结算提出相关建议设想,以期服务于黑河市对俄边境贸易的发展,为有效防控结算风险提供必要的金融产品创新。
关键词:中行黑河分行;对俄贸易结算;建议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0-0195-03引言中国银行黑河分行是中俄边境口岸中对俄贸易结算量较大的金融机构,对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金融支撑作用。
黑河市边境贸易发展有着地缘优势,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倾斜于边境贸易城市,加之黑河市的交通便利,这些都为促进其对俄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黑河市与俄边境贸易同中国银行黑河分行的结算历史并行。
通过研究中行黑河分行的结算历史可以有效地分析黑河市对俄贸易的特征,同时结合当前贸易结算的历史特征提出相关建议,为中国银行黑河分行服务地方经贸,加强风险防控,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黑河市边境贸易发展的相关优势(一)地缘优势明显黑河市与俄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是中国与独联体国家7 000多公里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规模最大、距离最近、规模最高、功能最全、最有比较效应的对应城市,最近处只有750米,从空中俯瞰,宛如一个城市,被形象地誉为“中俄双子城”。
(二)国家政策倾斜黑河市对俄贸易往来已有百余年历史,19世纪中叶就被誉为“万国商埠”。
1983年,国家恢复黑河口岸。
1984年,时任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时提出“南深北黑、比翼齐飞”。
1987年,率先打开中断20年的中苏边境贸易大门。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
国外核新闻2021.4【法国法马通公司网站2021年3月22日报道】法国法马通公司(Framatome )和美国光桥公司(Lightbridge )2021年3月22日宣布双方已就终止合资企业Enfission 达成和解协议。
光桥公司(Lightbridge )和法马通的前身阿海珐集团(Areva )就组建一家各持50%股权的燃料公司Enfission 于2017年9月签署协议。
Enfission 的主要业务是基于光桥的“下一代”金属核燃料技术,开展金属燃料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推广工作。
根据双方最新签署的协议,两家公司未来可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开展技术研发。
光桥将向法马通支持420万美元。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伍浩松戴定)【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网站2021年3月9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 )总裁利哈乔夫2021年3月5日宣布,俄核发电量在全国总发电量所占份额到2045年将达到25%。
利哈乔夫表示,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的考验,俄原集团2020年核发电量创历史新高215.8太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3%。
截至2021年3月初,俄拥有11座核电厂共38台机组,总装机容量约28.58吉瓦。
利哈乔夫表示,监事会2020年对俄原集团2030年发展愿景进行了修订,要求将集团总收入提升至4万亿卢布(540亿美元),并大幅提升新产品和海外订单的份额。
还要求俄原集团本身发生质变:消除企业和部门间的内部边界,以客户为导向,并为开发员工潜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1月召开的领导人会议明确了俄原集团的多项工作目标。
第一,发展核武器综合体,满足国防订单要求,并扩大民品生产(到2025年增加50%)。
第二,落实普京总统的决定,到2045年将核电份额提升至25%。
利哈乔夫表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设24台机组。
第三,新产品收入必须每年增长约20%,以实现2030年目标。
新产品将包括风电、核医药和数字化产品。
促进科学发展是俄原集团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从储量上看,世界上排名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第一名:沙特阿拉伯,362亿吨;第二名:加拿大,184亿吨;第三名:伊朗,181亿吨;第四名:伊拉克,157亿吨;第五名:科威特,138亿吨;第六名:阿联酋,126亿吨;第七名:委内瑞拉,109亿吨;第八名:俄罗斯,82亿吨;第九名:中国,60亿吨;第十名:利比亚,54亿吨。
一、全球原油资源分布和储量(一)全球原油资源分布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
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着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1、中东波斯湾沿岸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
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
2、北美洲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着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
墨西哥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3、欧洲及欧亚大陆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
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俄罗斯服装对外贸易政策本文针对俄罗斯自1991年至今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按照时间历程将俄罗斯二十几年来的对外贸易划分为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阶段,然后分析俄罗斯的贸易体制及政策,对在这些贸易体制及政策指导下形成的俄罗斯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及贸易伙伴进本文针对俄罗斯自1991年至今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按照时间历程将俄罗斯二十几年来的对外贸易划分为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阶段,然后分析俄罗斯的贸易体制及政策,对在这些贸易体制及政策指导下形成的俄罗斯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及贸易伙伴进行分析,综合上述分析后得到俄罗斯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俄罗斯服装对外贸易政策 1俄罗斯从1991年至今的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基本上呈W 型,即经历了两升两降的变化过程,从年度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初始下降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是1991年至1992年。
1991年,苏联全民解体,俄罗斯作为前苏联最大的经济结构体,在苏联解体后,其经济由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急剧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转轨非常猛烈,爆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生产力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严重,外贸额锐减。
1991年和1992年对外贸易总额与上年同比分别减少了33.5%和20.7%。
对外贸易额度的锐减是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信号,是社会经济猛烈转轨后国有外贸机构不能进行正常运营而私营外贸机构尚未成长起来的必然结果。
为了有效扭转对外贸易的颓势,1991年11月15日,俄罗斯通过了《俄罗斯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法令》,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俄罗斯废除了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体制,开始了新外贸自由化改革,为参与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之间开展公平竞争创造了相对平等稳定和完善的竞争条件,从而保证对外贸易活动得以复苏,并开始正常发展,逐步推动了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转型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范围是1993年到199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
外资银行集体质疑中国外贸数据造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月度数据出现波动是正常的由于过于强劲,中国12月份外贸数据遭到高盛等外资银行集体质疑。
中国商务部昨日(1月17日)驳斥了数据被“人为拔高”的指责。
“月度数据出现波动是正常的。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去年企业12月突击出口等因素造成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外贸数据被外资机构形容为“好得不可思议”。
根据这一统计,12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上涨14.1%,高于11月2.9%的上涨,是2011年3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进口继前一个月零增长后实现6%的增长。
瑞银集团认为出口数据的增长和贸易伙伴的货物进出口不相符,高盛和瑞穗证券亚洲公司则指出,出口数据与制造业指数的海外订单数据相背离。
外界担心,质量有问题却无法辨明的数据将误导政府做出错误的规划,企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对此,沈丹阳表示,月度数据出现波动是正常的。
“这个现象在去年12月份之前已经出现过两次,在相邻的月份,两个月之内出现过超过10个百分点以上的明显波动。
”原因一方面是,去年整个外贸环境严峻,同时受节假日等因素影响。
另一方面,12月份外贸企业加快了出口进度,“到12月31日,2012年第四季度的免收法定检验检疫费的优惠措施停止执行,今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所以企业为了充分利用这个优惠措施,要抢出运。
早几天跟晚几天是不一样的。
”沈丹阳说,商务部还在就其他因素进行分析,相信对于12月的数据,这些分析是站得住脚的。
对于新一年外贸形势的判断,沈丹阳坦言商务部不敢掉以轻心。
他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2013年将争取保持全国外贸增速与gdp增速大体同步。
实际使用外资3年来首降商务部昨天(1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实际使用外资2009年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2012年1-12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3.7%。
12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0亿美元,同比下降4.5%。
俄罗斯应对经济下行的主要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2014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等因素影响,卢布币值出现剧烈波动,对经济结构单一而脆弱的俄罗斯产生了巨大冲击。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扭转经济下滑状况,俄罗斯政府实施多种措施稳定金融业,扶持实体经济,大力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取得了很大成效。
本文分析总结了俄罗斯政府应对经济波动采取的措施,对当前同样面临经济下行的中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一、中国经济现状自2011年起,我国经济结束了近30年的年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增长期,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
2010年我国GDP增速为10.3%,2011年下降为9.2%,2012年“破8”为7.9%,2013年-2016年GDP增速分别为7.8%、7.3%、6.9%、6.7%,经济增长速度呈阶梯式回落。
2016年,中国经济总体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在全球经济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6.7%的增长实属不易。
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处在调控预期目标区间。
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 3.3%、6.1%、7.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8422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1.6%,较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
新经济、新动能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和10.8%,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5和4.8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
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7%,上升1.7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
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式依然错综复杂,国际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内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俄乌外贸现状分析报告论文1. 引言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两个东欧国家,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
然而,在过去几年中,由于政治和地缘关系等原因,两国之间的外贸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
本报告旨在对俄乌外贸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发展方向。
2. 俄乌外贸概述在过去十年间,俄罗斯一直是乌克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双方之间的主要贸易商品包括能源资源、农产品、机械设备和化工产品等。
然而,自2014年乌克兰发生政治危机以来,两国的外贸关系受到了严重影响。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贸易额急剧下降,同时双方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3. 影响因素分析3.1 政治因素政治冲突是导致俄乌外贸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及随后的乌克兰东部冲突,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此后,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中断贸易、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等。
这些政治行动对俄乌外贸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3.2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造成俄乌外贸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乌克兰的经济在政治危机后受到了重大冲击,GDP下降,通货膨胀上升。
这使得乌克兰无法购买如此大量的俄罗斯商品。
同时,俄罗斯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为其对乌克兰的出口量减少,尤其是能源资源。
3.3 地缘关系俄罗斯和乌克兰地缘位置的特殊性也对两国的外贸关系产生了影响。
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向欧洲市场输送大量能源资源,而乌克兰也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
政治冲突导致这种互相依赖关系变得不稳定,加剧了贸易冲突的发生。
4. 可能的发展方向虽然俄乌外贸关系经历了波折,但仍有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可以探讨。
首先,政治因素对外贸的影响需要得到缓解。
双方应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来解决政治争议,以减少对贸易的不利影响。
此外,乌克兰应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以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开拓新的市场。
其次,乌克兰应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这将提高乌克兰的购买力,促进对俄罗斯商品的需求增长。
同时,俄罗斯也应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对乌克兰市场的依赖。
2010年9月俄罗斯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报告一、产量9月,俄罗斯原铝产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3.1%,环比下降3.2%;1~9月,俄罗斯原铝产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1.0%。
9月,俄罗斯锌(未锻轧非合金锌)产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37.0%,而环比则下降26.4%;1~9月,俄罗斯锌(未锻轧非合金锌)产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25.0%。
9月,俄罗斯精炼铜产量比2009年同期下降10.7%,环比下降6.3%;1~9月,俄罗斯精炼铜产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7.9%。
9月,俄罗斯铅(未锻轧铅)产量比2009年同期下降12.3%,环比则增长4.6%;1~9月,俄罗斯铅(未锻轧铅)产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21.1%。
9月,俄罗斯镍(未锻轧镍)产量比2009年同期下降1.3%,环比下降6%;1~9月,俄罗斯镍(未锻轧镍)产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4.8%。
整体来看,2010年9月,俄罗斯有色金属行业产量有所下降,而1~9月的产量则高于2009年同期,体现出产业正在加速恢复。
二、出口1.铝2010年1~9月,俄罗斯共出口未锻轧铝2479500吨,比2009年同期2589800吨的产量下降了4.3%。
其中,9月俄罗斯出口未锻轧铝255800吨,环比下降0.8%。
整体来看,2010年以来,俄罗斯出口未锻轧铝波动较大,1~3月为出口增长期,而3~6月为出口下降期,7月触底反弹,8月开始再次下滑。
2009年,俄罗斯铝出口量为362万吨,较2008年增长5.3%。
2010年1~9月,俄罗斯共出口未锻轧铝44.54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9.1%。
其中,9月,俄罗斯出口未锻轧铝4.26亿美元,环比下降13.1%,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9.2%。
整体来看,2010年以来,俄罗斯未锻轧铝出口额在3月达到顶峰,此后一直向下滑落,7月触底反弹,但随后在8月再次滑落。
此外,出口额除1月外均比2009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2009年,俄罗斯未锻轧铝出口总值52.3亿美元,低于2008年的74.9亿美元。
国外核新闻2021.3综合新闻【英国核工业协会网站2021年2月18报道】英国核工业委员会(NIC )2021年2月中旬发布“氢能路线图”,表示核能到2050年可以满足英国三分之一的清洁氢能需求。
该委员会由商业、能源和清洁增长事务国务大臣与核工业协会(NIA )主席任联合主席,主要职责是为政府与行业合作促进英国核电发展设定战略优先事项。
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估计,要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英国需要目前4倍的清洁电力和225TWh 低碳氢能。
氢能路线图中概述了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绿色氢能发展主要贡献者的路线图。
据估计,到2050年,通过使用常温电解、高温蒸汽电解和热化学水分解制氢等技术,12~13GWe 核电装机容量将被用于生产75TWh 绿色氢能。
核工业协会指出,绿色氢能的主要障碍是成本,报告确定了鼓励核能制氢技术发展的直接举措:•为电解槽研究提供资金,并资助为包括核能在内的各类零排放电厂安装电解槽;•实施雄心勃勃的碳定价机制,使绿色氢能更具竞争力;•未来5年为先进模块堆提供研发资助,力争实现在21世纪30年代初进行示范的政府目标;•将核能制氢纳入净零排放制氢基金(NZHPF )和《可再生交通燃料义务法》(RFTO )的支持范围;•达成一种新的融资模式,降低核电建设项目融资费用,进而降低制氢成本。
在“氢能路线图”发布之前,核工业协会2020年6月发布报告《到2050年占有40%清洁电力份额:核工业发展路线图》,并表示,清洁经济复兴计划和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在核电建设方面加大投入。
这份应核工业委员会要求编写的报告设定了核工业发展目标:到2050年,核能将提供多达40%的清洁电力(详见本刊2020年第7期相关报道)。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张焰伍浩松)【俄罗斯政府网站2021年2月5日报道】2021年2月4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 )总裁阿列克谢·利哈乔夫向俄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汇报了俄原集团2020年工作业绩、当前项目的执行情况以及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包括绿色监管和经济数字化。
俄罗斯贸易顺差原因浅析摘要: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增长迅速,尤其是外贸收入连年增长,成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贸易盈余增长的原因,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俄罗斯出口市场的扩大、全球油价的高涨是导致俄罗斯贸易盈余增加的重要因素。
计量结果也证实了二者对增加俄罗斯贸易盈余的重要作用,并且得到国际油价高涨比全球经济增长更能增加俄罗斯贸易盈余的结论。
最后,本文从继续保持石油出口收入、加快经济转型两个方面为俄罗斯外贸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俄罗斯;贸易盈余;国际油价;全球经济增长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是前超级大国苏联的继承者,其发展状况始终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
在苏联解体后,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俄罗斯采取激进的“休克疗法”,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倒退。
之后,其国民经济经过一系列调整,终于呈现出向好的趋势。
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俄罗斯国民经济的增长屡创新高,通过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出口获得了大量的收入,并带动了整体经济的繁荣。
现在的俄罗斯成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加,这离不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
本文在此分析当前俄罗斯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一、俄罗斯贸易顺差增长的现状俄罗斯国土面积广大,国内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森林等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其国内石油的储量占据非欧佩克国家的第一位,而常规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
虽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但依然继承了苏联时期所创造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些条件,为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普京上台以后,俄罗斯开始整治国内经济,严厉打击国内的经济寡头,这一方面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国内资源出口带来的财富收归国有,增强了俄罗斯的综合国力。
从俄罗斯的贸易状况图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的对外出口开始增加,之后经过一个平稳期便开始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其出口额几乎每年提高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