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1 11~20的认识、读写与组成.doc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6 11-20各数的认识学情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课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数的认识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课是在学生能正确叫出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数小棒,使学生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写法,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重点突出。
教学工具一年级学生的认数活动除了要依靠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外,还要重点借助动作感知,依靠动作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依靠动作和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表象,然后在头脑中进行“深加工”,从而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继而形成概念。
一年级学生根本上会数到20,也认识了11~20各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借助小棒摆11~20各数,说一说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书写11~20各数。
通过学生反复用小棒摆数,加深印象,为以后“满十进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通过“摆小棒”活动使学生知道“10个一就是1个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进一步体会十进制。
4、通过辨析“11”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个位”十位“的概念,进一步感受位值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件出示绘本故事,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师:同学们想知道我们的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同学们刚刚看了这个小故事,猎人用一个小石子代表几只兔子?生:一只师:当兔子越来越多时。
聪明的猎人把几个小石子换成一个大石块?生:10个师:猎人把10个小石子换成了1个大石块。
6.1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理解其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11~20各数的认识2. 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3. 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数。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
2. 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数、读写、比较等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数数游戏,让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11~20各数的认识利用教具、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11~20各数的名称。
(2)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教师示范,让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写,教师巡回指导。
(3)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利用教具、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
3.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总结与作业布置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吉林省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1 11~20的认识、读写与组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选一选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9一下·鹿邑月考) 明明比小兰多13个球,也就是小兰比明明少()个球。
A . 11B . 12C . 132. (2分)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的数是()。
A . 13B . 31C . 43. (2分) 9后面第3个数是()。
A . 6B . 12C . 94. (2分) (2018一下·云南月考) 从8到16,最中间的数是()。
A . 11B . 12C . 13二、判一判 (共3题;共6分)5. (2分) 9和11的中间是12。
()6. (2分) (2019一上·陇南月考) 2个十是12。
()7. (2分)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三、填一填 (共7题;共25分)8. (2分) 11里面有________个一和________个十,如果去掉1个一,还剩________。
9. (9分) (2019一上·新会月考) 10前面的数是________,15后面的数是________。
10. (4分)看图写数.________11. (1分) (2019一下·惠阳期中) 88这个数,左边的“8”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右边的“8”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
12. (3分)在8、11、18、12、15、20、16中,共有________个数,从左数第6个数是________,从右数,15排在第________个;其中比12大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18小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书写数字11~20;2.能够比大小并理解11~20的大小关系;3.能够掌握11~20的认识、书写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1~20;•比大小并理解11~20的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认识数字16~20,并与之前的数字进行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学前复习:复习前几单元的数字认识;2.教学工具:数字卡片、黑板、彩色笔、绘本等;3.教学素材:数学练习册、小学生数字认识游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20,让学生认识并默念;•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11~20的数字。
2. 认识11~15•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中的数字形状、书写规范;•演示如何正确书写数字11~15,并让学生跟读。
3. 认识16~20•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中16~20的数字形状、书写规范;•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数字16~20,并进行反复训练。
4. 比大小活动•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比大小,理解11~20的大小关系;•利用实物进行数量比较,加深学生对11~20数字的认识。
5. 练习与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相互检查答案。
五、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11~20数字的书写方式及比大小规则;•引导学生发言,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2.背诵数字11~20的顺序,并可以书写;3.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提出课程中的疑问。
以上为本节课《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字11~20的书写与认识。
愿每位学生都能乐学、爱学,不断进步成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意义,以及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数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通过直观的形象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前,我了解到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0~10各数的读写方法,但对11~20各数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并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11~20各数。
2.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数数、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0~10各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认识11~20各数:借助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11~20各数,并学习数的读写方法。
黑龙江省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1 11~20的认识、读写与组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选一选 (共4题;共8分)1. (2分)比15大比19小的数有()。
A . 16B . 14C . 15,16D . 16,17,182. (2分)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的数是()。
A . 13B . 31C . 43. (2分) 20前面第4个数是()。
A . 9B . 16C . 184. (2分)小红去商店买东西,牛奶4元,面包10元,她一共要付()元。
A . 13B . 14C . 15D . 17二、判一判 (共3题;共6分)5. (2分) 9和11的中间是12。
()6. (2分) 20里面有10个一。
()7. (2分) (2018一下·云南期末) 个位和十位相同的两位数只有“77”。
()三、填一填 (共7题;共25分)8. (2分)看图填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这四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9分) (2020一上·汕头期末) 写出12前面连续3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0. (4分)根据问题填空:(1) 1个十和5个一组成________.(2) 8个一和1个十组成________.11. (1分)十位是1,个位上是9的数是________。
12. (3分) (2019一上·商丘月考) 看图写一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 (2分)(1)葡萄在________的上面,它的左边是________。
(2)草莓的下面是________,________在梨的上面。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11-20的认识》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主题是《11-20的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0的认识和加减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数的认识。
通过直观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并初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
- 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 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信心。
-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 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概念。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较好地掌握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直观的教学材料来辅助。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老师出示一堆糖果,问学生:“如果这里有10颗糖果,我再加1颗,是多少颗呢?”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10以内的数,并引出今天的课题《11-20的认识》。
2. 探究新知- 活动一:摆小棒- 指导学生先摆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
- 再让学生尝试摆出11根小棒,提问:“这11根小棒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引导学生将10根捆成一捆,剩下的1根单独放。
6.1 认识11~20(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理解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1~20的数的认识2. 数量的表达3. 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20的数的认识,数量的表达。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意义,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一数活动,让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引出11~20的数。
2. 新课:(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找出11~20的数,并数一数。
(2)引导学生说出11~20的数的组成,如: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1~20的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 活动一:数一数,说一说(1)让学生数一数主题图中的物品,说出数量。
(2)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如:有12个苹果。
4. 活动二:解决问题(1)出示问题:小明有15个糖果,吃掉了8个,还剩多少个?(2)引导学生用11~20的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11~20的数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数一数:让学生数一数家里的物品,说出数量。
2. 写一写:让学生用11~20的数写一句话,表达数量。
六、板书设计1. 11~20的数2. 数量的表达3. 解决问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解决问题等活动,让学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理解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环节中的学生观察和表达数量的活动。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11~20的数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核心部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1 11~20的认识、读写与组成
1. 小亮1分写9个字,小华1分写12个字,()写得快。
A . 小华
B . 小亮
C . 不确定
2. 最小的两位数是().
A . 20
B . 11
C . 10
3. 从18开始往前数,第3个数是()。
A . 17
B . 16
C . 15
4. 17和20之间有()个数。
A . 3
B . 2
C . 4
D . 5
二、判一判
5. 17前面的数是18,后面的数是16。
()
6. 20里面有20个一。
7. 十三写作103。
三、填一填
8. 11里面有__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__个一。
9. 填数。
8
__________
__________
11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5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9
__________
10. 看图写数。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1. 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__________。
12. 18里面有__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__个一;2个十是__________。
13. 看图回答
(1)这里一共有__________个数,最大的数是__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
(2)从左边数,第五个数是__________;从右边数,第五个数是__________。
14.
(1)15是由__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__个一组成的。
(2)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__________。
(3)把2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排列,14的前一个数是__________,后一个数是__________,与18相邻的数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比13大2的数是__________,比18小1的数是__________。
四、连一连
15. 从0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