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亚伯拉罕·林肯(鞋匠的儿子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六年级语文《鞋匠的儿子》知识点《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文,主要讲述了林肯两度当选美国总统的故事。
【原文】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时,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
当林肯站在演讲台上的时候,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
等到大家的笑声止歇,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
林肯转过头来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技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参议院里的任何人,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我一定尽可能帮忙。
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
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
【字词学习】字:望、演、鞋词:尴尬、鞋匠、优越、卑微、羞辱、傲慢、鞋匠、羞辱、静默、修理、嘲笑、赞叹、讪笑、诽谤、潇洒【重点句子】1.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2.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开怀不已。
等到大家的笑声止歇,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鞋匠的儿子1、能联系上下文,领会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词语的意思,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惊不乱、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
教学重点:了解林肯德演讲策略。
教学难点:领悟林肯在辩论中处惊不乱、宽容大度的心态和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从而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简介林肯。
1、出示名人名言:人,走上追求之路,就会快乐终生!成功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
2、谁知道这是哪位名人说的话?(林肯)3、对,是林肯说的。
那么你知道林肯德生平吗?(简介林肯)4、正是由于林肯是鞋匠的儿子,林肯在就任总统后仍遭到许多人的嘲讽与讥笑。
但他都从容自信地应对,以非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信任和赞叹的掌声。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他博大的人格魅力!请看课文《鞋匠的儿子》(学生读课文)5、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林肯吗?或者谈谈林肯给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到他是美国人民最伟大的儿子)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拼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检查自学,读通课文。
(1)同学间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自学生字词的方法。
(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并注意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时,有参议员嘲笑他是鞋匠的儿子。
林肯从容应对,以仁爱和宽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信任和赞叹的掌声。
)4、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文中谁的态度先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三、整体感受当时参议院的气氛,从平静的文字表面体会羞辱。
1、大家能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吗?32、我们知道林肯德父亲是一位鞋匠,那么在你看来,鞋匠是一份怎样的职业?3、自读课文,思考:在参议员们看来,鞋匠又是个怎样的职业?(卑微)(1)理解尴尬,通常情况下,什么事情会让人感到尴尬?(2)林肯德父亲是个鞋匠怎么会使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他们自高自大,认为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人,而林肯是鞋匠的儿子,因为出生卑微被他们瞧不起,现在却要受林肯的领导,听从林肯的指挥。
亚伯拉罕·林肯(鞋匠的儿子资料)亚伯拉罕·林肯 ( abraham lincoln ,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第 16 任总统。
所属政党:共和党。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
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
9岁的时候,林肯的母亲去世了。
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
继母慈祥勤劳,对待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
林肯也敬爱后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
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为了维持家计,少年时的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
18岁那年,身材高大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雇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达奥尔良。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一个有4万人口的城市。
旅途中,林肯亲眼看到了黑人奴隶遭受的非人待遇。
他对伙伴说:“等到我有机会来打击奴隶制度的时候,我一定要彻底粉碎它!”1830年,林肯家再次搬迁,来到了美国中部伊利诺斯州的柯尔斯县。
在这里,林肯开始独立生活,并于1832年应征入伍。
林肯当兵的时间很短,退伍后,当地居民推选热心公务活动的林肯为州议员候选人,但是他的初次竞选没有成功。
在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
成年后,他成为一名当地土地测绘员,因精通测量和计算,常被人们请去解决地界纠纷。
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他夜读的灯火总要闪烁到很晚很晚。
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读了《美国历史》,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
他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充满智慧的人。
1834年8月,25岁的林肯当选为州议员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也从事土地测量,并在友人的帮助下钻研法律。
几年后,他成为一名律师。
]1839年,林肯认识了一位议员的女儿玛丽·托德。
她当时21岁,受过良好的教育,美丽而活泼,他们于1842年11月结婚,以后生育了4个儿子。
林肯事迹简介篇一:林肯励志事迹林肯励志事迹:1.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
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
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候,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
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
没钱买纸、笔,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
晚上,他在小油类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
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
2.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
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
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
但是他为了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
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
”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
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
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
?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
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
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3.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再次失败25岁当选州议员26岁情人去世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1岁竞选选举人团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这个人就是阿伯拉罕·林肯。
21、《鞋匠的儿子》教材简析:《鞋匠的儿子》是小学语文国标本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叙事性记叙文。
本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全文语言朴实,充满情感,展现了林肯自信、潇洒、宽大、仁爱、正义的形象。
课文先写林肯准备在参议院演说时,那些出身上流社会的参议员觉得尴尬,想要羞辱林肯。
接着写了林肯面对参议员的嘲笑,以他出类拔萃的才华,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最后写林肯坚定地反对国家分裂,领导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感悟林肯的演讲词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林肯三番话的含义,感悟最后一句话的哲理,体会林肯仁爱、宽容的人格魅力及从容自信的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搜集美国总统林肯的资料及南北战争的相关资料。
2.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内容和目标:1.引导学生真正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学生写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并教给理解词语的方法。
3.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理清文脉,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解题释题1.谈话揭题:在十九世纪,有这么一位伟大的总统,他的名字叫林肯,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板书:鞋匠的儿子)2.由题目引发话题3.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美国总统林肯的资料,丰富对林肯的认识。
二、读文,整体感知。
1.导语:想不想知道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统,他靠的是什么呢?放开声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词语:卑微尴尬傲慢羞辱嘲笑犹豫词语是有味儿的,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鞋匠的儿子》教学课件xx年xx月xx日•课文背景介绍•课文内容解析•课文语言特点分析目录•课文主题思想分析•教学建议与教学方法•相关资料链接01课文背景介绍亚伯拉罕·林肯的生平家庭贫困,从小帮父母干农活1846年,进入国会1865年,被暗杀身亡1809年出生在肯塔基州1830年,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的西南部1861年,担任总统010*********亚伯拉罕·林肯的政治理念反对奴隶制度强调国家的统一和团结主张平等和自由推动美国西部的发展亚伯拉罕·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推动了美国的现代化进程领导美国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受到无数美国人的尊敬和爱戴02课文内容解析课文背景是19世纪的美国,那时的美国正经历着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历史背景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镇上的居民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其中鞋匠属于底层阶级。
地理背景故事背景介绍主人公林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文中扮演了鞋匠儿子的角色。
中心人物林肯的对手道格拉斯,他代表了当时社会上的贵族阶层,与林肯的平民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主要人物分析故事情节发展林肯因为出身贫寒而遭到贵族阶层的歧视和攻击。
起因林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
发展林肯在总统就职演说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演讲中他呼吁国家团结,反对种族歧视。
高潮林肯的演讲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支持,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
结局03课文语言特点分析比喻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将林肯的演讲比作“像一只巨兽一样,横扫整个南方”,形象地描绘了林肯演讲的深远影响力。
排比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排比句,如“他永远是鞋匠的儿子,但他的灵魂是自由的”,通过三个连续的“永远”强调了林肯自我定位的坚定。
修辞手法运用整篇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式,让人易于理解。
平实的语言风格文章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贴近林肯的思想和情感。
《鞋匠的儿子》课外拓展《鞋匠的儿子》课外拓展林肯简介1809年2月12日,阿伯拉罕·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先后干过店员、村邮务员、测量员和劈栅栏木条等多种工作。
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内战。
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
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
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政治主张是清楚的,他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
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并于4月12日开始向联邦军队发起攻击,内战爆发初期,联邦军队一再失利。
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从此战争形势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部军队很快地由防御转入了进攻,1865年终于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此时,林肯在美国人民中的声望已愈来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
但不幸的是,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枪击,次日清晨与世长辞。
快乐,我亲爱的孩子,请问我能帮你什么忙吗?”男孩并不作声,眼睛又开始转向橱子里擦拭锃亮的鞋子,好半天才应道:“我在乞求上帝赐给我一双合适的鞋子,先生,您能帮我把这个愿望转告给他吗?我会感谢您的!”正在收拾东西的史密斯夫人这时也走了过来,她先是把这个孩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把丈夫拉到一边说:“这孩子蛮可怜的,还是答应他的要求吧?”史密斯先生却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不,他需要的不是一双鞋子,亲爱的,请你把橱子里最好的棉袜拿来一双,然后再端来一盆温水,好吗?”史密斯夫人满脸疑惑地走开了。
史密斯先生很快回到孩子身边,告诉男孩说:“恭喜你,孩子,我已经把你的想法告诉了上帝,马上就会有答案了。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1—1865)他不矫揉造作,说话、办事老实。
1863年发布奴隶解放令,公众尊称他为“诚实的老亚伯”和“伟大的解放者”。
他在连任期内遇刺身亡。
亚伯拉罕·林肯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1865年),美国政治家,第16任总统(任期:1861年3月4日-1865年4月15日),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
在其总统任内,美国爆发了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但就在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不幸遇刺身亡。
他是第一位遭到刺杀的美国总统,更是一位出身贫寒的伟大总统。
中文名:亚伯拉罕·林肯外文名:Abraham Lincoln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肯塔基州哈丁县出生日期:1809年2月12日逝世日期:1865年4月14日职业:政治家,律师,演说家主要成就:维护联邦统一,签署《宅地法》代表作品:起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政党:共和党身高:193cm绰号:伟大的解放者,诚实的亚伯少年时期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清贫的家庭,父亲是位鞋匠,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
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做农活等。
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
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的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
9岁的时候,林肯的母亲去世了。
一年后,父亲与一位贤惠的女人结婚。
继母慈祥勤劳亚伯拉罕·林肯,对待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
林肯也敬爱后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
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为了维持家计,少年时的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
青年时期18岁那年,身材高大(186cm)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雇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达奥尔良。
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
21 鞋匠的儿子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
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
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
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
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在他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发动了分裂国家的战争。
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正是这位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小学语文课文《鞋匠的儿子》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弟。
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讲时,遭到一个参议员的羞辱。
这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
那位参议员的目的就是要打击林肯的自尊心,好让他退出竞选。
此刻,人们都沉默了,静静地看着林肯,听他会说些什么话来反击那位议员。
"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林肯说,"他已经去世了。
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
众人不约而同地为林肯鼓起了掌。
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
"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
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
";
接着,林肯又对所有的议员说:
"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
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
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及的。
";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都化为真诚的掌声。
后来,林肯如愿以偿,当上了美国总统。
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没有任何贵族社会的硬件,他惟一可以倚仗的只是自己出类拔萃的、扭转不利局面的才华。
正是关键时刻的一次心灵燃烧使他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包括那位傲慢的参议员,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六年级课文鞋匠的儿子六年级语文课文《鞋匠的儿子》的知识点》摘要:鞋匠儿子能成国总统靠是他超人智慧、杰出才华、宽容和谦逊人格魅力,近义词傲慢—骄傲卑微—卑贱静默—沉静,反义词分裂—团结卑微——高贵傲慢—谦恭</、《鞋匠儿子》课以生动事例叙述了两当选美国总统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傲慢、恃上流社会所谓“优越人”嘲讽凭己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信任和爱戴、林肯美国伟民主主义政治被公认美国历史上伟总统865年月5日遇刺身亡由林肯美国历史上所起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新代国统治者楷模”3、鞋匠儿子能成国总统靠是他超人智慧、杰出才华、宽容和谦逊人格魅力、课三然段有三“永远”其“永远”体现了林肯宽宏胸襟;二“永远”表达了林肯己是鞋匠儿子而豪;三“永远”表达了他对父亲尊敬、爱戴和感激5、课三题参议人员对林肯态由尴尬——羞辱——笑——静默——赞叹宽容是种力量因林肯谦逊、朴实、不卑不亢、宽容、正义赢得了感动和掌声所以态有这么变化6、“裂开房子是立不住我不希望这房子塌下”“我所希望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完整整体”这句话“裂开房子”就是指当美国正处南北两种制并存局面“完整整体”指统国这句话表达了林肯希望国结束分裂成完整整体愿望7、有关“宽容”名言()不会宽容别人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屠格涅夫()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孟子(3)有宽容引起道德震动地处罚更加强烈——苏霍姆林斯基新词释义名门望族指有声望人开怀不己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毫不犹豫指说话办事坚断羞辱耻辱使受耻辱尴尬左右难不处理或神态不然卑微地位低下没有权势8、成语天地以“高”开头成语高山远识高风亮节高瞻远瞩高山景行高唱入云9、近义词傲慢—骄傲卑微—卑贱静默—沉静0、反义词分裂—团结卑微——高贵傲慢—谦恭。
鞋匠的儿子主要内容
《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我相信大家都读过。
关于“鞋匠的儿子主要内容”每个人读后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概括,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就跟大家再分享下我的理解,不足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鞋匠的儿子主要内容
《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通过一详一略的两件具体的事例,在事例中抓住了对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让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第一个事例抓住一个特定的场面,写了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卑微,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持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以精彩的演讲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爱戴。
第二个事例写了林肯就任总统后不久南方发动分裂战争,林肯号召人民结束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两个事例联系紧密,正是这位总统充满爱心,提倡平等,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才会领导人民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
因此第一个事例较为侧重,如何通过感悟林肯的演讲辞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成了本文的重点。
如何以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对他态度的变化反衬出林肯高大的人物形象则是难点。
两度当选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生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
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鞋匠的儿子主要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整理21、鞋匠的儿子1、《鞋匠的儿子》课文以生动的事例表达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2、林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因为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3、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国家总统,靠的是他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华、宽容大度和谦逊的人格魅力。
4、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三个“永远”,其中第一个“永远”表达了林肯宽宏大度的胸襟;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林肯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第三个“永远”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5、“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句话中“裂开的房子”就是指当时美国正处于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
“完整的整体”指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句话表达了林肯希望国家结束分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的愿望。
6、相关“宽容”的名言。
(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屠格涅夫(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3)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地处罚更增强烈——苏霍姆林斯基7、表示与人相处之道的成语:宽以待人、先人后己、乐于助人、舍己为人、待人心诚、宽宏大度、坦诚相见、推心置腹8、相关宽容的名言警句: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图格涅夫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苏霍莫林斯基9、亚伯拉罕•林肯名言: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计较别人,消耗自己的时间去和别人争论。
你能够一时欺骗所有人,也能够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习题解答】习题3答案:参议人员对林肯的态度由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宽容是一种力量,因为林肯的谦逊、朴实、不卑不亢、宽容、正义赢得了大家的感动和掌声,所以态度有这么大的变化。
六年级语文下:亚伯拉罕·林肯(鞋匠的儿子资料)
所属政党:共和党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
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
9岁的时候,林肯的母亲去世了。
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
继母慈祥勤劳,对待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
林肯也敬爱后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
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为了维持家计,少年时的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
18岁那年,身材高大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雇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达奥尔良。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一个有4万人口的城市。
旅途中,林肯亲眼看到了黑人奴隶遭受的非人待遇。
他对伙伴说:等到我有机会来打击奴隶制度的时候,我一定要彻底粉碎它!1830年,林肯家再次搬迁,来到了美国中部伊利诺斯州的柯尔斯县。
在这里,林肯开始独立生活,并于1832年应征入伍。
林肯当兵的时间很短,退伍后,当地居民推选热心公务活动的林肯为州议员候选人,但是他的初次竞选没有成功。
在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
成年后,他成为一名当地土地测绘员,因精通测量和计算,常被人们请去解决地界纠纷。
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他夜读的灯火总要闪烁到很晚很晚。
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读了《美国历史》,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
他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充满智慧的人。
1834年8月,25岁的林肯当选为州议员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也从事土地测量,并
在友人的帮助下钻研法律。
几年后,他成为一名律师。
1839年,林肯认识了一位议员的女儿玛丽托德。
她当时21岁,受过良好的教育,美丽而活泼,他们于1842年11月结婚,以后生育了4个儿子。
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之后,1847年,林肯作为辉格党的代表,参加了国会议员的竞选,获得了成功,第一次来到首都华盛顿。
在此前后,关于奴隶制度的争论,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在这场争论中,林肯逐渐成为反对蓄奴主义者。
他认为奴隶制度最终应归于消灭,首先应该在首都华盛顿取消奴隶制。
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则疯狂地反对林肯。
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势力大增,林肯退出国会,继续当律师。
1854年,南部奴隶主派人进入新并入美国的堪萨斯,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引起了堪萨斯内战。
这一年,共和党成立,林肯加入,并在1856年参加了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竞选,没有成功。
1858年6月16日,在同道格拉斯竞选时发表了题为《家庭纠纷》的著名演说。
他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编者注)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在此期间,他与道格拉斯进行了一场关于奴隶制问题的大辩论。
林肯认为,奴隶制应该废除,但必须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废除。
他的这次竞选虽然没有成功,但大大扩大了政治影响。
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11月,选举揭晓,以200万票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但在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
林肯当选总统的消息传出,美国南北矛盾迅速扩大,坚持蓄奴主义的南方把林肯的当选看作一场灾难,南卡罗来纳州在林肯宣誓就职之前退出联邦。
为了维
护国家的统一,战争一触即发。
由于美国的普选制深入人心,随着新总统的当选,国家权力的顺利交接渐成美国的传统。
这当中仅有一次略为例外,就出现在1861年3月林肯就任总统之时。
在3月4日就职典礼的当天早晨,同情南方的人们聚集在街头巷尾散布流言蜚语,甚至传闻有刺客蓄意行凶。
陆军司令特意采取了预防措施,派出士兵在宾夕法尼亚大街两侧警戒,还在国会大厦附近派驻了一个炮兵连。
实际上,那天是平静的。
林肯宣誓就职后,由骑兵护送前往白宫,开始履行总统职务。
但是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林肯就职一个月以后的4月12日,南部联邦的军队攻击了政府的一个要塞,南北战争爆发了。
战争开始时,北方军队打得并不顺利,为了迅速扭转不利的局面,1862年9月22日,林肯颁发了《初步解放宣言》。
当年年底,林肯签署了经过修改的《最后解放宣言》。
他在签署了这个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
根据这个宣言,美国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
1863年7月1日,南北双方军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葛底斯堡进行了关键性战役。
北军获胜,战局从此向有利北方的方向发展。
1864年11月,林肯第二次当选总统。
当选后,林肯以极大的努力要求参众两院通过宪法第13修正案──宣布蓄奴非法。
这项历史性的宪法修正案于当年终于获得通过。
1865年4月14日晚,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遇刺身亡。
5月4日,林肯葬于橡树岭公墓。
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一百多年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马克思曾经这样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这位出类拔
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林肯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
他出生于社会低层,具有勤劳、俭朴、谦虚和诚恳的品格。
他进白宫后,在奴隶制等问题上,政界发生倾轧,国家出现分裂,遇到了很多困难。
在日常工作中他不顾个人安全,每天挤出大量时间接见群众,听取申诉,尽力解决他们的问题。
在他任职期间,由于各种反动势力的影响,政策上有过踌躇和动摇,但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下,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在四年国内战争中,他亲自指挥作战。
领导联邦政府同南部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林肯于1 8 6 5 年4 月1 5 日遇刺身亡。
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 16 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
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
尽管他仅在边疆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