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基础知识培训
- 格式:pptx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31
建筑专业知识培训第一讲:地基和基础一、地基1、什么是地基?地基的位置处于建筑物的最下端,与建筑物的基础相结,承受整体建筑物的荷载,并将力传递至地层深处。
2、地基的处理常用的有3:7灰土地基,沙垫层等。
一般工程在基坑开挖后,通过普探确定没有问题便可进行基底的素土夯实,上面做3:7灰土,一般做60cm,每次施工厚度不超过15cm.在3:7灰土之上做素混凝土垫层,上面为筏板基础,下来是箱形基础采用3:7灰土的原因是:3:7灰土中的比例为3灰:7土,石灰的成分是Cao2与土中的sio2形成Casio4。
水泥的主要成份是Casio4。
所以特别的坚固.Cao2+sio2=Casio4Cao2+H2o=Ca(oH)2对于高层和小高层来说常用的是复合地基,即打桩加固。
二、基础基础是一栋楼的最重要的部位,基础不牢靠,直接影响到楼的建筑质量。
为了确保质量,基础和地基在整体施工中占1/3的工程期量。
主体和外装修处理各占1/3的工期。
基础在形式上分为以下两大类:1、浅基础:①单独柱基础②条形基础③筏板式基础④箱形基础2、深基础: ①桩基础②底下连续墙③沉井基础其中中华世纪城用到的基础筏板式基础和箱形基础,筏板式基础是主要的受力部位,箱形基础是地下室。
第二讲:建筑结构及结构的优劣一、建筑结构1、砖混结构外砖墙承重。
砖混结构建筑高度多为18米,共六层主要用于住宅.2、框架结构框架柱和框架梁承重,土建成本造价900元/㎡。
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不超过45米,多用于大型超市3、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承重,剪力墙承受地震荷载,建筑物的阳角受力最大,所以此处一般布置剪力墙。
规范设计高度不超过80米,梁高是柱跨度的1/10-1/12,梁底宽是梁高度的1/3,土建成本造价1100元/㎡。
4、框支剪力墙结构即底部大空间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正负零先作框架后在地上三层做转换层,转换层以转换梁承受上部荷载,剪力墙在此处生根。
转换梁﹥1/2层高。
框支剪力墙结构可突破100 米。
关于农村个人建房的培训一、建筑基础理论在农村个人建房的过程中,了解建筑基础理论是必不可少的。
建筑基础理论包括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房屋建设。
二、土地与规划法规在农村建房,必须遵守土地与规划法规。
了解土地使用权限、土地规划、建设审批等相关法规,可以避免因违反法规而导致的各种问题。
同时,了解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以便更好地进行房屋规划和建设。
三、建筑设计技巧建筑设计是农村个人建房的关键环节。
了解建筑设计技巧,如房屋布局、功能分区、采光通风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您设计出更加合理、舒适、美观的房屋。
同时,遵循当地建筑风格和特色,也可以使您的房屋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
四、建筑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是农村个人建房的重要环节。
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性能、价格、适用范围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您选择更加经济、环保、耐用的建筑材料。
同时,遵循当地建筑材料的使用习惯,也可以使您的房屋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
五、建筑施工流程了解建筑施工流程是农村个人建房的必要条件。
建筑施工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修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遵循正确的施工流程,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房屋的使用寿命。
六、建筑安全与防护在农村个人建房过程中,建筑安全与防护同样重要。
了解施工现场安全、工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您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遵循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也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七、节能环保理念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节能环保理念在农村个人建房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了解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您在房屋建设中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标。
同时,遵循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也可以使您的房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八、工程造价与预算农村个人建房需要进行合理的工程造价与预算。
了解建筑成本、人工费用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您制定更加经济合理的建房计划。
基础知识建筑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基础知识:建筑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建筑规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对建筑项目进行思考、组织和设计的过程。
它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旨在确保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性、美观性和适应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建筑规划的原则1. 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要求建筑规划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追求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2.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建筑规划应能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变化条件。
建筑物应具备灵活性和可变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空间使用方式的变化。
3.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要求建筑规划应从整体上考虑建筑项目的各个因素,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将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规划的综合效益。
4. 美观性原则美观性原则要求建筑规划应以美观为目标,追求建筑物的艺术性和和谐性。
建筑规划不仅要满足实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还要注重建筑空间、形式、比例等方面的美学价值。
二、建筑规划的方法1. 调研与分析建筑规划的第一步是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
这包括对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状况、交通状况、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等进行详细了解,明确项目的背景和要求。
2. 目标确定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建筑规划的目标和指标。
目标应符合可持续性原则,同时要求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3. 形成规划方案根据项目的调研和目标确定,制定建筑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应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功能分区、景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要求。
4. 评估与修改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修改是建筑规划的重要环节。
评估应包括建筑物的可行性分析、经济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5. 实施与管理建筑规划的最后一步是方案的实施与管理。
实施阶段需要组织施工和监督建设过程,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建筑基本知识培训相关问题解答一、房屋建筑概述通常认为,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其中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等,人习惯上也称之为建筑。
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称为“构筑物”,如水坝,烟囱等。
二、建筑的构成要素构成建筑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1。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满足的使用要求.2. 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等,建筑不可能脱离技术而存在。
3。
建筑形象: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的空间组合、立体构面、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
建筑的三要素是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
建筑功能起主导作用;建筑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映.三、建筑的分类一)建筑的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单层、多层厂房),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建筑层数分:1)低层建筑:一~~三层2)多层建筑: 四~~六层3)中高层建筑:七~~九层4)高层建筑的分类:(1)目前,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有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均为超高层建筑。
(2)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的高度分成四类:第一类:9~16层 (最高到50米)第二类:17~25层(最高到75米)第三类:26~40层 (最高到100米)第四类:40层以上或100以上(即超高层建筑)3 按结构承重的材料分类:1)木结构如:中国古典建筑故宫、园林、寺院等,还有一些如傣族竹楼、东北鄂伦春木屋等2)砖(或石)结构:如欧洲中世纪建筑。
像巴黎圣母院、罗马角斗场等3)钢筋砼结构4)钢结构也叫门式钢结构5)混合结构4 按结构型式分类1)墙承重体系2)框架承重体系、框一剪结构3)剪力墙、筒体结构4)空间结构(特种结构)包括:网架(体育场馆)、壳体、悬索(金门大桥)、拱、膜结构(如博鳌论坛)等5 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类一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
建筑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1、什么是容积率?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小数表示。
2、什么是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
(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 (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 (6000mm)。
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
(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
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 (10mm)、1/5M(20mm)、1/2M (50mm)。
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1)、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
建筑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一、培训计划1. 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将掌握基础建筑知识、建筑设计原理、施工管理技能、材料选用等方面的知识,为将来的建筑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针对建筑行业新人,也欢迎已有一定建筑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
3. 培训时间:为期3个月,共12周。
4. 培训地点:培训将在专业的建筑培训学校或者相关的培训机构进行。
5. 培训内容:(1) 建筑基础知识:建筑的历史、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基础知识。
(2)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流程、建筑设计的要点。
(3) 施工管理技能: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施工管理的流程、施工管理的要点。
(4) 材料选用:建筑常见材料的特性、用途及选用原则。
(5) 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等。
6. 培训方法: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员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建筑相关知识和技能。
7. 培训师资:由有着丰富建筑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教学团队。
8. 培训评估:每周进行一次课程测试,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能力评估,培训结束进行一次结业考核。
9. 培训证书:培训结束后,学员将获得培训结业证书。
二、教学大纲1. 建筑基础知识(1) 建筑的发展历史- 古代建筑、现代建筑、未来建筑的发展历程- 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及风格(2) 建筑构造- 基础结构、承重结构、装饰结构- 不同结构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 建筑材料- 建筑常用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材料的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2. 建筑设计原理(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构、功能、美学的统一- 空间、形式、材料的协调(2) 建筑设计的流程- 建筑设计的步骤及要点- 建筑设计的标准和规范(3) 建筑设计的要点- 建筑设计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如何进行有效的建筑设计3. 施工管理技能(1) 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进度管理(2) 施工管理的流程- 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中的各项管控工作(3) 施工管理的要点- 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4. 材料选用(1) 建筑常见材料的特性与用途- 水泥、砖瓦、钢材、木材等- 不同材料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 材料的选用原则- 不同场合下的材料选用- 如何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材料5. 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1) 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 建筑施工管理条例- 建筑设计规范(2)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 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 建筑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通过本次建筑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学员将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行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建筑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