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2
- 格式:pdf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11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一.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八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
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
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
文中十八字写景,使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目标: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3.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4.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把握苏轼豁达的心境,继而领悟其人生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读出月夜的恬淡,读出作者的欣喜孤独旷达。
2、知人论诗。
搜集相关资料,辅助学生深刻理解此文及苏轼。
(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苏轼的背景介绍,和对“闲”的领悟,把握苏轼豁达的心境,继而领悟其人生态度,学习作者旷达乐观从容的心态。
三. 教学重点:“月”和“闲”的揣摩与品味。
四.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究。
六.教学设想:抓住两个关键词:“月”和“闲”。
赏“月”,悟“闲”。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有一人: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你能替我介绍一下苏轼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谪黄州时写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听读录音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注释译文赏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注释1、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年号。
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4、欲:想要,准备。
5、月色:月光。
6、入:照入,映入。
7、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8、起:起身。
9、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欣,高兴,愉快。
然,……的样子。
10、行:出行。
1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
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
者:……的人。
12、遂:于是,就。
13、至:到。
14、寻:寻找。
15、张怀民:作者的朋友。
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
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16、亦:也。
17、寝:睡,卧。
18、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
步,散步。
于:在。
中庭,庭院里。
19、空明:清澈透明。
20、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
记承天寺夜游一一借游记走进“斜杠男神”苏东坡学校:成都石室中学初中青龙校区姓名:李月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上册章节:《记承天寺夜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把握游记要素,从人、事、情、景多方面分析文章。
2 .学习深入分析文本,培养质疑的思维习惯,从文章中解读作者复杂的心境。
3 .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生平,感知作者思想感情,体验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 .真正体会到作者写景的妙处而不是套路化的赏析。
2 .理解体会作者的归隐情趣。
教学准备1 .学生已经通过课前导学和第一课时已达成成积累目标,掌握了文章重点字词和译文。
2 . ppt,教学平板,互动课堂软件(随堂使用抢答、弹幕和随机抽人功能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小组讨论法。
设计思路学生升入八年级,有一定的积累,固尝试从重“言”的教学到“文” “言”兼顾。
因此,本教学设计以真正能让学生体会文言文意蕴学会思考和分析文本为目的,采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用四个活动贯穿本文重难点,创设情境,力求能在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上给学生的心灵种下一颗能欣赏此类文章的种子。
活动一:我为男神“贴标签” 一一了解作者,为后文知人论世铺垫活动二:我为男神“表感叹”一一初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初步体会情感活动三:我为男神“辩心绪”一一细读课文,通过质疑辩论洞察文章体现的情感。
引导学生从人、事、景三方面分析。
在辩论和资料补充中,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
活动四:我为男神“续”诗情一一情感升华,积累拓展,通过仿写,对文章写作技巧进行运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一一“斜杠”男神苏东坡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而苏东坡正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斜杠男神: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美食博主/旅游博主/音乐家/艺术家/医学研究爱好者/三农产业代言人……纵横古今、才华横溢的奇男子/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全民偶像一、了解作者——(一)我为男神“贴标签”【学生活动】要求:1 .给苏东坡贴标签,格式:”的苏东坡”。
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一、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柳欧王曾三苏)。
开创豪放词风,与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
三、背景介绍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受“乌台诗案”牵连,被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表现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和乐观旷达的心境。
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四、节奏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词语注释⑴月色入户.门⑵欣然..起行高兴地样子⑶念.无与为乐者思考、想到⑷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⑸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步,散步⑹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清澈、透明⑺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⑻盖.竹柏影也原来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的人;罢了六、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裳想要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高兴的起来走动。
(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七、概括段落大意:一、交代夜游的时间、地点、原因。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三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三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欢迎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短文二篇》中的第二篇,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5个字,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空明、澄澈的艺术世界,传达出作者乐观、旷达的心境。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言简意赅,其情其景耐人寻味,可以说是写景抒情中的精品文章,是学生学习写景抒情文章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再加上本文文字浅显易懂,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能够自主疏通文意。
但要理解“闲人”的含义,对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指导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
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加以少量检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且采取合作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赏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作者复杂的心情。
3、研读“闲人”的含义,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根据《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以下三点:1、熟读成诵。
2、通过读,读出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
3、领略文中月色之美并体会其意境。
由于学生与作者经历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加上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缺乏,我把教学难点定位为:研读“闲人“的含义,学会乐观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五、教法、学法《课标》中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语文版《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语文版《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语文版《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精选11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