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 类和对象1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实验一网线制作1、简述自制网线的情况,并分析原因;2、6类双绞线的制作相对于5类(超5类)线,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扩展);下面是100M和1000M网线的常见制作方法、千兆网线的施工注意事项。
5类线(100M)的制作:a: 绿白(3)、绿(6)、橙白(1)、蓝(4)、蓝白(5)、橙(2)、棕白(7)、棕(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交叉)6类线的制作(千兆线):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b: 绿白(3)、绿(6)、橙白(1)、棕白(7)、棕(8)、橙(2)、蓝(4)、蓝白(5)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4-7、5-8交叉)-(与100m的不同)两种网线的线序不同3、为什么夹线钳剥掉外层护套要让裸漏的网线稍长一点,整好线序后又剪短;方便整理、排列线序4、步骤5中保护套为何也要伸入水晶头中;增强网线的抗拉伸能力,加强网线与水晶头之间的连接实验二路由器的配置1、路由器的几种配置方式分别在什么场合使用比较合适?1.控制台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对路由器进行初始化配置时采用,它是将PC机的串口直接通过专用的配置连线与路由器控制台端口"Console"相连,在PC计算机上运行终端仿真软件(如Windows 系统下的超有终端),与路由器进行通信,完成路由器的配置。
在物理连接上也可将PC的串口通过专用配置连线与路由器辅助端口AUX直接相连,进行路由器的配置。
2.远程登录(Telnet)方式这是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TELNET程序进行配置的(如Windows\Unix\Linux等系统都自带有这样一个远程访问程序)。
如果路由器已有一些基本配置,至少要有一个有效的普通端口,就可通过运行远程登录(Telnet)程序的计算机作为路由器的虚拟终端与路由器建立通信,完成路由器的配置。
数据结构(第4版)习题及实验参考答案数据结构复习资料完整版(c语言版)数据结构基础及深入及考试习题及实验参考答案见附录结论1、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即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2、数据的物理结构亦称存储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内的表示(或映像)。
它依赖于计算机。
存储结构可分为4大类:顺序、链式、索引、散列3、抽象数据类型:由用户定义,用以表示应用问题的数据模型。
它由基本的数据类型构成,并包括一组相关的服务(或称操作)。
它与数据类型实质上是一个概念,但其特征是使用与实现分离,实行封装和信息隐蔽(独立于计算机)。
4、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是一系列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计算步骤。
5、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C)A、动态结构和表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6、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A)A、问题的规模B、待处理数据的初态C、问题的规模和待处理数据的初态线性表1、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两种。
2、表长为n的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当在任何位置上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的概率相等时,插入一个元素所需移动元素的平均次数为(E),删除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的个数为(A)。
A、(n-1)/2B、nC、n+1D、n-1E、n/2F、(n+1)/2G、(n-2)/23、“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
”这个结论是(B)A、正确的B、错误的C、不一定,与具体的结构有关4、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D)A、必须是连续的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C一定是不连续的D连续或不连续都可以5、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为空的判定条件是(B)A、head==NULLB、head->ne某t==NULLC、head->ne某t=headD、head!=NULL6、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是(A)A、head==NULLB、head->ne某t==NULLC、head->ne某t=headD、head!=NULL7、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的尾结点P满足(C)A、p->ne某t==NULLB、p==NULLC、p->ne某t==headD、p==head8、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有序的时间复杂度是(B)A、O(1)B、O(n)C、O(n2)D、O(nlog2n)数据结构(第4版)习题及实验参考答案9、在一个单链表中,若删除p所指结点的后继结点,则执行(A)A、p->ne某t=p->ne某t->ne某t;B、p=p->ne某t;p->ne某t=p->ne某t->ne某t;C、p->ne某t=p->ne某t;D、p=p->ne某t->ne某t;10、在一个单链表中,若在p所指结点之后插入所指结点,则执行(B)A、->ne某t=p;p->ne某t=;B、->ne某t=p->ne某t;p->ne某t=;C、->ne某t=p->ne某t;p=;D、p->ne某t=;->ne某t=p;11、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是p的前趋结点,若在q和p之间插入结点,则执行(C)A、->ne某t=p->ne某t;p->ne某t=;B、p->ne某t=->ne某t;->ne某t=p;C、q->ne某t=;->ne某t=p;D、p->ne某t=;->ne某t=q;12、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没有前趋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前趋结点。
专题05 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经典习题【例题1】(2020吉林长春模拟)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实验次数 1 2 3 4 5 6物距u/cm 相同物高h1/cm 相同像距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像高h2/cm 2.0 4.1 6.0 8.0 9.9 12.0(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好处:________________;不足:________________.【答案】(1)暗;(2)见解析;(3)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4)方便改变像距;像高不方便测量.【解析】(1)本实验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发光二极管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发光二极管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见下图:(3)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像的高度与像到小孔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4)另一名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可以很方便的改变像距;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不受外界实验环境亮暗的影响,便于观察所成的像;但是由于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在外筒里面,不方便测量像高.【对点练习】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
7、钢筋混凝土梁受集中荷载作用,按下图各截面的测点布置,哪一组应变测点可作为校核测点(D)8、用下列方法检查混凝土强度等级,哪一种最可靠(B)9、用下列四种量测方法测量梁的正截面裂缝宽度,哪一种最标准(C)1、结构静力试验加载分级是为了便于观察变形与荷载的关系(对)。
4、结构静力实验时,安装在结构上的仪表,要求刚度小,不影响被测结构的工作性能。
(对)5、测量结构振动时,安装在结构上的振动传感器的质量尽可能大,才能不影响结构的振动特性。
(错)2、生产检验性试验与研究性试验,荷载分级有哪些不相同的3、静力试验中,各级荷载下的恒载持续时间是如何规定的4、样确定开裂荷载实测值5、一个截面对称的构件,承受弯矩与轴力共同作用,如图所示,用电阻应变仪测量弯矩引起的最大应变。
试拟定一个测试方案,并列出应变仪读书与实际应变的关系6、测定结构的动力特性的方法有哪几种7、下面为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结果。
试说明图中所示四点的强度的定义。
8、一根端部作用着荷载的悬臂梁,按最大挠度相似设计模型,设已经确定。
简述确定相似常数的过程。
试卷代号:114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试验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建筑结构模型试验的优点,做如下表述中.( )是不对的。
A.制作容易,节省材料、时间、人力B.可以根据试验目的,突出主要因素,针对性强C. 可以严格控制其主要参数,避免许多外界因素干扰,保证数据准确D.能表达实体的一切特征2.按试验的目的可将建筑结构试验分为( )。
A.生产检验性试验和科学研究性试验B.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C. 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D.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3.下列( )方法属于动荷加载方法。
A.液压加载B.重物加载C. 激振器加载D.机械式加载4.( )和控制系统投资较大,维修费用较高,使川条件比较苛刻,对试验人员的试验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它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实验5:Java类与对象一、实验目的(1)使用类来封装对象的属性和功能;(2)掌握Java类的定义。
(3)java对象的使用二、实验任务(1)按要求编写一个Java程序。
(2)按要求完善一个Java程序,编译、运行这个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三、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Java程序片断,以定义一个表示学生的类Student。
这个类的属性有“学号”、“班号”、“姓名”、“性别”、“年龄”,方法有“获得学号”、“获得班号”、“获得性别”、“获得姓名”、“获得年龄”、“获得年龄”。
2.为类Student增加一个方法public String toString( ),该方法把Student类的对象的所有属性信息组合成一个字符串以便输出显示。
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程序,创建Student类的对象,并验证新增加的功能。
class Student{long studentID;int classID;String name;String sex;int age;public Student(long studentID,int classID,String name,String sex,int age){ this.studentID=studentID;this.classID=classID;=name;this.sex=sex;this.age=age;}public long getStudentID(){return studentID;}public int getClassID(){return classID;}public String getName(){return name;}public String getSex(){return sex;}public int getAge(){return age;}public String toString(){return "学号:"+getStudentID()+"\n班号:"+getClassID()+"\n姓名:"+getName()+"\n性别:"+getSex()+"\n年龄:"+getAge();}}public class StudentDemo{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tudent s1=new Student(90221,2,"Tom","male",20);System.out.println(s1.toString());}}运行结果:学号:90221班号:2姓名:Tom性别:male年龄:202.程序填空,程序中包含以下内容:一个学生类(Student),包含:属性:学号s_No,姓名s_Name,性别s_Sex,年龄s_Age。
2024年内蒙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青头潜鸭是全球仅存1000余只的迁徙鸟类,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苛刻。
随着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内蒙古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自2023年起陆续观测到一些青头潜鸭,它们的到来说明该地区( )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②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③能量循环利用加快 ④食物网复杂性提升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某同学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
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
他探究是( )装置酵母菌(种类)酵母粉质量(克)温度(℃)面粉质量(克)水量(毫升)甲M 菌种32850300乙N 菌种32850300A. 两种酵母菌发酵速度B.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C. 面粉发酵时酵母粉用量D. 酵母菌发酵的产物3. 梭梭是沙漠地区生态保护的“有功之臣”,根向地生长超过9米,叶呈鳞片状。
干旱炎热的夏季,部分嫩枝会自动脱落以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根的向地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B. 叶肉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与根毛细胞核内的不同的的C. 部分嫩枝自动脱落可降低蒸腾作用面积D. 梭梭发达根系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4.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逐渐发生的,如图示意了生物类群1和类群2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形态特征是两类群生物分类的依据之一B. 两类群生物形态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类群1比类群2进化的更高等D. 类群1和类群2来自共同祖先5. 某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取材部位对某种月季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扦插属于无性生殖的B 芽成活率低于嫩枝C. 光照强度对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要小于芽D. 此月季更适宜在半遮阴条件下用芽扦插繁殖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6. 黄芪喜温喜光,适宜在疏松土壤中生长,主要以根入药,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第一章习题答案1.1 选择题1. A2. C3. C4. B5. C6. A7. C8. B9. D 10. A 11. D 12. A 13. A 1.2 填空题数据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能按照人们的要求真实地表示和模拟现实世界、容易被人们理解、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实体、记录属性、字段码域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E-R模型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矩形、菱形、椭圆形层次模型、一对多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关系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模式、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数据、程序数据逻辑、数据物理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A(数据库管理员)1.4 综合题2.(注:各实体的属性省略了)3.第二章习题答案1.1 单项选择题1. C2. A3. B4. C5. C6. D7. A8. B1.2 填空题集合2. 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系编号,学号,系编号关系,元组,属性关系模型,关系,实体,实体间的联系投影1.4 综合题1. πsno(σcno=’2’(SC))2. πsno(σcname=’信息系统’(SCCOURSE))3. πsno,SNAME,SAGE(STUDENT)第三章习题答案1.1select * from jobs1.2select emp_id,fname+'-'+lname as 'Name' from employee1.3select emp_id,fname+'-'+lname as 'Name',Year(getdate())-Year(hire_date) as 'worke time' from employee order by 'worke time'2.1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fname like 'f%'2.2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job_id='11'2.3select emp_id,fname+'-'+lname as 'Name', Year(getdate())-Year(hire_date) as worketimefrom employeewhere (Year(getdate())-Year(hire_date)) >5order by worketime2.4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cast(job_id as integer)>=5 and cast(job_id as integer)<=82.5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fname='Maria'2.6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fname like '%sh%' or lname like '%sh%'3.1select * from sales where ord_date <'1993-1-1'4.1select distinct bh, zyh from stu_info wherebh in(select bh from stu_infogroup by (bh)having count(*)>30 and count(*)<40)order by bh或者是select bh,zyh from stu_infogroup by zyh,bhhaving count(bh)>30 and count(bh)<40order by bh4.2select * from gbanwhere bh like '计%'4.3select * from gfiedwhere zym like '%管理%'4.4select xh,xm,zym,stu_info.bh,rxsj from stu_info,gfied,gban where nl>23and stu_info.zyh=gfied.zyh and stu_info.bh=gban.bh4.5select zyh,count(*) from gbanwhere xsh='03'group by zyh第四章习题答案4.1 单项选择题:B2、A3、C4、A5、A6、C7、C8、D9、B10、A11、C(或B,即书上121页例题中from的写法)12、A13、C14、C15、C4.2 填空题:drop tablealter table add <列名或约束条件>with check option基本表基本表distinct group by roder by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distinctlike % _自含式嵌入式10、order by asc desc4.3 综合题1、SELECT XH, XM, ZYM, BH, RXSJFROM STU_INFO, GFIEDWHERE STU_INFO.ZYH = GFIED.ZYH AND NL > 23 AND XBM = '男'2、SELECT ZYM 专业名, count(*) 人数FROM STU_INFO, GFIEDWHERE STU_INFO.XSH = '03' AND STU_INFO.ZYH = GFIED.ZYHGROUP BY ZYM注意:该题目中给出的条件XSH = '03'中的03代表的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的代码是12,大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做该题。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单选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洁净度5级,≥0.5μm的尘粒数为:A、>352pc/m³且≤3520pc/m³B、>3520pc/m³且≤35200pc/m³C、>352000pc/m³且≤3520000pc/m³D、>35200pc/m³且≤352000pc/m³正确答案:A2、感染动物实验室所产生的废水,( )排出。
A、彻底灭菌后B、直接C、初级处理后D、经化粪池处理后正确答案:A3、挂腿圈法首先将号码冲压在圆形或方形金属牌上,金属牌常用不生锈的铝板制成,或者可使用市售的打好号码和记号的铝制牌。
然后将金属薄片固定在拴腿的皮带圈上,将此圈固定在动物的腿的上部。
此法适用于( )的编号,简便、实用。
A、灵长类B、鸡等禽类C、猫科动物D、犬类正确答案:B4、根据《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小鼠和大鼠屏障环境的空气洁净度应达到( )。
A、8级B、7级C、6级D、5级正确答案:B5、《动物防疫法》关于疫情公布制度,规定农业部应当及时向社会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公布当地的动物疫情,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 )动物疫情。
A、不得发布B、均可以发布C、视情况发布D、认定正确答案:A6、突变是指:A、DNA分子长链上的碱基发生了改变B、染色体上某一座位上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C、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D7、狂犬病又名( )。
A、恐水症B、恐声症C、恐高症D、恐光症正确答案:A8、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运输氧气,参与细胞内生物氧化过程,的微量元素是:( )。
A、铁(Fe)B、铜(Cu)C、锌(Zn)D、锰(Mn)正确答案:A9、生长停止、进行性消瘦、脱毛、不孕、性周期紊乱、形态变异是由于缺乏( )引起的。
A、铁(Fe)B、铜(Cu)C、锌(Zn)D、锰(Mn)正确答案:C10、《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必须取得( )。
题型五实验题类型一观察实验要点点拨观察实验是指通过感官,借助观察工具(主要是显微镜)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的形态结构及行为特征进行定性观察、分析、总结的实验。
观察材料必须典型,且与背景颜色不同。
对干扰颜色要进行脱色处理或对材料中的观察对象进行染色,以达到观察对象与背景颜色不同、易于观察的目的。
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观察实验的顺序一般是由外到内、由左到右、由上到下。
观察实验的结论常是对事实进行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或兼而有之。
例题剖析例(2016龙东地区改编)如图是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填名称),如果这种血细胞的数量过少,人会患________,应补充富含________和蛋白质的食物。
(2)图中细胞体积最大、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________。
(填名称)(3)某人受伤后易流血不止,是由于________数量过少。
(填标号)【思路点拨】1.明确观察对象观察实验都有明确的观察对象,常以示意图形式出现,应熟知观察对象及示意图,如本题中图示即为显微镜下观察到人血的永久涂片的视野图像。
2.熟悉观察方法对具体的观察实验,要熟悉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知判断依据例如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其中数目较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为红细胞;数目最少、个体最大的为白细胞;形状不规则、个体最小的为血小板。
4.熟记知识背景白细胞能包围、吞噬细菌,具有防御保护的作用,身体患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
血小板有加速血液凝固和止血的作用,当血小板数量过少,出血时止血困难。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红细胞数量过少说明患有贫血,贫血时应补充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做DNA亲子鉴定时采用的是血细胞中的白细胞,因为白细胞中有细胞核。
【答案】(1)红细胞贫血铁(2)白细胞(3)C分类训练一、观察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的取食、运动、趋性1.草履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单细胞动物,某同学想探究单细胞生物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专题8 实验与探究微专题1 教材基础实验1.比较五个显微观察类实验2.归纳鉴定、提取类实验3.归纳概括常用实验的方法技术4.与“洗”有关的实验操作5.酒精在教材实验中的作用经典考题重现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下列关于教材基础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①③。
①NaOH与CuSO4配合使用在还原糖和蛋白质检测实验中作用不同。
(2021·河北卷,3A)②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2021·全国乙卷,2A)③纤维素水解的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021·海南卷,1D)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在待测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2021·湖南卷,2A)⑤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
(2020·山东卷,3C)⑥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
(2020·全国卷Ⅱ,3B)⑦提取光合色素的实验中,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2019·江苏卷,17A)高考重点训练考向1借助实验材料、试剂的选择及观测指标,考查科学探究能力1.(2021·辽宁卷,5改编)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指标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都应该作为观察对象,A错误;绿叶中的不同色素的颜色、含量以及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不同,故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应作为观察指标,B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观察指标包括培养液的滤液能否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转变成灰绿色,C错误;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在解离的时候已经死亡,看不到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运动,D错误。
2.(多选)(2022·江苏海门中学期末)下列与中学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B.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适用于观察叶绿体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代谢旺盛,适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D.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计数答案BD解析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因为斐林试剂检测需要水浴加热,会影响实验,A错误;黑藻小叶由单层细胞构成,适用于观察叶绿体,B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代谢旺盛,适用于观察有丝分裂实验,C错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D正确。
实验5:Java类与对象
一、实验目的
(1)使用类来封装对象的属性和功能;
(2)掌握Java类的定义。
(3)java对象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按要求编写一个Java程序。
(2)按要求完善一个Java程序,编译、运行这个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三、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Java程序片断,以定义一个表示学生的类Student。
这个类的属性有“学号”、“班号”、“姓名”、“性别”、“年龄”,方法有“获得学号”、“获得班号”、“获得性别”、“获得姓名”、“获得年龄”、“获得年龄”。
2.为类Student增加一个方法public String toString( ),该方法把Student类的对象的所有属性信息组合成一个字符串以便输出显示。
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程序,创建Student类的对象,并验证新增加的功能。
class Student{
long studentID;
int classID;
String name;
String sex;
int age;
public Student(long studentID,int classID,String name,String sex,int age){
this.studentID=studentID;
this.classID=classID;
=name;
this.sex=sex;
this.age=age;
}
public long getStudentID(){
return studentID;
}
public int getClassID(){
return class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public String getSex(){
return sex;
}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学号:"+getStudentID()+"\n班号:
"+getClassID()+"\n姓名:"+getName()+"\n性别:"+getSex()+"\n年龄:"+getAge();
}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1=new Student(90221,2,"Tom","male",20);
System.out.println(s1.toString());
}
}
运行结果:
学号:90221
班号:2
姓名:Tom
性别:male
年龄:20
2.程序填空,程序中包含以下内容:
一个学生类(Student),包含:
属性:学号s_No,姓名s_Name,性别s_Sex,年龄s_Age。
方法:构造方法,显示学号方法showNo(),显示姓名方法showName(),显示性别方法showSex(),显示年龄方法showAge(),修改年龄方法modifyAge()。
主类(X2),包含:
主方法main(),在其中创建两个学生对象s1和s2并初始化,第一个对象的属性为(101,"张三","男",18),第二个对象的属性值为(102,"李四","女",16),然后分别显示这两个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然后修改s1的年龄并显示修改后的结果。
【编程分析】按照要求首先编写Student类,其中的属性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类型和权限修饰符,要通过方法来修改年龄,因此s_Age属性
应该为private类型,否则可以直接在主类中进行修改,就没有必要使用方法了。
【参考答案】
定义的Student类:
class Student{
private int s_No;
private String s_Name;
private String s_Sex;
private int s_Age;
Student(int no, String name, String sex, int age){
s_No = no;
【代码1】:s_Name = name;
s_Sex = sex;
s_Age = age;
}
void showNo(){
【代码2】:System.out.println("学号:"+s_No); //输出学生
的学号
}
void showName(){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s_Name);
}
void showSex(){
System.out.println("性别:" + s_Sex);
}
void showAge(){
System.out.println("年龄:" + s_Age);
}
void modifyAge(int newAge){
【代码3】:s_Age = newAge; //更改学生的年龄
}
}
以下为主类:
public class X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101,"张三","男",18);
Student s2 = new Student(102,"李四","女",16); //实例化对象s2,并同时初始化
System.out.println("第1个学生的信息为:");
【代码4】:s1.showNo(); //调用成员方法显示第一个对象的学
号
s1.showName();
【代码5】:s1.showSex(); //调用成员方法显示第一个对象的性
别
s1.showAge();
System.out.println("第2个学生的信息为:");
s2.showNo();
【代码6】:s2.showName();//调用成员方法显示第二个对象的姓
名
s2.showSex();
s2.showAge();
System.out.println("修改第1个学生的年龄:");
s1.modifyAge(24);
System.out.println("第1个学生的年龄修改为:");
【代码7】:s1.showAge();//调用成员方法显示第一个对象的年
龄
}
}
【运行结果】:
3.编写一个程序,程序中包含以下内容:
一个圆类(Circle) ,包含:
属性:圆半径radius;常量:PI。
方法:构造方法;求面积方法area();求周长方法:perimeter()。
主类(X4_3_1),包含:
主方法main(),在主方法中创建圆类的对象c1和c2并初始化,c1的半径为100,c1的半径为200,然后分别显示两个圆的面积和周长。
【编程分析】按照要求创建Circle类,其中的半径可以定义为int类型,
PI定义为final double类型,求面积和周长的方法都应定义为double类型,在构造方法中对radius进行初始化。
【参考答案】
public class X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ircle c1 = new Circle(100);
Circle c2 = new Circle(200);
System.out.println("c1.area() = " +c1.area()+"\tc1.perimenter() = "+c1.perimeter());
System.out.println("c2.area() = " +c2.area()+"\tc2.perimenter() = "+c2.perimeter());
}
}
class Circle{
int radius;
final double PI=3.14;
Circle(int r){
radius = r;
}
double area(){
return PI*radius*radius;
}
double perimeter(){
return 2*PI*radius;
}
}
【运行结果】
c1.area() = 31400.0 c1.perimenter() = 628.0
c2.area() = 125600.0 c2.perimenter() = 1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