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7章 文字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48
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第三章)一、填空1、语音的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2、国际音标遵守音素和音标一个对应一个的原则。
3、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自由变体两种。
4、汉语的调位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
5、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的前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6、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语言学概论》练习6参考答案(第七章语言演变与分化)一、填空1、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2、语言系统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它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应也最灵敏。
3、社会方言的差异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引人注目的还是一部分用词的不同。
主要有行业用语、科技术语、阶层方言。
4、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5、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
北京自考“语言学概论”教材答案最新版(简答题)简答题第一章总论□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①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
②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
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
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
③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出无限多的句子来。
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①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②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
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答: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两方面去观察。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来源于集体的劳动。
集体劳动的交际,是语言产生的决定因素。
决定一种语言是发展还是消亡,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语言有没有交际价值。
有交际价值就是语言,就能存在;没有交际价值的语言,就只能消亡。
□如何理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人用来交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不少种。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第二类是旗语、灯光语、电报码……;第三类是身势语。
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旗语之类是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产生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更不能和语言相比。
□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答: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单位明晰性、任意性、能产性、传授性。
语言学概论指导书练习题部分答案导言: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中国_印度和希腊---罗马2: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4:语言交际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5:印度最早的经典所用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6: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填空1:语言的功能包括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的思维功能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填空1:说出的话语的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是由有限的造句规则和词汇材料组合而成的。
2: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里现实的概括。
4:我们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知识信息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系统的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9: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大基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来看主要是不具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四章语法二、填空1、和动词有关的句法范畴有时、体、态和人称。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3、在worker中,worker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干。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和复综语。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一般前后都有停顿并有一个完整的语调。
第七章语言的属性符号──文字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区别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明确文字的形式和文字的类型;了解文字的起源、文字的演变和关于文字发展规律的不同观点;了解汉字的特点、汉字的演变过程的造字法,明确汉字改革的任务第一节文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和作用1、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语言“写”和“看”的符号形式,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是语言的书写符号2、文字的作用★(1)弥补了语音的时空局限(2)保存了人类的宝贵经验(3)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不是语言本身2、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三、文字和书面语(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并不等同于书面语(2)书面语:是用文字符号记录的语言形式,只是一种符号或者一种工具第二节文字的形式和类型一、文字的形式字符就是文字的符号的总称,是文字的最基本单位1、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1)单纯字符:不能再分解的字符。
如:十、人(2)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有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在组合而成的字符。
如:张2、意符、声符和记号(1)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2)声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3)记号:跟语音、意义都没有联系的字符二、文字的类型1、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文字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2、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
也叫拼音文字。
如: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3、表意文字:实际上指音义结合层的各级语言单位,理论上可以包括“语素、词语、词组、句子”四级。
4、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因为它们原来都是词语文字,只表意,不表音,后来才发展出表音符号来。
如:汉语的“其”字。
第三节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文字的起源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第七章文字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2.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是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音的文字系统。
表音文字利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中的语词,因此又称拼音文字。
表音文字以语言的音节或者音位为书写单位,又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3.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早期的表意文字都是象形字。
有的表意文字用书写符号综合表示词或者语素的意义和声音。
和表音文字相比,表意文字能使人产生对于事物的客观形态的联想。
但表意文字也有缺点:一个字一个形,文字数量大;只表意不直接表音;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等等。
4.表音节文字:表音节文字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文字体系。
表音节文字的一个书写符号代表一个音节。
5.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是指独自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文字体系。
这种文字从它的产生开始到发展都没有参照其它文字,其文字的形体和体系都是独创的。
现在世界上发现的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汉字、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6.借源文字:借源文字是指借用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者文字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体系。
现在世界上的多数文字属于借源文字。
复习思考题。
1.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性质:(一)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①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口头语言,口语只能用于人们的口耳交际。
他要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为了克服这种时空限制,创制了文字。
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用来记录语言的。
②文字是符号具备符号的特征,它能记录一个个语言单位。
但是符号不一定就是文字,文字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另一个语言单位,而其他符号只能简单孤立的表达某种意义。
文字是语言的视觉符号,它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组合成书面语言。
③文字是一个系统。
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单个的孤立的个体是不能成为系统的。
文字是一套特定的书写符号,在文字的内部有着不同的层次的组成部分的结构规则,他们使文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七章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字和语言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没有任何联系B.文字不能等同于语言C.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D.同一语言可以采用不同的书写符号系统【解析】A 本题考查文字的相关知识。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不能再分解的字符是A.笔画B.复合字符C.单纯字符D.意符【解析】C 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的字符。
3.下列关于声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声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B.声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C.声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D.声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解析】D 本题考查声符的相关知识。
声符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用图形来表示,因此声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4.下列文字中属于表音文字的是A.苏美尔文字B.汉字C.日语“假名”D.古埃及圣书字【解析】C 日语“假名”属于表音文字。
5.文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的最初形态是A.象形字符B.图形契刻符号C.表意字符D.表音字符【解析】B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过程。
文字从最初的图形契刻符号,演变成象形字符,再到形成表意字符,再到出现表音字符,表音字符中又从表音节的字符到表音位的字符,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
6.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拉丁文字B.腓尼基文字C.古希腊文字D.古埃及文字【解析】B 本题考查最早的表音文字。
腓尼基人借用了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最终形成了一种最早的字母式表音文字,即腓尼基文字。
7.下列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古埃及文字B.古汉字C.古希腊文字D.古代楔形文字【解析】C 本题考查自源文字的相关知识。
古希腊文字是在借用腓尼基文字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属于他源文字。
8.已知的自源文字都是A.音节文字B.表音文字C.音素文字D.意音文字【解析】D 本题考查自源文字的相关知识。
《语言学概论》综合自测练习参考答案(导言)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过程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三、问答题(60分,每小题10分)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导言1. 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 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 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4. 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5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7.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 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9.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 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