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大陆性气候代表性植被是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植被1、各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哪种植被?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20度,大陆西岸。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大致在南北纬20-30度,大陆西岸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大致在南北纬15-25度,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大致在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大致在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大致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在南北纬45到65度的大陆内部。
注意美国是常考点,留意其东西侧高,中间低的地形对其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极地苔原气候---苔原带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注意:南半球没有。
极地冰原气候---冰原带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
南北半球都有。
高山高原气候---高山植物区分布在各大洲的高山地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阿尔卑斯山,南美安第斯山,乞力马扎罗山等。
2、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地、以及植被(所有的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类型概述全球气候多样,总的来看,可以划分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热带雨林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热带雨林气候景观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 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初一地理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解析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气候,其中包括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本文将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进行详细的解析。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一种典型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的内部和北美大陆的中部。
这种气候特征明显,有许多独特的方面。
首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季节变化明显。
这种气候类型在冬季寒冷而漫长,在夏季炎热而短暂,春季和秋季则温暖而宜人。
这种季节性变化主要由于该气候类型所处的大陆地理位置,远离海洋以及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
因此,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从一个季节到另一个季节会经历较大的温度变化。
其次,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年降水量较少,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干湿季节。
由于该气候区域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的湿润影响,降水量相对较少。
尽管在夏季会有一些降水,但冬季降水较少甚至几乎没有。
这种干湿季节的变化也给该地区的植被和农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温带大陆性气候还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日较差和年较差。
在同一天内,该气候区域的气温可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白天温度较高,通常是20摄氏度以上,而夜晚温度则会下降到冰点以下。
这种日较差使得人们在这个气候区域中需要适应不同的温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暖。
最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冬季通常很冷,夏季相对较热。
由于该区域位于内陆,地势较高,远离大海的调节作用,冬季往往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
这种温度变化也影响到了该区域的植被和农作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一种具有明显特征的气候类型。
其主要特点包括季节变化明显、年降水量较少、干湿季节明显、温度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等。
了解这些特征对我们理解地理环境、植被生长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地理学习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自然资源的利用,还能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陆地自然带气候典型植被土壤
1、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砖红壤
2、热带季雨林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砖红壤性红壤
3、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红棕壤
4、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荒漠土
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
6、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褐土
7、亚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草原淡棕壤
8、亚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荒漠荒漠土
9、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
10、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
11、温带草原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钙土
12、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荒漠土
13、亚热带针叶林带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
14、苔原带苔原气候苔原冰沼土
15、冰原带冰原气候无植被未发育
(新乡学院历史系杨进成)。
根据不同气候带植物可分为几类1、各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哪种植被?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20度,大陆西岸。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大致在南北纬20-30度,大陆西岸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大致在南北纬15-25度,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大致在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大致在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大致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在南北纬45到65度的大陆内部。
注意美国是常考点,留意其东西侧高,中间低的地形对其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极地苔原气候---苔原带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注意:南半球没有。
极地冰原气候---冰原带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
南北半球都有。
高山高原气候---高山植物区分布在各大洲的高山地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阿尔卑斯山,南美安第斯山,乞力马扎罗山等。
2、地球上一共有多少种气候?怎么划分的?气候类型是由於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引起的,在地球上不呈带状分布。
在一个气候带内,根据气候的各种特徵差异,可以划分出几种气候类型,同样的气候类型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气候带内。
例如,海洋性气候就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
沙漠气候也分布在热带、副热带和温带。
气候类型的划分,通常是采用气温、降水量和其他要素的平均值及年变化特徵作为指标。
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也使用自然地理资料,如洋流、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资料作参考。
气候类型特点气温变化降雨量分布地区对植物影响1大陆气候冬冷夏热年/日变化均大最热月:7月最冷月:1月集中夏季年变化大,常有洪涝或干旱发生日温差大,利植物生长2海洋气候温和、多云、湿润年/日变化缓和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降水量稳定不利植物生长3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暖热,冬寒冷年温差比海洋气候大最热月:7-8月最冷月:1月夏潮湿多雨冬乾燥少雨年变化大,水旱灾频繁高温与多雨期一致,利植物生长4沙漠气候大陆气候极端情况乾燥,少云少雨,多狂风沙尘日变化非常大可达50℃以上降水量奇缺不到50mm 雨少,植物难生存5草原气候大陆到沙漠过度带温带:冬冷夏热夏均温在20以上,冬均温低於-5℃;年温差超过30℃ 集中夏季,6-9月占全年70%~75%年雨量少於400mm,仅适需少水份的草本植物及耐旱作物生长热带:全年高温,有明显乾湿季最冷月:16~18℃以上最热月:26~28℃(雨季来临前)集中湿季年雨量750~1000mm 热带草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两侧同上6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乾燥少雨。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植被土壤低纬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两侧南、北纬5º-10º的范围内这里地处低纬,是赤道气团的源地,同时位于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多对流雨。
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砖红壤热带干湿季风气候分布于赤道多雨气候区的外围,一般可达南、北纬15º左右,也可伸至25º左右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干季时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雨季时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气流辐合带移来时,湿润多雨热带稀树草原红棕色土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º-30º之间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之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炎热干燥热带荒漠荒漠土热带季风气候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在太阳高度角大的时候,在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形成热低压,盛行西南季风,即夏季风,降水量多,形成雨季;而在太阳高度小的季节,次大陆西北部弱高压发育,盛行东北季风,即冬季风,降水量少,形成干季热带季雨林砖红壤热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10º-25º信风带的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这些地区处于信风的迎风海岸,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加之信风登陆后遇到沿海山地而抬升,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热带雨林砖红壤中纬度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在35º-55ºN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冬季寒冷干燥是由于从海洋吹来的西风入陆已深,经过了大陆变性作用,故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如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温带阔叶林棕壤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的大陆西部这里全年盛行西风和温带海洋气团,沿岸又有暖流经过。
于是形成了冬暖夏凉、年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的气候特点。
阴雨日较多,云雾多,日照较少温带阔叶林棕壤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35º-55ºN左右的东亚地区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且南北温差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暖热多雨,且南北温差小。
世界的气候各类气候的植被1、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地、以及植被(所有的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类型概述全球气候多样,总的来看,可以划分为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热带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热带雨林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热带雨林气候景观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C,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C,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
〜12°Co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概括:(考试用)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布: 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典型地区: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2热带草原气候植被热带草原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
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
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C以上。
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
【地理知识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降水不足,干旱是典型特征。
在气候温凉潮湿的地方,小麦的淀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
可见,温带大陆性
气候对农业很有利。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而且,越趋向大陆
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1、大面积分布于亚洲西伯利亚和北美洲中东部,欧洲中东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深居内陆,离海遥远,背风侧,山岭重重阻隔,降水较少。
2、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也有该种气候,是因为西风越过高大的安第斯山,过山
后下沉形成焚风,又鲜有锋面气旋活动,加之东岸福克兰寒流流经,因此全年少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相对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一种气候类型,因为远离海洋,所以
干燥少雨;因为受大陆气团的控制,所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较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温带大陆性气候代表性植被是什么
温带大陆性气候代表性植被: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
温带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土壤是荒漠土。
典型区域
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最为典型。
首先,亚洲的广阔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极大、降水季节集中等气候特点。
其次,亚洲内陆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
亚洲陆地面积广阔,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减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依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阔的内陆和高纬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剧烈的大陆性。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冬季寒冷,夏季酷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
冬季受高压掌握,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
达33℃,北部接近20℃。
最大年较差达62.3℃。
终年受大陆气团掌握,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
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地理中的气候带与植被分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A 赤道附近B 南北回归线附近C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D 极圈附近2、以下哪种气候带的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A 热带草原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3、地中海气候对应的典型植被是()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 温带落叶阔叶林D 温带草原4、温带季风气候区的主要植被是()A 温带草原B 温带荒漠C 温带落叶阔叶林D 亚寒带针叶林5、寒带气候的主要植被是()A 苔藓、地衣B 热带雨林C 常绿阔叶林D 草原6、以下气候带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 热带沙漠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7、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具有明显的()A 季节性变化B 垂直变化C 经度变化D 纬度变化8、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是()A 秦岭—淮河一线B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C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D 黑河—腾冲一线9、下列地区中,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植被不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是()A 欧洲西部B 北美洲西海岸C 南美洲南部D 大洋洲东南部10、影响气候带和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二、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热带气候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______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2、温带气候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______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3、赤道附近的植被以______为主,具有高大茂密、物种丰富的特点。
4、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______、荒漠草原、荒漠。
5、山地的______变化会导致植被的垂直分布。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请简述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应的植被特征。
2、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植被类型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我国土壤类型及适宜生长植物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
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
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
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
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
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亚热带季风区北缘。
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
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
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
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
1各气候类型对应的主要植被都是什么不同气候类型对应的植被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纬10度和北纬10度之间。
全年受赤道低压掌握,高温多雨。
相应的植被-热带雨林带。
2.北南纬10度之间的热带草原气候——北回归线。
它受赤道低压和风带的交替掌握,全年暖和酷热,干湿季节明显。
相应的植被-稀树草原带3.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度和南纬10度之间的大陆东海岸的北回归线。
相应的植被——热带季节性雨林带4.热带沙漠气候大致位于大陆的西部和内陆部分,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30度。
受副热带高压或台风带掌握。
全年干旱少雨。
应当留意南亚印度河流域的热带沙漠气候。
相应的植被——热带沙漠带5.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海岸南纬25度至北纬35度之间。
这也是一种特别的气候类型:只在大陆的东海岸。
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潮湿。
相应的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6.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纬30~40度之间。
注:仅在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掌握,雨量较少,冬季受西风带掌握,雨量较多。
因此,夏天酷热干燥,冬天暖和潮湿。
相应的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7.温带季风气候,特别的气候类型,主要在北纬35-50度之间的东部。
由于冬季风和夏季季风的交替掌握,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酷热多雨。
相应的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带8.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部南北40-60度之间。
注:仅在大陆西岸。
这里常年受西风掌握,暖和潮湿。
相应的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带9.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内陆。
由于常年受海洋的影响很小。
相应的植被,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10.亚寒带针叶林的气候是由极地气团造成的。
夏天短暂而暖和,而冬天漫长而寒冷。
亚刚性地带相应的植被-针叶林带。
11.寒带的苔原气候是由极地气团或冰海洋气团造成的,这些气团全年都特别寒冷。
相应的植被-寒带苔原带。
12.寒带冰盖的气候是由冰和海洋气团的影响造成的,这些气团全年都特别寒冷。
相应的植被-寒带冰盖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代表性植被: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
温带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土壤是荒漠土。
典型区域
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最为典型。
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极大、降水季节集中等气候特点。
其次,亚洲内陆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根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陆性。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
冬季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
最大年较差达62.3℃。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
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