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全套
- 格式:ppt
- 大小:71.33 MB
- 文档页数:814
第 4 章建筑构造概论4.1 建筑体系建筑体系,一是指建筑的装配体系,如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子建筑等;二是指建筑的结构体系,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空间结构等。
依建筑物使用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单层、多层、大跨和高层建筑,单层和多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为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是指由墙体作为建筑物承重构件的结构体系,而框架结构主要是指梁柱作为承重构件的结构体系。
大跨建筑常见的有拱结构、网架结构以及薄壳、折板、悬索等空间结构体系。
依建筑结构构件所用的材料不同,目前有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之分,混合结构是指在一座建筑物中,其主要承重构件分别采用多种材料制成,如砖与木、砖与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与钢等。
用钢筋混凝土、钢材作主要结构材料的民用建筑多为框架结构体系。
如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框架结构。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既可现浇,又可预制,为构件生产的工厂化和安装机械化提供了条件,加之钢筋混凝土防水、防火、耐久性能好,所以钢筋混凝土是运用较广的一种结构材料。
4.2 建筑的组成一座建筑物主要有屋基、屋身、屋顶组成,屋基包括基础和地坪,屋身包括墙柱和门窗,楼房还包括楼板和楼梯等。
4.2.1 基础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承受房屋的上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基础必须坚固稳定,安全可靠。
4.2.2 墙体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
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
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
4.2.3 楼地层建筑的使用面积主要体现在楼地层上。
楼地层由结构层和外表面层组成。
楼板是重要的结构构件。
不同材料的建筑楼板的做法不同。
木结构建筑多采用木楼板,板跨1m左右,其下用木梁支承;砖混结构建筑常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跨约为 3m~4m,用墙或梁支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多为交梁楼盖;钢框架结构的建筑则适合采用钢衬板组合楼板,其跨度可达4m。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梯两户六层全套图纸)设计要求一单元:一套二室两厅2卫(90~100m2);一套三室两厅2卫(120~140m2)平面设计:1,底层平面2,标准层平面3,顶层平面4,屋顶平面5,楼梯剖面图6,南北立面图比例(1:100)一、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理论讲授和各次作业之后进行的一次设计。
是全面总结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本次设计集中2周时间进行。
课程设计是房屋建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主要任务有:1、根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从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完成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图。
2. 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扩初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和部分构造详图。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牢固地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本课程设计与理论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设计是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结束之后的一次实践课,通过2周的动手设计,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设计与构造理论知识。
三、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以第一次作业(方案设计)为基础进行部分施工图设计。
由于只有2周时间,只能画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施工图。
其内容包括:(一)平面图第一次作业画的方案图只是用来表达设计者的意图,尽寸标注得较少,各部分的做法未注写。
方案图显然是不能用来指导施工的。
而施工图的深度就是要求能指导施工,所以图中的尺寸要很详细,要标明各部分的详细做法,如果在图上不便注写,就要用详图索引号指明可以从哪些详图上找到这些做法。
由于这次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详细都画完,故题目中只规定了画少量的节点详图。
所以在平面图中就不再要求把详图索引号画出来。
平面施工图应重点解决四个问题,第一是确定房屋开间、进深及各个房间之间的关系,第二是计算楼梯尺寸,第三是墙体厚度和墙段洞口尺寸,第四是室外台阶、室内走廊等交通联系部分和一些辅助使用房间的细节局部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件1. 引言房屋建筑学是指研究房屋建筑的学科,涵盖了房屋的设计、构造、材料以及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本课件将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帮助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2.1 房屋类型•单栋房屋:独立建于一块土地上的房屋。
•联排房屋:多栋房屋以一面共享墙相连的房屋。
•多单元房屋:一个建筑物内包含多个独立的房屋单位。
•高层建筑:通常指多层建筑,高度超过一定限度的建筑物。
2.2 房屋结构•框架结构:由柱、梁、地板和屋顶构成的框架结构。
•钢结构:使用钢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房屋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钢筋和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房屋结构。
2.3 房屋建筑材料•木材:常用于房屋的结构和内部装修。
•砖石:常用于房屋的墙体和地基。
•混凝土:常用于房屋的结构和地基。
•金属:常用于房屋的屋顶和外立面。
3.1 功能性设计原理•空间规划:合理布局房屋内部空间,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通风透光:确保房屋内的空气流通和阳光照射。
•防水防潮: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建筑技术,防止水分渗透进房屋内部。
•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房屋的结构稳定和抗震能力。
•荷载分配:合理分配房屋的荷载,避免对结构造成过大的压力。
•建筑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满足结构的需求。
3.3 美学设计原理•比例与对称:保持房屋的比例和对称美感。
•色彩和材质:选择合适的色彩和材质,营造独特的风格和氛围。
•环境融合:将房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创造和谐美感。
4. 房屋建筑法规和标准4.1 建筑法规•建筑法:指导房屋建筑活动的法律法规。
•建筑标准:规定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
4.2 建筑安全•火灾安全:防火设计、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的要求。
•地震安全:对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
4.3 建筑节能•能源利用效率:选用节能材料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保温隔热:提高房屋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5. 结论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房屋建筑学教案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专业班级:授课时数: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10-2011学期第2学期课题:民用建筑概论目的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类型、建筑的分级、建筑模数的类型教学重点:建筑含义、建筑分类、建筑分级、建筑模数教学难点:(1)建筑的含义(2)建筑分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课堂黑板板书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章概论一、建筑的定义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1.1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即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
例如:主宅、办公楼等。
1.2构筑物: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
如水塔、蓄水池、烟囱、贮油罐等。
1.3 建筑三要素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要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采光及通风的性能,这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不同性质的建筑物在使用上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火车站要求人流、货流畅通;影剧院要求听得清、看得见和疏散快;工业厂房要求符合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某些实验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2.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
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和设备技术等,所以建筑是多门技术科学的综合产物,是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3.建筑形象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立面形式、细部与重点的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光影和装饰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
建筑形象处理得当,就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些建筑使人感受到庄严雄伟、朴素大方、简洁明朗等等,这就是建筑艺术形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