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 格式:doc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16
透射电镜生物样本制备流程及注意事项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TEM)是一种使用电子束而不是光束进行成像的显微镜。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样本的观察和研究。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原理和生物样本的复杂性,透射电镜生物样本的制备过程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步骤和细节。
下面将逐步介绍透射电镜生物样本制备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样品固定1.选择合适的固定剂:固定剂的选择应根据所研究的样本类型和要观察的细胞结构而定。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戊二醛(glutaraldehyde)、乙酰化亚胺(acrolein)、纤维蛋白素(formaldehyde)等。
2.采取合适的固定时间和固定温度:固定时间和温度应根据固定剂的要求和样本的特性进行优化。
通常情况下,固定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天,温度在4℃至25℃之间。
3.注意透射电镜样品的固定深度:样品应保持较小的厚度以便透射电子束的穿透。
二、样品剖解1.剖解细胞膜:通常采用超声波振荡或冷冻断裂等方法来剖解细胞膜。
超声波振荡可用于含有细胞膜的细胞或组织,而冷冻断裂则适用于脆弱细胞和膜脂体系。
2.剖解细胞核:利用离心裂解法可以将细胞核分离出来。
离心裂解可分为机械法和渗透法两种,机械法利用高速离心的作用将细胞核分离,而渗透法则是通过渗透剂将细胞核溶胀并破碎。
三、样品固化1.脱水:样品在固定后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以便在后续的步骤中更好地渗透和浸透。
常用的脱水剂有乙醇、丙酮和乙醚等,脱水过程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重复。
2.浸透:在脱水后,样品需要在树脂中进行浸透,使其固化为坚硬的样品。
通常采用环氧树脂或比较稳定的丙烯酸树脂来进行浸透。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如数小时甚至数天。
3.树脂填充:浸透后的样品需要在模具中进行树脂填充,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固化。
树脂填充的过程需要注意排除气泡和避免过度填充。
四、样品切片1.选择合适的切割工具和方法:样品通常使用切片机和切片刀进行切割。
土工试验样品采集制备与土工原位测试一、土样的采集和存放(一)土样采集1.基本要求(1)桥梁、涵洞、隧道、挡土墙、房屋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以及挖方边坡、渠道等,应采取原状土样;(2)填土路基、堤坝、取土坑(场)或只要求土的分类试验者,可采取扰动土样。
2.取样方法(1)取原状土样时,必须保持土样的原状结构及天然含水量,并使土样不受扰动;(2)用钻机取土时,土样直径不得小于10cm ,并使用专门的薄壁取土器;(3)在试坑中或天然地面下挖取原状土时,可用有上、下盖的铁壁取土筒,打开下盖,扣在欲取的土层上,边挖筒周围土,边压土筒至筒内装满土样,然后挖断筒底土层(或左、右摆动即断),取出土筒,翻转削平筒内土样;若周围有空隙,可用原土填满,盖好下盖,密封取土筒;(4)采取扰动土时,应先清除表层土,然后分层用四分法取样;(5)对于盐渍土,一般应分别在0 ~0.05 m 、0.05 ~0.25 m 、0.25 ~0.50 m 、0.50 ~0.75 m 、0.75 ~1.0 m 垂直深度处,分层取样;(6)应测记采样季节、时间和气温。
3.土样数量按下表规定采取4.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取样,均应填写“取样记录簿”并扯下其一半作为标签,贴在取土筒上(原状土)或放入取土袋内。
同时应在说明栏内用铅笔填写关于取样方法、扰动或原状土、取样方向及取土过程中的现象等情况。
(二)土样包装(1)原状土或需要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在取样之后,应立即密封取土筒,即先用胶布贴封取土筒上的所有缝隙,并贴上标签,用“上、下”字样指示土样层位,然后用纱布包裹,再浇注融蜡,以防水分散失。
(2)密封后的原状土在装箱之前应放于阴凉处,不需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最好风干稍加粉碎后装入袋中。
(3)土样装箱时,应与“取样记录簿”对照清点,无误后再装入,并在记录簿存根上注明装入箱号。
对原状土应按上、下部位将筒立放,木箱中筒间空隙宜以稻(麦)草或软物填紧,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受震、受冻。
ICS27.100F2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67.2—XXXX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2部分: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和制备方法Test methods of fuel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Part 2:Sampling methods and preparationfor pulverized coal as fired(报批稿)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取样方法 (2)6 制样 (9)7 报告 (10)附录 A (资料性附录)煤粉气流分配和修正 (11)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辅助装置的描述和操作 (14)附录 C (资料性附录)文丘里管抽吸压差的一种确定方法 (22)附录 D (资料性附录)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煤粉取样试验报告格式示例 (24)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
DL/T 567《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分为9个部分,本次修订后将原来的第2部分与第4部分合并为现在的第2部分。
第1部分:一般规定第2部分: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和制备方法第3部分: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取和制备第5部分:煤粉细度的测定第6部分: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第7部分:灰及渣中硫的测定和燃煤可燃硫的计算第8部分:燃油发热量的测定第9部分:燃油元素分析本部分为DL/T 567的第2部分。
本标准与DL/T 567.2-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标准名称,保留“入炉煤粉样品的采取方法”内容,将DL/T567.4-1995中“入炉煤粉样品的制备”内容、DL/T942-2005中全部内容合并入本标准,并重新进行了编排;——增加“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取样方法中对不同制粉系统、不同煤粉取样装置的分类归纳;——扩充“总则”内容;——增加资料性附录C“文丘里管抽吸压差的一种确定方法”;——将“一种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煤粉取样报告格式”内容放至资料性附录D。
影响煤质化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影响煤质化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包括样品取样、样品制备、试验方法选择及操作、仪器设备、人员技能、环境条件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来提高煤质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样品取样1.取样点选择:选取能代表整体煤矿矸石的典型取样点。
2.取样方式:采取分级取样方法,即分为原煤取样和小样取样,并确保取样过程中样品不受外界污染。
3.取样工具:选择适当的取样工具,避免对样品的污染。
4.取样数量:保证取样量充足,满足化验所需。
二、样品制备1.样品粉碎:确保样品粉碎均匀细致。
2.样品分包:对于大批量样品,可以采取分包制备方法,保证样品的统一性。
三、试验方法选择及操作1.选择适合的试验方法:根据不同的煤质指标,选择适合的试验方法。
2.严格按照试验方法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试验方法要求,并按照规范操作。
3.重复性试验:对同一批样品可以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四、仪器设备1.设备检查与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化验设备,并进行校准。
2.仪器使用与保养: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使用并保养仪器设备。
五、人员技能1.培训与考核:提供专业化验技术培训,定期进行技能考核。
2.人员流动控制:减少人员流动,稳定实验室技术水平。
六、环境条件1.温湿度控制:保持试验室的温湿度稳定,避免环境影响试验结果。
2.样品储存:储存样品时注意防潮、防尘和避免串样。
影响煤质化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但只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就可以提高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化验结果的不确定度也需要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使用和解读化验数据。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系 《工业分析技术》教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大节 授课地点 实到人数 授课题目 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授课专业 班级 教学目的 与 教学要求
掌握采样的基本术语、采样的目的、采样技术
采样工具;掌握液体固体气体试样的采集、制备
主 要 内 容
一、概述 二、固体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三、液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四、气体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五、样品的分解
重点与难点 样品的采取方法 教学方法 手段(教具) 多媒体教学结合视频
参考资料 夏玉宇.化验员实用手册
课后作业与 思考题 P40 习题 1 3 4 7 8
教学后记 讲稿部分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概述 样品:应该具有代表性,代表全部待分析物料的平均组成。 采样:按一定规则,从原始物料中取得分析试样的过程。 采样目的:获得能代表全部待分析物料平均组成的样。
一、采样的基本术语: 1. 采样单元:具有界限的一定数量物料。 2. 份样(子样):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一次取得一定量的物料。 3. 样品:从较大量的采样单元中一次或几次采取一个或几个采样单元或者是从一个采样单元里采取一个份或几份份样。 4. 原始平均试样:将采取的全部份样混合均匀。 5. 分析化验单位:原始平均试样单位全部物料总量。 6. 实验室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检验而制备的样品。 7. 备考样品:与实验室样品同时同样制备的样品(争议时再用)。 8. 部位样品:从物料的特定部分或物料流的特定部位和时间取得一定数量或大小的样品。 9. 表面样品:在物料表面取得的样品。
二、采样的目的 采样的具体目的可分为下列几个方面: 1. 技术方面 ①确定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 ②控制生产工艺过程。 ③鉴定未知物。 ④确定污染的性质、程度和来源。 ⑤验证物料的特性或特性值。 ⑥测定物料随时间,环境的变化。 ⑦鉴定物料的来源等。 2. 商业方面 ①确定销售价格。 ②验证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 ③保证产品销售质量,满足用户的要求等。 3. 法律方面 ①为了检查物料是否符合法令要求。 ②为了检查生产过程中泄露的有害物质是否超过允许极限。 ③为了法庭调查,确定法律责任,进行仲裁等。 4. 安全方面 ①确定物料是否安全及其危险程度。 ②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 ③按危险性进行物料的分类等。
三、工业物料的分类 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1)均匀物料 是指如果物料各部分的特性平均值在测定该特性的测量误差范围内,此物料就该特性而言是均匀物料。 (2)不均匀物料 是指如果物料各部分的特性平均值不在测定该特性的测量误差范围内,此物料就该特性而言是不均匀物料。 (3)随机不均匀物料 是指总体物料中任一部分的特性平均值与相邻部分的特性平均值无关的物料。 (4)定向非随机不均匀物料 是指总体物料的特性值沿一定方向改变的物料。 (5)周期非随机不均匀物料 是指在连续的物料流中物料的特性值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其变化周期有一定的频率和幅度。 (6) 混合非随机不均匀物料 是指由两种以上特性值变异性类型或两种以上特性平均值组成的混合物料,如由几批生产合并的物料。 四、采样技术 1. 采样原则 均匀物料的采样原则上可以在物料的任意部位进行,但要注意在采样过程中不应带进杂质,且尽量避免引起物料的变化(如吸水、氧化等)。 不均匀物料一般采取随机采样。对所得样品分别进行测定,再汇总所有样品的检测结果,可以得到总体物料的特性平均值和变异性的估计量。 随机不均匀物料可以随机采样,也可非随机采样。 定向非随机不均匀物料要用分层采样,并尽可能在不同特性值的各层中采出能代表该层物料的样品. 周期非随机不均匀物料最好在物料流动线上采样,采样的频事应高于物料特性值的变化频率,切忌两者同步。 混合非随机不均匀物料的采样,首先尽可能使各组成部分分开,然后按照上述各种物料类型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2. 确定样品数和样品量 (1)样品数 对一般产品,都可用多单元物料来处理,其单元界限可能是有形的,如容器;也可能是设想的,如流动物料的一个特定时间间隔,物料堆中某一部位等。 对多单元的被采物料,采样操作可分为两步:第一步,选取一定数量的采样单元;第二步,对每个单元按物料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进行采样。 (2)样品量 样品量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①至少满足三次重复检测的需要; ②当需要留存备考样品时,必须满足备考样品的需要; ③对采得的样品如需要作制样处理时,必须满足加工处理的需要。 3. 采样误差 在采样的过程中,采得的样品可能包含采样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其中偶然误差是由一些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这虽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增加采样的重复次数来缩小这个误差。而系统误差是由于采样方案不完善、采样设备有缺陷、操作者不按规定进行操作以及环境等的影响产生的,其偏差是定向的,必须尽力避免。 五、采样记录和采样安全 1. 采样记录和采样报告 采样时应记录被采物料的状况和采样操作,如物料的名称、来源、编号、数量、包装情况、存放环境,采样部位、所采样品数和样品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必要时可填写详细的采样报告。 2. 采样安全 为确保采样操作的安全进行,采样时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①采样地点要有出入安全的通道、照明和通风条件。 ②贮罐或槽车顶部采样时要防止掉下来,还要防止堆垛容器的倒塌。 ③如果所采物料本身有危险,采样前必须了解各种危险物质的基本规定和处理办法,采样时,需有防止阀门失灵,物料溢出的应急措施和心理准备。 ④采样时必须有陪伴者,且需对陪伴者进行事先培训。
固体样品的采取和制备 一、采样工具 1. 采样铲(手铲):适用物料堆的采取见图1-1。 2. 采样探子: 末端开口采样探子:用于粉末、小颗粒、小晶体样品采取见图1-2。 气动采样探子:用于粉末、 小颗粒、松散样品采取见图1-3。 3. 采样钻:坚固样品的采样。 4. 气动和真空探针:(类似于探子)用于粉末、小颗粒、松散样品采样。
二、采样程序 1. 确定采取的样品数 ①单元物料(车厢、袋): 总体物料的单元数小于500时,采取的样品单元数按照下表1-1的规定确定: 表1-1 选取采样单元数的规定 总体物料的单元 选取的最小单元数 总体物料的单元 选取的最小单元数 1~10 11~49 50~64 65~81 82~101 102~125 126~151 152~181 全部单元 11 12 13 14 15 16 17 182~216 217~254 255~296 297~343 344~394 395~450 451~512 18 19 20 21 22 23 24
当总体物料的单元数大于500时,可按总体单元数立方根的3倍数确定:
n--采取的样品单元数 N--总单元数 ②松散物料(堆) a. 小于2.5吨 7个采样单元元(点) b.2.5~80吨 20)(t总物料个采样单元 c.大于80吨 40个采样单元 2. 确定样品的量 ①至少满足三次重复测定的样品量 ②必须满足备考样品所需量 ③如需预处理,应满足所需量 3.确定采样方法:
①从物料流中采样(传送带):按一定时间间隔采样。 T=Q(吨)n(点) ②从运输工具中采样(汽车、火车):采用斜线三点、四点或五点法,见图1--4、1--5。
③从物料堆中采样:从堆顶(去除表面20cm)、堆腰、堆底(距地面50cm)分别采样。
三、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1. 样品的制备基本操作 ①破碎:手工破碎 机械破碎 ②筛分:全部试样通过适当的筛子 ③混匀:手工混匀(堆堆法) 机械混匀 ④缩分:手工缩分(堆堆四分法) 机械缩分(机械分样器)
2. 试样的保存 试样保存于适当材质的容器内,标签写明名称、来源、编号、数量、包装情况、存放环境、采样部位………。 样品保存期限一般为六个月。
四、试样的分解 试样分解应遵循的原则: 试样分解必须完全 待测组分不应损失 不应引入与待测组分相同的物质 防止引入干扰组分 分解方法与测定方法适应 根据溶(熔)剂不同选择适当的器皿 (一)水溶解法:碱金属的盐,大多数碱土金属盐、铵盐、无机酸盐(钡、铅、硫酸盐、钙的磷酸盐除外)无机卤化物(银、铅、汞、卤化物除外) (二)酸分解法:利用酸的酸性,氧化性,配位性,将试样分解为溶液 常用酸:HCL、HNO3、H2SO4 1. HCL分解法:大多数碳酸盐:氧化物、氢氧化物、磷酸盐、硼酸盐、硫化物及其它化合物用HCL进行分解。 2. 硝酸分解法: ①.非氧化性分解:稀H2SO4溶解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 ②.氧化性分解:热浓H2SO4金属、合金及有机物 (三)碱、碳酸盐和氨分解法 1. 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分解法:酸性或酸性氢氧化物,用稀氢氧化物溶解。钨酸盐,金属氧化物用氢氧化物溶解。 2. 碳酸盐和氨分解法:浓碳酸盐,溶解硫酸盐(CaSO4)(BaSO4不溶) 氨的配位性,溶解铜锌,镉的化合物 四、熔融分解法:将试样与酸性回碱性溶剂混匀后在适当容器内经高温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 分解能力强,效果好,反应物浓度高,操作麻烦,易引入杂质,易造成组分损失。
五、固体采样实例-------商品煤样的采取 1. 采样工具 (1)采样铲 适于煤流和静止煤的采样。 (2)接斗 适于落流处采样。 2. 子样数和子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