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国学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18.短文第④自然段中,我“一连说了几个别唱了”的原因是:A.我听到了女孩子的歌声B. 我怀疑女孩子是在骗我C. 我看到女孩微笑并唱歌D. 我的内心被女孩子触动19.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短文先后记叙了:A.我怀疑男人行骗→我被女孩的微笑打动→我确信了父女俩B.女孩为我唱歌→女孩对我微笑→我回想女孩的笑容C.男人丢钱无法买票→父女俩行乞挣钱→父女俩买到票回家D. 我到火车站接人→我看到女孩在唱歌→我最终接到了客人20.短文中反复描写了女孩的微笑,这样描写的好处是:A.突出女孩的歌声动听B.突出女孩的容貌好看C.突出女孩的歌声拨动了我的心弦D.突出女孩的微笑拨动了我的心弦21.结合短文内容,仿照第③自然段中“她那笑容纯真,像一股清泉一下子流到我的心里”这一句的写法,在第④自然段划线处仿写一句话。
(二)海洋交响曲①人们通常认为海洋是个静静的世界,其实,海洋里是不平静的,像个喧闹的城市!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利用一种水听器记录下各种海洋生物的声音,那声音又复杂,又奇妙。
②你听,海中正演奏着“海洋交响曲呢”。
最有名的歌手是黑海里的鰟鱼,它总发出如敲打玻璃般的声音,清脆悦耳,被人们称为“海洋歌唱家”。
最复杂的“演奏”来自我国沿海的比目鱼,它们创作的乐曲有事似动人心弦的大风琴低音,有时似竖琴的协奏曲。
海马、球鱼、海胆发出像猪在寻食似的“呼啸、呼啸”声;白鲸发出刺耳的尖厉呼叫声:加上海豚的“吱吱”声和抹香鲸潜入深海时发出的呼叫声,以及其它各种哼哼声,咔嚓声等形形色色的音响,交织在一起,热闹极了。
③这些海洋生物的声音为什么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呢?原来是它们正在传递不同的信息。
有的鱼在离群时,发出一种叫唤,好像小鸡离开鸡群时“啾啾”叫一样。
有的鱼在群居生活中,发现别的鱼类混进来,就会发出怒吼声,并向“敌人”冲去。
有的鱼遇到危险时,还会发出警报,提醒它的同伴赶快逃跑。
鱼群在打架、吵闹时,那就更显得嘈杂不宁了。
④那么,我们为什么用耳朵听不到鱼儿的声音呢?原来,鱼类发出的声音很低很弱,并且需要在水中传播,才能得到“收听”效果。
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小学生版试题一
1. 请问《论语》是哪位古代中国思想家的著作?
- 答案:孔子
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答案:造纸术
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五经之一?
- 答案:《尚书》
试题二
1. 请问《红楼梦》是由哪位中国古代作家创作的?
- 答案:曹雪芹
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答案:《西游记》
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五经之一?
- 答案:《易经》
试题三
1. 请问《水浒传》是由哪位中国古代作家创作的?- 答案:施耐庵
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答案:《红楼梦》
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五经之一?
- 答案:《诗经》
试题四
1. 请问《西游记》是由哪位中国古代作家创作的?- 答案:吴承恩
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答案:《水浒传》
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五经之一?
- 答案:《论语》
试题五
1. 请问《射雕英雄传》是由哪位中国古代作家创作的?
- 答案:金庸
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答案:《射雕英雄传》
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五经之一?
- 答案:《周易》
以上为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供小学生参考。
祝大家学习进步!。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小学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古诗词类题一:古诗词填空醉里挑灯看,________半醒半__乘__来天阶___处时,_____。
梦远____江眠.答案:病树前蛇__灭鲛日___未__---客孤帆__点__烟笼____.题二:古诗词连线A. 春晓 1. 春眠不觉晓,B. 静夜思 2.明月照__林,C. 凉州词 3.床前明___月__是__天D. 登鹳雀楼 4.大漠__沙如浪,E. 月下独酌 5.白日依_山尽__如____答案:A-3, B-1, C-4, D-5, E-2.二、经典故事类题一:填空题孟母三______,为子擇______游学___显,一名把___藏答案:孟母三迁,为子选择邻。
游学有方,一名把盏藏。
题二:判断题据说古时候,有三英战______的故事。
对()错()答案:对三、古代典籍类题一:论述题请简要阐述《三字经》中的教育观。
答案:《三字经》是一本古代启蒙读物,以清晰简练的文字,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历史、地理等知识传递给孩子们。
《三字经》强调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观念,并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些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它强调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对师长的尊重和敬重,以及对他人的友善和善良。
这些教育观念对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二:选择题下面哪部古代典籍的作者是司马迁?A.《诗经》B.《论语》C.《左传》D.《史记》答案:D.《史记》结语:以上是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的小学部分,通过这些题目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培养。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诗经》中的“风、雅、颂”?A. 风B. 雅C. 颂D. 赋答案:D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B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易经》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谦虚B. 勤奋C. 好学D. 合作答案:A7.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教学方法?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谦虚B. 诚实C. 勤奋D. 好学答案:B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哪种教育精神?A. 耐心B. 恒心C. 爱心D. 责任心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
答案:学而时习之2. “______,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对学习者的要求。
答案:温故而知新3. “______,小人喻于利”是《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
答案:君子喻于义4.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赞美。
答案:君子成人之美5. “______,不亦说乎”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答案:学而时习之6.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期望。
答案:君子慎独7.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赞许。
答案:君子不器8.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期许。
五年级上册国学试卷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论语》中的核心思想?( )A. 仁爱B. 智慧C. 勇敢D. 礼貌2. 《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是指什么?( )A. 研究事物,获得知识B. 勤奋学习,增长智慧C. 遵守礼仪,规范行为D.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3. 以下哪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白4. 《弟子规》中提到的“入则孝,出则悌”是什么意思?( )A. 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B. 在家要尊敬兄长,在外要孝顺父母C. 在家要勤奋学习,在外要助人为乐D. 在家要助人为乐,在外要勤奋学习5. 《中庸》中提到的“中道”是指什么?( )A. 坚持原则,不偏不倚B. 勇往直前,不畏艰难C.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D.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 )2.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3.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文学家。
( )4. 《弟子规》是孔子编写的。
( )5. “中庸之道”是指坚持原则,不偏不倚的为人处世之道。
(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______的核心思想。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______的名言。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______》。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
2. 请简述“格物致知”的含义。
3. 请简述“唐宋八大家”的成就。
4. 请简述《弟子规》的主要内容。
5. 请简述“中庸之道”的含义。
五、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仁爱”思想。
2.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原则。
3.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
五年级国学期末试卷一.根据千字文内容或解释填空。
(每小题3分。
共21分)1.天地玄黄,--------日月盈昃。
A宇宙洪荒B晨宿列张2.寒来暑往,-----闰馀成岁。
A律吕调阳B,秋收冬藏,3.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
A金生丽水 B 玉出昆冈4.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
A龙师火帝B鸟官人皇5.剑号巨阙中最有名的宝剑叫-------A鱼肠 B 纯钩 C 巨阙 D 胜邪6.最贵重的明珠叫-------。
A夜光。
B 明光 C 月光7.爱育黎首中的黎首指的是------ -----。
A皇帝 B 大臣 C 宰相 D 百姓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18分)1.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黄金产自(),美玉产自()。
A黄河B金沙江C昆仑山D 井冈山2.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龙师是()。
火帝是()。
鸟官是()。
A神农氏B伏羲氏C大昊D 少昊3周发殷汤指的是()和()。
A商君成汤B周武王姬发C商纣王4.始制文字,乃服衣裳中()创制了文字,()制作了衣裳。
A唐尧B仓颉C嫘祖 D 火帝5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讲的是古时候统治权禅让制,传位顺序是()。
A尧----舜-----禹B舜------尧------禹C禹------尧-------舜6我们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爱护自己,不被伤害()。
A恭惟鞠养B知过必改C岂敢毁伤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4分共24 分)1.《千字文》是南朝的宋武帝下令编写的。
()。
2《千字文》是由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编写而成的。
()。
3中国古代又称为华夏。
神州或五州()4千字文共有260句组成的()。
5果珍李奈的意思是果子中最珍贵的是苹果和雪梨。
()6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的意思是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四.连线题(每题2分。
共8分)儿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阳历六月一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五.问答题(共29分)1.千字文是一篇绝妙文章,总共多少个字?(15分)2.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四大指什么? (14分)。
五年级国学知识练习题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国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家国情怀。
为了帮助五年级学生巩固和拓展国学知识,我们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的练习题。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每个问题,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一、古代四书五经(多选题)1. 下列哪些书被称为古代四书?()A. 《论语》B. 《大学》C. 《孟子》D. 《中庸》2. 下列哪些书被称为古代五经?()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周易》3. 古代的四书五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A. 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B.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C. 培养人们的文学修养D. 以上都是二、经史子集(判断题)对错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4.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巨著。
()5.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
()6.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
()三、中国古代诗词(填空题)请填写下列诗词的正确答案。
7. “春眠不觉晓,______”。
答案:处处闻啼鸟8. “白日依山尽,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9.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_____”。
答案:春草年年绿四、国学经典故事(问答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0. 《孟子》中的“孟母三迁”是什么意思?答案: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三次搬家,以寻找适合孟子学习的环境。
1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哪位神仙的弟子?答案:孙悟空是菩提祖师的弟子。
五、中国传统节日(解答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2.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请简要介绍一下中秋节的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传统的团圆之夜,人们会吃月饼、赏月,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13. 除夕是中国的重要节日,请简要介绍一下除夕的习俗。
答案: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人们会贴春联、守岁、放鞭炮,以祈求新年平安顺利。
六、古人名言警句(连线题)请将左边的名言警句与右边的出处对应起来。
2019年秋季五年级期末《国学》试题
一、填空(10分)
1、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2、心眼既不专一,却(),决不能,记亦不能久也。
3、一粥一饭,(),半丝半缕,()。
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二、选择题(5分)
1、余尝谓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这是()说的
A、王安石
B、欧阳修
C、朱熹
2、游居有常,必就有得。
游居的意思是()
A、行止起居
B、旅行居住
C、饮食起居
3、书读百遍,其义自()
A、现
B、见
C、显
4、凡众坐,必敛身,忽广占坐席,“敛”字读()
A、jiǎn
B、liǎn qiǎn
5、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说的是()
A、饮食起居
B、身正书整
C、玩耍安全
三、连线(5分)
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凡是危险的地方,不要走近
三到之法,心到最急所受是极
凡危险,不可近凡是写字,一定要仔细对照书本
温恭自虚,读书三到的规定,心到是最重要的
相切相磋,各长其仪。
相互讨论学习,吸收长处。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五年级国学阶段测试题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填空(40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增益。
2、穷则,达则。
3、人之所学而能者,;所不虑而知者。
4、,则引之而已矣。
5、心之官,则得之,则不得也。
6、《江南》是一首诗,运用了修辞方法。
7、《长歌行》中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
8、《咏鹅》的作者是代。
二、判断(30分)1、《敕勒歌》是一首古诗。
()2、《敕勒歌》中的千古名句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咏鹅》是作者在八岁时所作。
()4、《风》和《咏柳》都是咏物诗。
()5、从其大体为小人,从其小题为大人。
()6、《咏柳》的后两句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7、骆宾王、杨炯、王勃、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8、《咏柳》的作者晚年自号“七绝圣手”。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9、穷不失义的下一句是故民不失望焉。
()10、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没有错别字。
()三、连线(16分)恻隐之心义也从流而下而忘反谓之亡羞恶之心智也从兽无厌谓之荒恭敬之心人也从流而上而忘反谓之流是非之心礼也礼也乐酒无厌谓之连四、默写古诗《风》、《咏柳》写上朝代作者。
(14分)参考答案一、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
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3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4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先拉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
人皆可以为尧舜。
(告子下)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小学国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哪位军事家的典籍?A. 孙武B. 孙权C. 孙悟空D. 孙中山答案:A2.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是《红楼梦》的作者?A. 苏轼B. 杨维桢C. 曹雪芹D. 李白答案:C3.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没有以下哪部作品?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D4.以下哪位古代哲学家提出了“仁爱”、“博爱”等思想?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C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由哪位古代史学家撰写的?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相如D. 司马昭答案:A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叙述的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
1. (×) 《道德经》是孔子所著。
答案:×2. (√)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家。
答案:√3. (×)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答案:×4. (√)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
答案:√5. (√)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答案:√三、填空题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____________。
答案:曹雪芹2.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描写了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也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忠义水浒传》3.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
答案:仁四、简答题1. 简述《三字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答案:《三字经》是我国古代一本启蒙读物,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通过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地理、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普及教育,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知识储备。
五年级国学阶段测试题(二)
一、填空(40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 ,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增益 。
2、穷则 ,达则 。
3、人之所学而能者, ;所不虑而知者 。
4、 ,则引之而已矣。
5、心之官 , 则得之, 则不得也。
6、《江南》是一首 诗,运用了 修辞方法。
7、《长歌行》中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 , 。
8、《咏鹅》的作者是 代 。
二、判断(30分)
1、《敕勒歌》是一首古诗。
( )
2、《敕勒歌》中的千古名句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
3、《咏鹅》是作者在八岁时所作。
( )
4、《风》和《咏柳》都是咏物诗。
( )
5、从其大体为小人,从其小题为大人。
( )
6、《咏柳》的后两句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 )
7、骆宾王、杨炯、王勃、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 )
8、《咏柳》的作者晚年自号“七绝圣手”。
( )
9、穷不失义的下一句是故民不失望焉。
( ) 10、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没有错别字。
( ) 三、连线(16分)
恻隐之心 义也 从流而下而忘反 谓之亡 羞恶之心 智也 从兽无厌 谓之荒
恭敬之心 人也 从流而上而忘反 谓之流 是非之心 礼也 礼也乐酒无厌 谓之连 四、默写古诗《风》、《咏柳》写上朝代作者。
(14分)
姓名:_______ 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