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24
自考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大全建筑材料复习资料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建筑材料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2、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密度(ρ),体积密度(ρ0),堆积密度(ρ‘0)之间的关系为ρ≥ρ0≥ρ‘3、憎水性材料的润湿角θ的取值范围为θ≥904、水玻璃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微膨胀。
5、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密度。
6、材料的内部结构层次可分为宏观结构,显微结构,微观结构。
7、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性能称为抗渗性,其大小用渗透系数表示,计算公式为K=Qd/FtH。
8、导热性的大小通常用导热系数表示,该值越小,其绝热性能越好。
9、材料的强度除了受材料组成、结构等内在的影响外,还与时间的形状尺寸、含水率、温度、表面状态及试验时的加荷速度有关。
10、材料的水饱和度(K B)与体积吸水率(W)和孔隙率(P)之间的关系式为K B=W/P11、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质。
1、材料的化学组成通常以化学分析获得的各种氧化物含量的百分率(%)来表示的。
材料的矿物组成通常以矿物(即化合物)的百分含量来表示。
2、材料的宏观结构主要有以下类型;散粒结构、聚集结构、多孔结构、致密结构、显微结构和层次结构。
3、硅酸盐是指由SiO2和金属氧化物所形成的盐类,是构成地壳、土壤、岩石和许多矿物的主要成分。
结构特征;硅酸盐晶体以硅氧四面体为基本结构单元与其他金属离子结合而成。
在硅氧四面体中,硅在四个氧形成的正四面体正中。
4、材料孔隙形成的原因;水分的占据作用:外加的发泡作用:火山爆发作用:焙烧作用。
5、材料的孔隙按其基本形态特征可分为连通孔隙、半封闭孔隙和封闭孔隙三种类型。
6、材料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随着孔隙数量的增大,则(1)材料体积密度减小(2)材料受力有效面积减小(3)由于体积密度的减小,导热系数和热容也随之减小(4)透水性、透气性、吸水性变大(5)对抗冻性的影响,要视孔隙大小和形态特征而定,有些孔隙反而能提高抗冻性。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建筑材料》知识点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多孔材料的密度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下哪个更大?解答:其密度在两种环境下一样大。
2、软化系数的取值范围,软化系数大小同耐水性的关系?0.75和0.80的所对应的构件?解答:软化系数的范围波动在0~1之间。
软化系数=压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的抗压强度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位于水中和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重要构件,须选用软化系数不低于0.75的材料。
软化系数大于0.80的材料,通常可认为是耐水性。
3、密度、表观密度、近似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相互大小关系?解答:密度: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又称比重。
(材料的密度)ρ=Vm下的体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干燥材料的质量)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俗称容量。
V0ρ0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材料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m 近似密度:材料在近似密实状态时单位体积的质量。
所谓近似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括材料内部闭口孔隙体积和固体物质实体积。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材料(如水泥)或粒状材料(如砂,石)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0ρ'V'(0(材料的堆积体积)材料的质量)m 密度>表观密度>近似密度>堆积密度4、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的关系,堆积密度越大,空隙率如何变?孔隙率如何变?孔隙率和强度的关系?解答:两种表观密度相同的散粒材料,按同样的方法测得他们的堆积密度,则堆积密度越大的材料与堆积密度小的材料相比,其空隙率越小。
孔隙率同堆积密度没有绝对对应关系,主要是考试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区别。
孔隙是材料强度的主要有害因素,因此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相反,孔隙率越小,强度越高。
5、材料抗渗性的定义,评价指标?材料耐水性的定义,评价指标?解答:在压力水作用下,材料抵抗水渗透的性能称为抗渗性(或不透水性)。
材料的抗渗性可用渗透系数表示。
建筑材料知识考点一、水泥1. 水泥的种类和分类2. 水泥的生产和应用领域3. 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4. 水泥的质量控制和标准二、石材1. 常见的石材种类及其特点2. 石材的加工和应用领域3. 石材的质量评定和保养方法4. 石材的用途和装饰效果三、玻璃1. 玻璃的组成和制造工艺2. 玻璃的种类和性能特点3. 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和装饰效果4. 玻璃的保养和安全问题四、钢材1. 常见的钢材种类及其特点2. 钢材的加工和构造设计3. 钢材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4. 钢材的防腐蚀和维护方法五、木材1. 常见的木材种类及其特点2. 木材的加工和防腐处理3. 木材在建筑中的应用和装饰效果4. 木材的质量评定和保养方法六、混凝土1. 混凝土的组成和配合比设计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3.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评定4. 混凝土的维护和养护方法七、砖瓦1. 常见的砖瓦种类及其特点2. 砖瓦的制造和烧结工艺3. 砖瓦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构造设计4. 砖瓦的质量评定和安全问题八、涂料1. 常见的涂料种类及其特点2. 涂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3. 涂料的耐候性和装饰效果4. 涂料的保养和环保问题九、屋面材料1. 常见的屋面材料种类及其特点2. 屋面材料的施工和构造设计3. 屋面材料的保温和防水设计4. 屋面材料的维护和修缮方法十、地面材料1. 常见的地面材料种类及其特点2. 地面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3. 地面材料的耐用性和装饰效果4. 地面材料的保养和安全问题建筑材料是构建建筑物所必需的基本材料,对建筑的安全性、耐用性和装饰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泥、石材、玻璃、钢材、木材、混凝土、砖瓦、涂料、屋面材料和地面材料等方面介绍建筑材料的相关知识考点。
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种类和分类涉及到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磷酸盐水泥等。
掌握水泥的生产工艺和应用领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同时也需要了解水泥的质量控制和相关标准。
建筑材料知识大全建筑材料知识大全1. 概述1.1 什么是建筑材料1.2 建筑材料的分类2. 混凝土及混凝土材料2.1 混凝土的组成与制作工艺2.2 混凝土的性能指标2.3 纤维增强混凝土2.4 混凝土隧道衬砌材料3. 钢筋与钢材3.1 钢筋的分类与性能3.2 钢筋的加工与使用3.3 建筑中常用的钢材4. 砖与石材4.1 砖的种类与用途4.2 砖的砌筑方法4.3 石材的分类与加工4.4 石材的使用与保养5. 木材与木制品5.1 木材的特性与分类5.2 木材的加工与使用5.3 常见的木制品及其应用6. 金属材料6.1 常见的金属材料介绍 6.2 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应用6.3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7. 新型建筑材料与技术7.1 高性能混凝土7.2 新型墙体材料7.3 玻璃与玻璃制品7.4 隔热材料和保温材料8. 建筑材料检测与标准化8.1 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8.2 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与认证8.3 建筑材料质量事故案例分析9. 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9.1 环保建材的发展趋势9.2 建筑材料回收与再利用9.3 建筑材料节能与环保技术10. 经典建筑材料案例分析10.1 中国古代建筑常用材料10.2 国外经典建筑的材料运用11. 安全使用建筑材料11.1 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评估11.2 建筑材料事故的防范与处理11.3 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管12.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附件一:混凝土配合比表格附件二:钢筋材料牌号与性能表格附件三:建筑砖尺寸及技术参数表格13.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法律名词一:建筑材料质量监管条例注释一:该条例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用于规范建筑材料市场的法律法规。
14. 扩展内容1、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附件一:混凝土配合比表格- 附件二:钢筋材料牌号与性能表格- 附件三:建筑砖尺寸及技术参数表格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一:建筑材料质量监管条例- 注释一:该条例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用于规范建筑材料市场的法律法规。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完整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某一材料的下列指标中为常数的是(A )。
A 密度B 表观密度(容重)C 导热系数D 强度2.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C )。
A.抗渗等级B.渗透系数C.软化系数D.抗冻等级3.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B )。
A.速凝剂B.缓凝剂C.CaSO4D.引气剂4.下列材料中可用作承重结构的为( D )。
A 加气混凝土B 塑料C 石膏板D 轻骨料混凝土5.烧结普通砖在墙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下述除( B )外的各性能特点。
A 一定的强度B 高强C 耐久性较好D 隔热性较好6.测试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D )。
A 150×150×150mmB 40×40×160mmC 70.7×70.7×70.7mmD 150×150×300mm7.石油沥青的粘性是以( A )表示的。
A 针入度B 延度C 软化点D 溶解度8.下列碳素结构钢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D )。
A.Q235-AFB.Q215C.Q255D.Q275 9.欲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为( D )A 适当加大砂率B 加水泥浆(W/C不变)C 加大水泥用量D 加减水剂10.对混凝土有利的变形为( C )。
A 徐变B 干缩C 湿涨D 温度变形11.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宜使用的外加剂为( A )A M剂B 硫酸钠C NaNO3D SM剂12.下面哪些不是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 D )。
A、轻质B、保温隔热C、加工性能好D、韧性好13.钢的含碳量为( A )。
A、小于2.06%B、大于3.0%C、大于2.06%D、<1.26% 14.伸长率是衡量钢材的( B )指标。
A、弹性B、塑性C、脆性D、耐磨性15.石油沥青的组分长期在大气中将会转化,其转化顺序是( A )。
第一章 砂石材料1. 什么是岩石的吸水率和饱水率。
(P9)(1)吸水率岩石吸水率是指在室内常温(20°C 士2°C)和大气压条件下,岩石试件最大的吸水质量占烘干(105~110°C 干燥至恒量)岩石试件质量的百分率。
(2)饱水率岩石饱水率是在室内常温(20C 士2C)和真空抽气(抽至真空压力达到100kPa)后的条件下,岩石试件最大吸水的质量占烘干岩石试件质量的百分率。
2. 粗集料空隙率的计算公式。
(P14 公式 1-12) n =(1−ρρa)×100 n----粗集料的空隙率(%);ρ-----粗集料的堆积密度(g/cm3 );ρa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第二章 石灰和水泥1. 石灰熟化前“陈伏”的目的: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P33)2.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矿物组成的特性。
(P39 表 2-6)3. 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入适量的石膏的目的:对水泥起缓凝作用。
(P42)4. 什么是水泥的凝结时间,规定水泥凝结时间对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具有什么意 义?(P44)凝结时间是指从加水泥时至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凝结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受时间是从加水泥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经历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加水泥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所经历的时间。
意义: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过短,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操作;终凝时间不宜过长,以使混凝土能尽快硬化,产生强度,提高模具周转率,加快施工进度。
5. 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产生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检测?安 定性不良的水泥对建筑工程有什么危害?(P44-45)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原因: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或掺入的石膏含量过多。
检测方法:煮沸法危害:混凝土硬化后,由于水泥中某些有害成分的作用,在水泥石内部产生了剧烈的、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则会在建筑物内部产生破坏应力,导致建筑物的强度降低。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重点复习建筑材料复资料一、填空题1、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的关系。
密实度+孔隙率=100%(或D+P=1)2、材料内部的孔隙构造可分为连通与封闭两种,按孔隙尺寸可分为粗大与微细两类。
3、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材料的强度降低,密度不变。
4、材料吸水率分两种计算方法,其中有可能超过100%的吸水率称为质量吸水率,它的计算式为W质=m饱-m干m 干×100%。
5、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称为强度,其值是以材料受外力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表示。
6、材料抗冻性能的好坏是依据经受冻融循环的次数来评定。
7、材料的强度与其结构状态有关,结构越密实、越均匀,强度越大。
8、材料抗渗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组成和结构状态。
9、材料的含水率值,除与组成和构造有关外,还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11、当材料体积吸水率一定时,容重越小,质量吸水越大。
12、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大,孔隙率则小,强度高,密度不变。
13、材料抗折强度计算公式是f=3FL 2bh2,其利用前提是两支点中心有一集中力和材料截面为矩形。
14、脆性材料体现在强度上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和抗拉强度低。
15、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和表观密度的比值,数值大时说明材料轻质高强效能较好。
16、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此过程有放热和体积膨胀现象。
17、生石灰加水后制成石灰浆必须经陈伏后才可使用。
18、石灰硬化时的特性是速度慢,体积收缩。
19、胶凝材料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按硬化条件可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
20、石灰陈伏的目的是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作用。
22、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以初凝不早于45分钟和XXX不迟于390分钟为合格。
23、国家标准划定通俗水泥的固结工夫以初凝不早于45分钟和XXX不迟于10小时为合格。
26、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常用沸煮法法检验,此法是为评定水泥中游离CaO成分的破坏作用。
27、水泥石腐蚀类型主要有溶出性腐蚀、溶解性化学腐蚀、和膨胀性化学腐蚀三种。
建筑材料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材料内部构造层次:宏观、显微、微观构造2.材料宏观6构造:散粒、聚集、多孔、致密、纤维、层状构造3.晶体;多晶体;玻璃体;原子、离子、分子晶体;硅酸盐构造;4.密度;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空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水饱和度(KB);软化系数KP。
10大公式-计算题5.孔隙率影响:强度;抗渗性〔K、P〕;抗冻性〔F〕;导热系数;绝热性能;体积密度;强度;强度等级;比强度;强度试验影响因素:试件尺寸、高宽比、外表粗糙度、加荷速度、温度湿度6.弹性;塑性;韧性;脆性;亲水性;憎水性;润湿角;耐水性〔软化系数KP〕;含水率;7.耐久性的概念与包括的内容:导热系数;比热容;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化,显;孔;水);材料热容量的意义:热容量大,温度稳定第二章砖石材料1.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2.岩石构造:块状、层片状、斑状、气孔状3.岩石形成与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4.岩浆岩分类:深、喷、火5.建筑常用岩石:花岗岩〔深〕、石灰岩、砂岩〔沉〕、**岩〔变〕、玄武岩〔喷〕6.岩石用途7.砖的标准尺寸:1M3砖512块;外观质量;强度评定方法:10个试件按变异系数δ大小分类〔≤0.21:平+标;>0.21:平+最小值〕;8.过火砖与欠火砖;青砖、红砖9.烧结普通砖的质量等级〔优,一,合〕:强度、抗风化、尺寸、外观、泛霜与石灰爆裂10.多孔砖与空心砖11.粘土的可塑性、烧结性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1.气硬性〔水硬性〕胶凝材料;生石膏〔2〕;建筑石膏与高强度石膏分子式!;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石膏缓凝剂2.生石灰、熟石灰、石灰膏;欠火石灰与过火石灰;陈伏;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石灰、石膏的特性比拟;3.水玻璃的化学式;水玻璃模数;水玻璃模数与密度〔浓度〕对水玻璃性质的影响;水玻璃的固化剂;硬化水玻璃的性质:酸;热4.菱苦土的化学组成与原料;调拌菱苦土的溶液;硬化菱苦土的特点第四章水泥1.硅酸盐水泥生产的原料与主要生产环节2.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熟料矿物组成〔4+1〕;3.各矿物水化产物、水化特性!;石膏的作用〔无:速;适宜;多:水化硫铝酸钙腐蚀〕;4.水泥石组成:凝胶体(2),晶体(3);未水化水泥颗粒;毛细孔;5.水泥强度影响因素:W/C;时间,温度、湿度;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6〕6.水泥的初凝与终凝;细度测定:硅酸盐水泥〔比外表〕、其他水泥〔筛分析法〕;水泥的安定性:f-CaO,f-MgO,SO37.水泥的腐蚀:软水、镁盐、碳酸腐蚀(CH);硫酸盐腐蚀〔C3A、Aft〕;防止腐蚀措施:适宜水泥,CH、C3A少,密实,外表涂层;8.活性混合材与非活性混合材;活性混合材种类;激发剂(石膏,CH);活性混合材在激发剂作用下的水化;二次反响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特点;矿渣〔耐热好,抗渗差〕、火山灰〔抗渗好,干裂〕、粉煤灰〔收缩小,泌水大〕;水泥的选择:根据环境与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水泥的选择:A-硅酸盐水泥;B-掺混合材水泥A/B:1.早强高/低,后期强度高;2.水化热高/低;3.耐腐蚀差/好。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知识,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建筑材料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你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一、水泥类材料1. 水泥水泥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混凝土的制作。
根据成分的不同,水泥可以分为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特种水泥等多种类型。
在使用水泥时,需要注意其质量、比表面积、含水量等因素。
2. 高效水泥掺合料高效水泥掺合料是一种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材料。
常见的高效水泥掺合料包括矿渣粉、矿粉、粉煤灰等,它们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3. 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和施工性能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增塑剂、凝结剂、防水剂等。
通过合理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耐久性和抗渗性。
二、钢筋类材料1. 高强度钢筋高强度钢筋是一种具有更高抗拉强度和抗腐蚀性能的钢筋。
常见的高强度钢筋有HRB400、HRB500等级。
在工程中,选择合适的高强度钢筋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是一种通过提前施加轴向张力,使构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预压力,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钢筋。
常见的预应力钢筋有钢绞线、钢束等类型。
掌握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三、墙体材料1. 砖砖是建筑墙体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种类多样,包括红砖、空心砖、砌块等。
砖的材质和尺寸不同,对墙体的强度、保温性能等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选择和使用砖时,需要考虑其吸水率、强度等指标。
2. 石材石材是一种极具装饰效果和耐久性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墙体的装饰和立面的修饰。
常见的石材有大理石、花岗岩等。
选择适合的石材并正确进行施工和维护,可以使建筑物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四、屋面材料1. 瓦瓦是屋面建筑的常用材料,种类包括陶瓷瓦、水泥瓦、金属瓦等。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doc 6页)名词解释题1、比强度:数值上等于材料的强度与表现密度的比值。
它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性能的主要指标。
2、混凝土和易性:是指拌混凝土在施工工艺中,即拌合运输、灌注、捣实过程中不易分层离析。
3、气硬性胶凝材料:由天机胶凝材料按其硬化时的条件生成。
只能在空气中进行硬化。
4、混凝土的徐变:混凝土在某一不变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即,应力维持不变时),产生的塑性变形。
5、镇静钢:利用锰铁、硅铁和铝锭等作为氧化剂,脱氧完全,这种钢液铸锭时能平静地充满锭模并冷却凝固。
6、软化系数:软化系数是耐水性性质的一个表示参数,表达式为K=f/F。
K——材料的软化系数;f——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MPa;F——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Mpa7、合理砂率:在用水量和水灰比(即水泥浆量)一定的前提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粘聚性及保水性的最小砂率。
8、钢材Q235Q-B: 表示屈服点为235MP,质量等级为B 级的镇静钢。
9、恒定用水量法则:指含粗细集料在比例一定的情况下,适当增减水泥用量,只要用水量不变,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基本不变。
10、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混合材料通常是指制造水泥中的混合材料。
如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它们与水调和后,本身不会硬化或硬化极为缓慢,强度很低。
但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就会发生显著的水化,而且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水化更快。
11、石灰的陈伏:石灰岩在窑内煅烧常会产生不熟化的欠火石灰和熟化过头的过火石灰。
12、钢材时效:时效硬化就是钢材在热处理后的放置过程中内部组织发生变化,通常是第二相的析出导致的钢材在放置后比放置前变硬的现象,通常有室温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两者的区别是时效温度的不同。
13、软水侵蚀:当水泥石长期与成软水接触时,水泥石中的某些水化物按照溶解度大小,依次逐渐的被溶解。
14、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95%RH以上、并养护28d15、低合金钢:有意向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合金元素总量小于3.5%的合金钢叫做低合金钢。
建筑材料复习提纲关键信息项:1、建筑材料的分类2、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能3、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4、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5、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11 建筑材料的分类111 按化学成分分类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钢铁、铝等)和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
有机材料:包括木材、塑料、橡胶、沥青等。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而成,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聚合物混凝土等。
112 按使用功能分类结构材料:用于承受建筑物荷载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砖石等。
围护材料:用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如墙体材料、门窗材料、屋面材料等。
功能材料: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
12 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能121 物理性能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耐水性:材料在长期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122 力学性能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复原状的性质。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性质。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变形即突然破坏的性质。
韧性:材料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而不破坏的性质。
123 耐久性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环境因素作用而保持其原有性能不变的能力。
包括抗风化性、抗化学腐蚀性、抗老化性等。
13 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131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部位、使用条件和环境,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的材料。
建筑材料知识大全关键信息项:1、建筑材料的分类2、各类建筑材料的特点3、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4、建筑材料的选择标准5、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6、建筑材料的环保要求7、建筑材料的储存与运输8、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趋势1、建筑材料的分类11 结构材料结构材料是指构成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如梁、板、柱、基础、框架等。
常见的结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木材、砖石等。
111 钢材具有高强度、良好的韧性和可焊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的框架、桥梁等结构。
112 混凝土由水泥、骨料、水等混合而成,抗压强度高,是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材料。
113 木材天然的有机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易受腐蚀和火灾影响。
114 砖石包括砖、砌块、石材等,抗压性能较好,常用于墙体砌筑。
12 围护材料用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如墙体、屋面、门窗等,起到保温、隔热、防水、防风等作用。
121 墙体材料有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轻质隔墙板等,不同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隔音效果有所差异。
122 屋面材料包括卷材防水屋面材料(如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刚性防水屋面材料(如防水混凝土)、瓦屋面材料(如琉璃瓦、水泥瓦)等。
123 门窗材料常见的有塑钢门窗、铝合金门窗、断桥铝门窗等,其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保温性能是选择的重要指标。
13 功能材料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材料,如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吸声隔音材料、装饰材料等。
131 防水材料用于建筑物防水处理,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防水砂浆等。
132 绝热材料能减少建筑物热量散失或阻止热量传入的材料,如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板等。
133 吸声隔音材料用于降低建筑物内部噪声,如吸音板、隔音棉等。
134 装饰材料用于建筑物内外表面的装饰,如涂料、壁纸、瓷砖、石材等。
2、各类建筑材料的特点21 钢材的特点强度高、韧性好,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但易生锈,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22 混凝土的特点成本低、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低,容易开裂。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大全1. 砖1.1 砖的种类和用途砖是建筑中常见的材料之一,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砖瓦、轻质砖、重质砖等。
•砖瓦:常见的砖瓦有红砖、黄砖、火烧砖等,可用于建筑外墙、内墙、地面铺设等。
•轻质砖:轻质砖具有轻质、隔热、隔声等特点,常用于隔墙、隔音屏障等。
•重质砖:重质砖在建筑中用途广泛,如基础、承重墙等。
1.2 砖的制作工艺制作砖的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用、砖成型、砖干燥、砖烧制等过程。
1.原料选用:常用的砖原料包括黏土、石灰、水泥、煤渣等。
2.砖成型:原料经过研磨和混合后,通过模具成型,形成砖坯。
3.砖干燥:砖坯需要在干燥车间进行晾晒,以去除过多的水分。
4.砖烧制:将干燥的砖坯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坚固耐用。
2. 混凝土2.1 混凝土的组成和特点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等原料混合而成。
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包括坚固、耐久、可塑性好等。
2.2 混凝土的制作和施工制作混凝土需要进行原材料的配比、拌和和浇注等过程。
1.原材料配比:根据工程的需要,确定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子和石子的配比比例。
2.拌和:将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充分的拌和。
3.浇注:将拌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或直接浇注在施工位置上。
2.3 混凝土的常见应用混凝土在建筑中常用于地基、柱子、梁、楼板等部位,它具有承重能力强、抗震性好的特点。
3. 钢材3.1 常见的钢材种类在建筑中使用较多的钢材包括普通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普通钢:普通钢是一种通用性较强的钢材,主要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承重构件。
•合金钢: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使用。
•不锈钢:不锈钢具有抗腐蚀、美观等特点,常用于装饰和防护等领域。
3.2 钢材的制作和加工钢材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炼钢、轧制和加工等环节。
1.原料炼钢:通过高炉、电炉等设备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制成钢水。
2.轧制:将钢水通过轧钢机进行热轧、冷轧等工艺,使钢材具有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1/2/3/4页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名词解释1.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
3.堆积密度:材料在自然堆放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规整度:指材料的液态物质部分的体积占到总体积的比例。
5.孔隙率: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到总体积的百分率。
6.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容器的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堆积体内积的百分率。
7.湿润角:用以表示材料能被润湿的性能。
8.亲水性材料:液态材料在空气中与水碰触时,极易被水湿润的材料。
9.不责水性材料:液态材料在空气中与水碰触时,难于被水湿润的材料。
10.含水率:土中水的质量与材料颗粒的质量之比。
11.吸水性:材料稀释水分的性质称作吸水性。
12.吸水率:材料吸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材料的吸水率。
13.吸湿性:材料因吸收水分而逐渐变湿的性质。
14.耐水性:材料钢键的促进作用后不损毁,其强度也不明显减少的性质。
15.软化系数: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抗压强度之比。
16.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17.强度:材料抵抗外力荷载促进作用引发的毁坏的能力。
18.弹性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变形,在力的作用结束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材料。
19.塑性材料: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及加荷方式条件下,对标准尺寸的试件施加荷载,若材可望毁坏时整体表现为塑性毁坏的材料。
20.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或破坏前无显著塑性变形)即为脱落毁坏的性质。
21.韧性:材料的断裂前吸收能量和进行塑性变形的能力。
与脆性相反。
22.耐久性:耐久性就是材料抵抗自身和自然环境双重因素长期毁坏促进作用的能力。
2.判断题1.含水率为4%的湿砂重100g,其中水的重量为4g.(3)2.热容量小的材料导热性小,外界气温影响室内温度变化比较慢。
(3)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相连细孔者比半封闭微孔者的热传导系数小。
1. 材料密度概念(1)绝对密度:如果扣除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得到材料绝对体积,质量与绝对体积之比就是绝对密度(2)表观密度:许多材料内部有孔隙,表观的体积不是绝对体积,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称作表观密度(表观体积等于实体体积加闭口孔隙体积) (3)真实密度:岩石在规定条件下(105~110℃下烘至恒量,温度20℃±2℃),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体积(不包括开口与闭口孔隙体积)的质量,用ρt 表示。
真实密度等于干质量(实体质量)除以实体密度ρt (岩石真实密度)=m s (岩石矿质实体的质量)V s (岩石矿质实体的体积)(4)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包括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固体材料的质量。
ρb (岩石的毛体积密度)=m s (岩石矿质实体的质量)V s(岩石矿质实体的体积)+V n (开口孔隙)+V i (闭口孔隙)2. 砂石材料含水率砂石的含水率=(烘干前的重量-烘干后的重量)烘干后的重量×100%(1) 砂石的含水率,一般存放一段时间的话应该是在4-6%,如果刚运到的湿砂可达10-15%不等,这个根据砂石的干湿状况决定。
(2) 砂石含水率检测很简单,称500g 砂用烘箱,或微波炉烘干后计算得出砂石的含水率。
3. 粗、细集料的划分标准(1)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 的碎石、碎石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 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m 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 (2)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 的碎石、碎石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 的天然砂、人工砂4. 细集料中含有的有含杂质 (1)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2)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3)轻物质含量 (4)云母含量 (5)有机质含量5.细集料连续、间断级配的优缺点(1)连续级配:粗细粒径逐级都有,有较好的工作性,施工和易性好,易搅拌,但粗集 料之间没有形成骨架,力学指标不好。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
一、填空题
1、材料的吸水性用_吸水率___表示,吸湿性用__含水率__表示。
2、材料耐水性的强弱可以用__软化系数__表示。
材料耐水性愈好,该值愈__大__。
3、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_小___,材料的强度愈高;接哦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闭孔愈多,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4、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则其密度不变,松散密度减小,强度降低 ,吸水率增大 ,抗渗性降低 ,抗冻性降低。
5、材料作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侧得的强度值偏低,而小试件相反,其原因是试件尺寸和试件形状。
6、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7、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压力水作用下,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二、单选题
1、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 C )渗透的性质
A. 水 ;
B. 潮气;
C. 压力水;
D. 饱和水
2、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 ,该湿砖所含水量为( D )。
A . 131.25g ;
B . 129.76g;C. 130.34g;D. 125g
3、材料的耐水性指材料( D ) 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A. 长期在湿气作用下 ;B.在压力水作用下;C.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D. 在水作用下
4、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ρ0 ‘,则存在下列关系( A )。
A. ρ>ρ0>ρ0 ‘ ;
B. ρ>ρ0'>ρ0
C. ρ0>ρ>ρ0 ‘ ; D.ρ0>ρ0 '>ρ
5、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D )提高。
A. 耐久性 ;
B. 强度及导热系数
C. 密度;D. 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
6、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B )时。
可以认为是耐水的材料。
A . > 0.95;B. > 0.85; C. > 0.75 ;D. 0.65
7、含水率为 5 %的砂220kg,则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B )kg 。
A. 209; B. 209.52 ;
C. 210;
D. 210.52
8、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表观密度ρ0A>ρ0B ,则A材料的保温性能比B材料( B )。
A.好;B.差 ;C. 差不多; D.一样
9、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吸水率( A )。
;
A. 增大;
B. 减小;C.不变化ﻭD. 不一定增大,也不一定减小
10、当材料的润湿边角θ为( A )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A、>90°B、≤90°C、0°
11、木材的虫蛀影响其耐久性。
此破坏因素为( B )
A、化学因素;
B、生物因素;C、物理因素。
ﻭ12、、吸水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不可能的是( A )。
A、吸水率小于含水率;B、吸水率等于含水量;C、吸水率大于含水率。
13、含水率为4%的湿砂100kg,其中水的重量为( C )
A 、100×0.04; B、(100-4)×0.04; C、100×0.04÷(1+0.04)
14、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材料在荷载作用下( C)。
A、越易变形;
B、对变形无影响;
C、越不易变形。
三、判断题(对的划√,不对的划×)
1、含水率为4% 的湿砂重100g,其中水的重量为4g。
(× )
2、热容量大的材料导热性大,外界气温影响室内温度变化比较快。
( × )
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者比封闭微孔者的导热系数大。
( √ )
4、同一种材料,其表观密度越大,则其孔隙率越大。
( × )
5、将某种含水的材料,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为最小。
( × )
6、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 )
7、在进行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 √ )
8、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 ×)
9、孔隙率大的材料,其吸水性率不一定高。
( √ )
10、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均较小。
( × )
11、材料的密度一定高于其表观密度。
( √ )
12、软化系数表示材料的抗渗性。
( ×)
13、软化系数大的材料,其耐水性差。
( ×)
14、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高于其它强度。
( √ )
15、用于水位升降部位的重要结构材料的软化系数应不小于0.75。
( × )
四、、论述题
1、分析论述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材料强度、抗渗性、抗冻性和吸湿性的影响。
2、材料的化学耐久性和耐久性对建筑的使用功能有何重要意义?
五、计算题
1、在质量6.6kg、容积为10L的容器中,装满气干状态的卵石后称得总质量为21.6kg,卵石的空隙率为42%,求该卵石的密度。
解:
密度:
2、一块普通粘土砖,外型尺寸为240×115×53mm,吸水饱和后质量为2900g,烘干后质量为2500g,现将该砖磨细过筛再烘干后取50g,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5cm3。
试求该砖的吸水率、密度、表观密度及孔隙率。
解:吸水率:
密度:
表观密度:
孔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