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城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34
国内影视城案例全国影视基地众多,但整体来看,亏损较多,盈利的较少 全国影视基地概况⏹数量众多、盈利少:影视基地每个省都有,但成型的不多,能够正常运作的只有十四五家,还有十几家不成规模,但已经立项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有110多家。
⏹经营情况整体较差: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影视城约80%亏损,15%收支持平,仅有5%能获取利润。
⏹影视基地两大收入来源:一是影视剧外景拍摄的场租、提供的配套服务以及剧组食宿消费;二是旅游收入(门票、餐饮等)。
9 3 7 10 1 2 6 8 4 5 9 浙江金华横店影视城 3 河北涿州影视城 6 上海车墩影视基地 10 广东中山影视基地 1 长春长影世纪城 2 北京北普陀影视城7 江苏吴江市同里影视基地8 浙江宁波象山影视基地 4 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 5 河南焦作影视城 全国十大影视基地分布图横店影视基地横店镇⏹概况: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7万,外来人口9.5万。
⏹横店是“工业化、影视化、城市化”和谐发展的江南名镇,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列为首批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被誉为“中国磁都”“中国好莱坞”。
2012年国地税收入16.56亿元,农(居)民人均收入21035元。
⏹经济:世界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现代化工业强镇——以磁性材料、高科医药、电子电气等为主导,被列为国家星火技术产业密集区,拥有横店东磁、普洛康裕、太原刚玉3家上市公司。
2012年,2000万规模以上企业61家,规上企业总产值达153.18亿元。
现代化新型小城市——完善的城区交通路网,旅游特色专线,东磁大厦、贵宾楼、国贸大厦等星级宾馆11家,各类餐旅馆500多家,床位22000余个,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同时游客集散中心、横店通用机场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现代化影视文化综合新区——拥有28个跨越千年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开创了以独特的影视外景、娱乐活动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模式,通过完善影视产业要素体系和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吸引大批海内外影视机构落户横店。
影视旅游产品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影视旅游产品研究——以横店影视城为例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影视旅游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作为中国最大的影视旅游景区之一,横店影视城成为研究这一领域的典型案例。
本文将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探讨影视旅游产品的特点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横店影视城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占地面积约1500亩,是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
自1995年开园以来,横店影视城已经吸引了国内外无数观众的目光。
横店影视城秉承“真实还原、恢复历史”的理念,以建筑布景、特技表演、影视拍摄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大量中国古代历史、现代社会和少数民族的风貌。
横店影视城是一座既可以拍摄影视剧,也可以接待游客观光的旅游景区。
首先,横店影视城作为一种以影视为载体的旅游产品,具有浓厚的叙事属性。
游客来到横店影视城,有机会亲身感受到影视作品的幕后制作过程,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
无论是走进中世纪的皇宫,还是置身于古代战争的现场,游客们都能够借助建筑布景和特技表演,仿佛跨越时空进入到电影或电视剧中。
这种叙事属性不仅满足了游客们对电影和电视剧的好奇心,也增强了游客与景区之间的情感共鸣。
其次,横店影视城既是一座影视拍摄基地,也是一座旅游景区,结合了旅游与影视两个产业,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
横店影视城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横店影视城周边的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业都迅速崛起,并与横店影视城形成互动关系。
此外,影视拍摄产生的一系列效应,如电影周边商品的销售、影视明星的代言等,也为旅游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影视旅游产品的兴起对旅游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影视旅游产品的推出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游客们不再仅限于景点观光,更可以通过与影视剧的互动,融入到电影或电视剧的世界中。
其次,影视旅游产品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可忽视。
横店影视城作为一个集电影拍摄、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案例分享大厂影视小镇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蓬勃发展,而作为最具中国文化气质的北京,文化企业全线升级。
逐渐形成以“北京CBD-定福庄”文创实验核心区,沿通惠河一路向东至宋庄,形成以定福庄-宋庄为主轴的“京东文创走廊”。
顶级资源集聚,吸引千万高端行业人才集聚,助力中国文创产业腾飞。
简介大厂影视小镇处于北京传媒走廊东延线上,发展文创产品优势突出,已布局影视全产业链,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如今影视资源、人才集聚,将全力对接北京东部影视传媒事业,成为“京东文创走廊”中重要的一极,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园区经营策略1.首个影视产业全产业链以影视产业为支柱,打造影视产业集群,以“影视+”为策略,推动文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构建高端产业生态圈。
2.国际化硬件设施标准以硬件载体为竞争优势,通过国际化标准的电影电视棚、后期制作平台、创意化办公环境,打造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吸引力。
3.全球产业要素集聚以“人才+孵化”为核心驱动,聚集全球产业资源、人才、高端要素,打造影视高地。
4.水江风貌英伦风情小镇依托大厂独特的水乡生态底板,落地纯正英伦风情小镇,创造“入境”小镇风貌,构建全系小镇配套,打造独特的小镇生活场。
园区特色四大创新服务平台1.教育培训平台引入国际一流培训机构和专业明星导师,提升中国影视人才实践水平。
2.创新孵化平台整合美国、韩国、英国等创新孵化资源,提升影视产业创新能力,促进融入全球影视产业发展。
3.金融服务平台与银行及完片担保公司合作,成立总额10亿津京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基金,助推影视企业快速增长。
4.版权交易平台引入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加速从项目挖掘到项目交易的商业化进程。
智慧运营,打造智能化小镇生活影视小镇将重点打造WIFI全覆盖、线上园区、线上小镇等智慧社区网络服务,实现以线上服务平台+线下服务空间全面覆盖小镇产业、生活、游览的需求,为小镇企业、居民、游客带来更好、更智慧、更便捷的生活工作经验。
影视基地建设案例要说影视基地建设的成功案例,那横店必须拥有姓名啊!以前横店就是个普通的小镇,没什么特别的。
但有人就有了个超级大胆的想法:咱们建个影视基地呗。
这就好比在一片平地上要凭空造一个电影世界出来,可牛了。
首先呢,场地得大。
横店那是圈了一大片地,各种风格的建筑都开始搞起来。
古代的宫殿那是必不可少的。
你看那明清宫苑,简直就是按照故宫的样子建的,那规模、那气势,就差没把真皇帝给请进去了。
很多古装剧,特别是那种宫廷剧,在这儿一拍,那感觉就对了。
演员们穿着古装在里面走来走去,就像真的穿越回古代了一样。
而且啊,横店可不只是有古代建筑。
民国时期的街道也建得像模像样。
什么老上海的弄堂啊,民国的商行啊,走在那条街上,感觉随时能碰到穿着旗袍的美女和戴着礼帽的少爷。
谍战剧就特别喜欢在这儿拍,因为那种旧时代的氛围,只要摄像机一架,就全出来了。
在配套设施方面,横店也是做得相当不错。
酒店啊,从高档的到经济实惠的,应有尽有。
那些演员和工作人员,不管是大明星还是小群演,都能找到合适的地方住。
餐饮也很丰富,全国各地的美食都能在横店找到。
毕竟这么多人在这儿拍戏,吃不好可不行。
再说群演这一块,那简直就是个奇迹。
横店有好多怀揣着明星梦的人,号称“横漂”。
这些人就像流动的风景一样,每天在各个片场等着当群演。
他们的存在让横店的影视拍摄变得特别有活力。
有时候你去横店,就会看到一群穿着古装或者民国服饰的人在街上走着,还以为自己闯进了一个大型古装剧或者民国剧的拍摄现场呢。
横店影视基地就像一个大磁石,把剧组、演员、游客都吸引过去了。
它成功地把一个小镇变成了一个影视产业的超级基地,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让很多影视作品有了理想的拍摄场地。
这就像是一场魔法,把横店从默默无闻变成了影视界的璀璨明珠。
咱再来说说无锡的三国影视城。
这个地方可有意思了,它就像是专门为三国迷们打造的一个大乐园,同时也是影视拍摄的绝佳之地。
当初要建这个影视城的时候,肯定是有人对三国文化爱得深沉啊。
微短剧影视基地案例借鉴咱今儿就唠唠微短剧影视基地那些事儿,看看有啥能借鉴的好点子。
一、横店影视城——微短剧的新舞台。
1. 场景资源丰富。
横店那可是出了名的影视基地啊。
对于微短剧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场景宝库。
比如说拍个古装微短剧,从皇宫大院到市井小巷,啥场景都有。
就像你想拍一个古代公主微服私访的故事,那皇宫里金碧辉煌的宫殿可以拍公主出发前的场景,然后到市井中那些古旧的小店铺、热闹的集市,就能轻松找到合适的地方拍摄。
这可太方便了,不像有些地方,为了找个合适的场景还得四处奔波,重新搭景又费钱又费时间。
2. 专业的配套服务。
在横店,有很多专业的群演。
这些群演可都是经过一定训练的,他们知道怎么在镜头前表现。
对于微短剧来说,有时候不需要太多台词的小角色,他们能轻松胜任。
而且横店还有各种道具租赁的地方,不管是古代的兵器,还是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都能租到。
这就好比你是一个厨师,到了一个啥食材和厨具都齐全的大厨房,想做啥菜都容易。
3. 品牌效应带动。
横店影视城本身就有很大的品牌影响力。
很多观众一听到在横店拍的,就会觉得这个剧可能有点看头。
微短剧要是能利用好这个品牌效应,就像搭了顺风车一样。
比如说宣传的时候说“本剧于横店影视城取景拍摄”,这就会吸引不少观众的眼球,让大家觉得这个微短剧制作可能比较精良。
二、象山影视城——特色场景助力微短剧。
1. 海洋场景特色。
象山影视城有独特的海洋场景。
这对于一些有海洋元素的微短剧可太有用了。
想象一下,拍一个海边渔村的爱情故事,那里有美丽的沙滩、古朴的渔船,还有海边的小木屋。
这些场景都能给微短剧增添独特的氛围。
不像在内陆城市,要找个像模像样的海洋场景可难了,要么就得靠特效,但是特效又很烧钱。
在象山影视城,直接实景拍摄,成本低效果还好。
2. 武侠文化底蕴。
这个影视城有浓厚的武侠文化底蕴。
到处都是那种古色古香的武侠建筑,像什么镖局、客栈之类的。
如果要拍个武侠风格的微短剧,那可真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造景区成功案例那我得给你讲讲横店影视城这个超厉害的人造景区案例。
你知道吗?横店影视城那可是“造星”“造梦”的地方。
一开始啊,横店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地方,但是人家有眼光啊,就想搞个大事情。
他们就开始大规模地建造各种影视拍摄场景,从气势恢宏的秦朝宫殿,那宫殿一建起来,感觉秦始皇随时能带着兵马俑出来溜达一圈似的;到古色古香的明清民居,那小巷子、四合院,真像穿越回古代一样。
这就吸引了大量的明星和剧组过来。
那明星多了,粉丝们能不来吗?于是啊,横店就顺势搞起了旅游。
游客们心里想啊,“哟呵,能去明星拍戏的地方逛逛,说不定还能偶遇个偶像呢!”所以每年到横店旅游的人那是乌央乌央的。
而且横店还特别会玩,它不仅仅是让你看看景儿,还搞了很多体验活动。
比如说你可以穿上古装,体验一下当演员的感觉,在那些仿古建筑里演一场自己的“宫廷大戏”或者“武侠传奇”。
这可把游客们乐坏了,特别是那些有个演员梦的游客,在横店过足了戏瘾。
还有就是横店的宣传做得特别好。
人家时不时就弄出个什么横店影视节之类的活动,把那些大牌明星、导演、制片人都聚在一起,在娱乐新闻上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
这下全世界都知道有个横店影视城了,想不火都难啊。
另外一个成功的人造景区就是深圳的世界之窗。
这名字一听就很霸气,感觉要把世界都装进来似的。
深圳世界之窗就像是一个世界奇观的大集合。
它把世界各地有名的建筑都按比例缩小建在了一个景区里。
你在里面走一圈,就像环游世界了一样。
一会儿在埃菲尔铁塔下自拍,一会儿又跑到埃及金字塔前面感叹古人的智慧。
它成功的地方在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快速了解世界的窗口。
对于那些没机会出国旅游,或者想一次性看遍世界名胜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个福音。
而且它还很注重文化体验,每个建筑周围都会有一些关于这个国家或者地区文化的小展示或者小表演。
比如说你走到荷兰的风车那里,旁边可能就有穿着荷兰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给你介绍荷兰的奶酪文化。
再有呢,深圳本身就是个很有活力、人流量很大的城市。
影视小镇不会做?这些创新案例告诉你影视IP主题型文旅小镇依托影视拍摄地、影视人物、影视场景、动漫等IP元素,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特定效应的主题小镇。
影视IP主题文旅小镇将影视文化、动漫文化融入到区域平台旅游发展中,以影视资源、动漫资源为核心,经过深度开发级产业融合形成系列旅游体验产品,进而带动文旅产业快速品牌化、项目化,随着影视娱乐产业及IP主题开发的快速推进,影视IP主题已成为特色文旅小镇极具代表性的开发类型。
华谊董事长王中军表示:“娱乐公司最大的价值就是创造大IP、超级IP,甚至是全球超级IP。
谈及IP大战的本质,华谊总裁王中磊曾说“这反映了优质娱乐内容的稀缺性。
对于娱乐行业来说,谁能提供最优质、最丰富、并拥有品牌影响力的娱乐内容,谁就能拥有最大的用户粘性,创造出最大的商业价值。
”下文将立体解析国内外影视IP+文旅小镇典型案例1、横店影视小镇发展模式解读横店,由横店影视城为核心撬动,随着影视文化产业、影视文化旅游产品不断升级,从最初单一影视基地逐步发展为影视旅游景区,进一步向影视主题文化小镇升级转变。
横店影视小镇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拥有近4000部影视作品的IP开发基础,共建有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等近30个大型实景拍摄及旅游体验基地,是中国影视IP要素最为密集的产业基地和影视梦工厂。
横店影视文化小镇,是集影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创意旅游综合体。
横店影视小镇影视产业飞速发展,带动了其他衍生产业发展,2015年接待游客1518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拉动了横店影视小镇地产、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产业发展;是典型的“影视IP+旅游小镇”发展模式和成功样本。
2、华谊兄弟+文旅小镇IP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解读以电影为“王牌业务”的华谊兄弟,2011年起,开始在国内布局开发落地实景娱乐项目,由传统影视向以影视为IP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先后在上海、苏州、深圳、海口、重庆、长沙等城市建设电影小镇、电影公社、电影世界等实景娱乐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