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药物化学思考题_1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4
药物分析重点思考题绪论第一章1、中国药典内容分哪几部分?正文部分包括哪些项目?答: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正文、附录、凡例正文部分包括:品名(中文名,汉语拼音名与英文名)、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含量或效价、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类别、规格、贮藏、制剂等。
2、在药分工作中可参考的国外药典有哪些?答:美国药典与美国国家处方集(USPNF) 、英国药典(BP) 、日本药局方(JP) 、欧洲药典(Ph.Eup) 、国际药典(Ph.Int)3、溶液的百分比用%表示,单位是什么?答:g/g是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4、中国药典的附录包括哪些内容?答:附录组成: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除另有规定外,正文中所用试药,均应按附录要求规定选用。
所用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滴定液等也应按附录规定配制。
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5、试述药品检验程序及各项检验的意义。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取样、检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留样、写出报告。
第二章1、药物鉴别的意义是什么?答:药物鉴别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手段来辨别药物的真伪的试验,收载在药品质量标准的鉴别项下,在药物分析工作中属首项工作。
辨别药品的真伪是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条件。
2、什么是一般鉴别试验和专属鉴别试验?答:根据反应的专属性可将鉴别试验分为一般鉴别试验和专属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是以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该类药物真伪的方法。
专属鉴别试验是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灵敏的定性反应来区分同类药物中的各个药物单体,达到确证药物真伪的目的。
中国药典采用红外法鉴别药物时,试样的制备方法有哪些?答:压片法、糊法、膜法、溶液法如何利用色谱法鉴别药物?答:色谱鉴别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色谱条件下,产生各自的特征色谱行为进行鉴别试验,采用与对照品在相同的条件下分离、并进行比较,根据两者保留行为和检测结果是否一致来验证药物真伪。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讲义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药学教学研究室2008年9月药物化学实验内容计划教学目的和对学生要求: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掌握药物合成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同学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严密科学态度和良好工作作风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为此,提出如下实验须如:1.遵守实验室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
不违章操作、严防爆炸、着火、中毒、触电、漏电等事故的发生。
若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2.实验前作好预习,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排好当天计划,争取准时结束,实验过程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凡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以及有关的重量、体积、温度或其它数据,应立即如实记录。
实验完毕后认真总结,写好报告,将精制所得产物包好,贴上标签(写下日期、样品名称、重量)交给老师。
3.实验室中保持安静,不许大声喧嚷,不许抽烟,不迟到不随便离开,实验台面保持清洁,使用过的仪器及时清洗干净后,存放实验柜内。
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丢人废物缸内,绝不能丢人水槽和窗外,以免堵塞和影响环境卫生。
4.公用仪器及药品用完后立即归还原处,破损仪器应填写破损报告单、注明原因。
节约用水、用电、节约试剂,严格药品用量。
5.保持实验室内整洁,学生采取轮流值日,每次实验完毕,负责整理公用仪器。
将实验台、地面打扫干净、倒清废物缸,检查水、电(是否关闭水龙头、拉下总电闸刀,拔下电插头)。
关闭门窗。
实验一仪器设备的认识和使用学时:2一实验目的:让即将做该实验的学生初步认识所要接触的仪器设备,并且学会其使用和维护的方法。
二操作:1.认识每一个玻璃仪器,了解其用途2.掌握实验室每个设备的使用实验二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学时:8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掌握阿司匹林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2.熟悉和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3.进一步巩固和熟悉重结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4.了解阿司匹林中杂质的来源和鉴别。
实验五、肉桂酸的制备
1.肉桂酸制备实验为什么用空气冷凝管做回流冷凝管?
答:因为回流温度超过150℃,易使水冷凝管炸裂。
2.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新蒸馏过的苯甲醛?
答:苯甲醛放久了,由于自动氧化而生成较多量的苯甲酸,这不但影响反应的进行,而且苯甲酸混在产品中不易除干净,将影响产品的质量。
故本反应所需的苯甲醛要事先蒸馏,截取170~180℃馏分供使用。
3.在制备肉桂酸操作中,你观察温度计读数是如何变化的?
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计的读数逐渐升高。
4.在肉桂酸的制备实验中,能否用浓NaOH溶液代替碳酸钠溶液来中和水溶液?答:不能,因为浓NaOH溶液易使未转化的苯甲醛发生歧化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为固体不易与肉桂酸分离,产物难纯化。
5.在肉桂酸的制备实验中,水蒸气蒸馏除去什么?可否不用通水蒸气,直接加热蒸馏?
答:水蒸气蒸馏主要蒸出未转化的苯甲醛。
就本实验而言,可以不通水蒸气,直接加热蒸馏,因为体系中有大量的水,少量苯甲醛,加热后,也可以使苯甲醛在低于100℃,以与水共沸的形式蒸出来,其效果与通水蒸气一样。
6.用有机溶剂对肉桂酸进行重结晶,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操作要注意:在制备热的饱和溶液时,要在回流冷凝装置中进行,添加溶剂时,将灯焰移开,防止着火;热抽滤时,动作要快,防止过热溶剂汽化而损失。
7.制备肉桂酸时,往往出现焦油,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除去的?
答:产生焦油的原因是:在高温时生成的肉桂酸脱羧生成苯乙烯,苯乙烯在此温度下聚合所致,焦油中可溶解其它物质。
产生的焦油可用活性炭与反应混合物碱溶液一起加热煮沸,焦油被吸附在活性炭上,经过滤除去。
药物化学习题及答案药物化研究题及答案1. 请解释下面术语的含义:a. 分子结构:指化学物质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的组合。
b. 反应速率:指完成化学反应的速度或单位时间内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
c. 功能团:指影响有机分子化学性质的特定原子或原子团。
d. 光谱学:指通过测量电磁辐射与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化学物质的结构、成分和性质的科学学科。
2. 请回答以下问题:a. 什么是化学键?它分为哪几种类型?化学键是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b.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官能团及其功能。
- 羟基(-OH):增强溶解性和酸碱性。
- 醛基(-CHO):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 羰基(-C=O):参与酰基转移反应。
- 氨基(-NH2):提供质子酸性和氢键能力。
- 羧基(-COOH):有机酸性。
- 胺基(-NH2):提供质子碱性和氢键能力。
c. 简要解释以下术语:- 极性:指化学物质中原子间电荷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 pH值:指溶液中氢离子(H+)浓度的负对数。
- 弱酸:指在水中能部分解离产生质子(H+)的酸。
- 氢键:指当一个氢原子与高电负性原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形成的化学键。
3. 请解答以下问题:a. 什么是立体化学?它在药物化学中有什么重要性?立体化学是研究分子空间结构的科学。
在药物化学中,立体化学可以影响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改变药物的活性、选择性和副作用。
b. 请解释什么是抗氧化剂,并提供一个示例。
抗氧化剂是能够阻止或减缓氧化反应的物质,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伤。
维生素C是一个常见的抗氧化剂。
以上是《药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的简要内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考专业教材或咨询专业人士。
药物化学习题第⼀章绪论1、什么是药物化学?P1。
什么是化学药物?根据药物的来源不同,化学药物可分为哪⼏⼤类型?化学药物指⽤于预防、治疗、诊断⼈的疾病,有⽬的的调节⼈的⽣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法和⽤量的物质。
可分为天然药物(植物药、抗⽣素、⽣化药物)、半合成药物、合成药物、基因⼯程药物。
2、现代药物化学设计的特点?(能判断药物属于什么作⽤靶点)(1)、以受体作为药物的作⽤靶点:216个分为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P5(2)以酶作为药物的作⽤靶点:134个酶抑制剂具有更⾼的治疗价值。
P6(3)以离⼦通道作为药物作⽤的靶点:如钙、钾、钠、氯离⼦通道剂(4)以核酸作为药物的作⽤靶点:主要是抗肿瘤药和抗病毒药。
如5-FU3、药物的命名有哪⼏种?依据原则分别是什么?(能判断药物名称属于哪种命名⽅法)(1)通⽤名:以《中国药品通⽤名称》为依据。
它是以国际⾮专利药品名称为依据,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的。
中国药品通⽤名称(CADN)遵循规则:中⽂名尽量与英⽂名对应、⾳译为主、长⾳节可简缩、宜顺⼝;简单⽆机物可⽤化学名;可采⽤相同词⼲(词头或词尾)表⽰同类药物。
(2)化学名化学名的命名⽅法:以母体名称作为主体名;⽤介词连缀上取代基或官能团的名称;按规定的顺序注出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位次。
(3)商品名:应⾼雅、规范、不庸俗、不能暗⽰药品的作⽤、⽤途,简易顺⼝。
可以申请法律保护。
如:护彤、补⾎⼝服液等第⼆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巴⽐妥类结构⾮特异性药物P16影响作⽤强弱和长短的因素P17构效关系P172.吗啡的结构改造和修饰P43作⽤的受体亚型:阿⽚受体分为µ、κ、δ和σ四种Morphine是µ、κ、δ三种受体的激动剂;⽤强度–µ> κ> δ⽐较选择题A、吗啡B、哌替啶C、AB都是D、AB都不是1、⿇醉药 D2、镇痛药 C3、主要作⽤与µ受体 C4、选择性作⽤于κ受体 D5、肝脏代谢途径之⼀为去N-甲基C思考题1、中枢性镇痛药按来源分可以分为哪⼏类?这些药物化学结构和类型不同,但为什么都具有类似吗啡的作⽤?P412、根据吗啡和可待因的结构,解释为何吗啡可与中性三氯化铁反应,⽽可待因不反应?可待因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以与三氯化铁发⽣显⾊反应?、P43第六章阿司匹林合成路线及主要杂质鉴定P201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1 合成M 胆碱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化学结构有哪些异同?氯贝胆碱和硫酸阿托品(构效关系)第四章循环系统药物β-受体阻断剂1、典型β-受体阻断剂结构特点(芳氧丙醇胺侧链、S 构型)2、构效关系(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较)盐酸普萘洛尔钙离⼦通道阻滞剂1、钙离⼦通道阻滞剂作⽤及分类2、硝苯地平活性构象(⼆氢吡啶类)3先导化合物定义及其优化⽅法P439-P433某患者,被诊断患有⾼⾎压,医⽣给他服⽤依那普利后,⾎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天然药物化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2008年8⽉复习思考题第⼀章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速逆流⾊谱技术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3、超声波提取技术4、⼆次代谢过程⼆、以下每⼀道考题下⾯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个最佳答案。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A. 纤维素B. 展开剂中极性较⼩的溶液C. 展开剂中极性较⼤的溶液D. ⽔2、硅胶⾊谱⼀般不适合于分离()A、⾹⾖素类化合物B、⽣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3、⽐⽔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A. CHCl3B. 苯C. Et2 OD. ⽯油醚4、利⽤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法是: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渗漉法D、浸渍法5、由甲戊⼆羟酸演变⽽成的化合物类型是A. 糖类B. 萜类C. 黄酮类D. ⽊脂素类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实现分离的⽅法有A.醇提⽔沉法B.铅盐沉淀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7、与⽔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A. CHCl3B. 丙酮C. Et2 OD. 正丁醇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A物理吸附B氢键吸附C分⼦筛效应D、化学吸附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 杂质B. ⼩分⼦化合物C. ⼤分⼦化合物D. 两者同时下来三、判断对错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种展开剂展开,呈单⼀斑点,所以该晶体为⼀单体。
( )2、糖、蛋⽩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次代谢产物。
()3、⼆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氧化、热解及提⾼品质的突出优点。
()4、⾊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法()5、铅盐沉淀法常⽤于中药⽣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物转化,可为⼀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7、在活性筛选⽅法的指导下进⾏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作者与活性测试⼈员两个⽅⾯的配合。
药剂实验思考题答案【篇一:药剂学实验思考题】>思考题1.乳剂的制备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①乳化剂的性质;②乳化剂的用量,一般应控制在0.5%~10%;③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宜在50%左右;④分散介质的黏度;⑤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一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⑥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⑦微生物的污染等。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乳剂?由于乳剂中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必需加入乳化剂,并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制备乳剂。
乳化剂的作用机理是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防止液滴合并。
3、分析液体石蜡乳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液体石蜡 60g 油相,调节稠度尼泊金乙酯 1g 防腐剂蒸馏水4、干胶法和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
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
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其比例为2:2:1,液状石蜡比例为3:2:1。
2.注射剂的制备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原料药材质量的优劣、提取工艺的选择、配伍不当、配药环境、溶液ph的改变、辅料的质量与配伍情况、灌封的工作状况、灭菌条件的影响、安瓿的质量和前处理、其它影响因素。
2、影响vc注射液质量的因素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 ,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C缺乏而致的各种坏血病。
维生素C注射液在生产中因配制工艺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常出现药液外观发黄 ,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3、制备vc注射液时为什么要通入二氧化碳?不同可以吗?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
西南大学《药物化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0749)《药物化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 吗啡(Morphine)在临床上的作用是( )2 紫杉醇是一种二萜化合物类的抗( )药3 乙醚可用作( )药,其作用于( )4 碳酸锂可用于治疗( )5 青霉素在临床上的作用是( )6 巴比妥类药主要用于( )7 氯仿可用作( )药,其作用于( )8 紫衫醇是抗()药。
9 氟康唑是抗真菌药,结构中含有两个()环10 胰岛素是治疗( )病的有效药物11 顺铂的临床作用是治疗( )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题中的论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用‘T’表示,不正确的用‘F’表示,请将其填入题首的括号中。
( ) 1.贝诺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杀虫药。
( ) 2.苯巴比妥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出血,过敏性哮喘( ) 3.碘解磷定是有机磷农药的解毒剂。
( ) 4.维生素K是一类萘醌结构的、具凝血作用的化合物的总称。
( ) 5.溴丙胺太林的用途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
( ) 6.盐酸普萘洛尔,属于芳氧丙醇胺类,侧链含一个手性碳原子,S型活性强。
主要用途是预防心绞痛、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
( ) 7.哌嗪可用于治疗感冒。
( ) 8.左氟沙星的作用是治疗艾兹病,结构中含有羧基。
( ) 9.异烟肼是治疗胃溃疡药物。
( ) 10.克霉唑和氟康唑均为三唑类抗真菌药。
( ) 11.阿胞苷是抗疟药。
( ) 12.青霉素的缺点是不耐酸、不耐酶、抗菌谱窄、过敏反应。
( ) 13.紫衫醇是氮芥类抗癌药。
( ) 14.胰岛素是治疗肺结核的有效药物( ) 15.维生素B1主要用于维生素B1缺乏症,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不良、营养不良、心脏功能障碍等( ) 16.评定药物必须考虑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 ) 17.氟尿嘧啶的用途主要是抗炎、镇痛和解热。
( ) 18.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治疗胃肠道出血,过敏性哮喘( ) 19.碘解磷定是有机磷农药的解毒剂。
药化思考题药化思考题第⼆章抗肿瘤药1、按作⽤机理,抗肿瘤药药物的分类。
各类的结构类型、作⽤机理及代表药物。
作⽤机理:(1)直接作⽤于DNA,破坏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2)⼲扰DNA和核酸合成的药物;(3)抗有丝分裂,影响蛋⽩质合成的药物;(4)作⽤于肿瘤信号转导机制的药物⼀、直接作⽤于DNA的药物1、烷化剂:(1)氮芥类:脂肪氮芥(盐酸氮芥);芳⾹氮芥(苯丁酸氮芥);氨基酸氮芥(美法伦、氮甲)杂环氮芥(环磷酰胺,⼜名癌得星)作⽤机制:在DNA鸟嘌呤间进⾏交链结合,阻断DNA的复制(2)⼄撑亚胺类:曲他胺(TEM)、替哌(TEPA)、塞替哌、丝裂霉素C(3)甲磺酸脂类:⽩消安(4)亚硝基脲类:β-氯⼄基亚硝基脲卡莫司汀(卡氮芥)、尼莫司汀、雷莫司汀作⽤机理:亚硝基使N原⼦与相邻羰基之间的键不稳定分解⽣成亲和性试剂,DNA发⽣烷基化。
2、⾦属铂配合物:顺铂、卡铂作⽤机理:活泼离⼦与DNA分⼦两个嘌呤碱基洛合形成螯合物,嵌在DNA上,使DNA断键,顺式与DNA作⽤,反式⽆效。
3、直接作⽤于DNA的天然产物:博来霉素(BLM)4、DNA拓扑酶抑制剂:(1)Topo I抑制剂(作⽤于单链):喜树碱、拓扑替康、(2)Topo Ⅱ抑制剂(作⽤于双链):多柔⽐星、阿霉素、柔红霉素⼆、⼲扰DNA合成和核酸的合成(抗代谢肿瘤的药物)1、嘧啶拮抗物(1)尿嘧啶衍⽣物:氟尿嘧啶(5-Fu)、(2)胞嘧啶衍⽣物:盐酸阿糖胞苷(APA-C)2、嘌呤拮抗物:巯嘌呤(6-MP)3、叶酸拮抗物:甲氨蝶呤(MTX)、氨基蝶呤三、抗有丝分裂的药物:秋⽔仙碱、长春碱类、紫杉醇2、重点掌握烷化剂类和⼲扰DNA合成类(代谢拮抗)3、重点药物:环磷酰胺、顺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多柔⽐星、巯嘌呤、甲氨蝶呤4、熟悉药物:丝裂霉素C、博来霉素、紫杉醇第三章抗病毒药和抗艾滋病药1、了解抗病毒药物的主要靶点和各类药物的结构类型抗病毒药的靶点(作⽤⽅式)1、阻⽌病毒在细胞上吸附:丙种球蛋⽩2、阻⽌病毒穿⼊细胞:⾦刚烷胺类3、阻⽌病毒复制核酸:核苷类4、增强免疫:⼲扰素靶点:1、抑制病毒复制初始时期的药物(1)⾦刚烷胺类:(2)⼲扰素及⼲扰素抑制剂:(3)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2、⼲扰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选择性的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或其他和总要酶(如激酶、聚合酶),从⽽阻断病毒特有的RNA和DNA的合成。
药物化学思考题一、填空题1、药物化学是和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发明,发现,设计,鉴定和制备的科学。
2、药品是指用于、和诊断人体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的,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3、药品的名称包括、、商品名和俗名,盐酸氯丙嗪的俗名为,因其可降低人体的正常体温而得名。
4、药物的I相代谢称为反应,指药物的降解过程,Ⅱ相代谢称为反应,指的排泄过程。
5、非甾体抗炎药是通过抑制体内的和而发挥作用的,其中对抑制是副作用发生的主要原因。
6、半合成头孢菌素C的母体和是青霉素为原料制备的。
仅是由头孢菌素C裂解制备的。
7、棒酸能够有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和合用组成复方制剂,商品名叫Augmentin.8、磺酸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细菌酶系统对的利用,影响四氢叶酸的合成,进而影响核酸的合成,其中新诺明和·合用可显著增强抗菌活性。
(二)1、药物化学是和学科的交叉学科,是基于的学科,也含有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的相关知识。
2、按临床用途麻醉药可分为麻醉药和麻醉药。
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又将麻醉药分为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3、β-受体拮抗剂按对选择性分为,,的药物。
4、胆碱能受体分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
5、药物按临床用途分为、、、。
6、化学药物一般分为、、。
二、单项选择题(一)1、盐酸普鲁卡因是通过对下面哪个天然产物结构简化而得到的。
A 阿托品B 青蒿素C 可卡因D 奎宁2、抗精神病类药物的结构类型不包括。
A 噻吨类B 乙内酰尿类C 丁酰苯类D 吩噻嗪类4、化学结构如下的药物是。
OOFOHNA 环丙沙星B 氧氟沙星C 巴洛沙星D 诺氟沙星5、下列结构中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
NH.CH3Ci OAONH2BOHOCNN NCOOHONHND6、盐酸哌定速属于以下哪类合成镇痛药。
A 吗啡烃类B 氨基酮类C 苯基哌啶类D 苯并吗喃类7、罗红霉素属于以下哪类抗生素。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药物、药物化学、先导化合物、前体药物、软药2、药物近代发展分为哪几个来源?3、药物的杂质定义、有哪些来源?什么是药物的纯度、怎样表示?药物的质量标准依据什么?4、药物有哪几种命名方法?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镇静催眠药:1、巴比妥类药物的有效结构特征(两点);影响其药效强弱的主要因素。
2、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基本原理、化学通性。
3、地西泮的化学命名、代谢方式。
抗癫痫药:1、生物电子等排体概念,举例。
2、苯妥英钠的结构、与巴比妥的反应区别、水解及代谢产物。
3、丙戊酸钠的合成方法、制剂注意事项。
4、指出卤加比结构中的载体部分,并简述其作用。
抗精神病药:1、氯丙嗪的发现过程及重要意义。
2、氯丙嗪的结构、化学名、有效构象、化学性质。
抗抑郁药1、现常用的抗抑郁药主要有哪几类?各举一例。
2、丙咪嗪的结构,它与氯丙嗪的结构区别在哪里?3、氟西汀和文拉法辛的作用机制?对映体的活性怎样?镇痛药:1、吗啡的结构和作用特点。
2、混合型、纯粹型拮抗剂的概念,举例。
3、吗啡的鉴别方法;该药物应如何保存?为什么?4、在提取吗啡时可能带进的杂质是什么?如何检出?该杂质有什么作用?5、美沙酮的化学命名,哌替啶的合成路线。
中枢兴奋药:1、咖啡因、吡拉西坦的结构、命名,了解该类药物尤其是促智药是当今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第三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拟胆碱药:1、何为“五原子规则”?氯贝胆碱是以什么为先导物改造获得的?写出其结构式并命名之。
2、溴新斯的明的结构和合成路线,简述其作用机理。
3、目前治疗和减轻AD等认知障碍症有哪些方法?代表药物?抗胆碱药:1、阿托品的结构,其水解后得到什么?如何鉴别?该药有什么副作用?是如何进行改进的?2、合成抗胆碱药有哪几种结构类型?请各举一例。
3、写出M受体阻断剂的基本结构通式,并简述其构效关系。
4、泮库溴铵和氯琥珀胆碱分别属什么类型的肌松药?二者中哪个可用新斯的明拮抗?拟肾上腺素药:1、肾上腺素的结构、性质、化学合成路线,什么是其生物前体物质?在配制其水溶液时应注意什么?2、写出药用麻黄碱的立体结构式(1R、2S),与肾上腺素相比,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沙丁胺醇的拟肾上腺素作用有什么样的选择性?是基于结构中的哪部分?组胺H1受体拮抗剂:1、曲比那敏、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分别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的抗组胺药?2、扑尔敏是和酸形成的盐?其结构、鉴别方法。
药剂实验思考题答案药剂实验思考题答案【篇⼀:药剂学实验思考题】>思考题1.乳剂的制备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乳剂属于热⼒学不稳定的⾮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①乳化剂的性质;②乳化剂的⽤量,⼀般应控制在0.5%~10%;③分散相的浓度,⼀般宜在50%左右;④分散介质的黏度;⑤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⑥制备⽅法及乳化器械;⑦微⽣物的污染等。
2、⽯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乳剂?由于乳剂中液滴具有很⼤的分散度,总表⾯积⼤,表⾯⾃由能很⾼,属于热⼒学不稳定体系,因此,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必需加⼊乳化剂,并在⼀定机械⼒作⽤下制备乳剂。
乳化剂的作⽤机理是能显著降低油⽔两相之间的表⾯张⼒,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防⽌液滴合并。
3、分析液体⽯蜡乳处⽅中各组分的作⽤。
液体⽯蜡 60g 油相,调节稠度尼泊⾦⼄酯 1g 防腐剂蒸馏⽔4、⼲胶法和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燥。
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进⾏混合。
但两法初乳中油、⽔、胶三者均应有⼀定⽐例,即:若⽤植物油,其⽐例为4:2:1,若⽤挥发油其⽐例为2:2:1,液状⽯蜡⽐例为3:2:1。
2.注射剂的制备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原料药材质量的优劣、提取⼯艺的选择、配伍不当、配药环境、溶液ph的改变、辅料的质量与配伍情况、灌封的⼯作状况、灭菌条件的影响、安瓿的质量和前处理、其它影响因素。
2、影响vc注射液质量的因素是什么?应如何控制⼯艺过程?维⽣素C⼜名抗坏⾎酸 ,它是⼀种⽔溶性维⽣素 ,主要⽤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素C缺乏⽽致的各种坏⾎病。
维⽣素C注射液在⽣产中因配制⼯艺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常出现药液外观发黄 ,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3、制备vc注射液时为什么要通⼊⼆氧化碳?不同可以吗?防⽌维⽣素c被氧化。
药物化学报告和实验思考题的修改
需要大家在实验报告修正要求:
(1)自行订上封面:
(2)在封面相应的地方填上相应的内容包括成绩
(3)计算平均实验成绩并写在封面上,评分标准:
A=95分A-+90分B+=88分
B=85分B- 80分
(4)在每个实验后面按下列给出的修正答案进行修正
实验一冰片和异冰片的制备
思考题:加入稀盐酸有什么作用:
修正:稀盐酸有2个作用:
(1)用于分解钾硼氢与羰基的加成产物,生成冰片和异冰片;(2)分解过量
的钾硼氢。
实验二、三氯叔丁醇的制备实验
思考题
为什么加料顺序是先加丙酮、氯仿后再加氢氧化钾?
修正:由于丙酮单独与氢氧化钾混合会发生缩合反应
氯仿独与氢氧化钾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卡宾
只有先加丙酮、氯仿后再加氢氧化钾才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
实验三苯佐卡因的制备
思考题2:如果产物有铁盐应该如何除去?
修正:因为硫化铁的溶度积很小。
容易生成沉淀析出,所以用硫化氢除去产品中微量的铁盐。
药物化学练习、思考题第一章药物的变质反应及生物转化1、影响药物水解的外界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常采取什么措施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对药物水解的影响?2、药物一般有哪些官能团或分子结构时易发生自动氧化变质?举例说明。
3、影响药物自动氧化的外界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常采取什么措施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对药物自动氧化的影响?(作业)第二章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1、解释受体、前药两个基本概念2、举例说明什么是药物的基本结构。
3、对药物结构进行修饰的目的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
1:(1)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特殊蛋白质,个别的是糖脂。
(2)生物体内接受特殊刺激的部位。
如化学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光感受器等。
前药是指一些在体外活性较小或者无活性的化合物,在体内经过酶的催化或者非酶作用,释放出活性物质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其常常指将活性药物(原药)与某种无毒性化合物以共价键相连接而生成的新化学实体。
即前体药物。
指用化学方法合成原有药物的衍生物,这种衍生物在机体内能转化成原来药物而发挥作用。
因此,前体药物又可称为生物可逆性衍生物。
3. A.改善药物的吸收B.改善药物的溶解性C.延长药物作用时间D.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第三章麻醉药1、盐酸普鲁卡因主要能发生哪些变质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盐酸普鲁卡因所发生的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
2、写出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的结构式,盐酸利多卡因为什么比盐酸普鲁卡因的局麻作用强而持久?2.盐酸普鲁卡因第四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及抗精神失常药1、简述并举例说明巴比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作业)2、简述并举例说明巴比妥类药物的通性。
3、写出地西泮遇酸水解的反应方程式。
4、写出鉴别苯妥英钠的一种方法。
第五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1、分别写出制备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的一种方法,分析二者的稳定性(变质反应)及鉴别方法。
应用药物化学思考题1、药物化学的定义: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是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构效关系、作用机制与训练药物合成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包括普通药物化学和高等药物化学任务:为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合理的方法和工艺;揭示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以把握其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
不断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创制更多的新药。
2、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过程的速率变化的科学,而且用数学方程定量地表述和预测这些过程。
过程:1.建立数学模型2.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3.计算出有关参数4.指导临床用药、研究和确定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新药设计。
3、过膜转运的方式有那些?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膜孔扩散、易化扩散、离子对转运、胞饮作用被动扩散: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无特异性;无饱和性;药物分子必须具备合适的脂水分配系数。
大部分化学药物是通过被动扩散途径吸收的。
主动转运: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无关;有结构特异性(机体所必需的营养分子如氨基酸,可作为药物转运的载体)、有饱和性;毋须具备一定的脂水分配系数;是耗能过程。
4、药物的化学性质对吸收有何影响?1.溶解度水溶性是吸收的先决条件;同系列或同类型物质的熔点增高,溶解度降低2.脂溶性3.离解性药物的离解度越高,吸收越差。
4.分子量分子量越小,越容易吸收5、生物转化的两个阶段?生物转化:药物或其他外源性物质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
第一阶段包括对药物分子的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使分子结构中引入或暴露出极性基团。
第二阶段是将极性基团与体内的成分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和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
6、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有那些?年龄2、种属和株系的差异3、遗传因子4、性别差异5、酶的诱导6、酶的抑制7、其他因素:膳食中蛋白质与糖类的摄入比、维生素、矿物质、饥饿、营养缺乏、肝炎患者、孕妇、激素失调及时间节律7、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理论有那些?占据学说药物的作用强度与被药物分子占据的数目成正比。
应用药物化学思考题1、药物化学的定义: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是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合成方法、构效关系、作用机制与训练药物合成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包括普通药物化学和高等药物化学任务:a)为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b)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合理的方法和工艺;c)揭示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以把握其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
d)不断探索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创制更多的新药。
2、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过程的速率变化的科学,而且用数学方程定量地表述和预测这些过程。
过程:1.建立数学模型2.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3.计算出有关参数4.指导临床用药、研究和确定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新药设计。
3、过膜转运的方式有那些?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膜孔扩散、易化扩散、离子对转运、胞饮作用被动扩散: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无特异性;无饱和性;药物分子必须具备合适的脂水分配系数。
大部分化学药物是通过被动扩散途径吸收的。
主动转运: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无关;有结构特异性(机体所必需的营养分子如氨基酸,可作为药物转运的载体)、有饱和性;毋须具备一定的脂水分配系数;是耗能过程。
4、药物的化学性质对吸收有何影响?1.溶解度水溶性是吸收的先决条件;同系列或同类型物质的熔点增高,溶解度降低2.脂溶性3.离解性药物的离解度越高,吸收越差。
4.分子量分子量越小,越容易吸收5、生物转化的两个阶段?生物转化:药物或其他外源性物质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
第一阶段包括对药物分子的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使分子结构中引入或暴露出极性基团。
第二阶段是将极性基团与体内的成分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和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
6、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有那些?1、年龄2、种属和株系的差异3、遗传因子4、性别差异5、酶的诱导6、酶的抑制7、其他因素:膳食中蛋白质与糖类的摄入比、维生素、矿物质、饥饿、营养缺乏、肝炎患者、孕妇、激素失调及时间节律7、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理论有那些?(一)占据学说药物的作用强度与被药物分子占据的数目成正比。
(二)亲和性和内在活性学说药物-受体相互作用是由两步组成:a)药物与受体发生复合作用,产生复合物;b)构成复合物的药物在内在活性引发生物效应。
(三)铰链学说药物结合的受体上有两个部位,特异部位可与激动剂的药效团作用,非特异部位与拮抗剂的非极性基团相互作用。
(四)速率学说药物的生物效应只是在药物与受体相接触的瞬间发生,受体的活化并不与被占据受体的数目成比例,而是与单位时间内药物分子同受体相互接触的总数成正比。
(五)诱导契合学说结晶状态酶的活性部位其形状未必与底物有互补性,但在与底物相互作用下,具有柔性和可塑性的酶的中心被诱导发生了构象变化,产生互补性变化。
(六)活化学说未被药物占据的受体有两种状态,非活化状态R和活化状态R*,两种状态处于平衡8、药物作用的分类如何?按分子结构分类:结构非特异性药物:药物的效应不取决于分子中的特异性化学基团或结构片断;结构特异性药物:药物的效应取决于分子中的特异性化学基团或结构片断;9、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的作用原理及典型药物。
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使其受到可逆性抑制。
(乙醚、巴比妥类的己烯妥钠、非巴比妥类的氯胺酮、)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阻止神经冲动传导,是非结构特异性地抑制乙酰胆碱的结合。
(可卡因、丁卡因)10、镇痛药、心血管系统药物、抗生素类代表药物实例。
镇痛药生物碱,如吗啡合成镇痛药类,如美沙酮;半合成镇痛药,如唉托啡;内源性多肽类。
心血管系统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普尼拉明钠钾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氯非铵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NO供体药物,硝酸甘油强心药,西地兰调血脂药,烟酸抗血栓药,肝素、尿激酶抗生素类β-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11、药物受体的键合类型有那些?共价键、离子键、离子-偶极键、氢键、电荷转移、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引力12、什么是受体?受体有何标准?受体是指生物体细胞的一种组分,当药物、激素、神经逆质、毒素、抗原等配基与这一组分相互作用时,便开始一系列生化、生理或药理变化。
标准1、饱和性2、适度的亲和力3、配基专一性4、靶组织的专一性5、亲和力与生物活性相关6、须具有内源性配基13、什么叫药效团和药动团?药效团是指药物的药理作用或毒性归咎于某些特定的化学活性基团,或称毒性团,药效团是指与特异的受体结合并启动生物效应的基团或亚结构。
药动团是指决定药代动力学性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血清或组织蛋白结合和排泄的过程。
14 、常见对药物活性有影响基团有哪些?1.酸性和碱性基团、2.酰基3.烷基4.卤素5.羟基6.巯基和二巯基7.醚基和硫醚基8.硝基9.胺基15、什么是定量构效关系?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研究一组化合物的活性或毒性与其结构的、物化的或拓扑特征的关系,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揭示一组化合物的活性与上述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并以某种数学模型概括和表达构效关系的量变规律。
16、药物构象与构象异构体受体的变构中心只能与柔性药物分子的某一构象发生特异性作用。
光学异构、几何异构17、什么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品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如细菌、霉菌、酵母以及高等动物或植物的组织或细胞、或由它们的细胞中分离出的酶或基因,定向地制造新产物或新物种的工业方法生物制品——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18、基因工程的一般方法a)选择并分离出所需要克隆的基因;b)制备质粒DNA;c)用 DNA连接酶把基因 DNA和质粒 DNA组合起来,形成杂交的环状 DNA;d)将重组质粒再导入细菌细胞内,形成重组细菌;e)分离带有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克隆;f)鉴定带有质粒的克隆。
19、生物技术药物学:是研究生物技术药物,尤其是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药物的一门新型综合学科。
20、生物工程药物的主要类型有那些?1. 细胞因子干扰素2. 细胞因子白介素类和肿瘤坏死因子3. 造血系统生长因子4. 生长因子类5. 重组蛋白质与多肽激素6. 心血管治疗剂与酶制剂7. 重组疫苗与单抗制品8. 基因药物未来10年的生物技术药物有那些?1. 肿瘤2. 神经退化性疾病3. 自身免疫疾病4. 心血管病5. 病毒性感染病6. 基因治疗和转基因技术21、Hansch-藤田分析法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的操作步骤如何?1、从先导化合物出发,根据药物化学原理和一定的规则,设计选择首批化合物并加以合成;2、用离体或活体的生物系统,定量地测定和评价合成的诸化合物的活性;3、测定或计算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参数或取代基常数;4、计算机驱动多重回归分析程序,用逐步展开或逐步回归方法,求出某个或几个物理化学参数与生物活性呈显著相关的hansch方程;22、物化参数的表示法的参数有那些?什么是模式识别?一、电性参数二、疏水参数三、立体参数四、指示变量模式识别是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多变量数据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功能是对若干个对象或事件进行合理的分类或判断,在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3、举例说明先导物的产生的方法有那些?一、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二、以生物化学或药理学为基础的先导物三、药物的副作用作为先导物四、药物合成的中间产物作为先导物五、用普筛方法发现先导物24、举例说明局部修饰的方法有哪些?1、同系物变换2、闭环或开环3、引入烯键4、大基团的引入、除去或置换5、改变基团的电性25、设计前药的目的有那些?改变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调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消除不良气味和味道;✧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提高向特定部位的转运和分布;✧延长作用时间。
26、前药、生物前体、软药、药物的潜伏化、先导物有何不同?✧前药是生物活性的原药与某种化学基团、片断或分子经共价键形成暂时性结合,在体内适当的时刻和部位经水解反应裂解掉该暂时的转运基团,复生成原药。
✧生物前体是由原药经化学变换生成无活性的化合物,经内代谢酶的催化反应,生成原药而呈现作用。
✧软药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学实体,当在体内起作用后,经预料的和可控制的代谢作用,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性的化合物,这种代谢作用是简单的一步反应。
✧潜伏化药物是把有活性的药物转变成非活性的化合物,后者在体内经酶或化学作用,生成原药,发挥药理作用。
✧先导化合物又称为原型物,是通过各种方法或手段确定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
先导化合物不一定是优良药物。
✧药物包括天然药物(植物药、抗生素、生化药物、动物药、矿物药)、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麻醉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分为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使其受到可逆性抑制。
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阻止神经冲动传导。
❝癫痫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片,我国从白胡椒中分离出胡椒碱,经结构简化获得抗痫灵,❝能消除病人的幻觉、妄想的药称为抗精神病药。
❝消除神经官能症的焦虑症状的药称为抗抑郁药。
❝精神失常药。
消除病人情感活动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的药称为抗焦虑药。
抗精神病药分为前组症状和后组症状。
❝前组症状为幻觉、妄想、阳性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性质上属于正常功能的夸大或歪曲。
❝后组症状为思维贫乏、感情平淡,意志或主动性缺乏,快感缺失及注意障碍等。
镇痛药作用机制不同于解热镇痛药,而作用于鸦片受体,选择性抑制疼痛中枢。
❝组织胺在体内是一种化学递质,其作用受体分为H1受体和H2受体,抗组织胺药也分为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
❝前者主要作为抗过敏药、抗帕金森药、防治呕吐和抗眩晕、镇咳等. 后者主要作为抗溃疡药。
❝药物的作用过程包括药剂相、药代动力相、药效相❝首过效应——药物自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因而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全部)药物被代谢,使药物活性降低。
❝肝肠循环——一些药物自肝脏分泌到胆囊并排放到小肠中,小肠又将药物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的过程。
(长效、中毒)❝药物代谢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对药物分子的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使分子结构中引入或暴露出极性基团。
❝第二阶段是将极性基团与体内的成分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和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
❝构效关系是药物研究的重要课题,是药物化学的核心议题。
❝乙酰胆碱是柔性分子,可能有数种构象体,即参差、扭曲和叠式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