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错题丢分原因分析,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解决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39.65 KB
- 文档页数:8
高考语文失分原因及对策高考语文失分原因及对策(特级教师刘欣丽)1.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
比如有的考生笔墨太浓,扫描后字迹变成小黑点,阅卷老师看不太清楚,影响得分。
建议:从阅卷的经验来看,有这么几点:①写楷书,也就是说尽量不要连笔。
②字要写得稍大。
③需要写一大段文字时,写之前要规划好。
怎么办?一个字,练!如果你平时字写得丑,卷面糟糕,那就强迫自己慢慢写字,一笔一划地写。
2.出现错别字。
比如有学生把修辞手法“拟人”写成了“似人”,答题关键字写错了。
建议:多积累!答题一定要细心!3.阅读题答题字数太多,没有步骤。
建议:考生要特别注意,语文阅读题也要注意答题步骤,有些可以分步骤给分。
答题时写清楚要点就可以,字数太长反而导致要点不突出,有些答题还有字数限制。
比如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考生只需要写“比喻”二字就可以,不用写“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审题不到位。
有的没看清题就动笔,没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
如“正确的”、“不正确的”等限制词。
答非所问自然会失分。
建议:认真认真再认真!5.错位答题。
少数考生答案“错位”,再用箭头标注,这反而可能造成两道题全部失分。
特别是高考,实行网上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扫描后对应的答题内容,若出现错位,两道题都会失分。
建议:平时考试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学生一定要把卷面的题号对应好,防止答案错位。
阅读题注意在相应答题区间作答。
还有些考生作文忘记写标题,也冤枉丢分。
6.时间安排不当,先松后紧。
总有部分学生前面做题慢悠悠,后面做题急匆匆,造成后面习题答题时间紧张,或者没有足够时间检查,影响得分。
建议:一般试题赋分多少,就花相应的时间去做题。
例如作文满分为60分,写作文的时间最好在一小时左右。
如果被前面的难题绊倒,先果断放弃,做完其他题目再回头攻坚。
切忌一味啃难题,白白浪费时间。
高考语文常见的丢分题型及原因分析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
俗称“丢双份”。
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
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
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5、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6、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
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7、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22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
重视四个落实: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二是句式落实,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四是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的绝对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
8、文言断句题,不懂标志而丢分。
【对策】断句题命题点在于标志。
标志有哪些?句前“犹、况、夫、其”,句末“耶、者”,当然还有句中的“而”等。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今天讲的内容应该是老师们一直强调的,我这里做一个汇总。
一、高考语文15种丢分现象1.字音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
俗称“丢双份”。
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成语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
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3.语病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争议率几乎100%。
因此我们答题时不要苛求完全正确,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
对策:汇总高考题,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
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4.概括题,不会删除而丢分。
答概括题最紧要的是删除法,按题目要求删除冗余信息,删除非主干信息,删除修饰信息等。
“留存的”含金量就很高,然后合并并抄录。
对策:回顾七年江苏卷概括题,用删除法一一梳理并体悟。
5.写句题,审题不全而丢分。
“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这里有几个务必要抓住的审题点:小美人鱼口吻、30字、祝愿(或赞美)。
不可缺一。
对策:先划全审题点,然后再答题,第三检查是否全都落实在答案中。
回顾七年江苏卷写句题,全面审题,一一体悟。
6.实词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22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7.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
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了解该题设错的四种方法(搅乱时间、搅乱地点、搅乱人物、搅乱语意逻辑)。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一、失分原因分析
在高三语文试卷中,学生常常会因以下原因导致失分:
1. 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由于语文涉及的知识点繁多,学生在应付考题时可能会出现某些知识点掌握不
牢固的情况,导致答题错误。
2. 理解能力不足
语文试卷中往往会有一些需要深度理解和分析的题目,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就很容易失分。
3. 写作表达不够规范
写作题在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定比重,学生如果写作表达不够规范,逻辑不清晰,写错别字或句子结构出错等,都会导致失分。
4. 马虎粗心
有些学生在答题时可能由于马虎粗心,没有仔细审题或者没有认真核对答案,
造成失分。
二、改进措施建议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试卷的得分率,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改进措施:
1. 查缺补漏,强化基础知识
学生应该重点关注语文知识点,及时查缺补漏,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建立知
识体系。
2. 多读多练,提升理解能力
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应该多读书、多练习,提升对语文知识和文学作品的
理解能力,培养深度思维。
3. 提高写作技巧,规范表达
学生应该多加练习写作,不断提高写作技巧,注意句子结构、用词规范,避免
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4. 注重细节,认真审题
学生在答题时要注重细节,认真审题,确保理解题意,不漏掉任何重要信息,以避免因马虎粗心而失分。
综上所述,通过查缺补漏,加强练习,提升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规范性,可帮助学生有效提高高三语文试卷的得分率。
希望同学们在备战高考过程中能够认真贯彻以上建议,不断提升自身语文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高考《语文》常见十五种丢分题型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
俗称“丢双份”。
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使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
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实行分类。
【对策】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所以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合训练。
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4.概括题,不会删除而丢分。
答概括题最紧要的是删除法,按题目要求删除冗余信息,删除非主干信息,删除修饰信息等。
“留存的”含金量就很高,然后合并并抄录。
【对策】回顾以往概括题,用删除法一一梳理并体悟。
5、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6、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实行排除。
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7、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22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
重视四个落实(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二是句式落实,不但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四是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的绝对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导读:【高考语文丢分现象及对策】1、现代文,“意”“象”“法”范围不清而丢分。
【对策】1)命题无非是意象法(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么写)角度,或单列或多选,答案也是以意象法为主要答题角度。
因此内容无须过多,方法不能繁杂,看准采分点,选准分析角度很关键。
角度大过其他。
2)不是答不准而是答不全,不是答不好而是答不规范,须从“全”“规范”上下功夫。
3)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你的答案有时其实已经很完整。
2、课本链接题,链接不当而丢分。
【对策】1)这类题,课本内容是基础,有条件有目的的表达是关键,通过审题明了这些要求是答好题的前提。
2)看清表达要求,如句式、修辞、简明、得体、字数等。
3)如给了示例或背景材料,看所答是否能紧密衔接。
3、信息概括题,不会删除而丢分。
答概括题最紧要的是删除法,按题目要求删除冗余信息,删除非主干信息,删除修饰信息等。
“留存的”含金量就很高,然后合并并抄录。
【对策】回顾近三至五年高考卷的概括题,用删除法梳理并体悟,用提关键词法比较并领悟。
4、情景表述题,审题不全而丢分。
如给读书活动写宣传语,给校园禁烟提示牌写温馨提示语、给蔺相如、刘和珍写颁奖词等,都是情景表述题。
【对策】先划全审题点,摸清情景要求,然后再答题,第三检查是否全都落实在答案中。
回顾高考考查情况,须全面审题,一一体悟。
5、作文题,时间不够、审题不准、硬伤太多、亮点缺乏而丢分。
【对策】1)作文务必给足一小时。
2)明确三项目标——审题过关、减少硬伤、高分突破,其中,审题过关第一重要。
3)一个月准备一篇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和利用,自己的生活故事材料加感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文体,擦亮四个左右的亮点),字数在780到850字为最佳。
4)有选择性地读一些标杆文章,并从中借鉴。
5)每周写一篇作文,请求老师面批。
6、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
新高考语文学生考试常见失误及应对方法
1. 题目理解错误:学生在考试时可能会对题目理解不准确导致答案错误。
应对方法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尤其是注意关键词和限定条件,在思考答案之前先确认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是否正确。
2. 答题思路混乱: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可能会想到一些答案,但在写作过程中思路混乱,导致表达不清晰。
应对方法是在答题前先构思好论述的逻辑结构,确保思路清晰,包含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等部分。
3. 准备不充分:有些学生可能没有事先进行充分的备考准备,导致考试时遇到不熟悉的题目而产生困惑。
应对方法是提前了解考试范围和重点,多做试题进行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4. 时间管理不当: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可能会因为时间不够而赶不及完成答题或答题仓促而导致答案粗糙。
应对方法是提前规划好答题时间,合理分配时间给每个题目,在答题时把握好时间节奏,避免时间紧迫压力过大。
5. 粗心大意: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可能对一些细节或规则轻视,导致错失分数。
应对方法是在考试前仔细阅读考试规则和要求,注意细节,如标点符号、字数限制等,并在答题完成后仔细检查答案,避免低级错误。
总之,对于新高考语文学生来说,遇到失误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应对方法。
学生应该在备考准备中注重理解题目,
构建清晰的答题思路,充分准备并合理规划时间,以及提高自己在考试中的注意力和细心程度,尽可能避免失误的发生。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de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de时间。
俗称“丢双份”。
我个人觉de,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de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
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de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
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4、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de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5、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de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
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de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6、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de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
重视四个落实;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de双音节词;二是句式落实,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四是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de绝对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
被偏爱de人才有恃无恐:7、文言断句题,不懂标志而丢分。
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怎么提高成绩考试失分要先看看错题类型,看是粗心造成的还是不会造成的,如果是粗心造成的,以后就要注意不要马虎了;如果是不会造成的,要做针对复习。
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怎么提高成绩1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
俗称“丢双份”。
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
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
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5、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6、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
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7、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22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
2如何提高高中成绩在高中的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基础是否扎实,提高考试的成绩,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这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课余多练习,掌握基本知识。
高考语文学科知识点复习:十五种丢分现象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学科知识点复习:十五种丢分现象,感谢您的阅读!生活中我们从语文中品味语言的魅力。
小编准备了高考语文学科知识点复习,希望你喜欢。
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
俗称丢双份。
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
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
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5、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6、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
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7、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22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
重视四个落实(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二是句式落实,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四是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的绝对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