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交待制度及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用药交代制度
一、接待患者要热情大方,交代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要通俗易懂。
二、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量,对每种药品进行用药交代和指导。
三、处方用量与说明书用量不符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
四、正确书写用法用量,粘贴标签。
书写用法用量时字体要工整,容易辨认。
五、书写完毕后,再次复核用法用量。
六、向老年人、儿童进行用药交代时要细心、耐心,同时提醒陪同家属注意事项,从多方面保证用药安全。
七、对特殊药品用药交代时,要告知患者药品的特殊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与合理性。
八、告知患者,在用药出现不适时,要及时与医师或药师联系。
九、嘱咐患者按时服药,以保证药品发挥最大疗效。
十、有特殊储藏要求的药品,告知患者按照药品要求储存,保证药品质量。
平安用药管理制度平安用药管理制度一、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二、用药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
必要时病人(或家属)参与确认。
三、口服药要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及时收回空药杯。
四、注射药物必须两人核对;静脉用药应在药瓶上注明病人姓名。
床号、药物名称和剂量,注明加药者姓名和时间,由另外一名护士核对并签名前方可用于病人。
重点药物用药后观察制度一、重点药物包括:抗菌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中枢性肌松药、抗精神失常药、中枢镇静催眠药等。
(详细药物见附录)二、医师开处方前询问病人以前是否用过该种药物,有过何种不良反响,并告知病人和家属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响、本卷须知。
用药后每日查房是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响。
三、病人和家属向医师反响用药后不适和不良反响时,医师应高度重视,认真检查,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注意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的方式与技巧,防止误解,提高病患依从性。
四、重点药物使用的观察程序是:护士用药前应询问病人的用药情况,并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响、本卷须知。
用药后每日查房时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响。
静脉给药后护士必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调节好滴速并留守20分钟方可离开。
一组输注更换下一组液体后同样应观察20分钟,方可离开。
其他方式注射给药,在注射完成后,护士也应该观察20分钟,在确认病人无不适前方可离开。
口服用药应由护士在场指导病人服用,并交代本卷须知。
当班护士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询问病人用药后情况。
五、护士交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介绍病房内使用重点药物患者的情况,以利于接班护士继续观察。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响,特别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及细胞毒化药品等,详细品种见附录。
药品交待制度制度与程序为了指导药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交待,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制定药物用药交待制度:1、发药交待,是指药剂人员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和(或)文字的方式,将所调剂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其注意事项明确、详细的告诉患者或其家属。
2、药剂人员除应具备一定水平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努力学习临床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及预防保健等多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学习和补充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这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准确地解答病人咨询和交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3、药剂人员应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自觉准守规章制度,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
正确对待患者,详细交代用药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耐心解释病人的疑问。
4、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技巧,做到交代问题简单易懂,解答问题准确无误,书写内容规范清楚。
5、用药交代时,提倡采用激励宽慰性语言,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治疗信心,排除心理因素的干扰。
6、要正确理解临床医师的用药意图,发药交待的内容要与医嘱相符。
7、对特殊人群重点交待。
儿科用药应向家长交代清楚;对老年人用药交待时,应向其说明白,也要写清楚;对孕妇、哺乳期妇女进行交待时,要特别交待用药禁忌;精神病类药应向其家属交待;出院带药较多者,除应交待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外,还应交待药品的保存条件及其有效期限。
8、对特殊药品重点交待。
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某些特殊用途的药品应重点交代清楚。
用药交代的程序 收方]审方][调配\7 确认处方台理性,严格执行四查十对 k ___ ______)「发药将患者姓名:用法^ 量写在药袋或瓶签员交待清楚有关注意事项 上,并耐心向取药人 指导用药核对 ^=> 药品与所调配药品、剂 量、病人姓 名等。
临床用药患者告知程序与内容规范QW-YJ-029/A 为了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减少医患纠纷,医师、药师应遵循临床用药患者告知程序与规范。
一、医师临床用药知情告知患者和家属程序:患者的病情,药物治疗的方案,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以便及时处理。
二、医师临床用药知情告知患者和家属的内容包括:所使用药品的名称,药品的价格,药品的治疗作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使用药品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否为自费药品,涉及到自备药品或超说明书用药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药学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交待与指导,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四、药学人员发药交待是指药学人员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和(或)文字的方式,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其注意事项明确、详细地告诉患者或其家属。
五、药学人员除应具备一定水平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努力学习临床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及防疫保健等多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学习和补充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这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准确地解答病人的咨询和交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六、药学人员应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本着同情和理解的心情,正确对待病人,仔细交待用药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耐心解释病人的疑问。
七、药学人员首先要正确理解临床医师的用药意图,发药交待的内容要与医嘱相符。
八、对特殊人群重点交待。
儿科用药应向家长交待清楚;对老年人进行发药交待时,即要说明白,又要写清楚;对孕妇、哺乳期妇女进行发药交待时,要特别交待用药禁忌;精神病类药应向其家属交待;出院带药较多者,除应交待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外,还应交待药品的保存条件及有效期限。
九、对特殊药品重点交待。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贵重药品、某些特殊用途的药品及自费药品(住院患者)应重点交待清楚;患者自备药品及超说明书用药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用药交待制度及程序药物交代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对患者用药进行详细记录和告知的管理制度,旨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诊疗质量。
以下是药物交代制度的一般程序及相关要求。
一、药物交代程序:1.患者就诊:患者首次就诊时,由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病史采集。
2.处方开立:医务人员按照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开具药物处方。
4.药房发药:符合审核的处方经医院药房发药。
5.药物指导:药师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包括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
二、相关要求:1.患者用药需详细记录:对于每位患者,医务人员需要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规格、用量、频次等。
2.建立用药档案:医务人员应建立每位患者的用药档案,并按时间顺序记录用药情况。
3.用户知情同意:在使用部分有风险的药物时,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相关风险告知,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4.保护患者隐私:药物交代制度应保护患者的隐私,谨慎处理患者用药信息,避免信息泄露。
5.病情评估及调整: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时评估药物疗效,并在必要时调整药物的剂量、频次或更换药物。
6.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监测、记录和报告,以便进行有效处理和管理。
三、保证用药交代制度的有效性:1.健全相关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用药交代制度,包括明确权责、规范流程、完善记录等方面。
2.加强培训教育:医务人员应接受规范的药物管理培训,提高用药交代能力和意识。
3.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医疗机构可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用药交代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4.定期评估和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用药交代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药物交代制度及程序是医疗机构保证用药安全的基本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程序和相关要求,可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质量水平。
用药交代制度及程序为了指导药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交代,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制定药物用药交代制度如下:一、发药交代,是指药剂人员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和(或)文字的方式,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其注意事项明确、详细地告诉病人或其家属。
二、药剂人员除应具备一定水平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努力学习临床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及防疫保健等多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学习和补充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这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准确地解答病人的咨询和交代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三、药剂人员应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着同情和理解的心情,正确对待病人,详细交代用药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耐心解释病人的疑问。
四、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技巧,做到交代问题简单易懂,解答问题准确无误,书写内容规范清楚。
五、用药交代时,提倡采用激励宽慰性语言,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治疗信心,排除心理因素的干扰。
六、要正确理解临床医师的用药意图,发药交代的内容要与医嘱相符。
七、对特殊人群重点交代。
儿科用药应向家长交代清楚;对老年人进行发药交代时,即要说明白,又要写清楚;对孕妇、哺乳期妇女进行发药交代时,要特别交代用药禁忌;精神病类药应向其家属交代;出院带药较多者,除应交代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外,还应交代药品的保存条件及有效期限。
八、对特殊药品重点交代。
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某些特殊用途的药品应重点交代清楚。
用药交代程序收方→审方→调配→核对(药名、品名、剂量、病人姓名、门诊号)→发药→指导用药(将病人姓名、用法及注意事项写在药袋和瓶签上,并耐心向取药人员交代清楚有关注意事项)。
药师调剂制度与程序一、西药调剂室技术操作规程(一)收方收方是病人和药师接触的第一窗口。
收方后药师首先应审核处方,审方的内容:1.处方填写的完整性:收到处方后,应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的前记、正文和处方字迹是否清楚、医师签字等逐项进行审查;2.处方的审核:药名正确是安全、有效用药的前提,为此要防止常见的错误发生,如药名近似易引起混淆的药品;剂量要根据说明书用量,不得超过极量,否则须经医师再次签字方可调配。
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处方经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特别注意儿童、老年人及孕妇的用药剂量;药品给药途径、间隔时间与剂量关系,病人病情及肝肾功能等情况应予以考虑;处方中药品是否有缺货,药房是否有代用品;对照临床诊断查用药是否合理;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是否按相关管理办法执行;处方内容不完整及不准确者,及时与医师联系更正。
(二)配方1.配方前要仔细阅读处方,再次确认处方无误后方可进行调配;2.处方调配应有秩序,急诊处方要随到随配,其余按先后进行;多配药品要及时放回原处,保持室内整齐,防止忙中出错。
药品调配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效期先出”和按批号发放的原则;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用手直接接触药品;4.严格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药名、规格、用法用量,做到所取的药品与处方及计算机信息一致。
(三)发药1.发药时,再认真全面审核一遍处方内容,并与计算机信息一致;逐个核对处方与调配药品的药名、规格、数量、用法用量是否一致;逐个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是否合格;核对取药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无误后把药交给患者,同时态度和蔼地逐药向患者交代清楚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用药交待,药师,责无旁贷1.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大,每天剂量不得超过2g;用于退热时要交代清楚“必要时服用”,若持续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一天不超过4次。
◆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
◆布洛芬:有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严重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且我任何预兆;每天剂量不得超过1.2g,最好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缓释制剂必须整粒吞服,不得打开或溶解后服用。
◆双氯芬酸钾胶囊:饭前服用,与食物同服降低吸收率。
◆非甾体抗炎药:有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严重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且无任何预兆;服用本类药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2.抗组胺药◆扑尔敏、酮替芬、赛庚啶等:有嗜睡的副作用,服药后不能驾车、从事高空作业或进行其他精细与危险性操作。
在配发药时需向患者交待。
◆西替利嗪:酒后避免使用;司机、操作机器或高空作业人员慎用。
3.抗菌药◆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类抗菌药:可与乙醇发生双硫仑样反应,造成乙醇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要交待用药期间戒酒或不喝含酒精的饮料。
◆头孢呋辛酯:本品应于餐后服用,以增加吸收,提高血药浓度,并减少胃肠道反应。
不宜嚼碎后服用。
◆头孢氨苄:宜空腹服用,但胃肠道反应大者应于饭后1小时左右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空腹或餐后服药,分散片则可以把药片与水中溶解后服用。
◆多西环素:可与食品、牛奶或含碳酸盐饮料同服。
◆米诺环素:可与食品、牛奶或含碳酸盐饮料同服;本品滞留于食道并崩解时,会引起食道溃疡,故应多饮水,尤其临睡前服用时;可致头晕、倦怠等,汽车驾驶员、从事危险性较大的机器操作及高空作业者应避免服用本品;较易引起光敏性皮炎,故用药后应避免日晒。
◆阿奇霉素: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故需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
◆克拉霉素:食物可稍延缓吸收,但不影响生物利用度,可空腹服用;为肝药酶抑制剂,不宜与他汀类降脂药、地高辛等心血管系统何用。
最全面的用药交代事项(吃药注意事项)一收藏用药交代是患者实现安全用药、正确用药的重要一环,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将患者所配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作明确交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切记:贴签不能替代用药交代!!抗组胺药有嗜睡的副作用,服药后不能驾车、从事高空作业或进行其他精细与危险性操作。
在配发药时需向患者交代,另外西米替丁餐后服比餐前服效果更佳,一般提倡睡前服用H2受体阻断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 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磺胺类药(复方磺胺甲咂噗)因磺胺类药主要经肾排泄,易形成结晶使尿路刺激和阻塞。
大量饮水可以冲走尿结晶,要交待患者多喝水并碱化尿液,较少结晶对尿道的损害。
抗痛风药(别噤醇.苯溟马隆)应用排尿酸药治疗痛风时应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200Ornl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尿道形成结石。
降糖药物格列美服:早餐前或第一次主餐前即刻给药;格列齐特:餐前半小时;格列毗嗪:餐前半小时;瑞格列奈:主餐前0-30分钟内服,多在餐前15分钟;二甲双胭:进餐时服用,如有胃部不适可以改为饭后服药;阿卡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毗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罗格列酮:服药与进食无关,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消化科药物奥美拉嗖镁:必须整片吞服,不可嚼碎,应避免与口服咪唾类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睫、氟康嘤同时服用。
可与睡前服用。
磷酸铝凝胶:胃炎、胃溃疡饭前半小时服用,十二指肠溃疡应该于饭后3小时或疼痛时服用。
铝碳酸镁咀嚼片:饭后1-2小时、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且需要交待嚼碎服用。
碳酸氢钠:应于餐后1-2小时及睡前服用,口服本品后1-2小时内不宜服用任何药物。
蒙脱石散:食管炎患者饭后服用;其他患者宜于两餐间服用,急性腹泻时立即服用。
消旋卡多曲:口服每日三次,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天。
复方消化酶:饭后用药。
不宜与酸性药物同服,与阿卡波糖合用,后者疗效降低。
门诊用药交代规范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医疗机构门诊用药交代的各项工作,旨在加强门诊用药管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
二、用药交代内容1.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正确理解用药信息。
2.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合理选择药品,并告知患者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和副作用。
3. 对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用药,医生应特别强调注意事项,确保用药安全。
4. 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医生应详细询问过敏药物名称、种类及程度,避免使用相关药物,并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过敏反应。
5. 对需长期用药的患者,医生应告知患者定期复查指标(如血常规、肝功能等),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6. 医生应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或咨询药师。
三、用药交代方式1. 面对面交代: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面对面地向患者交代用药信息,确保患者充分理解。
2. 书面交代:医生可根据需要,将用药信息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3. 电话或网络交代:在特殊情况下,医生可通过电话或网络平台向患者交代用药信息,确保患者及时了解。
四、用药交代注意事项1. 医生在交代用药信息时,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确保患者易于理解。
2. 医生应关注患者的需求,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3. 医疗机构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药师,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服务。
4.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生进行用药培训,提高医生用药交代能力。
五、监督管理1. 医疗机构应设立用药交代质量控制小组,对医生用药交代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和指导。
2. 医疗机构应对医生用药交代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医生绩效评价体系。
第二届“优盛杯”中国药师职业技能大赛黑龙江省竞赛题-用药交代题黑龙江省药学会黑龙江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4月10日药师技能大赛-用药交代一用药交代临床诊断:感冒龍戌匪疗机恂■咼;00000000*卡科师h韻诊科笫疔"OCOOT 姓名”王酥耳科月和E: +»S3*-复方狀伪席賛两理.即医师签名(MS): m-金罰XIX审樓为倒连茗VS5>: xn樓书/左药菱名< %?):匸烁答题要点:该药口服。
成人每12小时服1粒,24小时内不应超过2粒。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粒含盐酸伪麻黄碱90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4毫克不良反应可见困倦、头晕、口干、胃部不适、乏力、大便干燥等。
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有精神病史者及严重高血压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 •用药3-7天,症状未缓解者请咨询医师。
2.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3.服用本品期间禁止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4.不能同时服用含有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
5•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告知医师。
6.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患者一定要告知医生。
7.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8•勿过量服用,如过量服用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请立即去医院就医。
用药交代临床诊断:感冒发热定占氐庁机构WW3; 00000000.#l£h念於科网昌P0C0! 郴穽MX月0日・舍th W删觀老樓对岌寿签宕cft£答题要点:1・将药品放入水杯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混合到药液完全溶解后即可服用。
2.空腹服用本品起效更为迅速,一般每天剂量不要超过l・2g (3包)。
3•应用于高热时,仅作对症处理,成人退热疗程不超过3天,镇痛不超过10天,过量应用本类药物有害。
4.服用感冒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不要重复使用解热镇痛药。
三用药交代临床诊断: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答题要点:1 •头抱克洛缓释片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一片。
可饭后服用以增加吸收度。
医院药剂科审方、调配和用药交代的制度和程序为了指导药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结合医院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二、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核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核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核对临床诊断。
调剂处方过程有第二人核对,独立值班时双方签字核对。
三、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4.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7.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四、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合理时,应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记录。
五、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六、药师应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七、针对不同患者进行用药教育。
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教育。
八、相关文件和表单《药事联系单》《不合格处方/医嘱登记表》。
用药交待制度及程序为了指导药师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交待,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制定药物用药交待制度如下:
一、发药交待,是指药剂人员在调剂工作中,用语言和(或)文字的方式,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其注意事项明确、详细地告诉病人或其家属。
二、药剂人员除应具备一定水平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努力学习临床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及防疫保健等多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学习和补充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这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准确地解答病人的咨询和交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三、药剂人员应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着同情和理解的心情,正确对待病人,详细交待用药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耐心解释病人的疑问。
四、在与病人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技巧,做到交待问题简单易懂,解答问题准确无误,书写内容规范清楚。
五、用药交待时,提倡采用激励宽慰性语言,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治疗信心,排除心理因素的干扰。
六、要正确理解临床医师的用药意图,发药交待的内容要与医嘱相符。
七、对特殊人群重点交待。
儿科用药应向家长交待清楚;对老年人进行发药交待时,即要说明白,又要写清楚;对孕妇、哺乳期妇女进行发药交待时,要特别交待用药禁忌;精神病类药应向其家属交待;出院带药较多者,除应交待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外,还应交待药品的保存条件及有效期限。
八、对特殊药品重点交待。
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某些特殊用途的药品应重点交待清楚。
用药交代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