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房四宝ppt背景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9
大班美术课件《文房四宝》课件+教案+音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传统艺术》中的第二节《文房四宝》。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文房四宝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使用方法;学习用毛笔、墨、纸、砚台进行绘画创作;欣赏与文房四宝相关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文房四宝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2. 培养学生运用毛笔、墨、纸、砚台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毛笔的使用方法、墨的浓淡控制、绘画技巧。
2. 教学重点:文房四宝的特点及使用方法、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实物、绘画作品范例。
2. 学具:毛笔、墨、纸、砚台、颜料、水杯、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文房四宝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学生对文房四宝的兴趣。
2. 新课讲解:a. 介绍文房四宝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使用方法。
b. 展示绘画作品范例,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特点。
c. 讲解绘画技巧,如毛笔的使用方法、墨的浓淡控制等。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套文房四宝。
b.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跟随练习。
c.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展示: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房四宝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b.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绘画技能。
六、板书设计1. 文房四宝a. 毛笔b. 墨c. 纸d. 砚台2. 绘画技巧a. 毛笔使用方法b. 墨的浓淡控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文房四宝,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体现个人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房四宝的兴趣浓厚,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毛笔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安徽徽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洮砚(现甘肃省卓尼县)、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歙砚(现安徽歙县)。
皖南宣城市是全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
笔之制作,由「头」兴「杆」合成,头用兽毛,所以书写。
杆所以把执,早期用木材,汉代已用竹管.笔头所用之兽毛,记载已有数种:一为兔毫,狼毫,羊毫。
陶瓷瓦质之砚早期与石砚并行,至于唐代,歙石(安徽婺源)与端石(广东高要)渐受重视,南唐时李后主专设砚务官采取歙产之龙尾石。
墨为书写文字之黑色物质,清代制墨,以康熙、乾隆、嘉庆三朝产品最精毛笔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选笔要求必须符合“尖”“圆”“齐”“健”四项标准,称之为笔有“四德”。
尖,指笔头要尖,也就是笔毫凝聚在一起时要锋利。
圆,指笔的四周遥远壮饱满,成圆锥状,不可在某一弧面上有缺陷或凹槽,不然的话,写到这一面时笔画就会出现缺角,不够圆满。
齐,指笔发开以后,笔毫的长度要内外一致。
检验的方法是,将发开的笔用手指把笔毫捏扁,使笔尖如油画笔似的呈扁平状,这时可清晰的看清笔毛的长度是否一致,好的笔应该齐平划一,书写时齐心合力,笔画圆满,起倒自如。
差的笔笔毛往往高低参差,书写时在转折挑剔或出锋处常有笔毫露在笔画之外,古人称它为“贼毫”。
健,指笔毫要有弹性,笔力挺健。
笔按下去,笔毫铺开;笔提起来,笔毫自然回复到凝聚状。
差的笔按下后就聚不起来,说明杂毛多,笔力不健。
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