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工艺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775.00 KB
- 文档页数:56
教案23:西服缝制工艺——以手工制作男式单排扣西服为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服装设计与制作》教材,以男式单排扣西服的缝制工艺为教学核心。
教材详细介绍了西服的基本结构、各种缝制工艺技巧以及男式单排扣西服的特色和细节处理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西服的基本缝制工艺,并能实际操作完成男式单排扣西服的制作。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共有40人。
这些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服装制作的基础知识,对服装的结构和制作工艺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男式单排扣西服的缝制工艺相对复杂,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喜欢动手操作,同时也具备较好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这将为学习本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男式单排扣西服的结构特点、缝制工艺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能够熟练完成男式单排扣西服的缝制,并学会解决缝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服装制作的乐趣,培养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品质的追求,发扬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男式单排扣西服的缝制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教学难点:熟练处理西服领口、袖口、口袋等部位的细节,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难题。
五、教学任务与内容1.讲解男式单排扣西服的结构特点、缝制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2.分析男式单排扣西服的细节处理方式,如领口、袖口、口袋等部位的缝制;3.学生分组进行男式单排扣西服的实践制作,教师巡回指导;4.针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利用讲授法详细讲解男式单排扣西服的缝制工艺和细节处理方式;2.通过示范法为学生展示男式单排扣西服的制作过程;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手操作,感受男式单排扣西服的制作过程;4.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包括教学视频、实物样品等。
七、教学准备与资源1.准备《服装设计与制作》教材、男式单排扣西服样品、缝纫机、剪刀、尺子等制作工具;2.准备男式单排扣西服的制作视频、教学PPT等多媒体资源。
第三章男西服缝制工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西服的基本款式,掌握西服的制作方法,使学生能够完成西服生产的工艺流程安排。
教学重点:西装制作的手法与步骤。
课时安排:80学时第一节概述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西服制作的基本要求,掌握西装的零辅料裁剪、排料等知识。
教学重点:用料计算及零辅料裁剪。
课时安排第五节复胸衬工艺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西装胸衬的复制方法。
教学重点:复衬方法与复嵌条的工艺要求。
课时安排:4学时授课形式:讲授+演示+实践操作教具准备:男西服衣片部件、服装缝制工具、喷气熨斗复衬前应再将胸衬高温磨烫,使上下衬布平挺匀合,以加强胸部的弹性,熨斗反复磨烫要达到使缉线陷入衬布丝里为止,手感光滑,胸部饱满、有弹性,复衬是西服工艺的重要部分,复衬时要特别注意胸衬的松紧,左右对称,并保证衣片各部位与衬头各部位相等。
一、摆放位置:复衬前应在放片前驳口线位置拉牵条,使胸部胖势聚拢,衬头的胸部与放身胸部胖势相符合,与驳口线相距1cm,然后将胸衬的驳口牵条粘在前衣身驳口线处,见图3-5-1。
图3-5-1图3-5-2二、拉出胸袋:在胸衬与胸袋下口对应处可剪一条口子,拉出袋布,并揉平衣身正面,用牵条粘牢袋布,见图3-5-2。
三、复衬线路一:从肩缝线中点下12cm起针,直线每3cm一针,缝至前胸1/2处,见图3-5-3。
复衬线路二:把摆缝翻转,将胸省与大身衬固定,寨线不宜紧,每1cm一针,线结放在衬头下面,见图3-5-4。
图3-5-3图3-5-4复衬线路三:从肩缝线中点起针,沿驳口线寨线固定,寨缝时可将袖笼一侧垫起4-cm 左右,用手轻推衣片,使衣片略紧于衬布,见图3-5-5。
复衬线路四:从肩缝线中点起针沿袖窿线寨线固定,方法同前,衬布寨缝后将宽余部分剪掉,以衣片毛样为标准,见图3-5-6。
图3-5-5图3-5-6图3-5-7四、拉牵条:先将袋布与衣身固定,可采用手针扦缝,也可用双面胶粘合固定。
前止口处拉牵条,其松紧控制,见图3-5-7。
男装西服缝制工艺课程1. 简介男装西服是一种经典而优雅的服装,广泛应用于正式场合和商务活动中。
作为一名男装缝制师,掌握西服缝制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男装西服缝制的基本工艺和技巧,帮助学员们掌握西服缝制的要点和步骤。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员们成为熟练掌握男装西服缝制技术的专业人员。
课程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设计和裁剪西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缝制西服的基本工艺和步骤•使用不同种类的织物和面料进行西服缝制•完善西服的细节和装饰,如纽扣、口袋和领子等•修饰和保养西服的常见技巧3. 课程大纲3.1 设计和裁剪西服•西服的基本款式和款型•西服的测量和化身技术•制作西服的纸样和模板3.2 西服的缝制工艺•缝制西服的基本工具和设备•西服的缝制顺序和步骤•如何正确缝制西服的衬里•剪裁和裁剪西服的细节和装饰3.3 使用不同种类的织物和面料•不同类型的西服面料和其特点•西服织物的选择和购买建议•不同织物的处理和操作技巧3.4 西服的细节和装饰•纽扣和纽扣孔的缝制方法•口袋和兜的缝制技巧•领子和袖口的处理方法3.5 西服的修饰和保养•西服修饰的常见技巧,如褶皱和卷边•西服的保养和清洁建议•如何储存和保存西服4. 教学方法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员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教学和课件展示,系统地介绍西服缝制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实践训练:学员们将有机会亲手进行西服缝制实践,通过反复的实践,提高技能。
- 组织实习: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员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本课程将组织实习,让学员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
5. 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员们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 成绩考核:学员们将参加期末考试,测试他们对于西服缝制工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实习评估:学员们的实习表现将被评估,包括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西服制作工艺流程说明西服加工工艺流程说明利进行三、技术部:制作样板→首件封样→最终确认→制作净样→样板推档→制作样卡→制作工艺单→编号登记→发放到各生产车间四、裁剪:了解生产计划→阅读作业指导书→按定单要求操作→领取面辅料→登记管理1、裁床作业:领取排料图、用料表、自动辅料、启动自动裁床、输入数据、自动切割、关毕裁床、分类整理、处理废弃物。
2、人工操作:领取排料图、用料表、样板(毛样)、手工辅料、按样划线、开电裁刀(批裁)、剪刀(单裁)、分类整理、处理废弃物。
3、辅料裁剪(包括袋布、黑碳衬、马尾衬、胸绒、领底呢、粘合衬等):领取排料图、用料表、样板(毛样)、手工铺料、按样划线(手工)、开电裁刀(批裁)分类整理、处理废弃物。
4、面辅料裁片检验。
5、裁片编号:以前片为主,在各裁片上编写流水号、货号、组别等相关内容。
6、打线钉:根据裁剪标记和操作需要打上线钉,起到标识与固定的作用。
五、粘衬:前片、领里粘有纺衬,挂面、领面、领脚袖口贴边、袋盖、开袋口粘无纺衬,里袋口、卡袋口、大袋口用开袋专用无纺朴布。
六、缝制:1、上衣缝制:胸袋:领料、编号、夹袋盖、翻烫袋盖、扣烫胸贴袋大袋:领料、编号、夹袋盖、翻烫袋盖、划剪嵌线、绱袋贴里袋(卡袋):划剪里袋嵌线、划剪里袋袋贴、划剪里袋三角、摆里袋三角衬、烫里袋三角、划眼位、打眼胸衬:黑碳衬上部拉开1.5、垫入小块缝合、黑碳衬下部重合1.0、放入马尾衬、放入一层胸绒、缝合、粘无纺衬袖条:黑碳衬、后部缝合一层黑碳衬、缝合另一层黑碳衬、前部缝合一层胸绒、拉纤带领子:划剪领面、划剪领脚、划剪领底呢下口、上下领结合、分烫、切领脚明线、拉领底呢牵带、拔烫领底呢、划剪领底呢上口、领面里外口三角针缝合、夹领角、折烫领子、临缝领面里外口、临缝领拼缝、划剪领串口(按流水号有序堆放)袖子:领料、编号、拔烫大袖片、打袖口眼、合面袖底缝、分烫袖底缝、归拔袖片、扣烫袖口贴边、扣烫袖衩、打袖衩三角刀眼、缉袖衩三角、烫袖衩三角、合面袖外缝、合小袖衩、烫袖口、袖衩定位、袖缝化刀、烫面袖外缝、合里袖缝、偏烫里袖缝、钉袖口钮、面里袖口结合、撬袖口、的袖底缝、翻烫袖口、修剪袖笼夹里、拉袖笼纤带(按流水号有序堆放)前身:挂面:拼前里、偏烫拼缝、划里袋(卡袋)位、钉主商标、开里袋、开卡袋、绱右里袋三角盖、分烫袋口、袋口两端封口、烫袋口嵌线、绱袋贴、夹洗涤带、合缉袋布、烫袋布、打里袋(卡袋)套结前片:领料、编号、拉肩头夹里、拉袖笼夹里、收胸腰省(垫省条)、拼侧片、分烫侧缝、拉袖笼牵带、拉止口牵带、拉摆衩牵带、推门、划胸袋位、绱胸袋、胸袋盖、开大袋、分烫、两端暗封口、烫大袋嵌线、绱袋盖、绱袋贴、缉合袋布、袋口暗封口、烫袋布、打袋口套结、复胸衬、烫驳头牵带、撬驳头牵带、撬胸衬、前胸定型、划剪肩头、划剪驳头、复挂面、切止口、临缝驳头、临缝止口、删止口、分烫止口、翻烫止口、止口定型、撬里袋布、撬挂面、划衣片串口、修剪前袖笼夹里后片:领料、编号、缉面后背缝、拉后袖笼夹里、拉后领窝夹里、归拔后片、划剪领圈部件检验:前片拼合部件、后片拼合部件、领子、袖子组合工序:衣片对号、缉合面摆缝、扣烫下摆贴边、扣烫摆衩贴边、三角衩化刀、缉三角衩、翻烫摆衩、里子与摆衩结合、压止口明线、缉合里子侧片、缉合里子摆缝、偏烫里子缝子、临缝后中缝、缉合后中缝、留出坐缝、扣烫下摆贴边、修剪大袋布、临缝下摆面里、撬下摆贴边、的摆缝、修剪后袖笼夹里、修剪后领圈夹里、拷面肩头、拷里肩头、分烫肩缝、绱串口、分烫串口、临缝后领圈、绱领底呢、缉合后领圈、撬领角、钉领商标、撬后领圈、拉袖笼吃势、绱袖、定垫肩、袖山分缝、拉袖山牵带、捋前胸、绱袖条、切垫肩、袖山分缝、临缝袖笼夹里、合袖笼夹里、袖夹里封口、去临缝、摆衩定位、点眼位、打门襟眼、打驳头眼成品检验:上衣成品2、裤子缝制:前道:扎脚绸、拷边小料:门襟里口滚边、划剪里襟、合里襟、翻烫里襟、修剪后袋贴、修剪后袋嵌线、做皮带袢、切伸缩袢裤腰:粘衬、割腰、切腰里布、切商标、切洗涤带、拷四件扣、拷活动扣、切伸缩袢前片:收前省、割袋布、切袋布、绱袋贴、粘袋口纤带、绱袋布、破袋口、破口滚边、切袋口明线、(嵌袋嵌线)、袋口定位、划剪袋贴、折烫袋边后片:后档缝滚边、收后省、划后袋位、定袋布、绱袋贴、开袋、封袋口、点后袋眼、固尾、打眼、对折袋布,与腰齐平、割袋布、切袋布、打袋口套结部件检验:前后片拼合部件、腰面里拼合部件组合工序:拷栋缝、分烫栋缝、切眼皮、袋底封口、拷下档缝、分烫下档缝、绱门襟、绱里襟、压里襟明线、绱拉链、绱腰、夹皮带袢、绱皮带袢、夹腰头、袋布与腰里切住、切伸缩袢、压门襟明线、合后档缝、后小档、切里襟尾部、的腰、撬腰口、划里襟眼位、打里襟眼、打门襟套结、打内套结、打袋口套结成品检验:裤子成品七、整烫:压烫前身、压烫后身、吹烫袖管、压烫肩头、压烫袖笼、整烫袖口、驳头定型、压烫领型、压烫驳头、修烫、整烫里子八、钉扣:门襟钉扣、袖口钉扣、里袋扣钉九、成品终检:上衣、裤子十、仓储:控制温度、湿度、密度,按编号有序排列,便于查找和出运。
教案8:西服裙缝制工艺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服装设计与制作》的第四章“西服裙缝制工艺”。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西服裙的种类、结构、缝制方法和操作技巧等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二年级的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共有30人。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缝纫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西服裙的缝制工艺还不够熟悉。
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操作。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西服裙的种类、结构、缝制方法和操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的方式学习西服裙缝制工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手缝工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服裙的种类、结构、缝制方法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西服裙缝制过程中的细节处理和质量控制。
五、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西服裙的种类、结构、缝制方法和操作技巧。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七、教学准备:教材《服装设计与制作》第四章、活页教材西服裙缝制工艺操作示范、教学视频西服裙缝制工艺操作演示、教学器材缝纫机、剪刀、线头等、教学课件西服裙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八、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行为:(1)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西服裙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缝纫技巧,如缝纫机的使用、线迹的种类和用途等,以及与西服裙缝制工艺相关的知识,如布料和线材的选择、缝制前的准备等。
(2)借助实物展示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西服裙缝制工艺的应用场景,如制作衣服的口袋、袖子等。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西服裙缝制工艺的特点和重要性。
学生行为:(1)欣赏美丽的西服裙图片,激发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2)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
(3)观察展示的西服裙样品,思考其制作方法和技巧。
设计目的:(1)通过实物展示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西服裙缝制工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西装工艺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 [时间]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二、教材分析本课程内容选自《服装制作工艺》教材,主要围绕西装的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展开,旨在使学生掌握西装制作的基本技能和工艺流程。
三、学情分析本次教学的对象为[班级名称]的学生,共有[人数]人。
学生们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服装制作基础,但对西装的精细工艺和复杂步骤还较为陌生。
他们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于西装制作的细节处理和工艺要求还需进一步学习和训练。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西装的裁剪、缝制、熨烫等基本工艺流程。
-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缝纫机、剪刀等工具进行西装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西装的裁剪和制作。
- 学生能够识别并处理西装制作过程中常见的工艺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服装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细节的关注。
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西装的裁剪技巧和缝制工艺。
- 西装各部位的细节处理,如领口、袖口、口袋等。
2. 教学难点:- 西装的整体造型和结构设计。
- 西装制作过程中细节的处理和调整。
六、教学任务1. 讲解西装工艺流程:- 详细讲解西装的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步骤。
- 介绍西装各部位的结构特点和制作要求。
2. 示范西装制作过程:- 通过现场示范,展示西装制作的各个环节。
- 演示西装各部位的细节处理技巧。
3.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分组指导学生进行西装的裁剪和制作。
- 及时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课后作业:- 完成指定的西装制作任务。
- 对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装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示范法:通过现场示范,展示西装制作的技巧和流程。
3.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西装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西装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女西装制作工艺教案知识目标了解主料粘衬部位和方法,熟练满里子制作过程。
技能目标掌握熨烫方法,熟练做领、做袖。
此款女西服结构为传统造型,在制作时需要用熨、烫功(推、归、拔)改变面料经纬纱向,使造型更加合体。
重点附挂面、净里子、开袋。
难点推烫、归烫、拔烫与装袖子技法。
一、平驳头两粒扣女西服外形概述平驳头、单排两粒扣,门襟方角,左右双嵌线开袋,方角袋盖,后身开背缝,胸省和腋下省,圆装袖,袖口处开假袖叉,并有两粒装饰扣。
二、平驳头两粒扣女西装的部件及成品规格1、部件(1)、面料类:前衣片(2)、后衣片(2)、前侧片(2)、挂面(2)、大袖片(2)、小袖片(2)、上领面(1)、下领座(1)、大袋盖面(2)、嵌线(2)(2)、里料类:前片、前侧片、后片、大袖片、小袖片、大袋盖里、袋垫、里袋嵌线、三角里袋盖(3)、辅料类:领底呢、有纺衬、无纺衬、棉垫肩、袖棉条、双面粘合衬、袋布、配色线、纽扣(大3粒、小7粒)、白色棉纱线2、成品规格(可自定)三、平驳头两粒扣西服的工艺流程(从局部到整体)做准备工作——打线钉——收省——归拔衣片(敷嵌带)——夹里子,挂面——开里袋——做袋盖、挖袋——复胸衬——复挂面——缉后缝——夹摆缝(面、里)——兜缉底摆——夹肩缝——缉领——装领——做袖——装袖——装垫肩——封袖底缝——锁钉——整烫四、质量要求1、各部位规格正确,面、里衬松紧适宜;2、领头、驳头、串口平服顺直,左右两边宽窄高低一致;3、胸部饱满、吸腰平服、丝绺正确、袋角方正、袋盖窝服、止口顺直、薄、挺长短一致、左右对称;4、后背平服、方凳,背缝顺直、对条对格;5、肩部前后平挺、肩缝顺直、丝绺正确;6、装袖圆顺,前圆后登,袖子前后适宜、无涟形、无吊紧;7、各部位熨烫平服,无极光、水花、折印。
五、平驳头两粒扣西服缝制重点、难点女西服以开袋、装领、装袖及整烫为重点西服的衣片、袖片、领等归拔是难点大袋的缝制(1)、缝制部件面布:袋盖、袋垫、袋布、粘衬(2)、缝制工艺流程粘衬——做袋盖——烫嵌线——开袋——装袋盖——装袋布、封口——兜缉袋布(3)、缝制难点、重点a、袋盖丝绺正确、条格对齐b、开袋口、剪三角、封口c、装袋盖六、平驳头两粒扣女西服的缝制1、做准备工作a.裁剪时放缝正确、丝绺正确(前衣片加放0.8cm,预留缩率)袋布裁剪规格(单位:cm)衣片、袖子底边放缝4cm,袖笼、领圈处放0.8cm,其余直缝放1cm ;里子衣片:底边比毛衣片短3cm;袖子:袖口与净样齐、袖笼底比面子(毛样)长3cm ,袖山处比面子长1.5cm,中段逐渐过渡。
男西服缝制工艺培训教材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男西服缝制工艺培训教材第三章男西服缝制工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西服的基本款式,掌握西服的制作方法,使学生能够完成西服生产的工艺流程安排。
教学重点:西装制作的手法与步骤。
课时安排:80学时第一节概述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西服制作的基本要求,掌握西装的零辅料裁剪、排料等知识。
教学重点:用料计算及零辅料裁剪。
课时安排:6学时授课形式:讲授+演示教具准备:一件成衣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平驳头、单排四粒扣、圆形下摆、带胸袋、双嵌线带袋盖大袋、前身收落地省、侧缝开叉、袖口开叉钉四粒样扣。
款式见图3-1-1。
二、量体加放与规格设计(一)测量的主要部位与方法1、衣长:男西服衣长为后衣长,从第七颈锥点垂直下量至臀围线下5—7cm部位符号用L表示。
2、袖长:从肩外端点沿臂弯形态量至茎突点下半2—3cm,西装袖长应加垫肩厚度。
部位符号用SL表示。
3、胸围:软尺在胸部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垫入一指,符号用B°表示。
4、肩宽:从左肩骨外端顶点沿后背表面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部位符号用S°表示。
5、领围:在喉结下方水平绕颈一周的长度,部位符号用N°表示。
(二)规格设计1、胸围:B=B°+16—20cm2、肩宽:S=S°+2—4cm3、领围:N=N°+4—6cm三、男西服裁剪图(一)男西服成品规格表(见下表所示)假定制图规格表单位:cm号型衣长L 胸围B 肩宽S 领围N 袖长SL 垫肩H 翻领M 底领N 175/88A 77 108 46 42 61 1.5 3.5 2.7 (二)男西服裁剪图见图3-1-2图3-1-2四、男西服样板图与零辅料裁剪男西服样板图,见图3-1-3。
零部件裁剪图,见图3-1-4。
图3-1-3图3-1-4五、用料计算及排料图(一)男西服用料计算1、面料用料计算方法:见下表男西服面料用料表面幅款式胸围用料备注144 cm 单排扣西装B=110-115cm 衣长x2+5 胸围每增减5cm 面料增减5cm 110 cm B=110-115cm衣长x2+袖长+1590 cm B=110-115cm衣长x2+袖长x2+10144 cm 双排扣西装B=110-115cm 衣长x2+5 胸围每增减5cm 面料增减5cm胸围增减对面料计算影响不大110 cm B=110-115cm衣长x2+袖长+2090 cm B=110-115cm衣长x2+袖长x2+152、里料计算方法:见下表幅宽用料90cm 衣长x2+袖长10cm 衣长+10cm144cm 衣长+袖长+10cm3、辅料计算方法:见下表名称用料说明有纺粘合衬 1.5米用于前大身、前侧身、挂面、领等。
第 周第 课时教案教案编号:年 月 日 总课时 课题 黏合衬的熨烫工艺课型新授知识 能力 思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黏合衬粘合三要素,黏合衬的选用。
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独立、正确、熟练的进行黏合衬的熨烫操作。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创新的能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重点 黏合衬的熨烫工艺难点 黏合衬的熨烫工艺 教法 讲练法教具电熨斗 布 黏合衬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导入板书教学目标课的进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组织提问: 1 归烫的方法?2拔烫的方法?3 推烫的方法?4 起烫的方法?5 圆形扣缝的方法?学生预习教师提问第1页过程活动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三、新授内容:黏合衬的熨烫工艺黏合衬可分为织造黏合衬,俗称有纺衬和非织造黏合衬,俗称无纺衬两大类。
织造黏合衬又可分为机织和针织两种,织造黏合衬的厚薄主要由基布的纱支高低所决定。
非织造黏合衬的厚薄由其基布在单位面积上的克重所决定。
常见有10g、20g、30g三种。
除黏合衬的基布外,黏合衬的厚薄还与热熔胶的表面形态有关。
(一)黏合衬粘合三要素1)粘合温度正确掌握粘合温度,才能取得最佳粘合效果。
温度太高,会造成热熔树脂胶熔融流失,或渗透织物程度过大,学生回答师生问候教师授课展示实物教具,给学生标准第2页过程活动精讲内容粘合强度下降。
温度太低,则不会发生热熔粘合。
2)粘合压力在热熔粘合过程中,正确的压力可以使面料与黏合衬之间有紧密的接触,使热熔树脂胶能够均匀地渗入面料纤维中。
3)粘合时间温度和压力都需要在合理的时间作用下,对黏合衬上的热熔树脂胶发挥作用。
(二)黏合衬的选用·与面料的厚薄相宜。
·与面料的色泽相配。
·与面料的耐热性能相应。
·与面料缩水率相近。
·与面料风格、手感相符。
·与面料的价值相当。
四实际操作练习练习黏合衬的熨烫集中学生注意力板书课题教师讲授第3页过程活动小结巩固练习五重难点说明黏合衬粘合三要素黏合衬的选用六布置作业对衬衫进行领子,袖口黏合衬的熨烫教师总结按教师要求,学生练习下节授课内容裙装制作工艺微型板书设计一黏合衬粘合三要素二黏合衬的选用作业练习对衬衫进行领子,袖口黏合衬的熨烫课时反馈本节学生掌握不错,操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