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判定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 较低。如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应试策略
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分布 (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 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 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 合分析。 灾情的大小与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
第五讲 地域分异规律
图画重点
应试策略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 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 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 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 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西 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 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 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 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 化。
应试策略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西海岸南北延伸)。 ③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 原。 ④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 ②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 ③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 ④看主导因素: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