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儿童画-中班美术第38课-大鱼吃小鱼-PPT
- 格式:pptx
- 大小:8.28 MB
- 文档页数:12
《彩色的大鱼》PPT课件中班美术•引入活动•认知大鱼•彩色大鱼创意画•手工制作彩色大鱼目录•互动环节:我的彩色大鱼故事•总结回顾与延伸拓展01引入活动热情洋溢的问候,营造温馨氛围询问孩子们的日常,拉近距离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欢迎与问候课程主题介绍展示《彩色的大鱼》PPT 封面,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美术风格引导孩子们想象和描述自己心中的彩色大鱼010204预期学习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孩子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让孩子们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过合作和交流,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和互动0302认知大鱼大鱼种类与特点种类多样包括鲤鱼、鲫鱼、鲨鱼、鲸鱼等多种类型,每种大鱼都有其独特的外形和色彩。
特点鲜明大鱼通常体型较大,有着醒目的颜色和独特的花纹,是水域中的佼佼者。
大鱼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海等水域中,不同种类的大鱼对水质、水温等环境因素的要求也不同。
栖息环境食性多样繁殖方式大鱼的食性因种类而异,有的以浮游生物为食,有的以小型鱼类、虾蟹等为食。
大鱼的繁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采用卵生方式,有的则采用胎生方式。
030201大鱼生活习性大鱼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持水域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大鱼通常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是水域中的掠食者,对于控制其他生物种群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食物链顶端大鱼也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资源,许多地方都开展了渔业捕捞和养殖活动。
人类利用大鱼在生态环境中作用03彩色大鱼创意画色相、明度、饱和度是构成色彩的基本要素,了解这些要素有助于更好地搭配颜色。
色彩三要素暖色调(如红、黄、橙)给人温暖、活泼的感觉,冷色调(如蓝、绿、紫)则给人清凉、安静的感觉。
冷暖色调对比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而相近色(如红与橙、蓝与绿)搭配则显得和谐统一。
色彩对比与和谐色彩搭配原理简介构图设计色彩填充细节刻画背景渲染绘制彩色大鱼步骤示范01020304首先确定大鱼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可以画出简单的轮廓辅助线。
幼儿园中班美术课《快乐鱼儿》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水中世界》,详细内容围绕“快乐鱼儿”展开。
我们将学习鱼儿造型特点、色彩搭配,以及如何运用简单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富有创意鱼儿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和掌握鱼儿造型特点,提高他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敏感度,学会运用色彩搭配表现鱼儿快乐。
3.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鱼儿造型描绘和色彩搭配。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画纸、彩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笔、范例作品。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PPT课件中鱼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鱼儿造型特点,讨论鱼儿生活习性和水中世界美丽景色,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范例作品为例,讲解鱼儿造型描绘和色彩搭配方法,引导幼儿注意鱼儿身体曲线、鱼鳞和鱼鳍等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讲解方法,动手描绘自己心中快乐鱼儿,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问题。
4. 互动交流(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趣事,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地方,提高幼儿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鱼儿造型特点:身体曲线、鱼鳞、鱼鳍等。
2. 色彩搭配:冷暖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为自己鱼儿作品添加一个美丽背景,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想象,为鱼儿作品添加水草、珊瑚、气泡等元素,使画面更加丰富。
2.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文字描述自己作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鱼儿造型描绘和色彩搭配方法,提高他们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024年大班科学《大鱼吃小鱼》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的第三节《大鱼吃小鱼》。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鱼类,了解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中的大鱼吃小鱼现象,探究动物生存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类的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鱼,知道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鱼类,了解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现象。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平衡,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鱼吃小鱼课件、鱼类图片、食物链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大鱼吃小鱼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鱼类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鱼,了解它们的特征。
(2)讲解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平衡。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用画纸、彩笔制作食物链模型。
4. 知识拓展(5分钟)讲解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5.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大鱼吃小鱼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大《大鱼吃小鱼》2. 副认识鱼类,了解食物链3. 板书内容:(1)鱼类的特征(2)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现象(3)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大鱼吃小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关于鱼类的手抄报,内容包括鱼类特征、食物链、生态保护等。
2. 答案:见板书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关于鱼类的资料,了解更多鱼类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同时,关注环保问题,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学生能力培养和环保意识的引导。
鱼吃小鱼绘画教案中班教案标题:鱼吃小鱼绘画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鱼和海洋动物的兴趣和认知。
2.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书:《海洋世界》等相关绘本。
2. 色彩丰富的绘画工具:颜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
3. 画纸、海洋动物模板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海洋动物的特征和形象,例如鱼的鳞片、鳍和尾巴等。
2. 通过展示绘本或图片,介绍海洋动物的多样性和美丽。
主体活动:1. 制作海洋动物模板:a. 为幼儿提供鱼、海马、章鱼等海洋动物的模板。
b. 引导幼儿使用适当的绘画工具,将模板上的轮廓线勾画出来。
c. 鼓励幼儿使用丰富的色彩填充模板,创造出自己喜欢的海洋动物形象。
2. 鱼吃小鱼绘画活动:a. 在画纸上,引导幼儿绘制一个大鱼的形象。
b.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的绘画工具,为大鱼添加细节,如眼睛、鳞片等。
c. 提醒幼儿注意绘画的比例和形状,使大鱼形象更加逼真。
d. 鼓励幼儿绘制小鱼的形象,并将其分布在大鱼周围。
e. 引导幼儿使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大鱼吃小鱼的场景。
总结活动:1.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2. 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绘画作品中的细节和想法。
3. 引导幼儿回顾学习过程,总结绘画技巧和创作经验。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尝试绘制其他海洋动物的形象,如海龟、海星等。
2. 提供绘画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在自由绘画中发挥创造力,表达对海洋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专注度和技巧运用情况。
2. 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和描述,评估他们对海洋动物形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难度。
2. 鼓励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