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中心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纯水机水质监测记录
纯水机水质监测记录
一、概述
本记录用于记录纯水机水质监测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纯水机是一种用于制备纯净水的设备,其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因此,对纯水机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至关重要。
二、监测项目
1.浊度:检测水样中悬浮物的含量,单位为NTU(浊度单位)。
2.pH值:检测水样的酸碱度,单位为pH。
3.电导率:检测水样的导电性能,单位为μS/cm(微西门子/厘米)。
4.总有机碳(TOC):检测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单位为ppb(parts per
billion)。
5.细菌总数:检测水样中细菌的总数量,单位为CFU/mL(菌落形成单位/毫
升)。
三、监测设备与方法
1.监测设备:采用水质监测仪器,包括浊度计、pH计、电导率仪、TOC分析仪
和细菌培养箱。
2.监测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监测数据记录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水质浊度、pH值、电导率和总有机碳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说明水质
良好,符合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要求。
2.水质细菌总数控制在较低水平,说明纯水机在制备过程中有效地抑制了细菌
的生长和繁殖,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水质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因此,了解水质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实验测量,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测量水质的几个重要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浑浊度和电导率,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水质的优劣。
实验设备和方法设备- pH计- 溶解氧测量仪- 浊度计- 电导率计- 试管- 水样收集瓶方法1. 收集不同来源的水样,如自来水、河水、井水等。
2. 使用pH计测量水样的pH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标定和测量。
3. 使用溶解氧测量仪测量水样的溶解氧,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标定和测量。
4. 使用浊度计测量水样的浑浊度,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标定和测量。
5. 使用电导率计测量水样的电导率,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标定和测量。
实验结果及讨论pH值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同来源的水样的pH值如下表所示:水样来源pH值-自来水7.2河水 6.8井水8.5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自来水的pH值近似为中性,而河水稍微酸性,井水则呈现碱性。
这是由于不同水源的成分和地质条件不同导致的。
溶解氧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同来源的水样的溶解氧浓度如下表所示:水样来源溶解氧浓度(mg/L)自来水7.6河水 6.2井水8.0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水样的溶解氧浓度存在差异,但都在正常范围内。
溶解氧是水体中氧气的溶解程度,对水体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浑浊度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同来源的水样的浑浊度如下表所示:水样来源浑浊度(NTU)自来水 4.5河水12.8井水 3.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自来水的浑浊度较低,河水的浑浊度较高,而井水的浑浊度处于中等水平。
浑浊度是衡量水体中悬浮物质含量的指标,高浑浊度会降低水质。
电导率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不同来源的水样的电导率如下表所示:水样来源电导率(μS/cm)自来水125河水180井水130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水样的电导率存在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水物理性能原始检验记录
水的物理性能包括温度、比重、粘度、折射率、表面张力等方面的检验。
以下是水物理性能的原始检验记录。
一、温度检验
1.准备一支温度计和一定量的水样。
2.将温度计置于室温下,观察温度计的刻度是否与室温一致。
3.将温度计完全浸入水样中,等待温度计指示数值稳定后记录温度。
4.将温度计从水样中取出,观察指示数值是否与室温一致。
5.温度计的误差值不应超过0.1度。
二、比重检验
1.准备一支比重计和一定量的水样。
2.将比重计完全浸入水样中,等待比重计指示数值稳定后记录比重。
3.比重计的误差值不应超过0.005
三、粘度检验
1.准备一支粘度计、一定量的水样和一定高度的粘度计漏斗。
2.将水样倒入粘度计漏斗中,待水样通过粘度计漏斗时启动计时器。
3.记录水样通过粘度计漏斗所需的时间。
4.重复以上步骤3次,计算平均测试时间。
5.粘度计的误差值不应超过0.5%。
四、折射率检验
1.准备一支折射计和一定量的水样。
2.将折射计完全浸入水样中,等待折射计指示数值稳定后记录折射率。
3.折射计的误差值不应超过0.005
五、表面张力检验
1.准备一支表面张力测定仪和一定量的水样。
2.将表面张力测定仪放入水样中,等待测定仪测量表面张力后记录数值。
3.表面张力测定仪的误差值不应超过0.01
以上是水物理性能的原始检验记录,这些检验记录可以用于分析水的
物理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样品编号:HS2017—检测项目:色度检验依据: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1.1铂—钴标准比色法(一)检测步骤:(1)本批次均取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及5.00mL ,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色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3)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
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
(4)标准系列:铂-钴标准液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色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5)本批次检测结果(度):报告结果为中位数样品编号比色结果1比色结果2比色结果3报告结果样品编号比色结果1比色结果2比色结果3报告结果检测者:检测日期:年月日校核者:校核日期:年月日样品编号:HS2017—检测项目:浑浊度检验依据: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2.2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一)检测步骤:A、浑浊度10度以上的水样(1)本批次均取浑浊度250度的标准液(吸取含250mg硅藻土的悬浮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振摇混匀即得)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振摇混匀后移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即得浑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度的标准液。
每瓶中加入1g氯化汞以防菌类生长。
将瓶塞塞紧以免水份蒸发。
水质电导率的测定便携式电导率仪法《水和废气检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1、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1.1 本方法依据是便携式电导率仪法《水和废气检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本方法能力验证应随标准更新而更新。
1.2 本方法适用于水质电导率的测定。
2、方法原理由于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因此,当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这个电阻值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的截面积A(cm2)成反比。
即:R=ρL/A。
由于电极面积A和间距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常数,称电导池常数(以Q表示)。
比例常数ρ称作电阻率。
其倒数1/ρ称为电导率,以K表示。
S=1/R=1/ρQS表示电导度,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
所以,K=QS或K=Q/R。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3、样品采集和保存按照《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的相关要求进行水质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最好现场测定。
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小时之内进行测定。
4、使用方法4.1开机(1).将仪器电源插头插入有良好接地的电源插座;(2)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预热30min。
4.2校准(1)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2)校准过程:将“选择”开关指向“检查”,“常数”补偿旋钮指向“1”刻度线,“温度”补偿旋钮指向“25”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µS/cm,至此校准完毕。
4.3测量(1)在电导率测量过程中,应正确选择电导电极常数,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厂家推荐的匹配表表如下:(2)电极常数的设置方法如下:目前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0.01、0.1、1.0、10四种不同类型,一般制造厂会将具体的电极常数值贴在每支电极上,使用时根据电极所标示的电极常数调节仪器面板“常数”补偿调节旋钮到相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