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4课世界近代思想科学与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32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一、选择题1.(·娄底)近年来学者们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发现有些历史人物并不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么不堪,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当时甚至有“不得不为”的理由,这说明( )A.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标准B.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C.评价历史人物不应该有定论D.学者们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来评价【答案】D2.(·常德)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城址位于( )A.湖南澧县B.湖南临澧C.湖南长沙D.湖南宁乡【答案】A3.(·玉林)煤气灯刚在上海租界出现之时,很多人以为这种自来火是“地火”,都不敢赤足行走在煤气公司附近的道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煤气灯阻碍了人们出行B.煤气灯使用率普遍不高C.人们对新技术认识不足D.上海租界管理戒备森严【答案】C4.(·永州)下列历史名言、名句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答案】C5. (·徐州)下列观点属于魏源的是( )A.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D.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答案】A6. (·徐州)右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答案】C7.(·潍坊)《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大众传媒的普及B.男女实现了平等C.西方思想的影响D.封建思想的根除【答案】C8.(·泰安)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虎门销烟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名族的民族英雄。
评价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并取得胜利,后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
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意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由于世界。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沙俄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6、太平天国运动:在慈溪战役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7、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左宗棠)8、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不平等条约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被列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11、洋务运动的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课程标准:通过牛顿、达尔文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理解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语录及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的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历史人物长廊(PPT循环播放)教师:同学们,对历史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历史发展离不开历史人物,图片中的人物都是谁呢?(他们是伏尔泰、卢梭、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历史名人孕育了超凡的能量,也影响了世界,现在就让我们回到17世纪的欧洲,一同去探寻历史的答案。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身陷囹圄的路易十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后,感慨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那么,伏尔泰与卢梭究竟做了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本课的第一篇章——“引领时代的思考”。
一、引领时代的思考——思想启蒙的火种教师:18世纪的法国为什么会出现思想启蒙运动呢?我们来看两段材料:展示:材料一: 18世纪,法国旧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社会矛盾激化,人民怨声载道。
材料二: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资产阶级不满王权专制和教会的腐朽,于是在思想界掀起了启蒙运动。
说明:本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认识到法国出现思想启蒙运动的背景。
教师: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法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教师: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们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为什么?请阅读课文138、139页内容。
展示:三个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伏尔泰:破---批判天主教会、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 22 )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19A类1、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下列观点符合他思想的是【】A.生物进化B.三权分立C.自由平等D.君主专制2.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A.进化论 B.运动三大定律 C.相对论 D.万有引力定律3.他的理论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成就之一。
他是【】A.伏尔泰 B.达尔文 C.马克思 D.爱因斯坦4.19世纪60年代,欧洲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根基遭到沉重打击,这一打击主要来自于【】A、达尔文的“进化论”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D、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5.好奇于“苹果为什么落地”,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 B.牛顿 C.哥白尼 D.达尔文B类6.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
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
材料中的“敌人”是指【】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B、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D、发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7.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到:“子代和亲代间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进化的基础。
…这一教学内容是下列哪一观点的体现【】A生物进化论 B.广义相对论c.天体运行论 D女娲造人论8.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
”其中,“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是指达尔文【】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创立了相对论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D.提出了生物进化论9.“在未来某一时间,有一对20 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 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
50年后,哥哥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原来,对于乘坐光速飞船的弟弟来讲,才刚刚过了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