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4课世界近代思想科学与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32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一、选择题1.(·娄底)近年来学者们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发现有些历史人物并不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么不堪,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当时甚至有“不得不为”的理由,这说明( )A.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标准B.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C.评价历史人物不应该有定论D.学者们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来评价【答案】D2.(·常德)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城址位于( )A.湖南澧县B.湖南临澧C.湖南长沙D.湖南宁乡【答案】A3.(·玉林)煤气灯刚在上海租界出现之时,很多人以为这种自来火是“地火”,都不敢赤足行走在煤气公司附近的道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煤气灯阻碍了人们出行B.煤气灯使用率普遍不高C.人们对新技术认识不足D.上海租界管理戒备森严【答案】C4.(·永州)下列历史名言、名句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答案】C5. (·徐州)下列观点属于魏源的是( )A.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D.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答案】A6. (·徐州)右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答案】C7.(·潍坊)《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大众传媒的普及B.男女实现了平等C.西方思想的影响D.封建思想的根除【答案】C8.(·泰安)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虎门销烟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名族的民族英雄。
评价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并取得胜利,后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
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意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由于世界。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沙俄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6、太平天国运动:在慈溪战役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7、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左宗棠)8、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不平等条约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被列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11、洋务运动的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课程标准:通过牛顿、达尔文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理解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语录及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的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历史人物长廊(PPT循环播放)教师:同学们,对历史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历史发展离不开历史人物,图片中的人物都是谁呢?(他们是伏尔泰、卢梭、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历史名人孕育了超凡的能量,也影响了世界,现在就让我们回到17世纪的欧洲,一同去探寻历史的答案。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身陷囹圄的路易十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后,感慨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那么,伏尔泰与卢梭究竟做了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本课的第一篇章——“引领时代的思考”。
一、引领时代的思考——思想启蒙的火种教师:18世纪的法国为什么会出现思想启蒙运动呢?我们来看两段材料:展示:材料一: 18世纪,法国旧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社会矛盾激化,人民怨声载道。
材料二: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资产阶级不满王权专制和教会的腐朽,于是在思想界掀起了启蒙运动。
说明:本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认识到法国出现思想启蒙运动的背景。
教师: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法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教师: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们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为什么?请阅读课文138、139页内容。
展示:三个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伏尔泰:破---批判天主教会、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 22 )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19A类1、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下列观点符合他思想的是【】A.生物进化B.三权分立C.自由平等D.君主专制2.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A.进化论 B.运动三大定律 C.相对论 D.万有引力定律3.他的理论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成就之一。
他是【】A.伏尔泰 B.达尔文 C.马克思 D.爱因斯坦4.19世纪60年代,欧洲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根基遭到沉重打击,这一打击主要来自于【】A、达尔文的“进化论”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D、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5.好奇于“苹果为什么落地”,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 B.牛顿 C.哥白尼 D.达尔文B类6.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
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
材料中的“敌人”是指【】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B、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C、盘剥工人的资本家D、发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7.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到:“子代和亲代间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进化的基础。
…这一教学内容是下列哪一观点的体现【】A生物进化论 B.广义相对论c.天体运行论 D女娲造人论8.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
”其中,“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是指达尔文【】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创立了相对论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D.提出了生物进化论9.“在未来某一时间,有一对20 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 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
50年后,哥哥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原来,对于乘坐光速飞船的弟弟来讲,才刚刚过了十几年。
世界近代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时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确立与基本定型的历史。
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一、文艺复兴1、原因:(1)资本主义的产生(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教会的精神统治2、兴起:时间:14—16世纪地点:意大利核心思想(社会思潮):人文主义3、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4、代表人物:①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巨人达〃芬奇,代表画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③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
5、影响: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新航路开辟1、原因: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从东方获取黄金②东西方商路不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2、条件:地圆学说的流行,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3、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4、四位航海家以及成就: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①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②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③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5、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有分散向整体发展第9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开始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召开导火线:1637年苏格兰人民起义3、内战:①领导人物——克伦威尔②结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4、革命的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5、革命的巩固——颁布《权利法案》(1)机构:英国议会(2)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3)内容:国王无权废除法律;国王无权征税;国王无权招募军队;国王无权干涉议会的选举等。
(4)作用: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还有日本、瑞典、荷兰、缅甸等)6、历史意义: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路。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一、课标内容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的作品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说出近代科学与文化的成就,了解其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知道苹果熟了之后为什么掉地上吗,这个原因是哪位科学家探索出来的?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的作品等基本史实。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列出牛顿与达尔文的国籍、贡献、地位。
学生填写,教师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表格列举,便于记忆。
师讲述:牛顿生平【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说出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有哪些,他的作品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成就:他一生创作了90多部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
内容:《人间喜剧》描写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全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师:恩格斯称巴尔扎克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合作探究】3.为什么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生: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社会矛盾。
【合作探究】4.听音乐,感受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并说出这首曲子为谁而作,表达了什么感情?师播放:英雄交响曲生回答: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合作探究】5.阅读教材,说出梵高的代表作有哪些?并说出梵高的代表作有哪些?生:夜间的咖啡馆(室外)、向日葵师展示图片。
播放教学视频:梵高作品欣赏师:梵高:荷兰,印象派。
他力图用色彩来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绚丽,用线条来勾画人内类心情感的冲动。
他的笔下一切似乎都在运动和旋转着,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精神和世态达到最完美的统一。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思想文化复习》(第19-22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中考复习课,覆盖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的第19、20、21、22课共四课的内容。
本课讲的是近代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变革,传统的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史实。
民族工业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着。
以及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光芒闪耀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在本课中应引导学生将历史人物置身于历史的过程中,与民族、社会的发展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对之有一个合乎实际的认识和评价,对历史人物的成就与贡献有一个历史的全面的认识。
复习目标:1、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史实,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4、掌握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5、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6、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7、掌握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复习重点:1、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与技术传入中国3、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侯德榜的“侯低制碱法”;魏源和《海图志》;严复《天演论》4、科举制度的废除。
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课件图片内容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学生根据教师展示课件上的复习目标,完成复习学案,小组互助预习。
复习任务:认真梳理各课知识第19 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他创办企业:纱厂、南通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院)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a.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b. 从行业上看,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c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沿江发达,广大内地落后 d. 艰难发展,道路曲折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1、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1 教彥今祈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2教辔过程一、导入新课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据传说,有一天傍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
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
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