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52
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综合素质评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灯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火种灯的燃料是一种气体燃料X ,点燃X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 +5O 2=====点燃3CO 2+4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H 2B .COC .C 3H 8D .CH 4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Mg +O 2=====点燃MgO 2 B .H 2O 2=====MnO 2H 2↑+O 2↑C .4P +5O 2=====点燃2P 2O 5D .4Fe +3O 2=====点燃2Fe 2O 33.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器表面会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 2(OH)2CO 3]。
铜绿受热易分解,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来分析,铜绿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uOB .H 2OC .CO 2D .CuCl 24.下列现象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10 g 水受热变成10 g 水蒸气B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C .10 mL 水与10 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D .打开盛酒精的试剂瓶瓶盖,酒精的质量逐渐减小5.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消耗的 、和生成的的分子个数比为1∶1∶26. 在反应2A +B 2===2C 中,21 g A 和足量B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33 g C ,已知B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6B .28C .30D .32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学习目的1.看法定量研讨化学反响的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能普遍地停止运用。
2.掌握定量研讨化学反响的算理—质量比例模型,能规范地停止计算。
实验情境:小明同窗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效果:气体发作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响前68.6g,反响后65.4g小明所做的实验能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第一局部】定量研讨化学反响的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一、定律感知〔1〕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变化。
二、定律运用【小组协作一】1.在室温下,将9.3g NaOH与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与50g稀硫酸混合,恰恰完全反响,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7.1g。
效果组:〔1〕实验进程中所发作的的反响有哪些?能否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2〕〝测定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7.1g〞有什么重要价值?构成观念: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针对训练一1.请依据以下图所示的实验进程和提供的数据〔发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反响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请依据以下图所示的实验进程和提供的数据,试计算反响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
1.5克氯化钠完全溶解在202.10克氢氧化钠溶液和10克稀盐酸恰恰完全反响后的溶液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质量为克。
3.10克氧化铜与100克稀硫酸恰恰完全反响后的溶液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m克氯化钠溶液与n克硝酸银溶液恰恰完全反响生成w克氯化银应后的溶液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克纯度为80%石灰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响〕与m克稀盐酸恰恰完全反响生成n 克二氧化碳后的溶液。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机理和中间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学反应是许多化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要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制,我们需要对反应机理和中间体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和中间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原理。
一、反应机理的定性分析反应机理是表示化学反应中各个步骤的详细过程和反应路径。
定性分析反应机理的关键是确定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rate-determining step)和中间体(intermediate)。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1. 反应速率法反应速率法是通过实验测定不同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
通过观察速率随浓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初步推测反应的机理。
2. 反应活性法反应活性法是根据不同反应物活性的变化来推断反应机理。
通过引入具有不同活性的试剂,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可以判定反应的机理类型,如酸碱催化、自由基等。
3. 产物分析法产物分析法是通过检测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产物种类和数量来推断反应机理。
分析反应产物的物理性质、结构和组成,可以推测出中间体的存在和反应路径。
二、中间体的定性分析中间体是反应中暂时生成且随即消失的化合物,是反应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间体的研究对深入理解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间体的定性分析方法:1. 跟踪标记法跟踪标记法是通过标记参与反应的分子中的特定原子或基团,以追踪它们在反应中的位置和命运。
利用同位素标记、辅助试剂标记等方法,可以鉴定中间体的形成和消失过程。
2. 过渡态理论过渡态是指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高能级中间状态。
过渡态理论通过研究反应过渡态的结构和性质,可以推断反应的机理。
3. 反应动力学法反应动力学法是通过测定反应的速率随温度、浓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推测中间体的存在。
利用反应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初步判断中间体的生成和消失。
三、中间体的定量分析中间体的定量分析是对反应机理中所涉及的中间体数量、浓度变化等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知识清单一、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基础。
它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质量守恒。
例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已知物质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未知物质的质量。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还能体现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和粒子个数比。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为例,其化学方程式为:2H₂+ O₂点燃 2H₂O 。
这个方程式表明了 2 个氢气分子和 1 个氧气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2 个水分子,同时也反映出了氢气、氧气和水之间的质量比为 4:32:36 。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一般为:1、设未知量:根据题目要求,设出所求物质的质量为 x 。
2、写出化学方程式:要确保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3、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相对分子质量要计算准确。
4、列出比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列出比例式。
5、求解:计算出未知量 x 的值。
6、答:对计算结果进行简单说明,并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例如,要制取 8g 氧气,需要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设需要分解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 。
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 MnO₂ 2H₂O + O₂↑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
比例式为: 68 / 32 = x / 8g ,解得 x = 17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