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网格线法
- 格式:doc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9
1 等值线分析
等值线是地图上最广泛使用的表示方法之一,用来表示那些具有连续分布特征的自然现象。
从图形学的角度看,等值线是指X-Y平面上f(x,y)=c的轨迹分布线。这里的c为某一常数值,该值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可以是地形高程数据,温度场中温度数据,气象上气压数据等等。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等值线符合下述要求:
·给定值的等值线在相应域内不能互相交错;
·一根等值线通常是一条连续曲线;
·给定值后,相应域上的等值线不限于一条;
·等值线可以是闭合曲线,也可以和域外连续。
一、等值线的绘制
等值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多种多样的,其原始数据的获取途径可以是:
·取自各种图件。如地图,空间摄影像片。
·实地测量得到数据。
·科学试验或自然现象的观测记录。 2 从所获取数据中绘制等值线,通常有格网法和三角网法。其中采用规格化的格网数据自动绘制等值线用得更多,这里就这种方法进行讨论。格网法绘制等值线的基本步骤如图5-23所示。
1.离散点网格化。离散点网格化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其方法也很多。常用的有双三次曲面拟合法,距离加权平均法,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法等。在选择方法时必须考虑原始数据精度,物理背景的特征,不能只追求数学方法,或只强调曲线光滑度。绘制等值线的精度同所选网格大小直接相关,间距大引起误差大,曲线不光滑;间距小误差小,所得曲线光滑。但间距太小,计算工作量太大。
2.等值线的自动绘制。基于网格数据的等值线自动绘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1)求等值线与网格边界的交点。当网格取得足够小时,等值线和网格边界的交点可用线性插值方法求出。
(1)判断等值线和网格边界是否有交点。当网格步长取得足够小时,在矩形网格上,曲面函数C=f(x,y)视为一线性函数,因此,网格的棱边AB是否同等值线相交,可判断是否f(A)≥Ck≥f(B) 3 或f(A)≤Ck≤f(B)。换言之,当(f(A)-Ck)·(f(B)-Ck)≤0表示等值线和棱边AB相交。
(2)求出交点。当确定网格棱边同等值线相交时,可求出交点。
2)起始点的搜索。由于等值线分闭曲线和开曲线两种,所以起始点搜索对开曲线先搜索左右上下的外边界,看其上有无等于Ck的点,若有即为起点;否则从左到右,从下而上的逐步检查等于Ck的点,作为起始点。 4 3)等值线的跟踪。在确定了等值线的起始点后,接着是跟踪等值线,以得到一系列顺序排列的等值线点。
(1)跟踪状态的分析。一根等值线进入一网格,有4种进入状况,即从上而下、从下而上、从左到有及从右到左。一个网格上的进入边,又是另一网格的出口边。
假定等值线从前一网格一棱边上的a1点进入到另一网格的棱边a2,a2所在边既是第一网格出口边,又是第二网格的进入边。
令:a1点的坐标为(m,n)
a2点的坐标为(x,y)
则它走向进入边可分下列几种情况。
①对垂直边xA=xB,x<m时,进入边为右梭边;x>m时,进入边为左棱边。
分别如图5-25(a)(b)所示。
②对水平边yA=yB,当y<n时,进入边为上棱边;当y>n时,进入边为下棱边。分别如图5-26(a)(b)所示。当知道进入棱 5 边是上棱边、下棱边、左棱边或右棱边后,就确定了进入网格位置。
(2)方向的选择。当等值线进入到下一网格的进入边上a2点之后,需要确定其下一步走向a3,为了确定a3首先要知道所进入网格的其他三个棱边上是否具有等值线值。若只有一个棱边有等值线值,则在该棱边上求出此值的点即为a3点;若有二个棱边或三个棱边上都具有该等值线值时,就存在如何选择其中一个棱边作为a3点所在边。也就是说,这时等值线走向出现多义性。在手工勾绘等值线时,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依靠绘图人员的经验来确定走向。在自动绘制等值线时,需要对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应当使选取的网格尽量小,避免出现多义性。一旦出现了多义性,应沿着等值线原来的走向延伸方向来确定棱边。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垂直边上a2点跟踪a3点的情况,当y>n时,走向顺序如图5-27(c)和(d)所示;当y<n时,走向顺序如图5-27(a)和(b)所示。 6 ②水平边上a2点跟踪a3点情况,当x>m时,走向顺序如图5-28(a)和(b)所示;当x<m时,走向顺序如图5-28(c)和(d)所示。
总之,当在矩形网格棱边上,按公式(5-6)、(5-7)求出交点后,按等值线原来点顺势相连,并将此交点所在棱边作为下一矩形的进入边,跟踪这新网格中交点,这样等值不断被跟踪出顺序的各点。
4)终点的确定。在跟踪等值线期间,等值线的终点分下列情况:
(1)等值线为开曲线时,终点在整个矩形区域的边界上,相应的起点亦在边界上。 7 (2)等值线为闭曲线时,终点即为起点,所以必须保留等值线的起点,在跟踪等值线期间不断判断新的交点是否为起点,从而确定等值线终止。
5)其他问题。在绘制等值线时,可能会出现等值线交点位于网络交点上。这时用上面方法将无法确定进入边,从而无法跟踪。这时可以人为给一小增量使等值线交点避开网络交点,然后继续跟踪。
8 若等值线所在域为非短形域,绘等值线前应在该域外作一个最小外切矩形,其处理方法与矩形域情况相同。
6)线条的光滑及注字。用上述方法得到了顺序排列的等值线值,有时常常要对这些点进行光滑处理后再绘成曲线,而且经过光滑处理的等值线上,还应在合适的部位开一缺口,标记等值线的特征取值数字,最后由输出设备以等值线图及注字符号一起输出。
等值线的光滑方法通常有五点光滑法,抹角法,平均加权曲线法,样条函数法等,这部分的内容参见本章5.11及有关参考书。
二、等值线的应用
当等值线表示地面高程时,称等高线。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等高线具有很重要的用途。这里以视野分析为例说明其用途。
视野分析亦称景观分析,它以地形高程数据为基础,对所在观察点进行视域分析。
假设某地区的等高线图,如图5-30(a)所示,现在在观察点A处要了解B点是否在可视域范围内。通常,在地形复杂地区,很难从地形图上直接判断在观察方向有否遮蔽视线的地形,为此需借助剖面图,如图5-30(b)所示。从观察点A到目标B作垂直剖面,画出剖面图得剖面线,连结A,B两点的线称视线。若在观 9 察区内剖面线高出视线,则表示B点不在A点可视域范围内。本例中说明B点在A点的可视域内。
从图 5-30(b)剖面图还可进一步求出 A点所在地的一个方向上可视区,及所有方向上的可视范围,即得到A点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