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与思维方式的科学化
- 格式:pdf
- 大小:200.33 KB
- 文档页数:3
2011年8月 第32卷第8期 襄樊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gfan University Aug.,201 1 Vb1.32 NO.8
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与思维方式的科学化
宓钟琪
(襄樊学院教育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摘要:中国体育观念的争议及术语滥用现象引发对于中国体育现代化的思考.通过查阅大量
文献资料表明,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与中国体育工作者思维方式的科学化密不可分,改善中国体育
工作者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开放式、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关键词:中国体育;思维方式;现代化;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1 1)08—0058.02
1中国体育观念的争议及术语滥用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体育观的争论.即“真义体育观”和“spon大体育观”.这
两种观念截然不同,针锋相对,不可调和.因而造成在使用体育术语方面出现了十分混乱的现象.其弊病主
要表现为:1)生造术语.由于是生造,因而不自然.从语言规范角度来考究,一些常用术语本身就不合规格;
2)堆砌术语,如“娱乐体育”、“麻将体育”等;3)术语非标准化问题.由于术语是概念的简化,其目的一是
为了让观念鲜明突出,二是为了便于传播.若要保证传播,那么就应保持术语所指的相对稳定性.术语只能
是单义名称,而不能是多义名称.因为“歧义可能具有使信息消失的危险”.u
2中国体育(CPE)与世界体育(WPE)的现代化
中国体育(CPE)应力求现代化.中国体育(CPE)的现代化,既不应该向古希腊“竞技”复归,也不应该
走现代竞技发展之路. 欧美国家的体育,由近代“体操教育”、“通过运动进行的教育”发展到“完善人体
的教育”,这是现代化.日本体育由“体操教育”、“通过运动进行的教育”发展到“建设身体的教育”,这
是现代化.世界体育(WPE)的现代化对中国体育(CPE)的现代化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体育(CPE)由增强体
质的教育改为sport教育,这不是进步,不是现代化,是倒退,是误人歧途.中国体育的现代化应参考世
界体育(WPE)“完善人类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应参考日本“建设身体”的法则和方法,更应科学地总结,
批判地选择,大胆地创新,使之适合现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实际,这是中国体育现代化的需要.
3中西体育的差异实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分为4个层次:1)从现象到想象;2)从现象到习惯认识(信仰);3)知性;
4)理性.从表面上看,我国体育界对体育概念的争论只是围绕着几个术语进行的,但从哲学思维的角度看,
这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之间产生激烈碰撞的结果.具有广博的中西哲学修养并对其做出比较研究的
代表人物冯友兰【3】先生曾指出:“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方法.佛家和道家都用负
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正和这种负的方法相反,所以可以叫做正的方法.负的方法,试图消除区别,告诉
我们它的对象不是什么;正的方法,则试图做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传人
佛家的负的方法并无关紧要,因为道家早已有负的方法,当然佛家确实加强了它.可是,正的方法的传人,
就真正是极其重要的大事了.它给予中国人一个新的思想,使其整个思想为之一变.”
收稿臼期:201 1.06—28
作者简介:宓钟琪(1983一),女,湖北孝感人,襄樊学院教育学院体育系讲师 宓钟琪: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与思维方式的科学化
4思维方式科学化对中国体育现代化的意义
“体育(Physical—education)”一词作为外来语,自2O世纪初传人我国以来就一直与“竞技
(Sport—athletic)”、“身体娱乐(Physical recreation)”、“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等术语混在一起交替使用.国
内出版的诸多权威性英汉词典,对这些术语的本义做出上述解释的同时,也都将其称之为“体育”.这种
现象可能主要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与研究分析、注重普遍、偏重抽象的理论(逻辑)思维(由概念、判
断和推理组成)方式相比,中国思维更着重于在特殊具体直观领悟中把握真理.虽然这种非概念非逻辑非分
析非归纳的创造直观或形象思维(由表象、意象和想象组成)是人不同于计算机、是人之所以能做出真正科
学发现的一种重要心理方式.然而,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逻辑)思维.
在体育界,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健身与体育》、《论科学体育观的形成与发展》、《论“竞技运动”的
本质属性》等这样一些具有鲜明观点的思辨性文章,而是70年代以来,我们未曾继续从事这一研究,但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有几点关于体育概念的感受:传统的体育(PE)有被sport代替的趋势.Sport已成为体
育大概念,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国内有些学者始终坚持把体育与Sport分开的观点是过了时的陈旧观
点L4 之类的具有中国传统“直觉”思维特点痕迹的“名士文体”.因此,中国体育确实严重缺乏清晰的思
想.清晰思想不是体育的目的,但是它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尤其是体育理论工作者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
训练.因此,正如著名体育学者林笑峰【5]教授所指出的那样:“生产力要解放,文化观念更要更新,思维方
式更要改革.当前在阻碍科学认识活动的诸因素中,落后的文化观念的陋习仍在作怪.我国的传统文化观
念有珍贵的一面,也有封建保守落后的一面,思维方式也有封闭保守、简单僵化、麻木不仁的一面.如果
说过去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我国真义体育的历史进程,那么当今解决这一认识问题,首先要从摈弃陈
腐保守的文化观念、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着手.”
5思维方式科学化
思维方式是人们用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
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o
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 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7J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近代的形而上学以及被恩格斯称为“最重要的思维方
式”的唯物辩证法,都是各自历史时代的文明的活的灵魂.正因为如此,思维方式具有比思维内容更大的
相对稳定性.从构成思维方式的知识、观念、思维传统、情感等剧本要素来看,知识是思维方式的基础,
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知识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结构的好坏,对思维活动的范围和深度有很大的影响.
观念也具有稳定性,在思维方式中起着指向性作用,它是一定思维目标的结合,构成思维运动的内驱力.思
维传统则更具有稳定性,某种思维习惯传统往往是几代相传,成为难以动摇的精神支柱.而这众多要素构
成的思维方式,其相对稳定性就更加大得多.
思维方式的稳定性决定了思维方式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了推进中国体育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体
育工作者应努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让自身的思维方式科学化,使情感思维和理智思维、经验思维和理
论思维等互补结合,形成协同效应.通过优化实践方式、加强知识学习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科学的思
维方式才能够不断创建出来.
思维方式的科学化在笔者看来可理解为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多维度,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上去提出
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前世界较为先进的思考方法有:六顶思考帽、十根思考棒、图解思考法、
水平思考法、倒转思考法、转换思考法和发散思考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可以改善我们
体育工作者固有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
(下转第64页)
59 第32卷第8期 襄樊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
6结语
乡村体育老师始终以体育教学目标为指引,用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审视所要开发利用的体育课程资
源,并将其中的合理部分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纳入或服务体育课堂,就可以保证校本体育教学内容是有方向
性的,保证乡村体育教学是在用教学内容为手段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原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口问题研究Ⅲ.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4(27):47.50. [2】欧阳金花,李老民.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0):81—82. [3】中华人民共和I I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神,2001 I41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丰十,2007. 【5】5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Choice of PE Curriculum Resources under the Command of PE Teaching Goals: A Case Stud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Nanzhang County(Hubei Province)
CHEN Zu—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 1 0 1 8,China)
Abstract:The go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s the expected pr+ospect for the result generating in physical teaching activities.The middle schools of Nan Zhang county are lack of necessary fields but are rich in PE curriculum resources.PE teachers should select some advisable teaching content in accord with some relative standards. Key words:PE teaching goals;PE teaching in villages;Teaching content;Curriculum resources (责任编辑:徐杰)
(上接第59页)
参考文献:
[1】王学锋.体育界的语言和思维问题[J].体育学刊,2003,1O(3):3. [2]王学锋.中 体育Sports化问题辩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6):6. [3]冯友兰.中 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神,1985:378. [4]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6):10. 【5]林笑峰.真义体育思想的演进【J】_体育学通讯,1988(4):1-3. (6]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7(2):21—2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PE and Scientization of Thinking Mode
MI Zhong—qi (School of Education,Xiangfan University,Xiangyang 441053,China)
Abstract:Idealistic controversy on Chinese PE and term abuse trigger the writer’s thinking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PE.It is found that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PE and the scientific thinking mode of Chinese PE workers are inseparable.It is urgent to change the simple rigid way of thinking mode.Open and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mode may be learnt from. Key words:Chinese PE;Thinking mode;Modernization;Scientization
(责任编辑: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