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6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教材解析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让学生在词语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另一部分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日积月累”是让学生积累、背诵古诗。
学情分析
阅读文章时,如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要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以及交流平台,认真梳理,总结方法。另外,学生在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时可能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词句段运用”这个板块时应着重讲解,除了用读来感受语气之外,还应创设更多的情境来训练。
教学建议
在教学“交流平台”时,可以采用小组交流和汇报的形式进行。在教学“词句段运用”时,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比读,如同桌对比读、男女生对比读、师生对比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反问句的表达效果,也可以先用语言或者图片营造生活情境。在教学“日积月累”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和关键词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词语训练、合作交流、语境感知等方式,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2.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难点 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师:平时上课时,老师总会问大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的同学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可是如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
2.请学生互相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标注方法,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4.学生汇报:说说你学会了几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预设一:抓住课文的总领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子可以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预设二:写人记事的文章,大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并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把握住了。
预设三:课文的题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们往往就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预设四: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5.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通过题目知道主要内容。
(2)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知道文章主要内容。
(3)把文章写的几件事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6.拓展延伸:你还有哪些概括主要内容的好的方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1.学生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词语。
注意:“刚正不阿”中“阿”读“ē”;“凛”是前鼻音;“秉”是后鼻音。
2.学生默读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了解其基本意思。
志存高远:指立志很高远。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英勇无畏:勇敢出众,没有畏惧。
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秉公执法: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
小结:这些词语都是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四字词语。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说一说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
预设:(1)“志存高远”让我想到了周恩来。
(2)“英勇无畏”让我想到了黄继光。
(3)“铁面无私”让我想到了包青天。
4.拓展:你还能说说类似的词语吗?
明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5.练一练:选择上面合适的成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宋朝包拯是一个(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的清官。
(2)面对敌人的绞架,李大钊(大义凛然),毫无惧色。
(二)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不同的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1.学生自己读两组句子,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预设:两组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一个陈述句,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陈述句语气比较平淡。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反问句。 3.实战演练。
(1)师:我们知道了反问句的作用,就来试着用一用。
课件出示:
①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②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2)这两个场合我们经常会遇到,碰到这样的场合,我们怎么办呢?
预设1:“难道有清洁工打扫就能乱丢垃圾吗?”
预设2:“难道这个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
(3)学生分组比赛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组织评选“说话小标兵”。
三、布置作业
1.摘抄、积累课内学到的词语。
2.课外在书中找出反问句读一读。
教学板书
交流平台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 陈述句和反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