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62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心得体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心得体会作为新虫,发点体会,鼓鼓腰包,以后多多交流~这两个心得和经历都是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总结而得,之前也经历了屡次失败的教训,一起和大家分享。
我一共申请了3次,管理学部2处,今年成功获批,经费22万。
一些体会和细节心得如下。
1.文笔精练有力。
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简单地说,就是自已再看或者请别人评阅时,很难删除任何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
需要带着强烈的自信心进展写作,逐字逐句地雕琢,尽可能用最朴实的文字描绘自己的观点。
说到文笔的力量,这就要有多年的报告撰写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第一局部--》第一段--》第一句就需要花费许多功夫思量。
既要大气,也要切中研究重点。
2.研究重点明确。
这一条做得好,说明研究思路已清比拟清楚了,让评委感觉申请基金是可行的。
研究重点一般会在六个方面出现,一是研究意义的最后一段(一般是在提出意义之前的总结);二是在文献综述的最后一段(综述完文献后你要做什么,如何做);三是研究目的局部;四是研究内容的第一段(一般是总结性陈述);五是拟解决关键问题局部;六是本工程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局部。
研究重点在上述六个局部出现的时候往往是互相补充、互为依托的。
这六个局部内容的撰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标书的研究重点,在第一处,应该是用一二句话对本研究要做什么进展点评,关键在于提出想法。
3. 选题不是选领域和研究方向,而是选择一个详细、明确的科学问题,这一点至关重要。
相当多的申请书都是给出一个比拟大的范围,没有聚焦到一个“到位”的点上。
此外还需要考虑,提出的问题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吗?其重要性如何?然后应该考虑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新视角来理解它,随后还要答复这样的思路或者理解是否对路。
4.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物理学的进化》,1938年)。
这需要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角度,之后才能有所发现和超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报的经验一、前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支持科学研究的重要渠道之一,其重点项目更是力求支持那些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科研项目。
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此,本文将共享一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报的相关经验,希望能够为正在准备申报该类项目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二、项目定位1. 项目选题:首先确定项目的选题要紧抠国家发展需求和科学热点,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展现出较好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也要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请的评审要求。
2. 学科交叉:在选择项目选题时,可以适度考虑学科交叉,发掘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以求得更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应用前景。
3. 团队构建:在确定好项目选题后,要建立一个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好的合作态度的研究团队,包括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学科的成员,以增强项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三、申报材料准备1. 科学研究计划:在准备科学研究计划时,要突出项目的科学难点和关键问题,明确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应合理安排研究进度和分工。
2. 学术成果和研究能力:在材料准备时要清晰、全面地展示申请人和团队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能力,包括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的科研项目、参与的学术会议等。
3. 申请书写规范:在书写申报材料时,要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文件要求,规范书写,确保申请材料的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四、申报过程1. 提前交流:在正式开始申报之前,可以提前通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部门,交流申报相关问题,了解申报细则和政策,以避免因不了解相关要求而导致申报失败。
2. 组织专家评审:在申报材料准备完成后,可以邀请有经验的科研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修改,以确保申报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
3. 科学分析与论证:在编写申请书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科学分析与论证,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要对预期成果进行适当的推测和预测。
通过学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科学部)申报经验讲座,深刻了解了国家自然科学申报和评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和主要事项。
一、自然基金项目资助重点主要有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中标率较高。
二、申请准备1. 成果准备:论文发表,需要发表5篇以上代表性学术期刊论文。
2. 关系准备:学脉、文脉、人脉(参考文献)及研究经历。
申报主题与研究者研究经历的相关性,项目申请套路,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申请人占比较大。
3. 时间准备:暑假与寒假利用暑、寒假的整段时间进行系统文献阅读和思路整理,初步形成申请书雏形,待基金申请开始后不断修改润色,进一步优化申请书。
三、选题与标题选择一个业内较热的主题并拟定一个吸引眼球的题目。
研究内容要有创新性,研究项目一定要回答你所在研究领域的某一个未解决问题或者当前工作已有的新发现。
总之要让评委了解到项目具有一定创新性,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就高。
选题:1. 新颖(交叉领域)2. 世界眼光3. 中国视角标题:1. 准确完整2. 动人3. 学术化4. 点出研究方法更好四、文本写作优秀的基金申请项目书,除了陈述具体的科学问题和内容,还要考察文字书写功夫,一定要做到句子通顺、逻辑清晰,杜绝出现错别字等。
让评审专家认为你的项目申请书是经过认真准备和反复检查的。
注重排版格式,整齐规范的排版让人觉得美观大方、赏心悦目。
五、咨询与修改基金的评审,有网评和会评,整体评价研究方向的创新性。
评议项目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明确指出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对整体研究方案进行综合评议;对研究队伍状况、前期工作基础进行评价。
因此,在正式提交申请书之前,可请同领域专家前辈阅读你的申请书,为你提出宝贵经验,对基金申请书进行修改和润色。
通过认真学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讲座,了解到了自然科学基金的特点和定位是基础研究,自由探索,围绕世界范围内有特色的基础性、原创性问题展开探索研究。
基金内容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探索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评审的一些感受近年来,既作为申请人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也作为评审人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立项依据:立项依据是开篇第一项,主要说明是WHAT和WHY的问题,即这个申请要做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东西。
有人说立项依据像综述,但是我感觉它应该比综述更全面。
我们看综述,是通过检索文献来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主动式的阅读。
也就是说在阅读这个综述之前我们已经有了较好的阅读基础。
但是基金的立项依据不同,作为评审人他没有主动选择看这个或看那个项目申请书的权利,他只能被动地接收分配给他的任务。
也就是说在阅读这个立项依据的时候他很可能就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
这个现象很常见,毕竟每个人熟知的领域只有那么一亩三分。
如果你的申请书到了一个熟悉这个领域的人手里,那恭喜你,会得到客观的评价。
可万一是一个不懂或不熟的人拿了你的申请书,在通过比例的规定下,很可能你就得不到公正客观的评价。
所以,一份好的立项依据,应该像综述一样客观地描述一个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同时也要补充适当的基础知识甚至是申请人所认为的常识。
这样才能让门外的专家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看下去,一直到被你所吸引,并认可你。
如果碰到是没有耐心的门外专家,可能不会专门花时间来额外了解所需的知识基础,那也许就会给申请人一个“立项依据阐述不明”的评语。
另一方面,立项依据是对研究的总结和归纳,所以要不遗余力地报道出这个领域方向的发展沿革和现状进展,因此对于文献的归纳总结一定要全面细致。
现在网络很发达,检索文献很方便,申请人刻意回避文献是非常不可取的。
例如,申请人说他想研究的某个问题前人没有报道或很少报道,结果ISI一查,一目了然。
申请人回避文献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能力问题,说明他对该领域的工作还不太熟悉,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道德问题,说明他想通过刻意隐瞒来盗版前人的工作。
这两个问题,都能成为评审人枪毙申请书的理由。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感悟和经验自然科学基金结果已出,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作为一个身在二本学校的青年教师,作为一个工作不到一年的科研工作者,我真心为获得本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支持而高兴。
此项目的获得,是对我过去数年工作业绩和科研能力的肯定,让我成为本年度我校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项目获得者之一,我很高兴,也很欣慰。
一句老话,付出了必定会收获,付出的多少决定了收获的多少。
每个申请人深知,一份好的标书对于项目的获得有多么重要,这里我就谈谈我对我这份标书倾注的心血。
由于本人申请的是青年基金,也就在青年基金的范畴内谈谈自己的感想,面上项目的我没有发言权。
首先是选题,一个好的选题是项目成功的基石。
青年基金的目的在于鼓励广大青年工作者顺利进入科研领域,因此选题不需要太难,更不能太大。
以我自己的经验谈谈,我是去年9月从一所211学校毕业达到目前的这所二本学校,由于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导师定的,因此这次的选题尽量不和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近似,否者会和原来学校产生竞争关系,但是一定要沾边,但又要是一个较新的领域。
我在去年11月的时候首先拟定了第一个题目,然后开始查文献,考虑研究方案和创新点,但是经过近一个月的整理发现,题目应用背景不强,研究难度偏大,思路也不是很清晰,期间电话请教过原来的导师,表示对此选题并不看好,建议我一定选择应用背景较强的题目。
于是作罢,12月开始重新选题,这个题目便是我最终申报的题目。
自认为这次选题比较成功,首先在研究背景上,扯到了国家的重大需求,显得研究很重要,也很紧迫。
其次把研究的具体方向变窄,只瞄准解决其中的一个突出的重点问题。
选题确定了,就开始下功夫,撰写过程相当的艰辛。
由于我去年9月到校,这半年没给我安排教学,因此这半年的后三个月基本上就做这一件事,因此我想说的是,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撰写时间和思考时间,首先的研究背景的撰写,研究背景写得好,就成功了一半。
研究背景一定要突出研究的重要性,言简意赅,句句有重点,切忌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