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轨道交通某地铁车站工程地质勘察分析与评价
- 格式:docx
- 大小:60.66 KB
- 文档页数:17
长沙市地铁1、2线地质调查报告项目组成员:彭柏兴、青波、王会云、肖剑审核:审定:院长: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目录1前言1.1 任务来源与目的1.2 调查范围1.3 工作进度安排1.4完成的主要工作量2拟建地铁线工程地质调查2.1 自然地理2.2 地形地貌2.3 地层2.4 地质构造2.5 地震效应2.6 水文地质2.7 岩土工程特性2.8沿线已有建筑物的基础类型2.9不良地质作用三初步结论1前言1.1 任务来源与目的长沙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作为湖湘首邑、楚汉名城,她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历史;作为泛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她南连港澳、北通京津、东接沪宁,背靠内陆,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可持续战略的提出,古城长沙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根据长沙市规划管理局长规函[2004]59号文《关于轨道交通规划方案意见的函》,市规划局于2004年3月18日对铁四院提出的长沙市城市交通系统的十个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形成了轨道交通系统应呈多心放射状,按“客流第一的原则”串联城市的各类各级中心、充分发挥集聚与疏散作用,引导城市发展的目标(图1)。
此项工作,对改善城市经营和保障经济,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很大。
按市规划局部署,受长沙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我院拟对铁四院所拟的十个方案中的①、②、⑤线进行前期地质调查工作,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后来,在讨论方案过程中,线路多有调整,经主管部门同意,初步明确先考虑1、2号线的地质调查工作。
1.2本次调查线路、范围及技术依据按规划的线路、附属建筑物及其邻近地段进行,由中线向两侧扩展:车站、弯道不应少于100m,直线段不应少于50m。
各线路主要地点及站点如下:①线呈东西走向,起点为汽车西站——沿枫林路——五一路——火星路向南——拐入雨花大道——黎托客运站——沿机场高速到黄花机场。
②线呈南北走向:捞霞汽车新站——沿金霞大道——伍家岭——拐入黄兴路——沿黄兴路到劳动广场——沿劳动路到候家塘——东塘——拐入韶山路——南站——暮云;技术依据如下: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省政府站工程地质评述
黄伟
【期刊名称】《《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年(卷),期】2011(030)008
【摘要】文章对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省政府站工程地质进行了评述。
研究成果可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黄伟
【作者单位】长沙轨道公司湖南长沙4100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4
【相关文献】
1.长沙市轨道交通5号线时代阳光大道站方案研究 [J], 罗慧兰
2.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福寺站建筑设计分析 [J], 王小杰
3.轨道交通“叠岛换乘”车站公共区布置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3、8号线换乘站跨阳路站为例 [J], 赵赛龙
4.广州市轨道交通2与8号线延长线工程施工14标工程地质评述 [J], 黄海山;莫其山
5.轨道交通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及施工关键问题分析——以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象鼻窝站项目为例 [J], 夏志辉; 唐文平; 李米智; 杨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铁站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分析高㊀平摘㊀要:地铁上盖建筑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性,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车站建设质量需求随着人口日益扩增而不断提升㊂岩土工程勘察是城市地铁上盖建筑的建设的基础工作,不同类别的建筑项目具备不同的地质水文情况,这也就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充分进行实际情况的判断,为后续的项目建设提供有效准确地岩土勘察资料数据㊂首先,介绍了城市地铁站上盖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法,其次,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以便为相关单位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㊂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上盖建筑;实施方法一㊁引言城市地铁作为缓解当前不断增大的交通流的重要设施,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是地铁站上盖建筑建设的前提基础,项目建设前期的岩土工程勘察有助于减少设计方案的变化,为后续项目开展的进度㊁成本等提供了重要支撑㊂技术人员在现场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对所在项目建设位置的地质条件㊁水温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且对地质造成的项目建设影响进行判断,最终提供符合设计施工需求的相关文件成果,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㊂二㊁城市地铁上盖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及方法城市地铁上盖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对项目所在地及周围环境进行工程地质的分析,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勘察成果,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可以分为外业勘察和内业整理两个部分,其中,外业勘察是确保勘察质量准确性的重要部分,主要分成以下几个内容㊂对项目周围环境进行一般性了解,如地铁车站周围构筑物及基础设施;在此之后,对于地铁车站沿线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一些地质情况较差的区域(溶洞㊁软弱土层㊁管线密集区域)㊂外业勘察方法实施中,对于钻探方法的选取至关重要,文章以南京市5号线某地铁车站为例,钻孔勘探主要采取XY-1A钻机进行开挖,开孔㊁终孔孔径分别为150mm㊁115mm,管径为150mm,钻探过程中主要采取泥浆护壁形式,芯样则需要进行标准贯入实验分析,式样主要分为扰动㊁不扰动土样,分别进行固结不排水㊁不固结不排水㊁K0㊁热物理指标㊁渗透实验及常规测试等㊂标准贯入实验具备较多优势,其主要在钻孔内进行开展,标贯器需要置于一定实验深度土层当中,采取64kg的自由落锤进行76cm高度的下落打入标贯器,标贯器需要在首次进行15cm土层的贯入,其次需要记录20cm贯入的落锤次数㊂本项目还采取检层法进行孔内波速测试,主要采取设备为悬挂式波速测试仪,该设备由地面系统进行震动源的控制,水平分量拾震器进行信号的收集,间距1m的拾震器可依据到时差计算纵波速度㊁横波速度,地下土层的不同理化性质表现出不同的纵横波传播速度,技术人员可以分层求取VS㊁VP,以此来获取土层的动态模量等参数㊂三㊁工程勘察应该注意的问题岩土工程勘查中需要重视地下水文问题,地下水勘察是整个勘查中的重要内容㊂首先,由于地下水的存在极容易造成地铁车站的沉降不均匀㊁承载力欠缺等情况,水文勘察则主要针对地下水流速㊁温度㊁压力等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并且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地铁站上盖建筑周围地下水㊁地表水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根据地下水易引发的不同工程事故提出相应的解决优化措施;其次,地铁站上盖建筑项目的地质构造问题,区域地质构造的准确分析是后续项目施工和方案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区域地质构造勘察阶段,技术人员需要对项目位置附近的地址情况全方位了解,如,富水程度㊁破碎带分布㊁充填物情况等,做出有效的地质评价,并且提供相应的地址优化措施㊂地质构造中如果还存在采空区㊁断裂带,则需要进行重点的专题勘察工作㊂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内业整理工作是表达勘察成果的重要内容,在内业整理关于车站区域岩土参数分析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区域岩土式样实施单个测试,对于式样较多的情况,则需要采取数理统计的方式获取参数代表值,代表值得选取必须要基于室内试验的准确可靠性,式样的统计参数主要表现为天然含水率㊁吸水率㊁天然密度㊁塑性指数等关键参数;对于内业整理中的工程分析评价,则主要是项目区域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考虑到本场地岩土种类多,分布不均匀,软土层发育,工程性质差,地下工程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地基处理及基础费用较高,因此本站点工程场地适宜性差㊂另据相关技术规范,采用评价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对场地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评价单元适应性指数(Is)相关参数选取按表1取值,以此作为适宜性判定标准依据,由此可知,工程建设场地均为适宜性差,但在采取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防护措施后,该场地适宜建设㊂表1 评价因子量化标准取值表四㊁结语综上所述,地铁站上盖建筑项目建设影响因素较多,且地质结构类型复杂,岩土工程勘察能够为后续的项目设计实施提供重要的质量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的全面利用需要对勘察中的细节加以质量把控,充分建立完善的成果数据系统,最终促进城市基础系统的发展㊂参考文献:[1]陈磊鑫.岩土工程勘察㊁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探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8):146.[2]朱家贵.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300.[3]蔡金楚.地基处理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2):105-106.作者简介:高平,南京苏杰岩土勘查设计有限公司㊂641。
某地铁车站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及建议摘要:对武汉市某地铁车站所处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进而为施工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建议中图分类号:u4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工程概况车站位于十字口,近南北方向设置。
根据设计方案,车站拟采用明挖施工,基坑长约187m,标准段基坑宽度19.2m,基坑开挖深度约16.2m,基坑坑底标高约6.37m。
2 自然概况(1)自然地理: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平原边缘隆起带。
区内总体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最高点为南部武昌境内的顶冠峰,高程197.70m。
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ⅰ级阶地河流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地表建筑物较少,局部存在沟塘。
地面高程介于19~22m。
(2)气象特征:地处江汉平原东缘,属亚热带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炎冬寒,具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
(3)水文特征:地表水系发育,河湖密布,沟渠纵横,长江、汉水为区内主要干流,在区内流经长度分别为51km和19km。
区内湖泊密布,塘、堰尤如繁星点缀。
3 地层岩性在地层分区上属下扬子分区的大冶小区。
地层从志留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其中第四系分布最广;志留系、泥盆系裸露地表,多形成低山丘陵;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下第三系仅见零星露头。
工程场区大部位于ⅰ级阶地河流堆积区,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及下更新统(q1);基岩为白垩系~第三系东湖群泥质粉砂岩。
4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介质和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可将场区内地下水划分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其含水与透水性取决于填土的类型。
上层滞水的水位连续性差,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接受大气降水和供、排水管道渗漏水垂直下渗补给,水量有限。
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多在0.5~4.7m。
该层孔隙水对拟建基坑开挖施工影响较小。
某地铁车站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及建议摘要:对武汉市某地铁车站所处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进而为施工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建议1 工程概况车站位于十字口,近南北方向设置。
根据设计方案,车站拟采用明挖施工,基坑长约187m,标准段基坑宽度19.2m,基坑开挖深度约16.2m,基坑坑底标高约6.37m。
2 自然概况(1)自然地理: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平原边缘隆起带。
区内总体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最高点为南部武昌境内的顶冠峰,高程197.70m。
场区地貌单元属长江Ⅰ级阶地河流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地表建筑物较少,局部存在沟塘。
地面高程介于19~22m。
(2)气象特征:地处江汉平原东缘,属亚热带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炎冬寒,具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
(3)水文特征:地表水系发育,河湖密布,沟渠纵横,长江、汉水为区内主要干流,在区内流经长度分别为51km和19km。
区内湖泊密布,塘、堰尤如繁星点缀。
3 地层岩性在地层分区上属下扬子分区的大冶小区。
地层从志留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
其中第四系分布最广;志留系、泥盆系裸露地表,多形成低山丘陵;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下第三系仅见零星露头。
工程场区大部位于Ⅰ级阶地河流堆积区,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及下更新统(Q1);基岩为白垩系~第三系东湖群泥质粉砂岩。
4 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介质和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可将场区内地下水划分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其含水与透水性取决于填土的类型。
上层滞水的水位连续性差,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接受大气降水和供、排水管道渗漏水垂直下渗补给,水量有限。
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多在0.5~4.7m。
该层孔隙水对拟建基坑开挖施工影响较小。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角砾土、碎石土中,具承压性,抽水试验显示其承压水头埋深多在1.2~3.2m,相当于高程16.25~19.40m。
抽水试验在长沙某地铁车站勘察中的应用宋厚园;彭振斌【摘要】According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ile pumping tests, the paper combining with some station of No. 1 line track traffic of Changsha, undertakes the pumping tests on the aquifer within the scope of influencing the depth of the subway, and identifies the hydro- logic parameter of the aquifer, so as to provide the design reference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ainfall projects for the station design.%通过介绍抽水试验基本原理,结合长沙轨道交通1号线某车站施工实例,对地铁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含水层进行了抽水试验,确定了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为车站设计的降水工程提供设计依据与研究基础。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34【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抽水试验;地铁;渗透系数【作者】宋厚园;彭振斌【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20 引言地下水对地铁建设的影响可能引发地铁开挖过程中涌水出现的问题,还可能引发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在地铁建设工程中,土的渗透系数是确定地铁设计施工抽降水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确定降水方案的关键。
在地铁车站、区间段的每一地质单元各选择一定数量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31 工程概况该工程线路全长33.7 k m,设24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其中换乘站13座,平均站间距1432 m,最大站间距2182 m,为阜埠河路站至南湖新城站区间,最小站间距670 m,为湖南师大站至牌楼路站区间。
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标准,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 地面条件与地貌特征工程场地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天心区及雨花区境内,线路分河西河东段,总体呈南北-东西走向线路,河西段主要沿城市主干道麓山南路及阜埠河路,自YCK31+200~YCK32+900穿越湘江,过江后沿南湖路、黄土岭路分别穿越书院路、芙蓉大道、韶山路、劳动路。
除过江段外沿线主要为城市交通干道,车站地面条件复杂,车流量大,住宅、商业区人员密集,建筑物稠密,河东段高层建筑较多。
本工程西部为岳麓山,主峰海拔标高295.5 m;西部为浅变质岩剥蚀丘陵地貌,主要由冷家溪群砂质板岩及泥盆系石英砂岩、砾岩组成丘顶,泥盆系页岩或泥灰岩组成“U”形谷,一般高程为60~100 m,丘顶常成浑圆状,丘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延伸,沟谷发育,坡度一般为15~25 °。
顺砾岩倾向发展的坡角一般为20~35 °。
坡麓常见崩塌倒石堆。
东部为红层剥蚀岗丘丘陵地貌,由白垩系粉砂岩、砾岩组成,丘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高程为70~100 m,坡度为2~6 °。
路线基本位于湘江河漫滩、阶地及丘坡谷地地带,地面标高为26~80 m。
3 工程地质条件出露地层主要包括泥盆系岩层(D)、石炭系岩层(C)、三叠系岩层(T)、白垩系岩层(K)、第四系(Q)土层覆盖于基岩之上。
按从新至老的顺序将有关地层岩性特征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 4):主要为人工填土层(Q 4m l)、河流相冲积层(Q 4a l ),其中第四系人工填土分布广泛,河湖相冲积层(Q 4a l )分布于湘江河床。
长沙地铁勘察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引言: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
然而,地铁建设需要充分了解地下环境的水文地质条件,以确保地铁线路的建设安全和可行性。
本文将以长沙地铁为例,展开对其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以期为长沙地铁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长沙地处江南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铁建设可能会对地下水系统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应的水文地质研究,以评估地铁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地下水环境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和现场测试,对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的水化学性质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全面了解长沙地铁建设区域的地下水状况。
2.水文地质条件评价通过收集长沙地区的地质资料和水文资料,结合地下水调查数据,对地下水层位、孔隙度、渗透系数等参数进行评价,以揭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运移状况。
3.模拟与预测基于对地下水环境的调查和评价结果,采用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和预测地铁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并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4.风险评估与控制基于模拟和预测结果,评估地铁建设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建议,以确保地铁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三、研究进展和结果1.地下水环境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地铁建设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大部分地区处于饱和或亚饱和状态,存在一定的渗流条件。
2.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结果显示,长沙地区的地下水层位多样,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粉砂层、砂砾层和泥岩层。
粉砂层的渗透系数较大,易于水流渗透;泥岩层渗透系数较小,导致水流渗透能力较弱。
3.模拟与预测结果显示,地铁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地下水位的局部下降和周边地下水流动方向的调整。
在安全施工和合理排泄排水措施下,地铁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长沙地铁勘察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长沙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资源丰富,地铁建设需要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长沙地铁勘察若干问题的探讨
彭柏兴
【期刊名称】《城市勘测》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铁交通工程建设不断兴起,由于地铁设计要求的特殊性和城市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城市地铁工程勘察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本文结合长沙城区特定的地质条件,从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地层结构及岩土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对长沙地铁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阐述,对下一步勘察的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了建议.
【总页数】7页(P140-146)
【作者】彭柏兴
【作者单位】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4
【相关文献】
1.武汉地铁机场线勘察若干问题探讨 [J], 赵志达
2.抽水试验在长沙某地铁车站勘察中的应用 [J], 宋厚园;彭振斌
3.长沙地铁勘察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 [J], 罗杰;隆威;程盼;王祖平
4.自动化监测在运营地铁车站保护区的应用——以长沙地铁2号线长沙火车站站为例 [J], 杨长清;
5.旁压试验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以长沙市地铁3号线为例 [J], 唐侦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魏永明;隆威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9(035)036
【摘要】根据查阅前人已有的基础资料,认真总结了工程场地范围内的地震活动性评价、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估以及各站点的地震土层反应计算结果等资料,同时对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各站点及沿线工程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工程场地的工程地震条件较好,整体稳定性较好,不存在威胁工程的严重地震地质灾害.工程场地基础经处理后适宜建设.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魏永明;隆威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
【相关文献】
1.册田水库大坝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J], 贾文
2.邵阳武冈民用机场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J], 刘宇利;张绍和;朱柄松
3.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格影响研究--以长沙市地铁2号线一期为例 [J], 刘胜;郑云有;张霖;冯兆华
4.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乘客信息系统设计 [J], 裴素荣;张亚
5.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能耗分析 [J], 伍星; 许平洋; 王小明; 王烟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沙地铁4号线初步勘察的难点与问题探讨摘要:结合长沙市地铁4号线的勘察工程实践,探讨从勘察难点、勘察问题及岩土工程条件评价等方面研究工程地质问题,并对站点及区间工程施工措施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地铁勘察,岩土工程条件,长沙市地铁4号线1引言地铁勘察是当前岩土工程勘察行业的热点与难点。
地铁横跨区域大多是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或商业区,人口、建筑物、各种地下管网都非常密集。
地铁4号线横跨长沙市岳麓区、天心区及雨花区,线路分河西河东段,总体呈南北-东西走向线路,河西段主要沿城市主干道麓山南路及阜埠河路,穿越湘江,过江后沿南湖路、黄土岭路分别穿越书院路、芙蓉大道、韶山路、劳动路。
除过江段外沿线主要为城市交通干道,车站地面条件复杂,车流量大,住宅、商业区人员密集,建筑物稠密,河东段高层建筑较多(图1)。
图1 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KC-2标段交通位置示意图2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地质特征勘察场地交通条件一般,场地较平整,西部为浅变质岩剥蚀丘陵地貌,由冷家溪群砂质板岩及泥盆系石英砂岩、砾岩组成丘顶,泥盆系页岩或泥灰岩组成“U”形谷,一般高程为60~100m,丘顶常成浑圆状,丘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延伸,沟谷发育,坡度一般为15~25°。
顺砾岩倾向发展的坡角一般为20~35°。
坡麓常见崩塌倒石堆。
东部为红层剥蚀岗丘丘陵地貌,由白垩系粉砂岩、砾岩组成,丘顶圆状,丘脊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垄状延伸,或呈馒头状分布,高程为70~100m,坡度为2~6°。
路线基本位于湘江河漫滩、阶地及丘坡谷地地带,地面标高为26~80m。
区域地质资料显示长沙市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断块区,长江中下游断块凹陷西南部的幕阜山隆起区。
长沙市以湘江为界,西岸属地层年代相对较老的褶皱丘陵,东侧为地层年代较晚的陆相碎屑沉积白垩地层,受地质历史期风化剥蚀作用的影响,古基底起伏不定,在古基底凹陷的地段,沉积了白垩系的碎屑岩,以泥质粉砂岩、砾岩为主,由于后期的构造应力较弱,碎屑岩地层缓倾,近水平展布。
长沙地铁3号线某车站结构设计与分析1工程概况长沙地铁3号线某地铁车站,结合沿线地形及地质条件综合考虑,根据车站总体建筑布置设计,选择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二层、公共区单柱双跨、设备区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的结构设计方案。
箱型框架结构形式在地铁结构中广为使用,是较经济的一种结构形式。
车站标准段设单柱,框架柱距均设置为纵向9 m,沿纵向设梁,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间设置相应的防水层。
2场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本工程拟建场地位于浏阳河Ⅱ级阶地,地形略有起伏,自上而下依次为:1)素填土:褐黄、褐红色,为近代人工堆填的粘性土、砂土,局部含约10%~20%卵石、砾石颗粒,平均厚度4.58 m。
2)粉质粘土:褐红夹灰白色,可塑~硬塑状态,局部含较多砂粒,具中等干强度及中等韧性,平均厚度5.91 m。
3)卵石: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状,石英质,粒径以20-40 mm为主,级配良好,平均厚度5.70 m。
4)板岩:紫红色,泥质、钙质胶结,成岩矿物显著风化,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平均厚度7.58 m。
5)板岩:青灰色,隐晶质结构,板状构造,有少量风化裂隙,岩质较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揭露钻孔层顶埋深11.50 m~37.20 m。
该场地地下水受基底构造、地层岩性和地形、地貌、气象及浏阳河河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场地第四系地层较不发育,主要为弱透水性土层,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3地铁车站设计荷载该地铁车站结构安全等级按一级考虑,假定在基坑开挖及回筑阶段,围护结构承受全部水土压力;在正常使用阶段,围护结构承受土压力,主体结构承受水压力,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只传递压力。
结构受荷计算时,主要考虑结构自重、水土压力、地面超载、铁路列车荷载、设备荷载、施工荷载、人防荷载等类型。
其中,水土压力按松散体计算,计算为垂直压力乘以侧压力系数,考虑今后地下水回灌后土压的变化,并按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结果统筹考虑;铁路列车荷载按《铁路桥涵设计规范》规定的“中一活载”计算,制动力(或牵引力)及列车活载引起的土压力另行计算。
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SG-3标清水路站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审批: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SG-3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五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一、工程概况长沙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为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西南至东北径向骨干线路,其建设对引导城市向西南和东北方向拓展,缓解长沙市交通压力,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线路全长约36.415km,共设车站25座。
清水路站为3号线第五座车站,位于后湖路与清水路交叉路口,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总建筑面积12070平方—CK12+660.146,全长211.6m。
计算站台长118m,标准段宽20.7m,站台高度12m,m,车站顶板覆土厚约3m,中心处轨面标高18.80 米,底板埋深,车站南、北两端接盾构区间,车站小里程端设为盾构接收井,大里程端设盾构始发井。
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
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间距约9 米。
第二、三道支撑为φ609,t=16 钢管支撑,间距为3m 左右。
车站土建部分由围护结构、主体结构、附属结构组成。
(二)主要用电设备本工程的主要临时用电设备有:电焊机、切割机、调直机、振捣棒、抽水机、冲击钻机、泥浆泵及泥浆处理设备、龙门吊、试验室设备、施工作业面照明及生活用电等。
二、临时供电系统布置本车站前期连续墙施工阶段设2台630kva箱变,后期一台630KVA 变压器供电,现场电缆从一级配电箱出来后,主电缆线路沿围挡布置在不锈钢电缆桥架里,并每隔50米布置一个二级配电箱。
施工现场箱变位置及主线走向详见附图: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2005规定要求和《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钢筋棚用电量计算:用电量计算公式:P=1.1*(K1*∑P1/cosφ+K2*∑P2+K3*∑P3+K4*∑P4)式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W)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P3——室内照明容量(KW)P4——室外照明容量(KW)cosφ——工地设备情况表如下:总用电量为P0=1.1*[0.7*+8*25*0.5]=141KW(3)泥浆泵、泥浆处理设备用电量计算:考虑16台冲击钻机、16台泥浆泵1台泥浆处理设备(85KVA)等。
地铁车站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及评价摘要:随着交通需求的越来越大,城市地铁车站建设增多,随之也就出现了众多的深基坑工程。
为了保证基坑周围环境安全以及基坑工程的安全,必须对深基坑进行勘察分析。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探讨了地铁车站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及评价。
关键词:勘察;稳定性;土工试验一、工程概况某城市地铁4号线H车站西侧附属结构含2号与3号出入口、1号与2号风道、A地产项目,采用明挖法施工。
明挖基坑总长为198m,总宽为23.8m,最大挖深17.09m,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与锚索体系。
H站附属工程为地下4层,地下1,2层为商业用房,地下3,4层为汽车库,局部利用地铁通道、风道,风井下部空间用作停车和仓库。
地下总建筑面积为21645.59m2。
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楼板为全现浇梁板式。
该站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增加了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难度。
基坑工程由于施工周期长,常需经历多次降雨、周边堆载、振动等许多不利条件,故深基坑工程事故时有发生。
在软土、高水位及其他复杂场地条件下开挖基坑,发生事故的概率更高。
本工程中,明挖基坑施工开挖深度、跨度大,钢管支撑及钻孔围护的技术要求较高。
因此,保证明挖施工不造成土体坍塌、建筑物过量沉降、既有车站结构过量沉降及变形是本工程的重点,需加强勘察分析与评价工作。
二、地铁车站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一)周围环境分析该项工作是选择基坑支护方案,确定围护结构位移,基坑稳定安全系数控制标准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基坑外围以调查研究、搜集资料为主;搜集相关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现状的资料。
调查了解场地四周地下的管线如:煤气管道、上下水管道、雨水管道、暖气管道。
基坑四周的电力管线如:电信、有线电视管线等。
不仅要了解清楚管井的走线、位置、结构,还要了解管道的结构、构件,为基坑开挖、施工采取什么工艺提供必要准备。
调查了解场地周边地上建筑情况:如地上建筑的位置(离基坑边距离),基础埋深、基础形式,这些资料对基坑支护方案,尤其是施工工艺的确定起决定性的作用。
长沙市轨道交通某地铁车站工程地质勘察分析与评价1.1车站概况本项目为地下二层(局部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
车站附属结构共有3组风亭,4个出入口,1个消防疏散口和1个暗挖通道。
现状地面标高76.52~85.15m,现状地面下车站基坑开挖深度17.20~24.3m;车站附属1号口基坑深度约17.7米,2号口基坑深度约9.8米;3号口基坑深度约12.2米;4号口基坑深度约15.7米;1号风亭基坑深度约15.5米。
车站主体采用半铺盖法施工(局部全盖挖),基坑围护结构采用0.8~1.0m厚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地下连续墙一般嵌固基坑底以下6.0m;半幅铺盖区域(1~26轴)临时立柱桩采用φ*********桩,桩长嵌固基坑底以下约12.0m;全盖挖区域(26~32轴)临时立柱桩采用φ*********桩,桩长嵌固基坑底以下约15.0m。
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围护采用φ800mm地连墙+内支撑支护,嵌固基坑底以下7.0m。
1.2地层岩性本项目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地层新开铺组(Qx)和白沙井组(Qb),主要地层有粉质黏土层、砂土层、圆砾卵石层、残积土层等;基岩主要为新生界古近系地层霞流市组(E1x)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白垩系上统东塘组(K2dn)泥质粉砂岩、砾岩。
1.2.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场地内填土层分为素填土(1)0、杂填土(1)1。
素填土(1)0、杂填土(1)1均匀性差,具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等特点。
(1)素填土(1)0:褐红色、褐黄色、褐灰色等,稍密,稍湿~湿,黏性土为主,含细砂、卵砾石等,硬质物含量25~30%,表层多为混凝土沥青路面,该层岩芯采取率100%,堆填年限大于10年。
(2)杂填土(1)1:褐红色、褐黄色、浅灰色、灰黄色等杂色,稍密,稍湿~湿,由黏性土混砖渣、混凝土块、碎石等回填而成,硬质物含量30~70%,表层多为混凝土沥青路面,该层岩芯采取率100%,堆填年限大于10年。
1.2.2 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al+pl)(1)粉质黏土(3)1-2:褐黄色夹灰白色,硬塑~坚硬状,具网纹结构,含少许黑色铁锰质氧化物。
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高等,韧性中等,该层岩芯采取率100%。
(2)圆砾(3)8-3:褐黄色、黄色、灰褐色;密实为主,局部中密状;湿-饱和;砾石含量50~75%,成分以硅质岩、石英质及砂岩碎块为主;中等磨圆,亚圆状为主,级配一般,粒径一般为0.2~3.0cm,砂质充填,粘粒含量一般约5~15%,局部含量较大,该层岩芯采取率约75%。
(3)卵石(3)9-3:褐黄色,饱和,密实为主,局部中密状。
卵石含量50%~70%,石英质,磨圆度较好,多亚圆状。
一般粒径2~8cm,最大10~13cm。
中粗砂充填,该层岩芯采取率约68%,一般夹少量黏性土,粒径大于5cm的颗粒含量约为55~60%。
1.2.3 白垩系(K)场内基岩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砾岩。
根据我司对同类地层样品经镜下鉴定和X射线衍射分析,岩石主要由大量的氧化铁质、泥质混合物、粒度0.01~0.18毫米的次圆-次棱角状石英砂屑、粉砂屑等混杂组成,构成具砂状、泥状结构,块状构造。
该层按风化程度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三带:(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6)2-1(K):褐红色,风化剧烈,岩芯呈硬塑土状,原岩结构尚可辨认,手可捏碎,遇水易崩解,该层岩芯采取率约95%。
(2)全风化砾岩(6)4-1(K):褐红色,风化剧烈,岩芯呈土状-碎土块状、散砂砾状,原岩结构尚可辨认,手易捏碎,遇水易崩解,该层岩芯采取率约90%。
(3)强风化泥质粉砂岩(6)2-2:红褐色,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多为铁锰质浸染,为极软岩,岩芯呈块状,短柱状;该岩石遇水易软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岩芯采取率约75%。
(4)强风化砾岩(6)4-2:红褐色;泥质胶结,胶结较差,砾石颗粒多为石英岩;砾岩颗粒粒径多为2.0~30.0mm;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碎屑状,该层岩芯采取率约65%。
岩石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5)中风化泥质粉砂岩(6)2-3:褐红色,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胶结较好,岩芯较完整,呈长柱状为主,少许块状,手难折断,干湿交替易崩解,岩石质量指标RQD为80~90。
该岩石遇水易软化;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6)中风化砾岩(6)4-3:红褐色,砾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砾石颗粒多为石英岩;砾岩颗粒粒径多为2~50mm,最大达80mm;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少量短柱状;取芯率低,岩石质量指标RQD为30~50,岩石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岩芯采取率约80%。
1.3水文地质条件1.3.1 地下水水位本车站上层滞水初见水位埋深4.90~7.30m(标高为77.27-80.11m),稳定水位4.10~4.30m(标高为80.47-80.71m);孔隙水初见水位埋深2.60~11.50m(标高为68.69-75.44m),稳定水位埋深2.70~11.60m(标高为73.59-75.34m);场地内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和砾岩,裂隙呈闭合状-微张开状,基岩裂隙水水量甚微,难以形成稳定水位,本次勘察未测得该层水位。
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并受季节变化影响。
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2~4m。
由于本次勘察野外作业工期较短,实测的地下水稳定水位与设计和施工期间的地下水位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设计、施工时应予注意。
1.4水文地质试验及参数1.4.1 抽水试验1.4.1.1 抽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公式选择本次勘察共对2个钻孔进行了圆砾(卵石)层稳定流水文地质抽水试验,孔号为 Jz7-Ⅱ21-TDXYD-25、Jz7-Ⅱ20-B030CQ ,均为单孔抽水,试验3个降深。
1、潜水完整井抽水试验钻孔中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采用以下计算公式①: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法(校核、检查抽水试验成果):2、承压水完整井抽水试验钻孔中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采用以下计算公式②:承压水完整井水位恢复法(校核、检查抽水试验成果):式中:Q—钻孔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抽水孔半径(m);s—抽水试验过程水位降深(m);H—潜水含水层厚度(m); M—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h1、h2—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s1、s2—抽水井中剩余水位降深(m);R—影响半径(m)S—设计水位降深(m)。
1.4.1.2 抽水试验成果本次详细勘察时,对Jz7-Ⅲ21-TDXYD-25进行了抽水试验,另外对初勘钻孔Jz7-Ⅱ20-B030CQ水文试验资料加以利用,试验成果汇总见表4.4-1。
表4.4-1 抽水试验成果表1.4.2 渗透系数的选用岩土层中地下水渗透性的强弱首先决定于岩土孔隙的大小和连通性,其次是孔隙度的大小,其直接与土的成因、颗粒大小、颗粒级配、黏粒含量及土的密实度等有关。
本站施工主要受孔隙水的影响,根据收集到的水文地质资料,本次抽水试验成果、室内渗透试验资料和长沙地区经验,本报告整理并建议岩土层渗透系数建议如下表。
岩土层渗透系数建议值表说明:1)渗透系数建议值是根据抽水试验结果、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并结合相关规范及长沙地区经验提供。
2)砂层的渗透系数受所含黏粒含量大小的影响较大。
3)岩石强~中风化带的渗透系数,受岩体裂隙的发育和泥质充填情况的影响较大。
4)地层透水性分类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10.3.5条进行。
1.4.3 地下水作用与防治措施施工时段长沙地区处于枯水季节,杂填土层上层滞水层、砂卵石层孔隙含水层、基岩裂隙含水层,是本场地主要含水层,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需人工降低地下水水位,若降水及防治措施不当,将造成含水层水位压力降低,粘性土层孔隙水被挤出,使粘性土产生压密变形、造成周围地基土层产生固结沉降,从而引起基坑附近的建筑物下沉倾斜开裂、地面沉陷或开裂、地下管线下沉或断裂等,同时,易导致坑壁失稳崩塌,增加基坑施工困难。
拟建场地位于城区,周边建构筑物密集,不宜采用人工降水的方式处理地下水,建议采用地连墙进行隔水。
施工时应控制好基坑侧壁外墙和基坑坑壁之间填土的回填质量,建议采用黏性土回填并分层压实,压实系数应满足规范要求,严禁回填建筑垃圾,并作好地面硬化封闭和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到地下室外墙和坑壁间,形成积水,产生浮力,对基坑底板及侧壁产生不良后果。
1.5基本烈度及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勘察结果、已有研究资料、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及《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909-2014),拟建场地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为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即7度)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1.5.1 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本工程属长沙市重点建设项目。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结合钻孔波速试验和岩土层的状态特征对场地和地基进行综合评价。
本车站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
1.6抗浮水位抗浮水位是车站100年使用期间可能遇到的最高水位,而长沙目前没有系统的长期水位观测资料,也未进行过专题研究,本次只能根据本站设置的长期水位观测孔量测资料结合长沙既有地铁经验确定。
由于场地现基本为城市道路,地形起伏不大,车站地坪整平后,场区地下水水位会随之变化。
因此,本车站施工期抗浮水位建议按现道路路面标高以下1.5m考虑;使用期抗浮水位建议按现地面标高以下1.0m考虑。
车站内部可按坡度梯度内插取值,或取最大值。
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参照《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表3.0.1与表3.0.3,本车站抗浮工程设计等级为甲级,施工期与使用期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建议分别采用1.05与1.10,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建议如下表7.5-1。
表7.5-1 抗浮水位建议值推荐表本车站南高北低,抗浮水位南端取高值,北端取低值,中间可按坡度梯度内插取值。
当地下水浮力大于上部结构荷载(按最不利组合)时,应采取抗浮措施。
根据场地岩土层情况,建议抗浮措施采用抗浮锚杆或抗浮桩,在满足抗浮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抗浮锚杆锚固端或抗浮桩桩端持力层可采用强风化岩层;但地铁结构为永久性重要工程,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抗浮锚杆锚固端或抗浮桩桩端持力层选用中风化岩层。
1.7基坑工程评价1.7.1 基坑概况本车站基坑拟采用半铺盖法施工(局部全盖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