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布指:医生用左手(食、中、无名指)诊病人右手,用
右手(食、中、无名指)诊病人左手。先用中指按于病人
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为关部,关前一指为寸部,关后
一寸为尺部,依照病人身体高低适当调整指距。
一、脉诊
第八章 诊 法
(三)脉诊方法
2、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宜疏,
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依照指力大小可分(1)
4、“何以独诊寸口”:①寸口部位为脉之大会;②
寸口部位脉气最明显;③可反映宗气的盛衰;④寸
口处部位固定且脉诊方便。
一、脉诊
(二)脉诊部位
第八章 诊 法
5、六部脉与脏腑的联系: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
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命门(肾)。
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
一、脉诊
第八章 诊 法
(三)脉诊方法
中医学基础-诊法(切诊)
学习目标
第八章 诊 法
知识目标:
1、掌握四诊的概念;望神、望色、望舌、问现在症以及
脉诊的基本内容与临床意义。
2、熟悉望形态、排出物、听声音的基本内容与临床,以
及问诊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3、了解局部望诊、望小儿指纹、嗅气味、按诊的基本
方法与内容。
技能目标:
学会简单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的基本技能,培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脉动3-4至(一分钟不满
60次)。
【临床意义】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亦主邪
热结聚里实证。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五)常见病脉
3、迟脉:
运动员与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 迟,属生理状态。
【机理分析】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
第八章 诊 法
(三)脉诊方法
3、注意事项:
(4)调息:应先让患者休息片刻,然后诊脉。切脉者必须
呼吸均匀,态度认真。
(5)每次诊脉时间,不应少于一分钟。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 1、正常脉象: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①脉位:脉管的浅深; ②至数:脉搏的频率;③脉长:脉动的范围长短;④脉力:脉 搏的强弱;⑤脉宽:脉管的粗细;⑥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 度;⑦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⑧均匀度:脉动的节律
肥胖之人,脉管深沉,故脉多沉; 冬季气血收敛,脉象亦偏沉。
【机理分析】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
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沉而
几无为伏,著骨始得,较沉更甚,主邪闭;沉而有力为牢,沉而
强直搏指,主内实。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五)常见病脉
3、迟脉: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仅 三至。”
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主要内容。
第八章 诊 法 第四节 切诊
切诊是指医生通过用手触、摸、按、压病人体表一定 的部位,以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切诊,包括切脉 与按诊两部分。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依照其不同的 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一)脉诊原理 1、心脏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心主血,其充 在脉”、“心藏脉、脉舍神。”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五)常见病脉
1、浮脉:
崔氏《脉诀》:“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 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 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 之稍减而不空。”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
不足;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五)常见病脉 1、浮脉: 【机理分析】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 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 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 力为危证。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五)常见病脉
2、沉脉:
《濒湖脉学》“ 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 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临床意义】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常见于
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五)常见病脉
2、沉脉:
藏精,为元气之根
一、脉诊
(二)脉诊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
上部、中部、下部 2、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趺阳、太蹊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二)脉诊部位 3、寸口诊法:“独取寸口, 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 法,何谓也?”“气口何以 独为五脏主?”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第八章 诊 法
(二)脉诊部位
举:轻取;(2)按:重取;(3)寻:中取。再细分可分为循法、
推法、总按、单按。
第八章 诊 法
总按
第八章 诊 法
单按
错误手法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第八章 诊 法
(三)脉诊方法
3、注意事项:
(1)时间:平旦为佳。“诊脉常平旦”(《素问》)
(2)体位:坐位或仰卧位与心脏等高。
(3)环境:安静。
一、脉诊
(1)有胃:脉来从容、与缓、流利。
(2)有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
(3)有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
第八章 诊 法 一、脉诊
(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 2、正常脉象的生理性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一、脉诊
(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
第八章 诊 法
2、正常脉象的生理性变异:
(2)与精神情志有关:兴奋时其脉必快(数),抑郁时其
脉沉缓或迟。
一、脉诊
(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
第八章 诊 法
2、正常脉象的生理性变异: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春弦、夏洪、秋浮、
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一、脉诊
(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
第八章 诊 法
1、正常脉象: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常脉为
三部有脉,一息四五至(脉搏70-90次/分),不浮不沉,
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与缓,诊
(四)正常脉象及生理变异
第八章 诊 法
1、正常脉象:其特点可概括为有胃、有神、有根。
一、脉诊
(一)脉诊原理
第八章 诊 法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气为血帅,血
为气母”、“气行则血行。”“脉不自行,随气
而至,气动脉应。”
一、脉诊
(一)脉诊原理
第八章 诊 法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
朝百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脉以胃
气为本。”肝藏血,贮血,调节血液,调畅气机;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