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94.08 KB
- 文档页数:2
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张秀丽(本溪市铁路医院肾内科117000 )摘要: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脂(TC、TG)及24 h尿蛋白定量(TP/24 h)的影响。
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 =39)给予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3月后,对照组(n =37)给予一般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Cr、BUN以及GFR、TP/24 h、TC、TG的变化。
结果:对照组Scr、TC、TG、TP/24h较治疗前下降具有显著性(P <0.05),BUN和GF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Scr、TC、TG、TP/24h、BUN、GFR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24 h尿蛋白含量和血脂水平,升高GFR,改善肾功能。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羟苯磺酸钙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糖尿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死因。
在美国糖尿病肾病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约为38%。
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糖尿病肾病早期出现足细胞的损伤,进一步发展为蛋白尿,加速DN进展[1]。
羟苯磺酸钙胶囊(Calcium dobesilate Cap-sule)系2, 5-二羟苯磺酸钙一水合物,是一种微血管保护剂,是目前公认较理想的直接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药物[2]。
我科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观察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脂(TC、TG)、及24 h尿蛋白定量(TP/24 h)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全部病例来源于本院肾病科2006年8月~2007年10月的住院及门诊患者,糖尿病肾病诊断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制定标准,即早期DN的诊断标准为:(1)UAER 20~300μg/min(30~300mg/24h);(2)肾小球滤过率(GRF)降低20%以上;(3)常规UAER检测阴性。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92120·药物与临床·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陈雪峰,刘永爽(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河北 武安 056300)摘要: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诊治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5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两组24h尿蛋白定量、 Scr (血肌酐)、BUN(尿素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好,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2.0970 引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随着糖尿病在治疗方面的不断创新,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人数已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命得到了明显地延长,但是糖尿病的各种慢性类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却明显增高。
糖尿病的肾病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且积累的过程,在疾病的初发阶段,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就不会给患者带来后期治疗的麻烦。
本次研究讨论就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5例。
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4~75岁,平均(60±5.4)岁,病程5~17年,平均病程(9.6±4.6);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42~77岁,平均(61±4.9)岁,病程6~19年,平均病程(8.9±5.1)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王凌灵【摘要】目的:观察2,5-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二羟基苯磺酸钙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C)、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的变化。
结果治疗12w后,观察组24h-Upr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HbA1c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BUN及Scr等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结论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减少患者蛋白尿的排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4【总页数】2页(P3193-3194)【关键词】羟苯磺酸钙;糖尿病肾病【作者】王凌灵【作者单位】远安县人民医院,湖北远安 44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尿病肾病(DN)是一种糖尿病引起微血管发生病理变化并发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是引发终末期肾脏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1]。
有研究[2]提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积极治疗,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情况。
因此,本研究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提高参考性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48.39±12.91岁,糖尿病史17.69±9.84年;观察组患者36例,男 18例,女18例,年龄48.08±13.08岁,糖尿病史18.37±10.2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60期187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与临床·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李晓庆,高桂娟(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27)0 引言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提升,在发病之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肾脏并发症,这也是致残以及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者转换酶抑制剂来降低尿蛋白水平,效果确切。
但是,在药物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咳嗽以及高钾血症等药物副反应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舒适度以及安全性[1],从而影响上述药物依从性。
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羟苯磺酸钙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水平,且疗效安全。
为了评估其确切性及安全性,我中心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前来我门诊就诊的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探讨羟苯磺酸钙药物的应用优势,指导临床诊疗,详见下文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前来我中心门诊就诊的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利用抽签法的方式将其均分成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有28例。
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14例;年龄47-85岁,平均(63.44±1.23)岁;确诊糖尿病肾病病程5-20年,平均(9.22±2.11)年。
试验组患者男15例,女13例;年龄48-86岁,平均(63.45±1.24)岁;确诊糖尿病肾病病程7-18年,平均(9.51±2.34)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注射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J20050097),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41986)药物,要求养成优质低蛋白的饮食习惯,每天都参与到慢跑或者快走锻炼中[2]。
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降糖等基础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连续治疗12周。
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时的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UAE)、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UAE为(27.1±13.4)mg/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5±20.6)mg/24 h(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羟苯磺酸钙对Ⅲ期DN具有良好的效果,該药可能通过降低血ET,增加血NO来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DN)Ⅲ期为微量白蛋白尿期,蛋白尿可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是加速DN进展为尿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羟苯磺酸钙作为血管保护剂,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两者有共同的发病机理。
作者对25例2型糖尿病(T2DM)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预防早期DN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4月~2015年8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50例,诊断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血压均正常;无发热、感染、糖酮症酸中毒等症状;临床上没有明显蛋白尿,但近3个月内有≥2次UAE在30~300 mg;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53.7±7.8)岁;糖尿病病程3~10年,平均病程(4.1±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