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淀粉的测定及项目管理知识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4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第一法酶水解法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与掌握各类食品中淀粉含量的原理及测定方法。
2、掌握用酶水解法和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方法。
二、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三,试剂:1、0.5%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0.5克,加100毫升水溶解,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2、碘溶液:称取3.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加入1.3克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3、乙醚4、85%乙醇5、6N盐酸:量取50毫升盐酸加水稀释至100毫升。
6、甲基红指示液:0.1%乙醇溶液。
7、20%氢氧化钠溶液。
8、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克硫酸铜(CuS04·5H2O)。
加适量水溶解,加0.5毫升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
9、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克酒石酸钾钠与50克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毫升,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10、0.1000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1、硫酸铁溶液:称取50克硫酸铁,加入200毫升水溶解后,人100毫升硫酸,冷后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
四、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称取2-5克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毫升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用约100毫升85%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毫升烧杯内,并用50毫升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分钟,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小时,并时时搅拌。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溶液,应不显现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毫升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蓝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
取50毫升滤液,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沸水浴中回流1小时,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毫升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人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教案3-5-2食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课程内容项目3-5 食品中糖的测定(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授课课时6学时授课时间2020年12月3日1-6节授课班级18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授课地点食品理化检验实训中心(含常规检验实训室、原子吸收室、色谱室)授课形式理实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内容分析淀粉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种子等组织中,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有的来自于原料,如藕粉、面粉、大米,有的来自于生产过程中作为添加剂而加入的,如肉制品中作为增稠剂,增强肉制品的持水性。
因此淀粉是某些食品的主要质量指标。
淀粉不溶于冷水,也不溶于乙醇、乙醚或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故可用这些溶剂淋洗、浸泡除去淀粉的水溶性糖或脂肪等杂质,然后在酸的条件水解成还原糖。
本次课就以藕粉为样品,学习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任务描述学生分小组完成以下任务:(1)根据提供样品设计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案;(2)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所需试剂及仪器设备的准备;(3)对样品进行预处理;(4)对样品进行还原糖的测定;(5)数据的记录及分析处理;(6)出具检验报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解读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含量测定;2.能说明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3.能说出还原糖测定与淀粉测定的关系;4.能说出淀粉测定的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1.能运用酸水解方法测定淀粉含量,会控制酸水解反应条件;2.能依据国家标准进行食品中淀粉含量测定实验准备;3.会准确控制操作反应条件,正确进行还原糖测定;4.能真实准确地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处理;5.能根据检测结果正确评价食品中淀粉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素质目标1.强化和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务实求真的学习精神;3.培养学生协调分工、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能运用酸水解方法测定淀粉含量;2.会控制酸水解反应条件;3. 能说明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原理。
教学难点 1.酸水解反应条件的控制;2.还原糖滴定条件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