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语音点与数据点的转换
- 格式:pptx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4
1.概述本系统为建筑物内监控区域监控系统线缆的敷设工作,根据建筑布局,各楼宇所有信息点都汇聚到对应的弱电机房,方案满足对线缆长度的要求,数据、语音信息点分别采用6类4对双绞线和超五类4对双绞线进行敷设,再根据数据、语音信息点分类分别跳线跳至交换机。
布线系统的信息出口采用国际标准的 RJ45 插座,以统一的线路规格和设备接口,使任意信息点都能插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
连接水平布线的配线架,全部采用模块式配线架。
数据主干千兆跳线连接交换机,水平数据传输的带宽为 100Mbps。
水平数据线缆为六类带十字线芯设计。
水平语音线缆为超五类设计。
2.系统功能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如下特点:开放性: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可满足将来各种联网及通信要求。
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产品,满足各种应用需要。
经济性: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系统,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佳。
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达到高效能与高效益。
可靠性:布线系统的可靠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本系统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灵活性及可扩展性: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根据管理要求,方便扩展信息点的覆盖范围,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模块化:布线系统所有的接插件都是模块化的标准件,各模块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并能按标准格式连接,方便维护人员管理和使用。
本系统设计要符合国际、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遵行国家现行的工程设计、通信设计的有关规定,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布线方案应能支持现有的和未来二十年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能适应话音、数据和其他连接的需要。
每个信道可联结各种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电话、图形和图像设备等)支持各种网络协议,通过简单跳线,可以灵活组网。
要充分体现综合布线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扩展性、经济性等。
系统采用星形组网结构、机房集中管理网络采用六类交换到桌面,千兆跳线主干。
楼层配线间子系统采用 24 口模块化集成式六类配线架端接管理水平数据信息点,配线架要求可从正面和背后进行端接。
机房弱电随着电子机房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对机房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机房建设的内容逐渐扩展到许多弱电的子系统,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逐渐在机房内得到广泛应用,这就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了机房的功能,顺应了计算机和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
本章着重介绍在机房建设中普遍应用的综合布线、门禁、闭路监控、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集成、KVM以及机房常用的视频监视显示设备。
第一节综合布线一、综合布线简介综合布线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与监控系统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将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同时能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
它的核心就是“综合”,也就是各个弱电系统均可用综合布线系统进行信息传输。
传统布线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同应用系统(电话、计算机系统、局域网、楼宇自控系统等)的布线各自独立,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传输线缆构成各自的网络,同时,连接线缆的插座、模块及配线架的结构和生产标准不同,相互之间达不到共用的目的,加上施工时期不同,致使形成的布线系统存在极大差异,难以互换通用。
传统布线方式由于没有统一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都不方便。
当工作场所需要重新规划,设备需要更换、移动或增加时,只能重新敷设线缆,重新安装插头、插座,并需中断办公,布线工作既费时又耗资,而且效率很低。
因此,传统的布线不利于布线系统的综合利用和管理,限制了应用系统的变化以及网络规模的扩充和升级。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适应电话和网络数据传输线缆的管理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别设计的布线方式,它为智能大厦和智能建筑群中的信息设施提供了多厂家产品兼容,模块化扩展与更新,系统灵活重组的可能性。
既为用户创造了现代信息系统环境,强化了控制与管理,又为用户节约了费用,保护了投资。
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布线是总线拓扑结构,而综合布线是星形拓扑结构,在房间的各个位置留有充足的端口可供选择,而且每个房间都有预留线缆,扩展空间大,便于集中控制及统一管理。
用户需要提供以下几点即可:水平使用哪类线缆?(预算和应用来考虑)各楼层的数据点数、语音点数;(实际需求)建筑物的平面图(CAD图);(计算线缆距离)核心机房在哪栋楼或哪个楼层?(光纤走向和用量)建筑群使用多少芯数的光纤?(无其它用处,一般使用6芯)一、综合布线各系统工程量计算跳线:=数据点数模块:=数据点数+语音点数(为方便,用统一的)面板:双口=数据点单口=数据点数+语音点数首先取线缆平均长度:=(距离机房最远点+距离机房最近点距离)/2*1.1+6(米) 线缆箱数=水平线平均距离*总点数/(305米/水平线平均距离)*1.2(考虑到线材布放的损耗及留有一定的余量)注意:总点数=数据+语音光纤或铜缆使用:=从楼宇的核心机房至各个楼层的距离大对数电缆:=从楼宇的核心机房至各个楼层的距离注意:对数的使用多少看楼层内的语音数量1、数据配线架(包括模块):=楼宇数据总点数/24或482、110配线架(包括模块):=楼宇语音总点数/1003、理线架:=数据配线架数*2(交换机也要用到)4、RJ45转RJ11鸭嘴跳线:=楼宇语音总点数5、数据跳线:=楼宇数据总点数u光纤配线架:=光纤芯数(一般一个12口ST机架)6、光纤跳线(ST-LC):=光纤芯数7、尾纤(ST):=光纤芯数8、耦合器(ST):=光纤芯数9、光纤使用量:=各楼宇间距离+适量冗余(常用重铠6芯单模)1、数据配线架(包括模块):=机房预留数据总点数/242、110配线架(包括模块):=机房预留语音总点数/1003、理线架:=数据配线架数*2(交换机也要用到)4、RJ45转RJ11鸭嘴跳线线:=机房预留语音总点数5、数据跳线:=机房预留数据总点数核心机房(垂直子系统为铜缆时):数据配线架(包括模块):=管理间数/24110配线架(包括模块):=楼宇语音总点数/100理线架:=数据配线架数*2(交换机也要用到)RJ45转RJ11鸭嘴跳线线:=楼宇语音总点数数据跳线:=管理间数核心机房(垂直子系统为光纤时):1、光纤配线架:=管理间数*光纤芯数2、光纤跳线(ST-LC):=管理间数*光纤芯数3、尾纤(ST):=管理间数*光纤芯数4、耦合器(ST):=管理间数*光纤芯数二、综合布线各线缆用量计算45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n*3%:表示富余量1、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0.55:备用系数6:端接容差2、C=[0.55(F+N)+6]*m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m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平均值+5米)*点数=总长度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备注:+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后悔。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5.请问综合布线清单中单孔面板的数量怎么算?单独一个数据点或一个语音点就用单口面板,两个点在一起就用双口面板
不按公式的算法:
按公式算线长,以我的经验是一定不准的,但是也没有一定准确方法,在施工的过程里还有不可预测的变动呢,我们国家对八芯双绞线(包括五类,超五类,六类)最长布线距离规定在一百米以内。
设计院设计图纸的时候一定也会考虑到,那么一般情况下最短的线应该在十米左右,最长的线在九十米左右(留十米的余量)。
平均一下,每根线在五十米左右,如果穿越楼层的话,每根再加个楼层高度就可以了,误差不会太大。
最关键还是要看现场情况,以及要熟练看懂图纸,这个是要时间和磨练的。
综合布线方案目录1。
概述 (3)2.系统设计方案 (4)2.1。
工作区布线 (4)2。
2. 水平布线 (4)2.2。
1. 水平布线路由 (5)2。
2.2. 水平布线设计 (5)2.2.3. 水平布线器件 (6)2。
3。
................................................................ 主干布线82.3.1. 主干布线路由 (8)2.3.2。
主干布线设计 (8)2。
3。
3。
....................................................... 主干布线器件9 2.4. 配线间 (9)2。
4.1. 线缆路由 (10)2.4.2。
配线间器件清单 (10)3。
标签安装 (12)1. 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
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网是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a)工作区子系统--—由工作区内的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电缆组成。
常用设备是计算机(PC,工作站,中端,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设备。
b)管理子系统—-—由交叉连接、直接连接配线的(配线架)连接硬件等设备所组成。
实现配线管理,其设计很完善,使用颜色编码,很容易追踪和跳线,体积小比传统配线箱节省50%空间。
c)水平子系统--—由每一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经水平布置一直到管理区的内侧配线架的线缆所组成.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间(跳线架)的连接,常用三类和五类双绞线实现这种连接。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机房综合布线建议方案针对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网络需求,以计算机网络运算准确无误及数据传输安全可靠、速度快的高标准,此次选用泛达超5类综合布线系统(结合语音系统)布线解决方案。
1.1 系统需求分析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主要需求有:数据通讯/语音系统。
结合AAAAAA综合布线需求和我公司多年综合布线建设经验,我们提出以下综合布线工程解决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应采用当今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网络数据高速有序流通,最大限度保护网络的安全、稳定、高速性。
我们将严格按照ISO11801等国际布线标准设计及施工,将AAAAAA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成为一个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功能齐全的系统。
系统应符合ISO/IEC11801:1995(E)等综合布线工程国际标准中的各项规定,还应满足以下要求:•稳定性: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安全性:布线系统应考虑期货公司对保密性的要求,网络应该有强大的安全性机制和方法,能够保护和隔离敏感性的信息和机密文件,能够完全保证内部的安全性。
在保密网线路上的电磁泄漏及受电磁干扰影响较少。
•实用性: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布线的需求。
能兼容语音、数据、图象的传输,并可与外部网络连接。
所用的布线系统能够满足千兆以太网的要求。
•灵活性: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应用上能支持会议电视、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扩充性: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方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
•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1.2 信息点布线规划设计AAAAAA数据中心机房的局域网络系统是按照以太网(Ethernet)设计和规划的,为满足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降低信息系统总投入成本,AAAAAA的局域网系统建议按照千兆以太网规范设计。
这不但能提升网络系统速度,对今后网络的扩展也留有余地。
一、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1、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两个中国国家标准。
2、综合布线概念:综合布线系统是指用数据和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
在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中宜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3种常用形式。
(1)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大多数能支持话音/数据,其特点是一种富有价格竞争力的综合布线方案,能支持所有话音和数据的应用,应用于语音、话音/数据或高速数据,便于技术人员管理,能支持多种计算机系统数据的传输。
(2)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不仅具有增强功能,而且还可提供发展余地。
它支持话音和数据应用,并可按需要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特点是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信息插座。
(3)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光缆,可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智能大楼,其余特点与基本型或增强型相同。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系统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规定,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将综合布线系统按照以下7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服务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信息插座延伸到终端设备的整个区域,即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
工作区域可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监视器以及传感器等终端。
它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之间搭接。
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
在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从RJ-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连线宜用双绞线,且不要超过5m。
1.综合布线(Generic Cabling System)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3.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专属布线的区别其实就是要求布线系统的结构与当前连接设备的位置无关。
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则是先按照建筑物的结构,将建筑物中所有可能防止设备的位置都预先布放缆线,然后再根据实际所链接的终端设备情况,通过调整内部跳线装置,将所有设备连接起来。
同一线路的接口可以连接不同的通信设备。
星状拓扑结构。
可以使用电话点和数据点互换使用。
传统专属布线:传统的专属布线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哪里,传输介质就要铺设到哪里。
总线拓扑结构4.制定布线标准的组织机构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3.国际电信联盟(ITU)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5.光源与光钎的耦合耦合效率为:η=Pi/Ps式中:Pi为耦合入光纤的功率,Ps为光源发射的功率6.光纤的损耗(单位:Db/km)一般情况下,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所受衰减可定义为长度为L(KM)的光纤输入端光功率P1与输出光功率P2的比值:α(λ)=(10/L)lg(P1/P2)7.光纤孙浩的主要因素有:1.本征:本征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包括瑞丽散射、固有吸收等2.弯曲:光纤弯曲时补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损耗3.挤压:光纤收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4.杂志:光纤内杂志吸收或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造成损耗5.不均匀: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而造成的损耗6.对接: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8.光纤的模式带宽通常用光纤传输信号的速率与其传输长度的乘积来描述光纤的带宽特性,用BL表示,单位:GHz*KM或MHz*KM。
显然,对某个BL值而言,当距离增长时,允许的模式带宽就需要相应减小。
9.光缆的优缺点优点:1.噪声抑制性好2.信号衰减小3.带宽高缺点:1.费用高2.安装/维护难3.脆弱10.端接跳线端接跳线简称跳线。
水平子系统布线设计的要求水平布线可选择的介质有三种〔100欧姆UTP电缆、150欧姆STP电缆与62.5/125微米光缆〕,最远的延伸距离为90米,除了90米水平电缆外,工作区与管理子系统的接插线和跨接线电缆的总长可达10米。
水平区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楼层分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一般情况,水平电缆应采用4对双绞线电缆。
在水平子系统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应采用光缆,即光纤到桌面。
水平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以构成、数据、电视系统和监视系统,并方便地进行管理。
水平子系统的电缆长度应小于90米,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一、设计要求水平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结构的一部分,它沿大楼的地板或顶棚布线。
水平子系统应根据下列要求进行设计:◇根据用户工程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与其位置;◇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一次性建设与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
水平电缆宜按下列原则选用:◇普通型宜用于一般场合;◇填充型实芯电缆宜用于有空气压力的场合。
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宜按下列标准选用:◇五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用于基本型低速率系统;◇六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用于增强型高速率系统。
一个给定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可采用多种类型的信息插座。
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这是为了在交叉连接处进行线路管理.不同服务用的信号出现在规定的导线线对上,并且用统一的色标表示。
为了适应语音、数据、多媒体与监控设备的发展.应选用较高类型的线缆。
设计水平线缆走向,应便于维护。
二、水平于系统布线的拓扑结构水平布线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信息插座分别连到机械〔物理〕终端。
每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都要和管理子系统相连。
三.水平子系统布线的距离与管理子系统最大的水平距离为90米,电缆长度等于配线间或配线间内互连设备端口到工作区信息插座的电线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