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上册 第4课《多年以前》教案 湘艺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多年以前》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年以前》是一首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展现了多年以前的美丽景色。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简单,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听觉和表达能力,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多年以前的景色和情感理解较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多年以前》。
2.了解多年以前的景色和情感,感受音乐的美妙。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多年以前的景色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多年以前的景色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多年以前》的乐谱。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年以前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
同时,教师演唱歌曲《多年以前》,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多年以前》的乐谱,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检验他们对于歌曲的掌握程度。
对于演唱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曲。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创作和演唱。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多年以前的景色和情感,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歌曲《多年以前》,并分享自己对于多年以前景色和情感的理解。
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多年以前》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年以前》是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
歌曲为四二拍,结构方整,旋律线丰富多变,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如音准、节奏、唱名等。
但部分学生对旋律的把握和音乐情感的表达仍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够流畅地演唱《多年以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歌曲的美感。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音乐情感的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等。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乐谱等。
2.准备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伴奏。
3.准备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多年以前》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的回忆。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情感等。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的正确把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针对学生的演唱,教师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分组演唱,相互评价、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的演唱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鼓励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自由创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表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的要点。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多年以前》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年以前》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歌曲,歌词描绘了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歌曲旋律悠扬,节奏舒缓。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唱歌、跳舞。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多年以前》的词曲,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符,增强音乐基础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多年以前》的词曲掌握。
2.音乐节奏和音符的理解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美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多年以前》的歌词、旋律、节奏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3.教学音频:播放《多年以前》的歌曲,供学生欣赏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多年以前》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对难点部分进行反复讲解和示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符,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节奏和音符的应用。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多年以前》的重点和难点。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演唱)多年以前》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演唱)多年以前》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多年以前》,能与同学合作准确表现歌曲的二部合唱。
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认识四分休止符,在演唱中能正确表现四分休止符。
2学情分析《多年以前》是由美国一首同名歌曲填词而成。
歌词描绘了地球多年以前拥有蓝天、森林、小鸟的美丽景象,可是后来森林消失了,小鸟也一去不返,于是孩子们开始对小鸟深情、轻轻地呼唤,唱出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这样的内容安排意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建立起他们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在第三乐句加入了三度音程的二部合唱,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并能够训练学生的合唱技巧。
“跳格子”音乐游戏旨在以一种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学习乐理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认识四分休止符,初步了解休止符的作用。
3重点难点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多年以前》,能与同学合作准确表现歌曲的二部合唱。
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认识四分休止符,在演唱中能正确表现四分休止符。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发声练习一、引入新课,发声练习1、欣赏《蓝精灵之歌》边听边做律动。
2、谈话:欢迎小朋友们来到音乐森林做客,森林里除了有蓝精灵,还有美丽的小鸟,看!小鸟都唱着欢快的歌儿欢迎你们呢!你愿意和小鸟一起歌唱吗?1=C→?E5 6 5 4 |3 1 | 2 1 2 3 | 5 —| 5 5 5 1 5|(师)美丽大森林里,鸟儿在歌唱生:la la la la la。
音乐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多年以前》,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和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
2、能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引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旋律初听。
老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上得老师带来了一段旋律。
请你们认真看我表演,猜一猜哪位小动物来到了今天的音乐课堂?对啦,是一只美丽的小鸟,请你们一起跟老师动一动。
感受一下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小鸟是怎样的心情。
在同学们的脸上刘老师看到了小鸟得快乐。
我想啊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小鸟的翅膀一定会舒展的更开。
小鸟的头一定会高高的抬起来,小鸟的脸上一定挂着灿烂的微笑。
我们跟着音乐再来感受一次吧。
三,导入。
老师:今天的音乐课上我们要学习一首歌曲叫做多年以前。
接下来,小鸟有话要对我们说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鸟说他要走了,并且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如果小鸟就这样走了?从地球上消失了。
我们的生活又会有哪些改变呢?我想请两位同学来谈一谈。
嗯,同学们懂得真多呀,说的也非常的好。
既然大家都不想小鸟离开,那么我们就来呼唤小鸟吧。
小鸟留下了几条线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节奏练习。
同学们请看小鸟留下了一条节奏密码,让我们来破解。
刘老师也准备了游戏道具。
我们一起来玩一玩①点出四四拍拍号。
点出休止符。
②加入二八大附点节奏玩游戏。
③学生创编随机抽查几位学生和一组学生检查学生创编情况,要求最后易拍为休止符。
④同学们这么厉害,现在我把难度升级。
在音乐声中大家跟我一起来玩游戏2.音高练习。
小鸟,如果看到我们这么棒,一定会特别高兴的。
请看线索音符密码。
请完成音乐跳格子的小游戏。
想请一个同学也上来当小老师带着我们的一起玩。
3.旋律教唱。
①随情势唱。
是弹唱旋律。
生轻声哼唱。
②学生跟老师随琴唱旋律。
并找出旋律的规律。
以及重复的地方。
多年以前》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多年以前》,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和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
2、能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引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师:你们喜欢小动物么?如果让你有一个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动物去了解它们的生活?为什么?(指名回答)师:老师非常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去一个叫“音乐”的森林,听说那里的鸟儿生活的非常快乐,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么?二、律动《哩哩哩》xx 做小鸟飞的动作三、参与游戏,学习新知1、.学习休止符①、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来看图片。
(跳格子图片)②、音乐格子中的“ 0说”:小朋友们不认识我吧,我可不叫“零”,我的名字叫“四分休止符”,是音乐中的红灯,大家在唱歌时遇到我,可千万别出声,要停一拍呦。
③、引导学生观察0的摸样,了解0的规律四、歌曲学习A.学习歌曲第一段师:有了小鸟的带路,我们很快就来到了音乐森林(出示美丽的森林)、播放歌曲《多年以前》第一段(出示歌曲谱)1.引导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自由回答:如森林很美,小鸟在欢乐地歌唱……2.模唱第一段(注意0符)师:小鸟的家园这么美丽,请你用歌声来描绘一下美丽的森林和快乐的鸟儿吧(引导学生用La摸唱)师:四分休止符0 也在曲子中,你们找到了没有?再次模唱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歌词4.有感情的演唱第一段歌曲B.学习歌曲第二段师: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曾经发生过一件让小鸟非常难过的往事……1.听一听“朋友的烦恼”(播放课件:同学们的歌声真美。
我们现在的家漂亮吧!可是在很久以前,我们几乎失去了家园,由于你们人类砍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我们飞翔的天地越来越小,不仅我们鸟类无处容身,就连森林里其他的动物也快无家可归了。
)反馈:明确——小鸟曾失去过家园。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年以前》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富有诗意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重复的旋律和节奏,表现出怀旧的情感;第二乐段以变化的速度和旋律,展现了多年以后的情景。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谱、唱歌,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多年以前的概念较为模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诗歌和音乐的结合形式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加强体验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多年以前》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诗歌和音乐的结合形式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理解诗歌和音乐的结合形式。
3.感受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
2.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聆听、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音乐设备。
2.准备《多年以前》的歌谱。
3.准备相关诗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多年以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分组进行演唱,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唱,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诗歌和音乐的结合形式,让学生感受诗歌与音乐的交融之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多年以前》的歌词和旋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唱多练。
湘艺版音乐三上第4课《多年以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年以前》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歌曲,歌词描绘了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歌曲旋律悠扬,节奏舒缓。
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歌曲中的歌词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已具备一定的基本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词的含义理解有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情感的把握和表达可能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多年以前》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情感把握和表达。
2.歌词中抽象词语的理解。
3.音乐节奏的准确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时光,引发他们的共鸣。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3.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4.分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分组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歌曲《多年以前》的乐谱和歌词。
3.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4.提前安排学生进行歌曲排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多年以前》,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音高等问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演唱)多年以前》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多年以前》并与同学合作准确表现歌曲的二部合唱。
2.能够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3.能够认识四分休止符,在演唱中能正确表现四分休止符。
学情分析:多年以前》是由美国一首同名歌曲填词而成,通过歌词描绘地球多年以前拥有蓝天、森林、小鸟的美丽景象,但由于环境问题,这些美好的事物逐渐消失。
这首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在第三乐句加入了三度音程的二部合唱,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训练了学生的合唱技巧。
跳格子音乐游戏则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四分休止符,初步了解休止符的作用。
重点难点:1.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多年以前》并与同学合作准确表现歌曲的二部合唱。
2.能够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3.能够认识四分休止符,在演唱中能正确表现四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新课,发声练。
播放《蓝精灵之歌》并进行边听边做律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通过谈话,让学生愿意和小鸟一起歌唱,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好铺垫。
2.活动参与游戏,研究新知。
通过跳格子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认识四分休止符,并尝试跳出不同的路线。
同时,让学生在游戏中唱出格子里的音符,碰到休止符则不出声。
3.思考让学生回顾刚才的游戏,思考哪些格子没有唱出音符来,并进行生动的讨论。
4.教学教师进行歌曲分析,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同时进行声乐训练,让学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多年以前》并与同学合作准确表现歌曲的二部合唱。
5.巩固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并进行点评和改进。
6.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反思和回顾。
同时,进行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在研究歌曲之前,先要注意音乐格子里的四分休止符,它是音乐中的红灯,遇到它时要停一拍。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四分休止符,它的名字叫做“小四分”,在唱歌时遇到它,我们要用身体动作表示出来,比如拍肩、点头、拍腿等等。
(演唱)多年以前-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本曲的意境,感受旋律与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2.能够掌握本曲的基本节奏、节拍和歌曲结构。
3.能够理解和演唱本曲的歌词,并能够用正确的发音和语音语调表达歌曲情感。
4.能够学会和声,使演唱更加丰富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本曲的歌曲意境、发音和节奏。
2.教学难点:和声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1.介绍和练习简单乐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本曲的节奏和旋律,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简单的乐器,如铃鼓、打击乐器等,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感受节奏和旋律的魅力。
2.欣赏本曲
先播放一遍本曲,鼓励学生在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曲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
3.歌曲讲解
让学生们认真听讲,了解本曲的意境、情感、歌词和旋律。
4.歌曲练习
1.学习发音
让学生们认真学习歌曲的发音,特别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多年以前”、“那条
小路”等词汇。
2.掌握歌曲结构
学生们要认真听取歌曲,掌握歌曲的结构和节奏,特别要注意词语的抑扬顿挫和语音语调。
3.进行和声练习
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和声练习,使演唱更加丰富和谐。
5.组织合唱
最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合唱,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们不仅认识了本曲,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美。
同时,学生们也锻炼了自己的领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学会了带领和参与合唱的技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以前》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多年以前》,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和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
2、能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引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在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么?如果让你有一个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动物去了解它们的生活?为什么?(指名回答)
师:老师非常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去一个叫“音乐”的森林,听说那里的鸟儿生活的非常快乐,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么?
二、律动
《哩哩哩》师生做小鸟飞的动作
三、参与游戏,学习新知
1、.学习休止符
①、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来看图片。
(跳格子图片)
②、音乐格子中的“0”说:小朋友们不认识我吧,我可不叫“零”,我的名字叫“四分休止符”,是音乐中的红灯,大家在唱歌时遇到我,可千万别出声,要停一拍呦。
③、引导学生观察O的摸样,了解O的规律
四、歌曲学习
A.学习歌曲第一段
师:有了小鸟的带路,我们很快就来到了音乐森林(出示美丽的森林)、
播放歌曲《多年以前》第一段(出示歌曲谱)
1.引导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自由回答:如森林很美,小鸟在欢乐地歌唱……
2.模唱第一段(注意O符)
师:小鸟的家园这么美丽,请你用歌声来描绘一下美丽的森林和快乐的鸟儿吧(引导学生用La 摸唱)
师:四分休止符O也在曲子中,你们找到了没有?
再次模唱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歌词
4.有感情的演唱第一段歌曲
B.学习歌曲第二段
师: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曾经发生过一件让小鸟非常难过的往事……
1. 听一听“朋友的烦恼”(播放课件:同学们的歌声真美。
我们现在的家漂亮吧!可是在很久以前,我们几乎失去了家园,由于你们人类砍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我们飞翔的
天地越来越小,不仅我们鸟类无处容身,就连森林里其他的动物也快无家可归了。
)
反馈:明确——小鸟曾失去过家园。
2、启发:画外音刚才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来讲诉的呢?(悲伤)
3、学习歌曲第二段
4.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老师也想说说自己的一点感觉,这首歌曲给人的感觉非常的优美,但在这优美中又带有一点淡淡的忧伤。
C.歌曲的处理,用“Lu”模唱。
5、演唱全歌导语:现在春天又来到了,到处是绿树成荫,花朵满园,让我们随小鸟一起欢乐地歌唱吧!(教师组织、指挥,全班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整首歌曲,并原地用身势动作和拍手拍肩等动作进行表演和伴奏。
)
6、演唱整首歌。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去音乐森林做客,和小鸟成了好朋友,跟小鸟们一起唱了《多年以前》,我们明白地球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以后大家要更加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所有的小动物,让大自然成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