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北狩见闻录》 宋·曹勋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论北宋“不杀士大夫”[作者简介]李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北京 100875)[ 转自铁血社区 ][内容提要]学界普遍认为宋代存在或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不杀士大夫或不轻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
事实上,不杀或不轻杀士大夫事实的出现,并不是皇帝主动给予士大夫优待的结果,而是士大夫阶层通过与皇权不断斗争,从而最终为自己争得的一项利益,因此它是一条伪家法。
从它对宋代的影响看,它无助于维护封建统治,适足以败坏宋代的政风。
关于宋太祖有所谓的“不杀士大夫”之誓约一事,自南宋起的许多史著中都有详略不等的叙述。
《三朝北盟会编》称,建炎元年(1127),随徽宗北迁的官员曹勋自金燕山南归,传徽宗寄语于高宗曰:“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有违者不祥。
相袭未尝辄易。
”[1] (p759)《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称,徽宗要曹勋转告高宗,说“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
[2] (p96)《挥麈后录》则称:“恭闻太祖有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言官,违者不祥。
”[3] 相比来说,《避暑漫抄》最为详细,云太祖于太庙立有誓碑,其中一条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4] (p7~8)另外,《宋史·曹勋传》等对此也有所载。
因众史言之凿凿,故后来治宋史者每每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从中阐幽发微,透视宋代治道,如王夫之称宋太祖勒石立誓约训诫嗣君,其中一条即为“不杀士大夫”,并说这种行为“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5] (p23)又说“自太祖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5] (P24)。
顾炎武也认为,宋代有四条家法为“汉唐之所极”,其中一个即是“不杀大臣及言事官”。
[6] (p1224~1225)此种看法延续到民国时期受到了质疑,张荫麟通过对誓碑、誓约的考辨,指出所谓的“太祖誓碑”等“本俱伪造”。
[7] 然而张荫麟的观点在学界似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此后的学者仍多以此条史料立论。
描写春天的诗句——《晚春书事》
东风苒苒又将归,甚叵飞花不恋枝。
半夜雨惊残梦破,一春愁是落花时。
暖梢袅袅青归柳,轻浪痕痕绿满池。
惟有小栏藏秀色,数枝芍药殿春迟。
《晚春书事》作者简介
曹勋(1098 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
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
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
当权者不听,被黜。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
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
孝宗朝拜太尉。
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
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1。
历代笔记小说名录1. 汉魏晋南北朝笔记目录一、历史琐闻类蜀王本纪旧题汉·扬雄1卷壁经堂丛书本杂事秘辛汉·无名氏1卷香艳丛书本献帝春秋东汉·阙名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天禄阁外史汉·黄宪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汉末英雄记三国魏·王粲1卷黄氏逸书考本九州春秋西晋·司马彪1卷黄氏辑本汉晋春秋东晋·习凿齿3卷汤球辑本魏晋世语晋·郭颁1卷说郛本晋後略西晋·荀绰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十六国春秋别本北魏·崔鸿16卷文渊阁四库丛书本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1卷通行本列仙传汉·刘向2卷笔记小说大观本神仙传晋·葛洪10卷四库全书本晋四王遗事东晋·卢綝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晋八王故事东晋·卢綝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晋阳秋东晋·庾翼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续晋阳秋南朝宋·檀道鸾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晋春秋唐·杜延业1卷汤球辑本晋中兴书南朝宋·何法盛1卷黄氏逸书考本东宫旧事晋·张敞1卷说郛本三国典略唐·丘悦2卷通行本晋五胡指掌明·张大龄3卷明万历三十九年张养正刻本三十国春秋辑本清·汤球1卷广雅书局刊本平陈记佚名1卷说郛本三齐略记晋·伏琛1卷说郛本二、小说故事类神异经汉·东方朔1卷四库全书本博物志西晋·张华10卷四库全书本异苑晋·刘敬叔10卷拾遗记晋·王嘉10卷百子全书本搜神记东晋·干宝20卷搜神後记旧题晋·陶潜10卷齐谐记南朝宋·东阳无疑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1卷通行本续齐谐记南朝梁·吴均1卷四库全书本俗说南朝梁·沈约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笑林三国魏·邯郸淳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绿珠传宋·乐史1卷通行本冥通记南朝梁·陶弘景1卷说郛本高士传晋·皇甫谧3卷古今逸史本还冤记北齐·颜之推1卷说郛本八朝穷怪录隋·佚名1卷国学宝典辑本语林晋·裴启1卷古小说钩沉本续仙传五代·沈汾3卷四库全书本洞冥记汉·郭宪4卷四库全书本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36卷南北朝新语明·林茂桂4卷《海王村古籍丛刊》本三、考据辩证类古今注晋·崔豹8卷四部丛刊影宋本邺中记晋·陆翙1卷广汉魏丛书本凉州记北凉·段龟龙1卷张澍辑本沙州记南朝宋·段国1卷张澍辑本风土记晋·周处1卷说郛本浔阳记东晋·张僧鉴1卷说郛本丹阳记晋·山谦之1卷说郛本交州记晋·刘欣期1卷说郛本永嘉郡记南朝宋·郑辑之1卷说郛本始兴记南朝宋·王韶1卷说郛本宜都记晋·袁山松1卷说郛本洛阳记晋·陆机1卷说郛本荆州记晋·盛弘之1卷说郛本南康记晋·邓德明1卷说郛本南雍州记晋·王韶1卷说郛本会稽记晋·孔晔1卷说郛本广州记晋·顾微1卷说郛本广志晋·郭义恭1卷说郛本关中记晋·潘岳1卷说郛本梁州记南朝宋·刘澄之1卷说郛本鄱阳记南朝宋·刘澄之1卷说郛本佛国记东晋·法显1卷说郛本隋唐五代笔记目录一、历史琐闻类大业杂记唐·杜宝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隋遗录唐·颜师古2卷百川学海本壶关录唐·韩昱1卷说郛本隋唐嘉话唐·刘餗3卷顾氏文房小说本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3卷学津讨原本大唐传载唐·佚名1卷四库全书本魏郑公谏录唐·王方庆5卷四库全书本朝野佥载唐·张鷟6卷宝颜堂秘笈本耳目记唐·张鷟1卷说郛本次柳氏旧闻唐·李德裕1卷顾氏文房小说本高力士外传唐·郭湜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安禄山事迹唐·姚汝能3卷藕香零拾本开天传信记唐·郑棨1卷四库全书本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4卷四库全书本松窗杂录唐·李濬1卷四库全书本刘宾客嘉话录唐·韦绚1卷通行本尚书故实唐·李绰1卷宛委山堂说郛本因话录唐·赵璘6卷稗海本幽闲鼓吹唐·张固1卷学海类编本雲溪友议唐·范摅3卷太平广记本明皇杂录唐·郑处诲3卷守山阁丛书本中朝故事南唐·尉迟偓2卷四库全书本大唐新语唐·刘肃13卷稗海本五代新说唐·徐炫1卷太平广记本唐国史补唐·李肇4卷四库全书本唐阙史唐·高彦休4卷四库全书本唐摭言五代·王定保15卷雅雨堂精刻本唐语林宋·王谠8卷守山阁丛书本鉴诫录後蜀·何光远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柳氏叙训唐·柳玭1卷通行本奉天录唐·赵元一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邺侯外传唐·李繁1卷说郛本常侍言旨唐·柳珵1卷说郛本新城录唐·沈亚之1卷说郛本牛羊日历唐·刘轲1卷十万卷楼丛书本李相国论事集唐·李绛6卷四库全书本戎幕闲谈唐·韦绚1卷说郛本贾氏谈录宋·张洎1卷通行本谭宾录唐·胡璩5卷通行本东观奏记唐·裴庭裕3卷藕香零拾本金华子杂编南唐·刘崇远2卷四库全书本金銮密记唐·韩偓1卷通行本二、小说故事类梁四公记唐·张说1卷太平广记辑本雲仙杂记唐·冯贽10卷四库全书本启颜录隋·侯白2卷敦煌本补江总白猿传唐·佚名1卷唐宋传奇集本炀帝迷楼记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炀帝开河记唐·韩偓1卷历代小史本海山记唐·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杜阳杂编唐·苏鹗3卷四库全书本宣室志唐·张读1卷太平广记本独异志唐·李亢6卷稗海本集异记唐·薛用弱1卷四库全书本集异记唐·陆勋1卷四库全书本剧谈录唐·康軿2卷汲古阁刊本玄怪录唐·牛僧儒4卷明刻本东阳夜怪录唐·佚名1卷唐宋传奇集本湘中怨解唐·沈亚之1卷唐宋传奇集本开元昇平源唐·吴兢1卷唐宋传奇集本广陵妖乱志五代·郭廷诲1卷说郛本神仙感遇传前蜀·杜光庭5卷道藏本酉阳杂俎唐·段成式30卷通行本三水小牍唐·皇甫枚2卷云自在龛丛书本续玄怪录唐·李复言4卷南宋本龙城录唐·柳宗元2卷四库全书本博异志唐·郑还古1卷四库全书本谐谑录唐·朱揆1卷唐代丛书本记事珠唐·冯贽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庐陵官下记唐·段成式1卷说郛本天坛王屋山圣迹记唐·杜光庭1卷道藏本冥报记唐·唐临3卷涵芬楼秘笈本墉城集仙录前蜀·杜光庭10卷道藏本角力记北宋·调露子1卷影印清刊本广异记唐·戴孚1卷太平广记本桂苑丛谈唐·冯翊子子休1卷四库全书本历代崇道记唐·杜光庭1卷道藏本兼名苑唐·僧远年18卷通行本潇湘录唐·柳祥1卷说郛本纂异记唐·李玫1卷太平广记本东城老父传唐·陈鸿祖1卷太平广记本定命论唐·赵自勤1卷太平广记本卓异记唐·陈翱1卷顾氏文房小说本河东记唐·薛渔思1卷太平广记本会昌解颐录唐·佚名1卷宛委山堂本逸史唐·卢肇3卷太平广记本玉泉子唐·无名氏1卷四库全书本树萱录唐·佚名1卷通行本南楚新闻唐·尉迟枢1卷说郛本前定录唐·钟辂1卷百川学海本续前定录唐·钟辂1卷通行本灯下闲谈唐·佚名1卷适园丛书原化记唐·皇甫氏1卷太平广记本辨疑志唐·陆长源1卷太平广记本玉溪编事五代·金利用1卷太平广记本定命录唐·吕道生1卷太平广记本纪闻唐·牛肃1卷太平广记本三、考据辩证类封氏闻见记唐·封演10卷说郛本苏氏演义唐·苏鹗2卷四库全书本资暇集唐·李济翁3卷顾氏本刊误唐·李涪2卷百川学海本兼明书唐·丘光庭5卷四库全书本义山杂纂唐·李商隐1卷说郛本北里志唐·孙棨1卷古今说海本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3卷百川学海本中枢龟镜唐·苏瑰1卷四库全书本来南录唐·李翱1卷说郛本醉乡日月唐·皇甫松1卷说郛本灌畦暇语唐·佚名1卷学海类编本谗书唐·罗隐5卷清拜经楼刊本戒子拾遗唐·李恕1卷通行本宋代笔记目录一、历史琐闻类1、乘轺录宋·路振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 于阗国行程记五代·平居诲1卷通行本3. 钓矶立谈宋·史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4. 珍席放谈宋·高晦叟2卷四库全书本5. 五国故事宋·佚名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6. 三楚新录宋·周羽3卷墨海金壶本7. 洛阳缙绅旧闻记宋·张齐贤5卷知不足斋丛书本8. 五代史阙文宋·王禹偁1卷四库全书本9. 江表志宋·郑文宝3卷说郛本10. 南唐近事宋·郑文宝3卷四库全书本11. 丁晋公谈录宋·丁谓1卷百川学海本12. 南部新书宋·钱易10卷学津讨源本13. 王文正公笔录宋·王曾1卷四库全书本14. 宋景文公笔记宋·宋祁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5. 国老谈苑宋·王君玉2卷涉园宋本16. 闻见近录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7. 随手杂录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8. 甲申杂记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9. 春渚纪闻宋·何薳10卷学津讨原本20. 道山清话宋·无名氏1卷学津讨原本21. 谈苑宋·孔平仲4卷唐宋丛书本22. 碧雲騢宋·梅尧臣1卷百川学海本23. 王文正公遗事宋·王素1卷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24. 醴泉笔录宋·江休复2卷清刻本25. 儒林公议宋·田况2卷上海进步书局本26. 东斋记事宋·范镇6卷清钱熙祚校注本27. 江南野史宋·龙衮10卷影印明钞本28. 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3卷百川学海本29. 括异志宋·张师正10卷四部丛刊续编影宋钞本30. 征南录宋·滕元发1卷墨海金壶本31. 南北朝杂记宋·刘敞1卷学海类编本32. 温公日记宋·司马光1卷通行本33. 温公琐语宋·司马光1卷澹生堂钞本34. 涑水记闻宋·司马光16卷聚珍版丛书本35. 公是先生弟子记宋·刘敞1卷续古逸丛书本36. 韩忠献公遗事宋·强至1卷百川学海本37. 湘山野录宋·文莹3卷学津讨原本38. 湘山野录宋·文莹1卷通行本39. 玉壶清话宋·文莹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40. 蜀梼杌宋·张唐英2卷学海类编本41. 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10卷光芬楼夏敬观校本42. 江南馀载南唐·佚名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43. 张太史明道杂志宋·张耒1卷清刻本44. 五代春秋宋·尹洙2卷学海类编本45. 过庭录宋·范公偁1卷《稗海》本46. 师友谈记宋·李廌1卷《百川学海》本47. 齐东野语宋·周密20卷学津讨原本48. 梁溪漫志宋·费衮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49. 画墁录宋·张舜民1卷四库全书本50. 龙川略志宋·苏辙10卷涵芬楼本51. 龙川别志宋·苏辙2卷四库全书本52. 孙公谈圃宋·孙升3卷百川学海本53. 吕氏杂记宋·吕希哲2卷四库全书本54. 青箱杂记宋·吴处厚10卷四库全书本55. 晁氏客语宋·晁说之1卷学海类编本56. 谈薮宋·庞元英1卷学海类编本57. 东轩笔录宋·魏泰15卷明嘉靖楚山书屋本58. 三国杂事宋·唐庚1卷学海类编本59. 独醒杂志宋·曾敏行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60.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10卷四库全书本61. 靖康纪闻宋·丁特起1卷学津讨源本62. 靖康传信录宋·李纲3卷海山仙馆本63. 铁围山丛谈宋·蔡绦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64. 建炎复辟记宋·佚名1卷照旷阁本65、建炎时政记宋·李纲3卷四库全书本66、建炎进退志宋·李纲4卷四库全书本67、建炎笔录宋·赵鼎3卷丛书集成本68、游城南记宋·张礼1卷通行本69、北狩见闻录宋·曹勋1卷学海类编本70、高斋漫录宋·曾慥1卷四库全书本71、清虚杂著补阙宋·王从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72、闲燕常谈宋·董弅1卷历代小史本73、张氏可书宋·张知甫1卷守山阁丛书本74、艮岳记宋·张淏1卷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75、泊宅编宋·方杓10卷明秦汝立翻宋本76、青溪寇轨宋·方勺1卷学海类编本77、侯鲭录宋·赵令畤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78、曲洧旧闻宋·朱弁10卷照旷阁本79、燕北录宋·王易1卷说郛本80、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20卷汲古阁本81、邵氏闻见後录宋·邵博30卷汲古阁本82、後山谈丛宋·陈师道6卷适园丛书本83、栾城先生遗言宋·苏籀1卷百川学海本84、萍洲可谈宋·朱彧3卷墨海金壶本85、墨庄漫录宋·张邦基1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86、贵耳集宋·张端义3卷津逮秘书本87、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许亢宗1卷己卯丛编本88、避戎嘉话宋·石茂良1卷历代小史本89、朝野佥言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90、瓮中人语宋·韦承1卷己卯丛编本91、却扫编宋·徐度3卷汲古阁本92、西夏事略宋·王称1卷学海类编本93、老学庵笔记宋·陆游10卷稗海本94、老学庵续笔记宋·陆游1卷通行本95、家世旧闻宋·陆游2卷砚穴斋本96、清波杂志宋·周煇12卷四部丛刊本97、默记宋·王銍3卷涵芬楼本98、武林旧事宋·周密10卷通行本99、黑鞑事略宋·彭大雅1卷问影楼丛书本100、开封府状宋·佚名1卷己卯丛编本101、青宫译语金·王成棣1卷己卯丛编本102、呻吟语宋·佚名1卷103、宋俘记金·可恭1卷靖康稗史本104、昨梦录宋·康与之1卷四库全书本105、东巡记宋·赵彦卫1卷通行本106、从驾记宋·陈随隐1卷通行本107、辩诬笔录宋·赵鼎1卷涵海本108、亲征录宋·周必大1卷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109、窃愤录宋·辛弃疾1卷学海类编本110、窃愤续录宋·辛弃疾1卷通行本111、南渡录宋·辛弃疾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12、采石瓜洲记宋·蹇驹1卷马氏家藏刊印本113、己酉避乱录宋·胡舜申1卷四库全书本114、开禧德安守城录宋·王致远1卷孙诒让校本115、襄阳守城录宋·赵万年1卷粤雅堂丛书本116、辛巳泣蕲录宋·赵与{容衣}1卷守山阁本117、龙飞录宋·周必大1卷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118、中兴战功录宋·李璧1卷清人辑永乐大典本119、翰苑遗事宋·洪遵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0、麟台故事宋·程俱7卷武英殿聚珍版121、淳熙玉堂杂记宋·周必大3卷宋刻影印本122、墨客挥犀宋·彭乘1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23、续墨客挥犀宋·彭乘10卷红豆山房本124、鸡肋编宋·庄绰3卷丛书集成本125、钱氏私志宋·钱世昭1卷学海类编本126、桂海虞衡志宋·范成大1卷学海类编本127、中吴纪闻宋·龚明之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8、寓简宋·沈作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9、避暑录话宋·叶梦得2卷津逮秘书本130、石林燕语宋·叶梦得10卷四库全书本131、岩下放言宋·叶梦得3卷四库全书本132、罗湖野录宋·释晓莹4卷通行本133、耆旧续闻宋·陈鹄10卷通行本134、西溪丛语宋·姚宽2卷学津讨原本135、野老纪闻宋·王大成1卷四库全书本136、二老堂杂志宋·周必大5卷学海类编本137、挥麈前录宋·王明清4卷津逮秘书本138、挥麈後录宋·王明清11卷津逮秘书本139、挥麈三录宋·王明清3卷津逮秘书本140、挥麈后录馀话宋·王明清2卷津逮秘书本141、投辖录宋·王明清1卷《四库全书》本142、玉照新志宋·王明清6卷《四库全书》本143、桯史宋·岳珂15卷学津讨原本144、麈史宋·王得臣3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45、枫窗小牍宋·百岁寓翁2卷稗海本146、醉翁谈录宋·金盈之8卷通行本147、深雪偶谈宋·方岳1卷通行本148、鹤林玉露宋·罗大经18卷日本宽文本149、芦浦笔记宋·刘昌诗10卷学海类编本150、西山政训宋·真德秀1卷清刻单行本151、鹤山笔录宋·魏了翁1卷学海类编本152、密斋笔记宋·谢采伯6卷四库全书本153、密斋续笔记宋·谢采伯1卷通行本154、养疴漫笔宋·赵溍1卷四库全书本155、朝野遗记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156、游宦纪闻宋·张世南10卷稗海本157、行营杂录宋·赵葵1卷历代小史本158、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59、钱塘先贤传赞宋·袁韶1卷四库全书本160、北狩行录宋·蔡鞗1卷学海类编本161、揽辔录宋·范成大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62、松漠纪闻宋·洪皓3卷学津讨原本163、昭忠录宋·无名氏1卷守山阁丛书本164、罗氏识遗宋·罗璧10卷学海类编本165、梦粱录宋·吴自牧20卷学津讨原本166、辽志南宋·叶隆礼1卷通行本167、癸辛杂识宋·周密6卷学津讨原本168、东谷随笔宋·李之彦1卷学海类编本169、虏庭事实宋·文惟简1卷说郛本170、木笔杂抄宋·佚名2卷学海类编本171、使辽语录宋·陈襄1卷辽海丛书本172、棠阴比事原编宋·桂万荣1卷四库全书本棠阴比事续编明·吴讷1卷四库全书本棠阴比事补编明·吴讷1卷通行本宋稗类钞清·潘永因8卷《四库全书》本大金吊伐录金·佚名4卷守山阁丛书本南征录汇金·李天民1卷己卯丛编本南迁录金·张师颜1卷学海类编本归潜志金·刘祁14卷知不足斋丛书本言行龟鉴元·张光祖8卷文渊阁本钱塘遗事元·刘一清10卷四库全书本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30卷通行本平宋录元·刘敏中3卷守山阁丛书本元朝征缅录元·佚名1卷守山阁丛书本古杭杂记元·李东有1卷通行本吴中旧事元·陆友仁1卷墨海金壶本东南纪闻元·佚名3卷守山阁丛书本山居新话元·杨瑀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岁华纪丽谱元·费著1卷宝颜堂秘笈)本困学斋杂录元·鲜于枢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湛渊静语元·白珽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北轩笔记元·陈世隆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砚北杂志元·陆友仁2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招捕总录元·佚名1卷守山阁丛书本玉堂嘉话元·王恽8卷守山阁丛书本闲居录元·吾衍子行1卷《学津讨原》本长春真人西游记元·李志常2卷连筠簃丛书本大理行记元·郭松年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安南志略元·黎崱19卷通行本平江记事元·高德基1卷墨海金壶本解酲语元·李材1卷稗乘本稗史集传元·徐显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日闻录元·李翀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北风扬沙录元·陈准1卷说郛本元朝秘史元·佚名15卷连筠簃丛书本金志元·宇文懋昭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汝南遗事元·王鹗4卷守山阁丛书本保越录元·佚名1卷学海类编本万柳溪边旧话宋·尤玘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庚中外史元·权衡2卷学海类编本草木子明·叶子奇4卷四库全书本隆平纪事清·史册1卷昭代丛书本辽小史明·杨循吉1卷辽海丛书本金小史明·杨循吉8卷辽海丛书本庚申君遗事清·万斯同辑1卷昭代丛书本圣武亲征录校注王国维校注1卷海宁王忠悫公遗书本西夏纪民国·戴锡章28卷京华印书局本二、小说故事类稽神录五代·徐铉6卷太平广记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北宋·佚名3卷罗振玉影印本玉堂闲话五代·王仁裕5卷说郛本173.梁公九谏宋·佚名1卷《古本小说集成》本174.北梦琐言宋·孙光宪20卷四库全书本175.白獭髓宋·张仲文1卷说郛本176.退斋笔录宋·侯延庆1卷说郛本177.搜神秘览宋·章炳文3卷日本福井氏崇兰馆藏本178.杂纂续宋·王君玉1卷通行本179.杂纂二续宋·苏轼1卷通行本180.东坡志林宋·苏轼29篇通行本181.艾子杂说宋·苏轼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82.闲窗括异志宋·鲁应龙1卷说郛本183.葆光录宋·龙明子3卷顾氏家塾本184.谈渊宋·王陶1卷历代小史本185.北窗炙輠录宋·施彦执编2卷学海类编本186.厚德录宋·李元纲编4卷《百川学海》本187.续世说宋·孔平仲12卷清钱熙祚订校本188.江淮异人录宋·吴淑1卷道藏本189.茅亭客话宋·黄休复10卷四库全书本190.王榭传宋·佚名1卷唐宋丛书本191.海陵三仙传宋·王禹锡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92.青琐高议前集宋·刘斧10卷明钞本193.青琐高议後集宋·刘斧10卷明钞本194.青琐高议别集宋·刘斧8卷明钞本195.月河所闻集宋·莫君陈1卷明抄本196.大宋宣和遗事宋·佚名4卷涵芬楼排印本197.醉翁谈录宋·罗烨20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198.陶朱新录宋·马纯1卷《四库全书》本199.续博物志宋·李石10卷《四库全书》本200.睽车志宋·郭彖6卷丛书集成本201.绿窗新话宋·皇都风月主人2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202.丽情集宋·张君房1卷香艳丛书本203.赏心乐事宋·张鉴1卷香艳丛书本204.夷坚志宋·洪迈206卷续夷坚志金·元好问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琅嬛记元·伊世珍3卷津逮秘书本拊掌录元·元怀1卷古今说海本山房随笔元·蒋正子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乐郊私语元·姚桐寿1卷宝颜堂秘笈本至正直记元·孔齐4卷粤雅堂丛书本遂昌杂录元·郑元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春梦录元·郑禧1卷香艳丛书本三、考据辩证类205.孔氏杂说宋·孔平仲4卷墨海金壶本206.杨公笔录宋·杨延龄1卷学海类编本207.吴越备史宋·钱俨4卷四库全书本208.燕翼诒谋录宋·王栐5卷说郛本209.宋朝事实宋·李攸20卷四库全书本210.宾退录宋·赵与时10卷四库全书本211.负暄野录宋·陈槱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12.南窗纪谈宋·无名氏1卷知不足斋本213.步里客谈宋·陈长方2卷四库全书本214.野客丛书宋·王楙30卷丛书集成本215.宜斋野乘宋·吴枋1卷216.容斋随笔宋·洪迈16卷四库全书本217.容斋续笔宋·洪迈16卷四库全书本218.容斋三笔宋·洪迈16卷四库全书本219.容斋四笔宋·洪迈16卷四库全书本220.容斋五笔宋·洪迈10卷四库全书本221.诚斋挥麈录宋·杨万里3卷学海类编本222.雲麓漫钞宋·赵彦卫15卷别下斋校本223.姚氏残语宋·姚宽1卷《说郛》本224.鼠璞宋·戴埴1卷百川学海本225.肯綮录宋·赵叔问1卷通行本226.旧闻证误宋·李心传5卷藕香零拾本227.萤雪丛说宋·俞成2卷百川学海本228.对床夜语宋·范晞文5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29.能改斋漫录宋·吴曾18卷聚珍版丛书本230.藏一话腴宋·陈郁4卷学海类编本231.西畴老人常言宋·何坦1卷百川学海本232.世范宋·袁寀3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33.燕魏杂记宋·吕颐浩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34.山家清事宋·林洪1卷清刻本235.爱日斋丛钞宋·叶寘1卷说郛本236.困学纪闻宋·王应麟20卷涵芬楼影印本237.读书附志宋·赵希弁2卷通行本238.蒙鞑备录宋·孟珙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佩韦斋辑闻元·俞德邻4卷学海类编本勤有堂随录元·陈栎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席上腐谈元·俞琰2卷宝颜堂秘笈本学古编元·吾丘衍1卷宝颜堂秘笈本唐才子传元·辛文房10卷元刊影印本敬斋古今黈元·李治12卷藕香零拾本物异考元·方凤1卷《宝颜堂秘笈》本客杭日记元·郭畀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为日损斋笔记元·黄溍1卷守山阁丛书本庶斋老学丛谈元·盛如梓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雪履斋笔记元·郭翼1卷涵海本学易居笔录元·俞镇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河朔访古记元·纳新3卷粤雅堂丛书本墨史元·陆友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女红馀志元·龙辅2卷诗词杂俎本青楼集元·黄雪蓑1卷通行本明代笔记目录一、野史类云南机务抄黄明·张紞1卷《纪录汇编》本致身录明·史仲彬1卷《学海类编》本北征录明·金幼孜1卷东方学会铅印本北征後录明·金幼孜1卷《纪录汇编》本天顺日录明·李贤1卷国朝典故本否泰录明·刘定之1卷《纪录汇编》本北使录明·李实1卷《纪录汇编》本东征纪行录明·张瓒1卷国朝典故本北征事迹明·袁彬1卷《纪录汇编》本正统临戎录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正统北狩事迹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水东日记明·叶盛7卷嘉靖本抚安东夷记明·马文升1卷《纪录汇编》本医闾漫记明·贺钦1卷《纪录汇编》本平蛮录明·王轼1卷国朝典故本燕对录明·李东阳1卷国朝典故本西征日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制府杂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皇明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近峰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治世馀闻明·陈洪谟8卷《纪录汇编》本继世纪闻明·陈洪谟6卷《纪录汇编》本大同纪事明·韩邦奇1卷明臣宁攘要编本大驾北还录明·陆深1卷明刻本姜氏秘史明·姜清5卷豫章丛书本滇载记明·杨慎1卷《古今说海》本贤识录明·陆釴1卷明刻本病逸漫记明·陆釴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云中事记明·苏祐1卷《纪录汇编》本云中纪变明·孙允中1卷名臣宁攘要编本平濠录明·钱德洪1卷《学海类编》本今言明·郑晓5卷纪录汇编丛书本广右战功明·唐润之1卷金声玉振集本病榻遗言明·高拱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大同平叛志明·尹耕1卷明臣宁攘要编本皇明盛事述明·王世贞6卷广雅书局刊本皇明异典述明·王世贞10卷广雅书局刊本召对录明·申时行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窥天外乘明·王世懋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皇明典故纪闻明·余继登18卷皇明典故本守郧纪略明·高斗枢1卷通行本幸存录明·夏允彝6卷上海涵芬楼藏钞本翦胜野闻明·无名氏1卷国朝典故本凤凰台记事明·马生龙1卷《稗乘》本天潢玉牒明·无名氏1卷明刻本皇明本纪明·佚名1卷国朝典故本北巡私记明·刘佶1卷云窗丛刻本革除逸史明·朱睦<木挈>2卷钱熙祚锡之甫校梓本东朝纪明·王泌1卷《稗乘》本。
历代笔记小说名录1.汉魏晋南北朝笔记目录2.3.一、历史琐闻类4.5.蜀王本纪旧题汉·扬雄 1卷壁经堂丛书本6.杂事秘辛汉·无名氏 1卷香艳丛书本7.献帝春秋东汉·阙名 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8.天禄阁外史汉·黄宪 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9.汉末英雄记三国魏·王粲 1卷黄氏逸书考本10.九州春秋西晋·司马彪 1卷黄氏辑本11.汉晋春秋东晋·习凿齿 3卷汤球辑本12.魏晋世语晋·郭颁 1卷说郛本13.晋後略西晋·荀绰 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14.十六国春秋别本北魏·崔鸿16卷文渊阁四库丛书本15.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 1卷通行本16.列仙传汉·刘向 2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7.神仙传晋·葛洪10卷四库全书本18.晋四王遗事东晋·卢綝 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19.晋八王故事东晋·卢綝 1卷黄氏逸书考辑本20.晋阳秋东晋·庾翼 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21.续晋阳秋南朝宋·檀道鸾 1卷古今说部丛书本22.晋春秋唐·杜延业 1卷汤球辑本23.晋中兴书南朝宋·何法盛 1卷黄氏逸书考本24.东宫旧事晋·张敞 1卷说郛本25.三国典略唐·丘悦 2卷通行本26.晋五胡指掌明·张大龄 3卷明万历三十九年张养正刻本27.三十国春秋辑本清·汤球 1卷广雅书局刊本28.平陈记佚名 1卷说郛本29.三齐略记晋·伏琛 1卷说郛本30.二、小说故事类31.32.神异经汉·东方朔 1卷四库全书本33.博物志西晋·张华10卷四库全书本34.异苑晋·刘敬叔10卷35.拾遗记晋·王嘉10卷百子全书本36.搜神记东晋·干宝20卷37.搜神後记旧题晋·陶潜10卷38.齐谐记南朝宋·东阳无疑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39.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 1卷通行本40.续齐谐记南朝梁·吴均 1卷四库全书本41.俗说南朝梁·沈约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42.笑林三国魏·邯郸淳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43.绿珠传宋·乐史 1卷通行本44.冥通记南朝梁·陶弘景 1卷说郛本45.高士传晋·皇甫谧 3卷古今逸史本46.还冤记北齐·颜之推 1卷说郛本47.八朝穷怪录隋·佚名 1卷国学宝典辑本48.语林晋·裴启 1卷古小说钩沉本49.续仙传五代·沈汾 3卷四库全书本50.洞冥记汉·郭宪 4卷四库全书本51.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36卷52.南北朝新语明·林茂桂 4卷海王村古籍丛刊本53.三、考据辩证类55.古今注晋·崔豹 8卷四部丛刊影宋本56.邺中记晋·陆翙 1卷广汉魏丛书本57.凉州记北凉·段龟龙 1卷张澍辑本58.沙州记南朝宋·段国 1卷张澍辑本59.风土记晋·周处 1卷说郛本60.浔阳记东晋·张僧鉴 1卷说郛本61.丹阳记晋·山谦之 1卷说郛本62.交州记晋·刘欣期 1卷说郛本63.永嘉郡记南朝宋·郑辑之 1卷说郛本64.始兴记南朝宋·王韶 1卷说郛本65.宜都记晋·袁山松 1卷说郛本66.洛阳记晋·陆机 1卷说郛本67.荆州记晋·盛弘之 1卷说郛本68.南康记晋·邓德明 1卷说郛本69.南雍州记晋·王韶 1卷说郛本70.会稽记晋·孔晔 1卷说郛本71.广州记晋·顾微 1卷说郛本72.广志晋·郭义恭 1卷说郛本73.关中记晋·潘岳 1卷说郛本74.梁州记南朝宋·刘澄之 1卷说郛本75.鄱阳记南朝宋·刘澄之 1卷说郛本76.佛国记东晋·法显 1卷说郛本77.78.隋唐五代笔记目录79.80.一、历史琐闻类82.大业杂记唐·杜宝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83.隋遗录唐·颜师古 2卷百川学海本84.壶关录唐·韩昱 1卷说郛本85.隋唐嘉话唐·刘餗 3卷顾氏文房小说本86.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 3卷学津讨原本87.大唐传载唐·佚名 1卷四库全书本88.魏郑公谏录唐·王方庆 5卷四库全书本89.朝野佥载唐·张鷟 6卷宝颜堂秘笈本90.耳目记唐·张鷟 1卷说郛本91.次柳氏旧闻唐·李德裕 1卷顾氏文房小说本92.高力士外传唐·郭湜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93.安禄山事迹唐·姚汝能 3卷藕香零拾本94.开天传信记唐·郑棨 1卷四库全书本95.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 4卷四库全书本96.松窗杂录唐·李濬 1卷四库全书本97.刘宾客嘉话录唐·韦绚 1卷通行本98.尚书故实唐·李绰 1卷宛委山堂说郛本99.因话录唐·赵璘 6卷稗海本100.幽闲鼓吹唐·张固 1卷学海类编本101.云溪友议唐·范摅 3卷太平广记本102.明皇杂录唐·郑处诲 3卷守山阁丛书本103.中朝故事南唐·尉迟偓 2卷四库全书本104.大唐新语唐·刘肃13卷稗海本105.五代新说唐·徐炫 1卷太平广记本106.唐国史补唐·李肇 4卷四库全书本107.唐阙史唐·高彦休 4卷四库全书本108.唐摭言五代·王定保15卷雅雨堂精刻本109.唐语林宋·王谠 8卷守山阁丛书本110.鉴诫录後蜀·何光远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11.柳氏叙训唐·柳玭 1卷通行本112.奉天录唐·赵元一 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13.邺侯外传唐·李繁 1卷说郛本114.常侍言旨唐·柳珵 1卷说郛本115.新城录唐·沈亚之 1卷说郛本116.牛羊日历唐·刘轲 1卷十万卷楼丛书本117.李相国论事集唐·李绛 6卷四库全书本118.戎幕闲谈唐·韦绚 1卷说郛本119.贾氏谈录宋·张洎 1卷通行本120.谭宾录唐·胡璩 5卷通行本121.东观奏记唐·裴庭裕 3卷藕香零拾本122.金华子杂编南唐·刘崇远 2卷四库全书本123.金銮密记唐·韩偓 1卷通行本124.二、小说故事类125.126.梁四公记唐·张说 1卷太平广记辑本127.云仙杂记唐·冯贽10卷四库全书本128.启颜录隋·侯白 2卷敦煌本129.补江总白猿传唐·佚名 1卷唐宋传奇集本130.炀帝迷楼记宋·佚名 1卷历代小史本131.炀帝开河记唐·韩偓 1卷历代小史本132.海山记唐·佚名 1卷历代小史本133.杜阳杂编唐·苏鹗 3卷四库全书本134.宣室志唐·张读 1卷太平广记本135.独异志唐·李亢 6卷稗海本136.集异记唐·薛用弱 1卷四库全书本137.集异记唐·陆勋 1卷四库全书本138.剧谈录唐·康軿 2卷汲古阁刊本139.玄怪录唐·牛僧儒 4卷明刻本140.东阳夜怪录唐·佚名 1卷唐宋传奇集本141.湘中怨解唐·沈亚之 1卷唐宋传奇集本142.开元昇平源唐·吴兢 1卷唐宋传奇集本143.广陵妖乱志五代·郭廷诲 1卷说郛本144.神仙感遇传前蜀·杜光庭 5卷道藏本145.酉阳杂俎唐·段成式30卷通行本146.三水小牍唐·皇甫枚 2卷云自在龛丛书本147.续玄怪录唐·李复言 4卷南宋本148.龙城录唐·柳宗元 2卷四库全书本149.博异志唐·郑还古 1卷四库全书本150.谐谑录唐·朱揆 1卷唐代丛书本151.记事珠唐·冯贽 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52.庐陵官下记唐·段成式 1卷说郛本153.天坛王屋山圣迹记唐·杜光庭 1卷道藏本154.冥报记唐·唐临 3卷涵芬楼秘笈本155.墉城集仙录前蜀·杜光庭10卷道藏本156.角力记北宋·调露子 1卷影印清刊本157.广异记唐·戴孚 1卷太平广记本158.桂苑丛谈唐·冯翊子子休 1卷四库全书本159.历代崇道记唐·杜光庭 1卷道藏本160.兼名苑唐·僧远年18卷通行本161.潇湘录唐·柳祥 1卷说郛本162.纂异记唐·李玫 1卷太平广记本163.东城老父传唐·陈鸿祖 1卷太平广记本164.定命论唐·赵自勤 1卷太平广记本165.卓异记唐·陈翱 1卷顾氏文房小说本166.河东记唐·薛渔思 1卷太平广记本167.会昌解颐录唐·佚名 1卷宛委山堂本168.逸史唐·卢肇 3卷太平广记本169.玉泉子唐·无名氏 1卷四库全书本170.树萱录唐·佚名 1卷通行本171.南楚新闻唐·尉迟枢 1卷说郛本172.前定录唐·钟辂 1卷百川学海本173.续前定录唐·钟辂 1卷通行本174.灯下闲谈唐·佚名 1卷适园丛书175.原化记唐·皇甫氏 1卷太平广记本176.辨疑志唐·陆长源 1卷太平广记本177.玉溪编事五代·金利用 1卷太平广记本178.定命录唐·吕道生 1卷太平广记本179.纪闻唐·牛肃 1卷太平广记本180.三、考据辩证类181.182.封氏闻见记唐·封演10卷说郛本183.苏氏演义唐·苏鹗 2卷四库全书本184.资暇集唐·李济翁 3卷顾氏本185.刊误唐·李涪 2卷百川学海本186.兼明书唐·丘光庭 5卷四库全书本187.义山杂纂唐·李商隐 1卷说郛本188.北里志唐·孙棨 1卷古今说海本189.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 3卷百川学海本190.中枢龟镜唐·苏瑰 1卷四库全书本191.来南录唐·李翱 1卷说郛本192.醉乡日月唐·皇甫松 1卷说郛本193.灌畦暇语唐·佚名 1卷学海类编本194.谗书唐·罗隐 5卷清拜经楼刊本195.戒子拾遗唐·李恕 1卷通行本196.197.宋代笔记目录198.199.一、历史琐闻类200.201.1、乘轺录宋·路振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02.于阗国行程记五代·平居诲1卷通行本203.钓矶立谈宋·史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04.珍席放谈宋·高晦叟2卷四库全书本205.五国故事宋·佚名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06.三楚新录宋·周羽3卷墨海金壶本207.洛阳缙绅旧闻记宋·张齐贤5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08.五代史阙文宋·王禹偁1卷四库全书本209.江表志宋·郑文宝3卷说郛本210.南唐近事宋·郑文宝3卷四库全书本211.丁晋公谈录宋·丁谓 1卷百川学海本212.南部新书宋·钱易 10卷学津讨源本213.王文正公笔录宋·王曾1卷四库全书本214.宋景文公笔记宋·宋祁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15.国老谈苑宋·王君玉2卷涉园宋本216.闻见近录宋·王巩 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17.随手杂录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18.甲申杂记宋·王巩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19.春渚纪闻宋·何薳10卷学津讨原本220.道山清话宋·无名氏1卷学津讨原本221.谈苑宋·孔平仲4卷唐宋丛书本222.碧云騢宋·梅尧臣1卷百川学海本223.王文正公遗事宋·王素1卷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224.醴泉笔录宋·江休复2卷清刻本225.儒林公议宋·田况2卷上海进步书局本226.东斋记事宋·范镇6卷清钱熙祚校注本227.江南野史宋·龙衮10卷影印明钞本228.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3卷百川学海本229.括异志宋·张师正 10卷四部丛刊续编影宋钞本230.征南录宋·滕元发1卷墨海金壶本231.南北朝杂记宋·刘敞1卷学海类编本232.温公日记宋·司马光1卷通行本233.温公琐语宋·司马光1卷澹生堂钞本234.涑水记闻宋·司马光 16卷聚珍版丛书本235.公是先生弟子记宋·刘敞1卷续古逸丛书本236.韩忠献公遗事宋·强至1卷百川学海本237.湘山野录宋·文莹3卷学津讨原本238.湘山野录宋·文莹1卷通行本239.玉壶清话宋·文莹 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40.蜀梼杌宋·张唐英2卷学海类编本241.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 10卷光芬楼夏敬观校本242.江南馀载南唐·佚名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43.张太史明道杂志宋·张耒1卷清刻本244.五代春秋宋·尹洙2卷学海类编本245.过庭录宋·范公偁1卷稗海本246.师友谈记宋·李廌1卷百川学海本247.齐东野语宋·周密 20卷学津讨原本248.梁溪漫志宋·费衮 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49.画墁录宋·张舜民1卷四库全书本250.龙川略志宋·苏辙 10卷涵芬楼本251.龙川别志宋·苏辙2卷四库全书本252.孙公谈圃宋·孙升3卷百川学海本253.吕氏杂记宋·吕希哲2卷四库全书本254.青箱杂记宋·吴处厚 10卷四库全书本255.晁氏客语宋·晁说之1卷学海类编本256.谈薮宋·庞元英1卷学海类编本257.东轩笔录宋·魏泰 15卷明嘉靖楚山书屋本258.三国杂事宋·唐庚1卷学海类编本259.独醒杂志宋·曾敏行 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60.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 10卷四库全书本261.靖康纪闻宋·丁特起1卷学津讨源本262.靖康传信录宋·李纲3卷海山仙馆本263.铁围山丛谈宋·蔡绦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64.建炎复辟记宋·佚名1卷照旷阁本65、建炎时政记宋·李纲3卷四库全书本66、建炎进退志宋·李纲4卷四库全书本67、建炎笔录宋·赵鼎3卷丛书集成本68、游城南记宋·张礼1卷通行本69、北狩见闻录宋·曹勋1卷学海类编本70、高斋漫录宋·曾慥1卷四库全书本71、清虚杂着补阙宋·王从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72、闲燕常谈宋·董弅1卷历代小史本73、张氏可书宋·张知甫1卷守山阁丛书本74、艮岳记宋·张淏1卷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75、泊宅编宋·方杓 10卷明秦汝立翻宋本76、青溪寇轨宋·方勺1卷学海类编本77、侯鲭录宋·赵令畤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78、曲洧旧闻宋·朱弁 10卷照旷阁本79、燕北录宋·王易1卷说郛本80、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 20卷汲古阁本81、邵氏闻见後录宋·邵博 30卷汲古阁本82、後山谈丛宋·陈师道6卷适园丛书本83、栾城先生遗言宋·苏籀1卷百川学海本84、萍洲可谈宋·朱彧3卷墨海金壶本85、墨庄漫录宋·张邦基 1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86、贵耳集宋·张端义3卷津逮秘书本87、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许亢宗1卷己卯丛编本88、避戎嘉话宋·石茂良1卷历代小史本89、朝野佥言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90、瓮中人语宋·韦承1卷己卯丛编本91、却扫编宋·徐度3卷汲古阁本92、西夏事略宋·王称1卷学海类编本93、老学庵笔记宋·陆游 10卷稗海本94、老学庵续笔记宋·陆游1卷通行本95、家世旧闻宋·陆游2卷砚穴斋本96、清波杂志宋·周煇 12卷四部丛刊本97、默记宋·王銍3卷涵芬楼本98、武林旧事宋·周密 10卷通行本99、黑鞑事略宋·彭大雅1卷问影楼丛书本100、开封府状宋·佚名1卷己卯丛编本101、青宫译语金·王成棣1卷己卯丛编本102、呻吟语宋·佚名1卷103、宋俘记金·可恭1卷靖康稗史本104、昨梦录宋·康与之1卷四库全书本105、东巡记宋·赵彦卫1卷通行本106、从驾记宋·陈随隐1卷通行本107、辩诬笔录宋·赵鼎1卷涵海本108、亲征录宋·周必大1卷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109、窃愤录宋·辛弃疾1卷学海类编本110、窃愤续录宋·辛弃疾1卷通行本111、南渡录宋·辛弃疾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12、采石瓜洲记宋·蹇驹1卷马氏家藏刊印本113、己酉避乱录宋·胡舜申1卷四库全书本114、开禧德安守城录宋·王致远1卷孙诒让校本115、襄阳守城录宋·赵万年1卷粤雅堂丛书本116、辛巳泣蕲录宋·赵与{容衣} 1卷守山阁本117、龙飞录宋·周必大1卷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118、中兴战功录宋·李璧1卷清人辑永乐大典本119、翰苑遗事宋·洪遵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0、麟台故事宋·程俱7卷武英殿聚珍版121、淳熙玉堂杂记宋·周必大3卷宋刻影印本122、墨客挥犀宋·彭乘 1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23、续墨客挥犀宋·彭乘 10卷红豆山房本124、鸡肋编宋·庄绰3卷丛书集成本125、钱氏私志宋·钱世昭1卷学海类编本126、桂海虞衡志宋·范成大1卷学海类编本127、中吴纪闻宋·龚明之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8、寓简宋·沈作 10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29、避暑录话宋·叶梦得2卷津逮秘书本130、石林燕语宋·叶梦得 10卷四库全书本131、岩下放言宋·叶梦得3卷四库全书本132、罗湖野录宋·释晓莹4卷通行本133、耆旧续闻宋·陈鹄 10卷通行本134、西溪丛语宋·姚宽2卷学津讨原本135、野老纪闻宋·王大成1卷四库全书本136、二老堂杂志宋·周必大5卷学海类编本137、挥麈前录宋·王明清4卷津逮秘书本138、挥麈後录宋·王明清 11卷津逮秘书本139、挥麈三录宋·王明清3卷津逮秘书本140、挥麈后录馀话宋·王明清2卷津逮秘书本141、投辖录宋·王明清1卷四库全书本142、玉照新志宋·王明清6卷四库全书本143、桯史宋·岳珂 15卷学津讨原本144、麈史宋·王得臣3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45、枫窗小牍宋·百岁寓翁2卷稗海本146、醉翁谈录宋·金盈之8卷通行本147、深雪偶谈宋·方岳1卷通行本148、鹤林玉露宋·罗大经 18卷日本宽文本149、芦浦笔记宋·刘昌诗 10卷学海类编本150、西山政训宋·真德秀1卷清刻单行本151、鹤山笔录宋·魏了翁1卷学海类编本152、密斋笔记宋·谢采伯6卷四库全书本153、密斋续笔记宋·谢采伯1卷通行本154、养疴漫笔宋·赵溍1卷四库全书本155、朝野遗记宋·佚名1卷历代小史本156、游宦纪闻宋·张世南 10卷稗海本157、行营杂录宋·赵葵1卷历代小史本158、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159、钱塘先贤传赞宋·袁韶1卷四库全书本160、北狩行录宋·蔡鞗1卷学海类编本161、揽辔录宋·范成大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62、松漠纪闻宋·洪皓3卷学津讨原本163、昭忠录宋·无名氏 1卷守山阁丛书本164、罗氏识遗宋·罗璧 10卷学海类编本165、梦粱录宋·吴自牧 20卷学津讨原本166、辽志南宋·叶隆礼1卷通行本167、癸辛杂识宋·周密6卷学津讨原本168、东谷随笔宋·李之彦1卷学海类编本169、虏庭事实宋·文惟简1卷说郛本170、木笔杂抄宋·佚名2卷学海类编本171、使辽语录宋·陈襄1卷辽海丛书本172、棠阴比事原编宋·桂万荣1卷四库全书本棠阴比事续编明·吴讷1卷四库全书本棠阴比事补编明·吴讷1卷通行本宋稗类钞清·潘永因8卷四库全书本大金吊伐录金·佚名4卷守山阁丛书本南征录汇金·李天民1卷己卯丛编本南迁录金·张师颜1卷学海类编本归潜志金·刘祁 14卷知不足斋丛书本言行龟鉴元·张光祖8卷文渊阁本钱塘遗事元·刘一清 10卷四库全书本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 30卷通行本平宋录元·刘敏中3卷守山阁丛书本元朝征缅录元·佚名1卷守山阁丛书本古杭杂记元·李东有1卷通行本吴中旧事元·陆友仁1卷墨海金壶本东南纪闻元·佚名3卷守山阁丛书本山居新话元·杨瑀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岁华纪丽谱元·费着1卷宝颜堂秘笈本困学斋杂录元·鲜于枢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湛渊静语元·白珽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北轩笔记元·陈世隆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砚北杂志元·陆友仁2卷笔记小说大观本招捕总录元·佚名1卷守山阁丛书本玉堂嘉话元·王恽8卷守山阁丛书本闲居录元·吾衍子行1卷学津讨原本长春真人西游记元·李志常2卷连筠簃丛书本大理行记元·郭松年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安南志略元·黎崱19卷通行本平江记事元·高德基1卷墨海金壶本解酲语元·李材1卷稗乘本稗史集传元·徐显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日闻录元·李翀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北风扬沙录元·陈准1卷说郛本元朝秘史元·佚名15卷连筠簃丛书本金志元·宇文懋昭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汝南遗事元·王鹗4卷守山阁丛书本保越录元·佚名1卷学海类编本万柳溪边旧话宋·尤玘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庚中外史元·权衡2卷学海类编本草木子明·叶子奇4卷四库全书本隆平纪事清·史册1卷昭代丛书本辽小史明·杨循吉1卷辽海丛书本金小史明·杨循吉8卷辽海丛书本庚申君遗事清·万斯同辑1卷昭代丛书本圣武亲征录校注王国维校注1卷海宁王忠悫公遗书本西夏纪民国·戴锡章 28卷京华印书局本二、小说故事类稽神录五代·徐铉6卷太平广记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北宋·佚名3卷罗振玉影印本玉堂闲话五代·王仁裕5卷说郛本173.梁公九谏宋·佚名1卷古本小说集成本174.北梦琐言宋·孙光宪 20卷四库全书本175.白獭髓宋·张仲文1卷说郛本176.退斋笔录宋·侯延庆1卷说郛本177.搜神秘览宋·章炳文3卷日本福井氏崇兰馆藏本178.杂纂续宋·王君玉1卷通行本179.杂纂二续宋·苏轼1卷通行本180.东坡志林宋·苏轼 29篇通行本181.艾子杂说宋·苏轼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82.闲窗括异志宋·鲁应龙1卷说郛本183.葆光录宋·龙明子3卷顾氏家塾本184.谈渊宋·王陶1卷历代小史本185.北窗炙輠录宋·施彦执编2卷学海类编本186.厚德录宋·李元纲编4卷百川学海本187.续世说宋·孔平仲 12卷清钱熙祚订校本188.江淮异人录宋·吴淑1卷道藏本189.茅亭客话宋·黄休复10卷四库全书本190.王榭传宋·佚名1卷唐宋丛书本191.海陵三仙传宋·王禹锡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192.青琐高议前集宋·刘斧10卷明钞本193.青琐高议後集宋·刘斧10卷明钞本194.青琐高议别集宋·刘斧8卷明钞本195.月河所闻集宋·莫君陈1卷明抄本196.大宋宣和遗事宋·佚名4卷涵芬楼排印本197.醉翁谈录宋·罗烨20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198.陶朱新录宋·马纯1卷四库全书本199.续博物志宋·李石10卷四库全书本200.睽车志宋·郭彖6卷丛书集成本201.绿窗新话宋·皇都风月主人2卷古典文学出版社本202.丽情集宋·张君房1卷香艳丛书本203.赏心乐事宋·张鉴1卷香艳丛书本204.夷坚志宋·洪迈206卷205.续夷坚志金·元好问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206.琅嬛记元·伊世珍3卷津逮秘书本207.拊掌录元·元怀1卷古今说海本208.山房随笔元·蒋正子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09.乐郊私语元·姚桐寿1卷宝颜堂秘笈本210.至正直记元·孔齐4卷粤雅堂丛书本211.遂昌杂录元·郑元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212.春梦录元·郑禧1卷香艳丛书本三、考据辩证类213.孔氏杂说宋·孔平仲4卷墨海金壶本214.杨公笔录宋·杨延龄1卷学海类编本215.吴越备史宋·钱俨4卷四库全书本216.燕翼诒谋录宋·王栐5卷说郛本217.宋朝事实宋·李攸 20卷四库全书本218.宾退录宋·赵与时 10卷四库全书本219.负暄野录宋·陈槱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20.南窗纪谈宋·无名氏1卷知不足斋本221.步里客谈宋·陈长方2卷四库全书本222.野客丛书宋·王楙 30卷丛书集成本223.宜斋野乘宋·吴枋1卷224.容斋随笔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225.容斋续笔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226.容斋三笔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227.容斋四笔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228.容斋五笔宋·洪迈 10卷四库全书本229.诚斋挥麈录宋·杨万里3卷学海类编本230.云麓漫钞宋·赵彦卫 15卷别下斋校本231.姚氏残语宋·姚宽1卷说郛本232.鼠璞宋·戴埴1卷百川学海本233.肯綮录宋·赵叔问1卷通行本234.旧闻证误宋·李心传5卷藕香零拾本235.萤雪丛说宋·俞成2卷百川学海本236.对床夜语宋·范曦文5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37.能改斋漫录宋·吴曾 18卷聚珍版丛书本238.藏一话腴宋·陈郁4卷学海类编本239.西畴老人常言宋·何坦1卷百川学海本240.世范宋·袁寀3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41.燕魏杂记宋·吕颐浩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42.山家清事宋·林洪1卷清刻本243.爱日斋丛钞宋·叶寘1卷说郛本244.困学纪闻宋·王应麟 20卷涵芬楼影印本245.读书附志宋·赵希弁2卷通行本246.蒙鞑备录宋·孟珙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47.佩韦斋辑闻元·俞德邻4卷学海类编本248.勤有堂随录元·陈栎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49.席上腐谈元·俞琰2卷宝颜堂秘笈本250.学古编元·吾丘衍1卷宝颜堂秘笈本251.唐才子传元·辛文房 10卷元刊影印本252.敬斋古今黈元·李治 12卷藕香零拾本253.物异考元·方凤1卷宝颜堂秘笈本254.客杭日记元·郭畀1卷笔记小说大观本为255.日损斋笔记元·黄溍1卷守山阁丛书本256.庶斋老学丛谈元·盛如梓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257.雪履斋笔记元·郭翼1卷涵海本258.学易居笔录元·俞镇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59.河朔访古记元·纳新3卷粤雅堂丛书本260.墨史元·陆友3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61.女红馀志元·龙辅2卷诗词杂俎本262.青楼集元·黄雪蓑1卷通行本263.264.明代笔记目录265.266.一、野史类267.268.云南机务抄黄明·张紞1卷纪录汇编本270.北征录明·金幼孜1卷东方学会铅印本271.北征後录明·金幼孜1卷纪录汇编本272.天顺日录明·李贤1卷国朝典故本273.否泰录明·刘定之1卷纪录汇编本274.北使录明·李实1卷纪录汇编本275.东征纪行录明·张瓒1卷国朝典故本276.北征事迹明·袁彬1卷纪录汇编本277.正统临戎录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278.正统北狩事迹明·杨铭1卷纪录汇编本279.水东日记明·叶盛7卷嘉靖本280.抚安东夷记明·马文升1卷纪录汇编本281.医闾漫记明·贺钦1卷纪录汇编本282.平蛮录明·王轼1卷国朝典故本283.燕对录明·李东阳1卷国朝典故本284.西征日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285.制府杂录明·杨一清1卷纪录汇编本286.皇明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87.近峰纪略明·皇甫录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88.治世馀闻明·陈洪谟8卷纪录汇编本289.继世纪闻明·陈洪谟6卷纪录汇编本290.大同纪事明·韩邦奇1卷明臣宁攘要编本291.大驾北还录明·陆深1卷明刻本292.姜氏秘史明·姜清5卷豫章丛书本293.滇载记明·杨慎1卷古今说海本294.贤识录明·陆釴1卷明刻本295.病逸漫记明·陆釴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
苕溪舟次 宋·王 湛 扁舟烟重冷渔蓑,两岸人家浸小河。 芳草自生春自老,落花随雨晚风多。 《江湖后集》卷22
苕溪
宋·杜来 晚立苕溪溪上头,往来无数采菱舟。 采菱归去明朝卖,安识人间乐与愁。 嘉庆《余杭县志》卷10 注:杜来,字子野,号小山,江西抚州人,南宋诗人。
苕溪 宋·杜来 风掠篷窗两鬓秋,生涯无岁不扁舟。 吟诗本欲相消遣,及到吟成字字愁。 嘉庆《余杭县志》
苕溪道中 宋·曹勋 秋日苕溪路,轻舟棹晚霞。梦魂犹畏客,行李乍离家。 细细来凉吹,娟娟有晚花。平生云水兴,老境似难夸。 《全宋诗》卷1887 注: [1]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招募敢死之士,营救徽宗。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 《北狩见闻录》等。 [2]苕溪,古名苕水,《山海经》:“又东五百里,日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毗……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太平寰宇记》:“以其两岸多生芦苇,故名苕溪。” 泛苕溪 宋·王 湛 六幅蒲帆去似飞,浪翻新涨绿沿堤。 一川水墨王摩诘,十里莺花杜牧之。 云绕楚宫春雨后,烟笼秦树晚晴时。 人生来往情何极,江北江南尽酒卮。 《江湖后集》卷22 注: 王湛,字子信,自号画溪吟客,阳羡(今江苏宜兴)人。能诗’与释绍嵩等多有唱和。著有《潜泉蛙吹集》。
苕溪道中 宋·邵 棠 上苑啼莺春事休,吴中山水暂淹留。 黄梅时候千门雨,老麦郊墟一望秋。 村熟香醪清人腥,庭存修竹旧封侯。 数声牛笛长亭暮,试把羁情问马周。 《全宋诗》卷1827 注: 邵棠,字仲甘,号西坡,江西都昌人。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官至翰林学士、黄门侍郎。有《西坡集》《闲居吟》。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原文翻译及赏析饮马歌·边头春未到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饮马歌·边头春未到原文翻译及赏析1饮马歌·边头春未到宋朝曹勋此腔自虏传至边,饮牛马即横笛吹之,不鼓不拍,声甚凄断。
闻兀术每遇对阵之际,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
暮沙明残照,塞烽云间小。
断鸿悲,陇月低,泪湿征衣悄。
岁华老。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译文这支曲子原在金人统治区域流传,又随着金兵的南侵流传到宋朝边境,金人饮牛马时就横笛而吹,不需要鼓乐伴奏,也不用牙板节拍,乐声极其凄凉悲壮,金兵统帅兀术特别喜欢这首歌曲,每当两军对阵之时,一听吹奏此曲,就斗志昂扬,鏖战不休。
边塞的春天还未到,积雪覆盖着交河的大道。
黄昏时,落日残照白茫茫的沙漠,边塞的烽火台高高耸入白云间,显得很小。
失群的孤雁声声悲鸣,陇山上明月低悬,戍边将士思乡的泪水悄然沾湿了身上的军衣。
不知不觉之间年华已老。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注释饮马歌:词牌名。
始见于曹勋词,产生于金国。
《松隐乐府·序》记,金人放牧,饮牛马即横笛吹之,不鼓不拍,声甚凄断。
单调,三十四字,八句六仄韵。
交河:古县名,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交河城故址。
这里是泛指塞外。
塞烽:塞上烽火。
岁华:年华。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赏析让人真切感到其伤悲之深,亦可见战争并非广大胡人士卒的意愿。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这是写边塞的气候。
边关气候严寒,遍布积雪,气候恶劣。
“暮沙明残照,塞烟云间小”,这是写边境傍晚之景。
日暮时分,夕阳洒在沙漠上,黄沙发出一片亮光。
远处烽火台上点着烽火,其烟尘升腾到云间变得越发细小,并逐渐模糊。
这边塞之景雄奇而显孤独荒寂。
“断鸿悲,陇月低,泪湿战袍悄。
岁华老”,鸿雁和月亮是最引人相思。
“断鸿悲,陇月低”,孤雁哀鸣,陇月低垂,渲染出一片凄清。
后两句则直接抒情,词人因思念家乡而暗自垂泪,那泪水多得都浸湿了战袍。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学院专业班级学生指导教师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编号:论文(设计)题目:略论曹勋边塞诗主题及艺术特征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本文主要对曹勋边塞诗进行主题分类研究,并概括其边塞诗歌的艺术特征,以期对他的边塞诗有恰当的认识。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曹勋诗作较平庸,但因其一次北迁、三次使金,对边塞生活很熟悉,所以他的边塞诗是不应被忽视的。
本文首先对曹勋生平及相关南北宋历史背景进行介绍,然后对曹勋边塞诗的主题进行分类研究,最后分析了曹勋边塞诗歌的艺术特色。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基础条件:学界对边塞诗的研究已较成熟,使我对边塞诗有了充分的认识。
虽然对曹勋的研究尚不充分,但已有论述深刻的观点,如钱钟书《宋诗选注》中对曹勋的研究等。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于上个世纪编辑出版的《全宋诗》详尽搜集了曹勋的诗歌,对本人的论文写作有很大帮助。
研究路线:本文目的在于论证曹勋边塞诗的价值,故首先对曹勋的重要经历(主要是使金)进行介绍,然后通过研读曹勋的诗歌,尤其是其边塞诗,对边塞诗主题进行分类。
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曹勋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4、主要参考文献[1]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三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2]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出版,1977年11月第一版。
[3]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4]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9月北京第二版。
[5]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北京第一版。
[6]谢寿昌等编纂《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3年五月第二版。
[7]潘百齐编著《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
[8]张荣东《宋人使金诗考》,《北方论丛》,2006年第4期。
《全宋筆記》第一編第一冊:北夢瑣言………………………孫光寭撰第二冊:清異錄……………………………陶穀撰三楚新錄………………………周羽翀撰賈氏新錄…………………………張洎撰洛陽搢紳舊聞記………………張齊賢撰南唐近事………………………鄭文寶撰江南餘載………………………佚名編纂江表志…………………………鄭文寶撰第三冊:廣卓異記…………………………樂史撰江南野史…………………………龍衮撰五國故事…………………………佚名撰王文正公筆錄……………………王曾撰第四冊:南部新書…………………………錢易撰近事會元………………………李上交撰江南別錄………………………陳彭年撰釣磯立談…………………………史□撰丁晉公談錄…………………傳為丁謂撰第五冊:錦里耆舊傳……………………勾延慶撰宋景文公筆記……………………宋祁撰碧雲騢……………………舊題梅堯臣撰儒林公議…………………………田況撰江鄰幾雜志……………………江休復撰文正王公遺事……………………王素撰筆説……………………………歐陽修撰歐陽文忠公試筆………………歐陽修撰歸田錄…………………………歐陽修撰第六冊湘山野錄………………………釋文瑩撰玉壺清話………………………釋文瑩撰東齊記事…………………………范鎮撰御試備官日記……………………趙抃撰春明退朝錄……………………宋敏求撰第七冊:涑水記聞………………………司馬光撰溫公瑣語………………………司馬光撰第八冊:孫威敏征南錄…………………滕元發撰韓忠獻公遺事……………………强至撰蜀檮杌…………………………張唐英撰曾公遺錄…………………………曾布撰第九冊東坡志林…………………………蘇軾撰補錄:商刻東坡志林……………蘇軾撰仇池筆記…………………………蘇軾撰漁樵閑話錄……………………題蘇軾撰龍川畧志…………………………蘇轍撰龍川別志…………………………蘇轍撰第十冊:塵史……………………………王得臣撰晁氏客語………………………晁説之撰楊公筆錄………………………楊彥齡撰王氏談錄………………………王欽臣撰青箱雜記………………………吴處厚撰吕氏雜記………………………吕希哲撰月河所聞集……………………莫君陳撰《全宋筆記》第二編第一冊:茅亭客話………………………黃休復撰道山清話…………………………佚名撰寇萊公遺事………………………佚名撰家世舊事…………………………程頤撰孫公訪圃…………………………孫升撰國老談苑……………………夷門君玉撰畫墁錄…………………………張舜民撰第二冊:青瑣高議…………………………劉斧撰第三冊:補筆談……………………………沈括撰續筆談……………………………沈括撰第四冊:澠水燕談錄……………………王闢之撰文昌雜錄………………………龐元英撰談藪……………………………龐元英撰海岳名言…………………………米芾撰畫史………………………………米芾撰畫史………………………………米芾撰第五冊:續世說…………………………孔平仲撰珩璜新論………………………孔平仲撰談苑……………………………孔平仲撰第六冊:聞見近錄…………………………王鞏撰甲申雜記…………………………王鞏撰隨手雜錄…………………………王鞏撰後山談叢………………………陳師道撰萍洲可談…………………………朱彧撰侯鯖錄…………………………趙令時撰第七冊:明道雜誌…………………………張耒撰師友談記…………………………李廌撰錢氏私志………………………錢世昭撰岳陽風土志……………………范志明撰聞見錄…………………………邵伯溫撰第八冊:東軒筆錄…………………………魏泰撰豐清敏公遺事……………………李樸撰泊宅編……………………………方勺撰青溪寇軌…………………………方勺撰燕魏雜記………………………呂頤浩撰第九冊:宜州家乘………………………黃庭堅撰冷齋夜話…………………………惠鴻撰遵堯錄…………………………羅從彥撰麟臺故事…………………………程俱撰玉潤雜書………………………葉夢得撰第十冊:石林燕語………………………葉夢得撰石林燕語辨……………………汪應辰撰避暑錄話………………………葉夢得撰全宋笔记第三编内容简介宋人笔记是中国古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和文化价值。
曹勋诗词全集《湘妃怨》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南宋大臣,北宋末词人曹组之子。
念奴娇·五门照日词牌名:念奴娇|朝代:宋朝|作者:曹勋五门照日,是真人膺箓,炎图家国。
二百年来,抚四海安乐,六服承德。
虎旅横江,胡尘眯眼,恨有中原隔。
宫城缺处,望来消尽金碧。
征辔暂款神州,期宽北顾,且驰驱朝夕。
皓彩流天宁忍见,双阙笼秋月色。
欲饮无聊,还成长叹,清泪空横臆。
请缨无路,异时林下犹忆。
玉楼春·佳时莫放游鞍倦词牌名:玉楼春|朝代:宋朝|作者:曹勋佳时莫放游鞍倦。
梅润清薰随处宴。
不妨一半雨兼风,况对有情莺与燕。
琼艘百柁花千点。
肯使笙歌容易转。
兴来人事酒消磨,谁问蚊雷和蚁战。
山居杂诗九十首·莫怪游春频朝代:宋朝|作者:曹勋莫怪游春频,只被老逼身。
念此乐天语,诚哉辞甚真。
遵行我不倦,治具当勿嗔。
持炬接迎我,村醉欹冠巾。
山居杂诗九十首·人生不如意朝代:宋朝|作者:曹勋人生不如意,十固常x。
吾辈穷物理,挺特惟所守。
东风暖入律,客意浓胜酒。
游鞍纵所如,宁能困圭窦。
游仙四首·驾景络绝响朝代:宋朝|作者:曹勋驾景络绝响,游目低阴虹。
灵光转修袂,羽节飘晨风。
抗手辞金母,偃盖东华宫。
高仙发空谣,逸响飞九重。
霞觞艳流日,叠舞歌玉童。
缘云上虚籁,笑语铿洪钟。
海水屡清浅,倏忽欣再逢。
不惜暂游诣,情款地初终。
欢余促归轸,摄辔翔斑龙。
投闲憩三素,保绩崇真功。
日出引朝代:宋朝|作者:曹勋云冥冥,风凄凄。
绮疏未白鸡已啼,角声才断辟朱扉。
辟朱扉,款朝日。
君王剑佩朝诸侯,赫赫明明光万国。
德寿春帖子八首·露香栏槛已青青朝代:宋朝|作者:曹勋露香栏槛已青青,梅萼惊春照坐明。
天极元妃资内助,常年春首祝椿龄。
杨和王挽章五首·早岁名虓将朝代:宋朝|作者:曹勋早岁名虓将,阴功晚益昌。
职齐张右相,威并郭汾阳。
水月宸奎炳,风云宝墨香。
两宫恩赙礼,深见眷忠良。
北狩见闻录宋·曹勋靖康二年二月初七日,晨起,密报李石、周训、吴开、莫俦来奏事,即引对。
石奏曰:“皇帝令起居上皇,缘金人坚欲上皇出郊,前次虽已得辞,今又请到南薰门厂舍拜表,乞皇帝归。
若表到寨中,皇帝便可归内。
金人意欲成本朝一段好事,恳请亦无他意。
”又密奏曰:“得旨,爹爹、娘娘请便来,不可缓,恐失事机。
”徽庙沉吟曰:“军前别无变动否?卿无隐也。
朕爵禄卿等至此,无以小利误朕大事。
苟有他变,我亦擘划,恐徒死无益。
”石等曰:“倘或不实,甘受万死。
”徽庙曰:“朝廷既不令南去,又围城时聋瞽我,不令知,以至于此。
今日之事,妄举足则不可,卿等无隐。
”石曰:“不敢乱奏。
”徽庙即令中使,请显肃皇后。
时后已到拱宸门外办被复、厨檐,邀徽庙同行。
后与徽庙语少刻,即索道服欲出。
姜尧臣等进曰:“虽云邀驾只在门里,第恐虏情诈伪不测。
更宜圣裁,此足似未可移。
”徽庙曰:“适皇后在禁中得官家语,令暂到门首。
端的如此,怎不去得?”内人与近侍皆大哭。
徽庙曰:“纵或有非意,亦知此事终在。
若以我为质,得官家归保宗社,亦无辞。
第恨我揖逊如礼,退处道宫,朝廷政事,并不与闻。
惟一听命,未尝犯分。
自处若此,获报乃尔,有愧昔人多矣。
”顾左右曰:“从我者听。
”左右皆泣从。
又取常御佩刀,令丁孚佩之。
乃乘肩舆,与显肃皇后出延福宫,由晨辉门而出。
将至南薰门,双扉俱启。
徽庙曰:“此必番使迓。
”方欲由就西厂舍,导从围掩车舆出门。
徽庙顿足舆中曰:“事果变矣。
”呼丁孚取佩刀,而孚出门时已为金人搜去。
至东御园门,有番使来传二帅起居,云到寨食罢相见,帘端视久之。
申初,到南郊斋宫,止于大王位。
从人皆拦于西城门外,并不许随从。
惟姜尧臣、徐中立、丁孚等得在左右,虏人目为祗候人。
徽庙到郊宫,虏人遣代太师、沙少师等三人来奏。
徽庙取向日张珏投降本朝文字,并张珏缄首,一宗处分。
徽庙对来使云:“当日张珏投降,初未有不受之约,故纳珏不疑。
继得山西军前移文要珏,即斩首以献。
不谓细故,上国指以为衅。
今城破国亡,祸变及此,何文字之有!况已尝移文上国,死生一切惟命,不必以此为目也。
”虏唯唯,自后更不复来取。
金国凡有计议,只在渊圣皇帝御前奏禀,隔数日一遣人,起居徽庙。
在寨二十余日,徽庙自制札子一通,令与相国。
其略云:“顷以海上之盟,谓欢好可以万世。
尝招收张珏,继蒙须索,即令戮以为献。
意罪不至甚,而大兵踵来,乃指以为衅。
某即逊位,避罪南下。
归后块处道宫,恬养魂魄,未尝干与朝政。
而奸臣伺隙,离间父子,虽大兵南来,亦不相闻报。
致烦天讨,宿甲临城,至城破时,始知三关败约之所致。
盖嗣子不能奉承大国之约,某亦失义方之训。
事遽至此,咎将谁执?尚有血诚,祈回洪听,某愿以身代嗣子,远朝阙庭,却令男某等,乞一广南烟瘴小郡,以奉祖宗遗祀,终其天年。
某即甘斧钺,一听大国之命,诚迫意切,■〈马禺〉待台令。
”札子去后,一日有番使来云:“承示文字,但三关之盟,初不恁地。
止说子孙不绍,社稷倾危。
虽承札子,却不敢背元约。
更容取上伴指挥,请上皇心下不要烦恼,但且宽心,抱此札子。
”徽庙令附进南京行在讫。
徽庙又制奏表,自即位、逊位,凡宫禁深密,处廷政事之失,一一剖析,深夜焚之。
是夕,徽庙梦与太后同载入宣德宫,奏乐整肃,觉来犹闻其余音。
至晓,令报后知。
三月初七日,闻张邦昌僭位。
徽庙曰:“邦昌若誓死节,则社稷增重。
今尸君之位,犹且庶几。
但所系至重,既立异姓,则吾事决矣。
”因泣下沾襟。
明日,臣下有进诗者,曰:“伊尹定归商社稷,霍光终作汉臣邻。
”徽庙且读且骂曰:“待其归商兴汉,则吾已在龙荒之北矣。
不达事机,犹有如此者。
”先是三月二十九日,有语分路去。
徽庙同二太子由河北路,渊圣同国相由河东路,约会于燕京。
是日,渊圣欲肃王同行。
肃王坚辞云:“去岁奉旨出使,不曾避免,久违膝下。
”泣请甚确,始复免去。
复以岐王从行,以肃王曾奉使虏中,人情稔熟,故要同去。
次日,徽庙率渊圣、二后、诸王、妃嫔、帝姬、驸马等望城拜城中,辞违宗庙。
徽庙伏地,气塞不能起,景王掖起之。
六宫无长少俱哭,震泰烟门动。
虏人说,此日日色昏惨,风声如号,移时方止。
是晚,报来日启程。
渊圣同皇后、太子来拜违,泣下别去,自别不知见。
四月初一日起程,分路刘家寺。
初见二太子,又要显肃皇后以下妃嫔、诸王、帝姬皆出见。
席地坐定,遣王汭译奏。
徽庙云:“自古圣贤之君,无过尧舜,犹有揖逊,归于有德。
【此处文字有脱漏】历代革运,这事上皇心下煞理会得。
本国比取契丹,所得嫔妃、儿女,尽分配诸军充赏。
以上皇昔有海上之恩甚厚,今尽令儿女依旧相随,服式官职,一皆如故。
”因劝酒曰:“事有远近,且放心,必有快活时。
”徽庙但致谢曰:“当日为兄弟,今日为囚虏,岂非运数?尚赖太子保佑,全活千口。
近尝求代嗣子,远朝大国,望为主张。
”太子曰:“上伴不肯。
”徽庙曰:“两朝主盟,惟某获罪,非将相之过,实某罪在天。
故请以一身仰答天谴,愿不及他人。
”太子曰:“此意甚好,莫到燕京别有文字来?”于是酒五行,二太子面请王婉容位帝姬,与黏罕次子作妇,许之。
饭罢,归寨。
自此不相见,但日送鸡、兔、鱼、肉、酒、果。
徽庙答以病在车中,无心饮酒食肉,愿早承来旨。
燕王以途中乏食薨,时殓以马槽,犹露双足,就寨外焚化。
徽庙敕令人,坚欲携行。
徽庙止,至晚,徽庙伏其骨哀甚。
曰:“吾行,且相及。
”时执兵虏人,亦皆泣下。
过洺州,二太子请徽庙看围场。
饭后,遣马并紫伞来迎,同行于田野中,看围猎。
已而马皆负所得狐、兔。
忽有二人,在徽庙马前立。
太子指曰:“此上皇故臣郭药师、张令徽。
既见,二人皆再拜,令徽即退,药师独扣马跪奏曰:“念臣昔与上皇为君臣,向在燕京,死战数回,力不能胜,遂归金国,有负上皇恩德。
”言讫泪下,又再拜。
徽庙宣谕曰:“天时人事,理合如此。
但当日欠一死耳!”太子曰:“药师煞忠于南朝。
”徽庙曰:“药师未尝抗御大兵,而收功过厚,豢养至此,卒贻大祸。
”太子曰:“此人不忠于天祚,则必不共于南朝。
”徽庙曰:“是,是!”徽庙过河数日,宣谕曰:“我梦四日并出,此中原争立之众。
不知中原之民,尚肯推戴康王否?”臣曰:“本朝德泽在民,至深至厚。
今虽暂立异姓,终必思宋,不肯归邦昌,幸宽圣念。
”又曰:“我梦想不妄,第记此梦。
”次日,宣谕臣曰:“我左右惟尔后生健步,又备知我行事。
我欲持信寻康王,庶知父母系念于彼,及此行艰难。
”勋曰:“仰赖天威,可以伺便,冒围而出。
愿不辱命,得达圣心。
”是晚下程,徽庙出御衣衣衬一领,拆领,写字于领中。
曰:“可便即真,来救父母。
”并押计九字,复缝如故,付臣勋。
又索于懿节皇后,得所戴金日环子一只,云是今上皇帝在藩邸时制,以为的验,及皇太后信令。
臣勋见上奏之,诏诰丁宁,且泣且嘱曰:“无忘吾北行之苦。
”又以拭泪白纱手帕子付臣,曰:“见上,深致我思念泪下之痛,父子未期相见。
惟早清中原,速救父母。
此外吾不多致语言,气已哽吾颈矣。
俟到燕山,尔乃去。
”懿节皇后初取环子与沈押班,令付臣,曰:“到时传语大王,愿早如此环,遂得相见,并见吾父幸道无恙。
”皇太后以下皆哭。
徽庙圣训曰:“如见上奏,有可清中原之谋,急举行之,无以予为念。
且保守宗庙,洗雪积愤。
”又宣谕曰:“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用宦官,违者不祥。
故七圣相袭,未尝易辙。
每念靖康中,诛罚为甚。
今日之祸,虽不止此,要知而戒焉。
”徽庙又令奏上云:“恐吾宗之德未泯,士众推戴时,宜速应天顺民,保守取自家宗庙。
若不协顺,记得光武未立事否?”又宣谕:曾密赐上马价、珠犀合子等物。
又上曾说,欲决河灌渡河番人等事,以为密验。
臣在虏寨,临行日,恭奉皇后宣谕,令奏上曰:“主上再使军前,欲就鞍时,二后洎宫人送上至厅,有幼女名招儿,见四金甲人状貌雄伟,各执弓剑,拥卫上体。
女指示众,众虽不见,然莫不畏肃。
太后当时悟曰:‘我事四圣香火谨,必有阴助。
’今陷虏中,愈更虔事。
自后夜深,必四十拜乃止。
”更令奏上,宜严崇奉,以答天贶。
臣扈从时,太后未知主上,即使尝用象戏局子,裹以黄罗,书康王字贴于将上,焚香祷曰:“今三十子俱掷于局,若康王字八九宫者,主上必得天位。
”一掷其将,果入九宫,他子皆不近。
太后手加额,喜甚。
臣下拜。
即奏,徽庙大喜,复令谓太后曰:“瑞卜昭应异常,便可放心。
卿等可贺我!”臣等皆再拜。
太后因此以子代将不易。
道过尧山县,进早膳。
有燕人百余人,守徽庙所乘车,语臣曰:“上皇活燕民一十余万人,我辈老幼感恩不已,愿识天表!”因具以奏。
徽庙为揭帘见之,皆罗拜曰:“皇帝活燕人十余万,阴德甚多,即见回銮,不须忧抱。
”徽庙曰:“汝等知当时救护之力耶?吾获谤不少,今困厄反甚于汝辈无食时,岂非天也。
”燕人各嗟惋而去。
徽庙在路中苦渴,令摘道旁桑葚食之。
语臣曰:“我在藩邸时,乳媪曾啖此。
因取数枚,食甚美,寻为媪夺去。
今再食,而祸难至此,岂非桑实与我终始耶!”至真定府,徽庙乘马,与二太子并骑入门。
前有引旗写:“太上皇帝。
”府中两街居人,见旗皆恸哭,虏人不较也。
舍于府园净渊庄牛门,请徽庙看打球。
自二太子以下,皆入球场。
徽庙与肃皇后在厅上看打球。
罢,行酒。
少顷,侍中刘彦宗具传太子之意,跪奏云:“闻上皇圣贤甚高,欲觅一打球诗。
”其请颇恭。
徽庙云:“自城破以来,无复好怀。
”遂作一诗,写付彦宗。
曰:“锦袍骏马晓棚分,一点星驰百骑奔。
夺得头筹须正过,无令绰拨入邪门。
”彦宗捧读称叹,即与太子。
又番语,似讲解其义。
太子点头,令讽诵数遍,乃起谢。
徽庙亦谢其恭也。
二圣既出城郭,于南郊大王位,虏排长木为障,障外有兵,每数步一窍,容人看外,外亦窥内。
虏日以肉菜、米面、内人相博易,闲语曰:“南朝有兵到某所矣。
”次又曰:“主上提兵十万在河北,每金人车马过河,即夺去,大军所以未敢离此。
”语讫,即故睨左右,如金人旁来之状,色有畏而不敢留者。
人递以奏上,众皆喜,为不日救至。
又数易倚墙器械,却用郊礼尽木枪戟。
复有病人,如伤中包裹,卧于墙下。
云:“西南有钱相公兵四五十万来,刀枪将去阵上,强壮人皆往迎敌。
”会天大风,乔贵妃制绛红袍,备缓急兵至,即以衣徽庙,为出奔之计。
每十数日,即他语,一新栅中观听。
临行,犹传有兵相尾,然了无来音。
后乃知计,姑以缓圣心及愚众人。
虏谋多此类。
徽庙北狩日,乘平日宫人所乘牛车。
牛五头,两虏牵驾,不通华语。
次显肃皇后,次厨及本殿一行内人车,伏计八百六十余量。
自过河,经浚州,城外虏骑约拦百姓,不得看。
惟卖食物数人近前。
臣以银二两,博换饮食。
卖人知是徽庙,即尽以炊饼、藕菜之类上进,反银而去。
自过此州,即行生路。
步人斫窠木,骑军曳枝梢,水浅则填以为柴路,深则叠以为甬道。
跋涉荒迥,旬月不见屋宇。
夜泊荆榛或桑木间,艰难不可言。
虽大雨亦行,泥深没胫。
车牛皆屡死,坏亦不容补,死就脔其肉而去。
人行稍却,则落后军马,从而剿除。
至暮下程,即以车前辕内向,绕三面,匝如射帖。
又斫枝梢,缭以为鹿角,持兵备外,严于出入。
旋凿井及打柴草,分给造饭。
然近水处,不肯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