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安全卫生要求 (卫生行业标准, WS99-1998)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浙江省教育厅颁发2005年11月21.0.1 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应在满足基本教学装备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优化配置各学科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设施,以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本标准中除班级教室外,还包括教学仪器设备、专用教室和系统,要求见表1.0.1。
类别序号名称装备要求备注教学仪器设备1 理、化、生、地、数各科常规仪器设备必配可按照配备目录的说明,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外语常规仪器必配3 音乐、美术器材必配4 体育器材设施必配35 科技活动和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或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器材必配具体内容可选专用教室︵或活动场地︶1各学科(含文科)实验室和仪器(标本、模型)室必配指高中理、化、生实验室、初中和小学科学实验室及相应的仪器室。
文科为仪器室。
2 科技活动室和技术(劳动与技术)教室必配,根据所开设的教学内容选配所需设备。
其中人工智能专用实验室根据条件选配。
3 天文、地理、气象观察室(园地)部分项目可根据学校条件选配;4 图书馆(室)必配45 视听阅览室选配6 电子软件资料室软件必配,制作设备选配7 体育运动场地必配音乐必配美术必配舞蹈选配卫生室必配8 语音教室中学必配,小学选配宜选用语音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功能合一的设备9 计算机教室必配510 多媒体教室必配可选用I、II种方案(表3.10.1)之一。
续表1.0.1类别序号名称装备要求备注系统1 校园广播系统必配2 校园通讯系统必配3 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I型必配校内简易局域网II型有条件后配按教基厅[2001]16号文件规定4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选配注:教基厅[2001]16号文件规定:“校园网还应贯彻‘成熟优先’的原则。
建设校园网的学校应该是已经完善基础6技术设备,并已全面实施了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学校。
配备校园网的学校应具有人才实力、管理水平和一定经济支持能力,以保证校园网正常的使用,充分发挥作用。
一、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餐饮业卫生管理办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1996年版)《云南省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办法》《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1992)《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GBJ99—1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7792—1987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GB7792—1987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8771—1988铅笔涂漆层中含铅量卫生标准GB8772—1988电视教室座位布置范围和照度卫生标准GB11533—1989标准对数视力表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8—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9—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10810—1996眼镜镜片GB13511—1999配装眼镜GB11417.1—1989硬性角膜接触镜GB11417.2—1989软性亲水接触镜GB/T16133—1995儿童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初筛GB/T16134—1995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规范GB/T17099—1997儿童少年血红蛋白筛查标准GB/T17223—1998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GB/T17224—1998中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GB/T17225—1998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GB/T17226—1998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17227—1998中小学生教科书卫生标准GB/T14214—1993眼镜架QB2457—1999 太阳镜WS99—1998 黑板安全卫生标准WS100—1998 学校营养午餐供给量标准WS101—1998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规范WS102—1998 中小学生营养餐供应企业卫生标准规范WS219—2002 儿童少年矫正眼镜卫生行业标准DB53/093—2001 眼镜行业技术报务管理规范二、工作职责(一)省级卫生监督机构1、拟订全省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对辖区内大学进行卫生监督;3、负责辖区内大学及省级以上中、小学校、中专、技校的新建、改建、扩建学校项目的选址、设计进行卫生监督;4、负责辖区内生产经营学生奶、营养餐的企业或学校的卫生许可审查及经常性卫生监督;5、负责拟订全省学生用品用具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监督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6、组织开展全省学生用品用具卫生监督检查;7、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学生用品用具单位进行卫生监督和产品抽检;8、对地、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预防性卫生监督、学生用品用具卫生监督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9、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并提出处罚意见;10、对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教学环境的整洁与美观,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特制定本擦黑板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室及教学辅助区域的黑板擦洗工作。
第二章黑板擦洗时间与频率第三条黑板擦洗应按照以下时间表进行:1. 每节课后,由上课教师负责擦洗本节课使用的黑板。
2. 午休时间及课后,由各班卫生委员组织本班同学进行黑板擦洗。
3. 每周由学校统一安排一次全面性的黑板擦洗活动。
第四条根据教学需要,如遇特殊课程或实验,可临时调整黑板擦洗时间。
第三章黑板擦洗标准第五条黑板擦洗应达到以下标准:1. 黑板表面无粉笔灰、污渍、水印等痕迹。
2. 黑板边缘整齐,无破损。
3. 黑板擦洗后,黑板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
第六条擦黑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专用的黑板擦,避免使用粗糙物品擦拭,以免损坏黑板。
2. 擦拭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黑板划痕。
3. 擦拭顺序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确保黑板表面清洁均匀。
第四章黑板擦洗工具与材料第七条学校将为各教室配备足够的黑板擦、清洁剂等擦洗工具。
第八条学生个人应自备一块小黑板擦,以备个人使用。
第九条清洁剂应由学校统一采购,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换。
第五章监督与奖惩第十条学校将设立专门的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黑板擦洗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一条对黑板擦洗工作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十三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卫生管理部门所有。
第十五条本规章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福建省教育厅印发二○○七年四月福建省教育厅文件闽教基〔2007〕24号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学仪器配备增补目录(试行)》的通知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福州一中、福建师大附中: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基[2003]6号)精神,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现将《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学仪器配备增补目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或建议,请及时报省教育生产供应管理办公室。
福建省教育厅二○○七年四月十六日主题词:教育高中技术装备标准通知抄送:省普教室、省会考办、省生供办、省电教馆,各设区市教学仪器(装备)站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7年4月18日印发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基[2003]6号)精神,提高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水平,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普通高中。
完全中学的高中部分可按本标准参照执行。
一、指导方针1、实验室和附属用房及专用教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要有完善的设施和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器材(配备标准和目录将根据课程改革需要适时修改印发),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合格的实验教师、管理人员。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五莲县教育局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货物清单及实施方案要求一、采购清单二、技术要求第一包壁挂触控一体机(内置电脑;数量:75”台,65”6台)一、基本参数(一)硬件部分结构设计1.壁挂式,四边框一次性冲压成材铝合金外框;集成多媒体计算机主机、立体声功放、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实物展台及音箱等一体化设计。
前面框不可见螺丝及外部无链接线,前维护设计,设备维修时无需拆除黑板。
2.内置计算机采用门锁构造保护,可不拆卸整机后盖,直接从一体机前面板对电脑进行维修维护;3.内置实物视频展台,COMS镜头,像素≥500万;LED补光照明,通过USB与计算机连接,高清晰视频拍摄,自动对焦(带有手动触摸感应式自动对焦)。
4.内置无线麦克风接收模块,可支持有线、无线麦输入;喇叭输出功率≥10W*2,支持外接音箱;手持或夹带无线麦克风控制器带有液晶显示屏(可显示信号强度、对频方式、电量(充电显示)、音量大小、音量模式、PPT 功能、工作频道等);可选AGC 与None音量调节模式,有效抑制啸叫和提高拾音距离;传输距离远可大于30米;采用MICRO USB 充电,一次充电可连续使用10小时以上;一键静音功能;音量大小调节并具有记忆功能;激光教鞭、PPT翻页、内置和外置麦克风,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关机画面及软件功能。
5.智能护眼功能:触摸屏幕的时自动降低适合人眼的屏幕亮度,不触摸时自动恢复默认亮度6.独立音响系统:在不打开电脑的情况下,音响部分(功放、音箱、外部音频扩音)能独立工作,节能。
7.书写面为高钢化护屏玻璃,整体结构安全一体化设计,圆弧角防撞伤设计,安全防护等达到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信号端子口抗静电干扰确保外连设备间的信号稳定及设备安全。
8.机器面板前置:塑胶箱体音箱15瓦X2、ALL-USB3.0×1、ALL-USB2.0×1、TOUCH-USBX1(A型口)、HDMIX1、VGAX1、PC-AUDIOX1、MICX1、电源开关×19.内置电子白板功能。
黑板安全卫生要求(卫生行业标准,WS99-1998)前言本标准是在目前尚没有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参考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写的。
本标准是针对学校使用的黑板,从保护学生视力和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正常的视觉心理状态及安全角度提出的。
本标准的其他相关技术要求与日本相比基本一致,其中光泽度指标优于日本及前苏联标准,彩色指标的跨度更加合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生效。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甘肃省卫生防疫站、苏州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济昌、陈慧英、张庆煌、魏岩枫。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教学用黑板安全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在普通教室、实验室和其他专用教室中使用的黑板。
其他教学活动和交流、记事、宣传等非教学活动使用的黑板亦应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白板、告示板、电子记忆传输显示板。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J99—8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 250—82 色牢度退色样卡GB/T 1743—79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GB/T 3505—83 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GB 7793—87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黑板用粉笔书写后,能够擦拭的板面,并用衬板、框架、支撑固定的结构物。
3.2 书写面、书写面板黑板中可供书写、观看的有效板面为书写面。
具有书写表面的板称为书写面板。
3.3 衬板紧贴在黑板书写面板的背面,起衬托、支撑、消音、防震作用的板材。
3.4 框架直接与黑板书写面板及衬板的四边相连接并与支撑物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物。
抽取有代表性的教室作为样本,按学校教室的不同结构、层次、朝向、单侧采光、双侧采光的不同类型确定监测教室样本数,普通不少于6间教室。
(1) 指标:教室人均面积。
(3) 评价标准:依据沪教委体〔2022〕22 号文。
a) 按每一个教室计算,每人所占面积:小学不低于 1.60 m2/生,初中不低于 1.51 m2/生,高中不低于 1.36 m2/生。
b) 最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最小水平视角为30°。
c) 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教学黑板的最小水平距离宜为 2.50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最大水平距离,小学宜为 8.00m,中学宜为9.00m。
d) 教室内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小于 0.60m,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 0.60m的横行走道。
(3)公式:教室人均面积 =(1) 指标:课桌分配符合率、课椅分配符合率。
(2) 方法: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内在坐学生身高及相应课椅高度,被测课桌椅号数在使用者身高范围内,判定该学生与其相应课桌、课椅的型号符合情况,计算该班的课桌、课椅与学生身高的分配符合率。
(用课桌椅尺或者钢卷尺)其中,(3) 评价标准:所选课桌椅应符合《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的规定。
每间普通教室内至少应设有 2 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a) 教室内在坐学生应每人一席。
b) 所选课桌椅尺寸应符合本年级学生身高范围,课桌椅型号应匹配,不得混用。
c) 课桌分配符合率≥80%;课椅分配符合率≥80%。
d) 教室讲台的高度不影响前排学生观察黑板。
(4)公式:课桌/课椅分配符合率(%) =(1) 指标:尺寸、材料、表面状况、黑板面反射系数、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黑板与前排桌前缘的距离。
(2) 方法:在抽样教室中进行黑板评价。
用测量尺,测量黑板高度与宽度。
(4) 评价标准:教室选用黑板应符合《WS99-1998 黑板安全卫生要求》、《GB50099-2022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T18205-2000 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
黑板安全卫生要求(卫生行业标准,WS99-1998)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教学用黑板安全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在普通教室、实验室和其他专用教室中使用的黑板。
其他教学活动和交流、记事、宣传等非教学活动使用的黑板亦应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白板、告示板、电子记忆传输显示板。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 9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 250-82色牢度退色样卡GB/TI 743--x9漆膜光泽度测定法GB/T 3505一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GB 7793~87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黑板用粉笔书写后,能够擦拭的板面,并用衬板、框架、支撑固定的结构物。
3.2书写面、书写面板黑板中可供书写、观看的有效板面为书写面。
具有书写表面的板称为书写面板。
3.3黑板紧贴在黑板书写面板的背面,起衬托、支撑、消音、防震作用的板材。
3 .4框架直接与黑板书写面板及衬板的四边相连接并与支撑物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物。
3.5光泽度表面的镜面反射光与总反射光的比例。
3.6 眩光在视野内因看见亮度不适当的点和面所引起的障碍,称为眩光。
4 要求
4.l黑板的色彩
4.1.l书写面为无彩色者,黑色的明度(V)在N3以下;书写面为彩色老,其色调(H 和)为7.SGY—SBG,明度(V)为1.0-3.0,采度(C)为l.0-4.0。
4.2黑板书写面的光泽度应在12%以下,不应有因黑板本身的原因产生眩光。
4.3书写面的粉笔附着性和易擦拭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4·3.1附着性用熟石膏或碳酸钙制粉笔书写,手感流畅、充实,笔道均匀,线条明显。
4.3.2擦拭性用干式黑板擦往复擦拭两次,没有清楚的残留字迹;用湿式黑板擦擦拭,没有淤积的粉笔残迹。
4.3.3尽书写面的表面粗糙度和耐磨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4.4 书写面按GB/T 3505中的规定,表面粗糙度为Ra1.6~3.2 pm,取样长度25mm。
4.4.1书写面经过一万次擦拭磨耗后,表面粗糙度不小于Ra1.6 pm。
4.5写面的颜色应均匀,有良好的耐光性,应符合GB 250中规定的4级.
4.6黑板书写面应在使用含有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温水(40℃)擦洗时不变色,天表皮脱落。
4.7书写面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4.7.1书写面要求表面平整,没有波纹、龟裂、针孔、斑痕及凹凸不平等缺陷。
4.7.2拼接而成的书写面,其接缝的间隙应小于1 mm,接缝两侧的不平度不超过lmm.
4.8 黑板本体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4.8.1黑板的书写面权与材板需贴实,粘合或压实牢固,不得使用铁钉加固,不得有任何金属物露出书写面。
4.8.2黑板框应起到夹紧压实书写面板及材板的作用,不得松脱。
4.8.3黑板本体应具有防潮性能,不因空气湿度变化而翘曲变形、发霉、结露、生锈。
4.8.4除手提式黑板外,其他各种黑板都应有粉笔槽。
粉笔糟的宽度应能使粉笔灰不向外溢散,可拆装的粉笔槽必须有可靠的固定方式。
4.8.5安装在黑板本体上的部件如吊钩、挂图夹、照明灯座、粉笔槽等都不得遮挡书写面及妨碍在书写面上作业。
4.8.6黑板各个暴露在外边的部位,其边缘均应有不小于R3 mm的圆角。
金属焊缝必须打磨平滑。
4.8.7固定式黑板,其框架应与墙壁贴实,无明显缝隙。
移动式黑板在移动时不得松动滑脱,就位后保证平稳,在使用中不得出现尖锐的摩擦声。
4.8.8玻璃黑板使用的平板玻璃其厚度不应小于4 mm,玻璃黑板本身不得有明显的气泡、条纹、结石及磕边。
从玻璃背面透射的颜色应能满足第界.l条的要求。
玻璃黑板必须具有足够强度的衬板,其大小应与玻璃平面尺寸相当,不得把玻璃本身当作支撑使用。
4.8.9所有用于黑板正面的框架、配件、附件等都应具有装饰性的保护层。
保护层的色调应比黑板书写面钱。
S检验方法
5.1测色使用孟塞尔系统色卡,在教室布置及采光符合GB/T 99和GB 7793的条件下,按图1
中所示“9点法”在受验黑板的书写面上选取对比点。
所侧各点需符合41规定。
5.2测光泽度按GB/TI 743中的规定使用光泽度计测量。
5.3测表面粗糙度和耐磨性
5.3.1使用表面粗糙度仅测量表面粗糙度。
5.3.2测耐磨性采用5009重斜面式摩擦法,在黑板书写面上往复擦拭~万次,其耐磨性需达到4.4.2条的规定.
5.4测书写面的粉笔附着性和擦拭性
5.4.1测黑板的附着性前,需将待测的黑板先进行处理。
处理的方法是在新黑板上用粉笔横着均匀涂上笔粉迹再用新黑板擦擦拭干净,以备检验时使用.测试时在书写面上划纵横50mm方格线,线段包容的总面积不少于黑板书写面的二分之一。
正常视力者先在距书写面lin外观察,线条是否均匀,再在距8 m 处观察线条是否鲜明,以此判定黑板的附着性。
5.4.2测擦拭性,先按5.4.1的前处理方法处理之后,再按照通常的擦拭方法,往复擦拭两次,距lin处观察,应符合4.32条规定。
5.5测耐光性按GB250中的规定,将持测黑板做成80 mm X 60mm试片,应符合45条要求。
5.6其他外观质量用目测检验。
均应符合4.6、4.7和4.8等项要求。
6黑板的分类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7黑板的标杆尺寸详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附录A (标准的附录)用权的分类AI本标准包括的用权按书写而极的材质、颜色、移动方式分类.AI.1按书写面板的材质分类a)木质黑板b)玻璃黑板:。
)钢制黑板;d)搪瓷黑板。
A2.2技书写面的颜色分类a)绿色黑板;b)黑色黑板;C)棕色黑板;d)兰色黑板;e)银灰色黑板。
AIJ按移动方式分类a)固定式黑板(平面、曲面);b)转动式黑板(横向转动、纵向转动、卷带);C)平行推拉黑板(上下推拉、左右推拉);d)开扇式黑板(单侧开扇、双侧开扇):e)手提式黑板(单面、双面);f)支架式黑板(直立、倾斜)。
注:不推荐使用水泥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