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机械制造工程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2
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指导书仅供参考一、设计目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是在本专业方向学生已学习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技能综合训练;这次专业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机构设计的能力和工艺设计的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作一次基本训练;二、设计要求1.能正确应用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分析零件的工艺可行性,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2.能正确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夹具设计原理中的基本理论,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拟定夹具方案,设计夹具结构;3.能够按照机械制图规范绘制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4.熟悉和运用有关机制工艺、夹具等手册和资料,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方法;三、设计内容和步骤本设计题目为:”指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工艺装备设计”;(一)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工艺设计对象由指导教师指定二研究分析零件1.了解该零件在机械装备中的地位与作用;2.对零件的图纸表达及结构特点分析;3.对零件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 4.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工艺性进行分析;5.确定毛坯尺寸及其制造方法三确定生产类型及批量所有零件按照批量设计;生产条件假定为本校已有设备;四确定毛坯制造方法毛坯选择应按生产批量大小,非加工面的技术要求,以及零件的复杂程度,技术要求的高低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它对整个工艺过程经济合理影响甚大;分析毛坯时,注意余量的分配,浇冒口、分型面的位置等,毛坯的结构形式,对以后安排工艺和采取必要工艺措施有关;用红笔在所发零件图上画出毛坯外形,如孔等未加工前的部位要全部涂红,最后,要在这张毛坯图上注全毛坯尺寸;五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制定工艺路线;在对零件分析基础上,至少拟出二个工艺方案,然后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较为合理的一个;2.选择定位基准,进行工序尺寸计算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合理选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当工序中所用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则需要工序尺寸计算;3.选择机床及工、夹、量、刀具机床设备的选用,应是既要保证加工要求,又要经济合理,在成批生产条件下,一般是采用通用机床和专用工艺装备;4.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根据工艺路线的安排,首先确定一个加工表面的工序加工余量,其工序间尺寸公差按经济精度确定;一个表面的总余量,则为该表面各工序间余量的总和;因时间有限,每个学生只计算其中一个主要表面的各工序间余量及公差;其余表面可直接查阅相关手册中的“工序间的加工余量”部分;5.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等确定的基础上,可按有关公式进行计算;因时间有限,本次设计内容仅限于指定工序;6.设计工艺文档将上述各项内容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至于各工序的加工简图定位夹紧示意图,可选择主要工序,画在说明书上,内容包括:1工件外形及加工部位用红线,并注上工序要求的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2按规定符号,表示出工件的定位,夹压部位和约束的自由度;3在加工开始位置,画上刀具及标上切削运动,进给运动等方向以箭头表示;4每一工序图上,应示清与工艺过程卡中相同的“工序号”、“工序名称”、“机床型号”、“夹具名称”;六夹具结构设计每一学生必须按照指导教师的指定工序设计专用夹具;1.确定设计方案要求至少提出二个进行比较后正式确定;2.选择定位元件,计算定位误差;3.计算所需的夹紧力,设计夹紧机构;4.绘制夹具装配图装配图比例:1:1,工件用双点划线,加工面用加粗实线,其它要求见相关教材;七撰写设计说明书希望每个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及时整理和书写自己的设计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语言简练、文字通顺、插图正确;说明书统一用十六开纸书写,四周留出边框,最后用学校统一印发的封面将报告正文和图纸一起装订成册;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零件分析;2.生产类型及批量的确定;3.毛坯的确定;4.工艺方案分析和有关计算工序尺寸等计算;5.夹具方案分析和有关计算定位误差,夹紧力计算等;6.小结 7. 参考文献等;八课程设计资料的提交设计说明书装订的大致顺序如下:1.封面课程设计专用,黄颜色封面,学校教材科领取2.目录3.设计说明书的正文见七4.小结5. 附录:1指导教师指定零件的零件图2毛坯图3指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4机械加工工序卡4夹具总装配图5“夹具体”或“底座”零件图四、成绩考核本课程设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由学生本人亲自交指导老师验收,否则不与接收;指导老师最后抽查部分同学质疑,形式可以是个别进行或以小组形式集体进行;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应根据平时的设计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工艺分析和夹具设计的水平及图画和说明书的质量,进行综合衡量;五、参考资料1.柯建宏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于骏一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邹青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尹成湖, 李保章, 杜金萍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王小华;机床夹具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6.李名望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胡凤兰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陈宏钧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王绍俊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0.冯辛安,黄玉美等编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1.刘文剑等编;;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等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3.张进生;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4.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5.李旦等编着;机床专用夹具图册;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6.刘文剑等编;夹具工程师手册;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六、设计安排本课程设计共两周合计十天,具体分配参照如下:1.布置任务、分析工艺、画毛坯图由指导教师指定 2天2.制定工艺路线、计算工序尺寸1天3.夹具方案装配草图设计通过指导教师审核并确认1天4.定位误差、夹紧力计算 1天5.夹具结构的详细设计总装图,夹具体或底座的工程图通过指导教师审核并确认 3天6.整理设计说明书 1天7.提交文档并考核 1天。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内容:(1)毛坯图 1张(2)零件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张(4)机械加工工序卡 1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1张(6)夹具零件图 1张(7)装配图 1张原始资料:材料为HT200. 法兰盘(CA6140机床)零件图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量。
目录序言 ..............................................................................................- 3 -第1章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4 -1.1零件的作用 ............................................................................... - 4 -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 4 -第2章选择毛坯制造方式........................................................- 5 -第3章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 -3.1 基准的选择 .............................................................................. - 6 -3.2 制定工艺路线 .......................................................................... - 6 -3.2.1 工艺路线方案一............................................................................... - 6 -3.2.2 工艺路线方案二............................................................................... - 7 -3.2.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 7 -3.3 选择机床及工、夹、量、刃具。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1技术要求分析 (3)2零件的工艺分析 (3)3轴类零件的装夹..........................................................................................。
3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1选择毛坯 (3)2毛坯尺寸的确定 (4)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艺路线...................................................................。
4 1定位基准的选择.. (5)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3制定艺路线................................................................................................。
.5四.工序设计.. (6)1选择机床根据工序选择机床...........................................................................。
6 2选用夹具 (7)3选用刀具 (7)4确定工序尺寸 (6)五·夹具设计……………………………………………………………………………………。
.91定位方案 (9)2分度设计 (9)3定位误差分析 (9)输出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指导老师: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技术要求分析题目所给定的零件输出轴,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使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二是工作过程中承受载荷;三是支撑传动零部件。
零件的材料为45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淬火时易生裂纹。
综合技术要求等文件,选用铸件.由于是大批量生产,故采用模锻。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直齿圆柱齿轮设计姓名(学号):)教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教务处制目录引言 (1)1.齿轮零件结构分析 (1)1.1 齿轮零件图分析 (1)1.2 齿轮零件结构分析 (2)1.2.1零件表面组成 (2)1.2.2确定主要表面与次要表面 (2)1.2.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2)2.毛坯的确定 (2)2.1毛坯的确定原则 (2)2.2毛胚的选择原则 (2)3.选择定位基准 (3)3.1以内孔和端面定位 (3)3.2以外圆和端面定位 (3)4.拟定齿轮的工艺路线 (3)4.1确定加工方案 (3)4.1.1齿坯加工方案的选择 (3)4.1.2齿形加工 (4)4.2划分加工阶段 (4)4.3选择定位基准 (4)4.4加工工序安排 (4)5.确定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 (4)5.1背吃刀量的选择 (4)5.2进给量的选择 (5)5.3切削速度的选择 (5)6.设计工序内容 (5)6.1确定工序尺寸 (5)6.2选择设备工装 (6)7.夹具设计 (6)7.1机床夹具的定位误差 (6)7.1.1心轴 (6)7.1.2定位套 (7)7.2机床夹具的对刀装置 (7)7.2.1确定插床夹具对刀块位置尺寸的步骤 (8)7.2.2精度校验 (8)7.3机床夹具的选择原则 (8)9.附件 (9)参考文献 (10)致谢词 (10)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惊醒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目录1 零件的工艺分析 (2)1.1 零件的作用 (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2.1确定毛坯 (2)2.1.1选择毛坯 (2)2.1.2确定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及尺寸确定 (3)2.2 定位基准的选择 (3)2.2.1粗基准的选择 (3)2.2.2精基准的选择 (3)2.3 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3)2.4 加工阶段的划分 (4)2.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4)2.6制定工艺路线 (4)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 (5)4 夹具设计 (11)4.1夹具设计前言 (11)4.2问题的提出 (12)4.3夹具设计 (12)4.3.1定位基准的选择 (12)4.3.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2)4.3.3定位误差分析 (12)4.3.4夹具设计及操作说明 (12)总结 (13)参考文献 (13)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宽度为18+0.0120mm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
所以,宽度为18+0.0120mm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1.2零件的工艺分析该拨叉的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2.1.1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
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表15-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9级。
采用铸造,拨叉属于轻型机械产品类型,产量1000件,因而在此选择机械砂型铸造。
2.1.2 确定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及尺寸确定1)右端面的加工余量:右端面有3±0.8mm的加工余量,足够把铸铁的硬质表面层切除。
2)矩形花键底孔。
一、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对于我们机械类学生而言,是一次理论与实际的一次重要结合。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各种方法,解决我们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让我们对所学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巩固。
同时,它还锻炼了我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个人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夹具是制造工艺中比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我们学会了怎样利用各种工具手册查询相关数据,为我们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分配到的题目是:车床拨叉Φ25端面在普通铣床上加工,设计一套铣床专用夹具。
二、工艺规程设计2.1零件作用拨叉零件用于车床的换挡机构中。
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拨叉脚拨动双联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变档位,从而改变拖拉机的速度。
2.2结构特点及工艺性如图所示是拨叉零件图。
现分述如下: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粗铣厚度为28mm的上下端面、粗铣厚度为10mm的上下端面,钻Φ14的孔并粗镗一次,粗镗Φ40的孔,并进行半精镗,一达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钻Φ5的小孔,铣5mm宽的槽,最后铣宽4mm的槽。
(零件图)2.3关键表面技术要求分析这个零件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1、粗铣厚度为28mm的上下端面;2、粗铣厚度为10mm的上下端面;3、钻Φ14H11小孔,并粗镗一次;4、扩孔Ф40的孔,半精镗一次;5、钻Φ5小孔;6、铣宽度为5mm的槽;7、铣宽度为4mm的槽。
加工要求有:1、厚度28mm及厚度10mm的上下端面糙度为Ra12.5um;2、Φ14孔的粗糙度为Ra6.3um;3、Φ40孔的粗糙度为Ra1.6um;4、Φ5孔的的粗糙度为Ra12.5um;5、宽度为5mm的槽粗糙度为Ra12.5um;6、宽度为4mm的槽粗糙度为Ra25um;2.4工艺设计2.4.1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纲领:4000~5000件/年(中批或大批生产)生产条件:中等及以上规模工厂,每日两班2.4.2选择毛坯制造方式零件的材料HT200,毛坯如图。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摇臂支架夹具课程设计学生姓名: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6 年9 月27 日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1)序言 (2)一、零件的分析 (3)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4)(一)确定毛坯的制作形式 (5)(二)基准的选择 (6)(三)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 (7)(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五)确定基本工时 (10)三、专用夹具设计 (11)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3)教师评语 (14)序言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是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
它是学生全面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加工工艺及夹具结构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
它对于培养学生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设计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到工厂从事工艺与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相关专业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加工及装备等) 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保证加工质量的高效、省力、经济合理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3)使学生熟悉和能够应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指导学生分析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和本企业具备的加工条件,掌握从事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进一步培养学生机械制图、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编写技术文件等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科学分析、周密思考、吃苦耐劳的良好5 习惯。
第1题加热炉推料机的执行机构综合与传动装置设计一、设计题目图1-1为加热炉推料机结构总图与机构运动示意图。
该机器用于向热处理加热炉内送料。
推料机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装置使推料机的执行构件(滑块)5做往复移动,将物料7送入加热炉内。
设计该推料机的执行机构和传动装置。
图1-1 加热炉推料机结构总图与机构运动示意图二、设计参数与要求加热炉推料机设计参数如表1-1所示。
该机器在室内工作,要求冲击振动小。
原动机为三相交流电动机,电动机单向转动,载荷较平稳,转速误差<4%;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6小时。
表1-1 加热炉推料机设计参数分组参数滑块工作行程最大压力角三、设计任务1.针对图1-1所示的加热炉推料机传动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假设曲柄AB等速转动,画出滑块F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3.在工作行程中,滑块F所受的阻力为常数F r1,在空回行程中,滑块F所受的阻力为常数F r2;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4.确定电动机的功率与转速;5.取曲柄轴为等效构件,确定应加于曲柄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6.设计减速传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结构尺寸;7.绘制减速传动系统的装配图和齿轮、轴的零件图;8.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2题块状物品推送机的机构综合与结构设计一、设计题目在自动包裹机的包装作业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物品从前一工序转送到下一工序。
现要求设计一用于糖果、香皂等包裹机中的物品推送机,将块状物品从一位置向上推送到所需的另一位置,如图2-1所示。
二、设计数据与要求1.向上推送距离H=120mm,生产率为每分钟推送物品120件;2.推送机的原动机为同步转速为3000转/分的三相交流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执行机构主动件等速转动;3.由物品处于最低位置时开始,当执行机构主动件转过1500时,推杆从最低位置运动到最高位置;当主动件再转过1200时,推杆从最高位置又回到最低位置;最后当主动件再转过900时,推杆在最低位置停留不动;4.设推杆在上升运动过程中,推杆所受的物品重力和摩擦力为常数,其值为500N;设推杆在下降运动过程中,推杆所受的摩擦力为常数,其值为100N;图2-1 推送机工作要求5.使用寿命10年,每年300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6.在满足行程的条件下,要求推送机的效率高(推程最大压力角小于350),结构紧凑,振动噪声小。
题目1 巧克力糖包装机设计题目设计巧克力糖自动包装机。
包装对象为圆台状巧克力糖(图6),包装材料为厚0.008mm 的金色铝箔纸。
包装后外形应美观挺拔,铝箔纸无明显损伤、撕裂和褶皱(图7)。
包装工艺方案为:纸坯型式采用卷筒纸,纸片水平放置,间歇剪切式供纸(图8)。
包装工艺动作为:1.将64mm×64mm铝箔纸覆盖在巧克力糖ф17mm小端正上方;2.使铝箔纸沿糖块锥面强迫成形;3.将余下的铝箔纸分半,先后向ф24mm大端面上褶去,迫使包装纸紧贴巧克力糖。
表9 设计数据表1.要求设计糖果包装机的间歇剪切供纸机构、铝箔纸锥面成形机构、褶纸机构以及巧克力糖果的送推料机构。
2.整台机器外形尺寸(宽×高)不超过800mm×1000mm。
3.锥面成形机构不论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或者其他常用机构,要求成形动作尽量等速,起动与停顿时冲击小。
设计任务1)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间歇剪切供纸机构、铝箔纸锥面成形机构、褶纸机构以及巧克力糖果的送推料机构选型,实现上述动作要求,并将各机构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组合起来;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课程设计专用稿纸)。
8)在三号图纸上完成机械运动简图。
9)准备答辩。
设计提示1. 剪纸与供纸动作连续完成。
2.铝箔纸锥面成形机构一般可采用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等。
3.实现褶纸动作的机构有多种选择:包括凸轮机构、摩擦滚轮机构等。
4.巧克力糖果的送推料机构可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5.各个动作应有严格的时间顺序关系。
题目02:自动打印机设计方案与分析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对于包装好的纸盒上,为了商品某种需要而打印一种记号。
它的动作主要有三个:送料到达打印工位;然后打印记号;最后将产品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