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5.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27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绿意,是对老师辛勤付出的赞美,亦是一份感恩的心。
首先,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知,这篇课文是关于一株紫丁香的。
紫丁香是一种常见的花卉,以其美丽的花朵和清新的香气而闻名。
在课文中,孩子们将紫丁香比作自己的一份礼物,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课文的第一句话是:“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这句话描绘了孩子们怀着敬意和喜悦的心情,轻轻走进老师的院子,将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
这里的“踮起脚尖儿”表现了孩子们的轻盈和小心翼翼,表达了他们对这个礼物的珍视和对老师的尊重。
接下来的句子:“老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的春雨。
”这两句话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他们把老师比作滋润他们的春雨,表达了老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他们也表达了自己是祖国的花朵,需要老师的呵护和培育。
课文的最后几句:“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
”这几句话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关心和体贴。
他们希望老师能够放下手中的工作,享受他们的花香,进入一个美好的梦境。
这里的“星星困得眨眼”也形象地描绘了夜深人静的场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宁静和和谐。
总体来说,《一株紫丁香》是一篇温馨、感人的小诗,通过对紫丁香的描绘,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美好祝愿。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如生字、词语、句子等。
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课
第一单元
1.秋天的图画
2.黄山奇石
3.植物妈妈有办法
4.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一株紫丁香
6.我选我
7.一分钟
8.难忘的一天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欢庆
10.北京
11.我们成功了
12.看雪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坐井观天
14.我要的是葫芦
15.寓言两则
16.狐狸和乌鸦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画杨桃
18.小马过河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19.古诗两首
20.识字(二)
21.画家乡
22.夸家乡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3.蓝色的树叶
24.一封信
25.纸船和风筝
26.从现在开始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7.风娃娃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29.一个雪孩子
30.动物王国开大会
3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我爱阅读《一株紫丁香》图文讲解知识点一、易读错的字曾(céng)经泥泞(nìng)顺(shùn)着荆(jīng)棘晶莹(yíng)面粉(fěn)甘蔗(zhe)甜菜(cài)就算(suàn)的(dí)确波纹(wén)葱(cōng)绿不舍(shě)一株(zhū)工程(chéng)建筑(zhù)营(yíng)业饲(sì)养二、易写错的字背:第二笔是横,不是点。
暖: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是“爱”。
味:右边是“未”,不是“末”。
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匹:最后一笔是竖折,里面是“儿”。
恋:下面的“心”,注意卧钩要卧倒,不能写成斜钩。
三、会写词语雷锋叔叔足迹昨天冒着留下弯弯背着洒下迷路温暖爱心一定也许桌子平时难道味道就是加工种子农具甜菜工具劳动经过才能买卖甘甜一匹妹妹出色河水碧绿波纹好像河岸柳叶景色恋恋不舍要求柳树柳条四、多音字曾zēng(曾孙)céng(曾经)蒙měng(内蒙古)méng(蒙蒙细雨)的dí(的确)de(好的)应yīng(应该)yìng(回应)散sàn(分散)sǎn(散落)还hái(还有)huán(还书)五、形近字波(波纹)纹(波纹)具(具体)披(披着)蚊(蚊子)真(真的)买(买卖)温(温和)锋(锋利)卖(卖出)湿(湿润)峰(山峰)洒(洒水)弯(弯曲)匹(一匹)酒(喝酒)变(变化)区(山区)六、近义词长长—狭长寻找—寻觅足迹—脚印好奇—奇怪特别—特殊平时—平常难道—莫非傍晚—黄昏波纹—水纹柔软—松软七、反义词弯弯—笔直温暖—寒冷特别—一般柔软—坚硬美丽—丑陋松开—抓住八、词语搭配(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蒙蒙)的细雨(年迈)的大娘(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平平常常)的糕(好奇)地问九、词语归类1. “AA 的”式的词语:蒙蒙的细细的大大的红红的2. AABB 式的词语:平平常常开开心心整整齐齐大大咧咧十、句子积累1. 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2. 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5、一株紫丁香教材分析:《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
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那绿色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课后练习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积累。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紫丁香应有所了解,公园、路边很容易见到。
可文中的紫丁香代表了学生送给老师的一份礼物,是尊敬和热爱老师的一种真实表现。
这一点教学时要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识好字,读好诗的基础上,加强积累,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尊师的意识,加深师生情意。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教学准备:1、课文范读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最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设计理念:由自己喜欢的花为切入点,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紫丁香,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
(板书)(设计理念:利用课件的直观作用,将花与老师联系起来,创设了特定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感知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
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设计理念:自主读书与交流读结合,引导有目的性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
)三、学习生字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一株紫丁香》讲解《一株紫丁香》是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一篇感人的课文,通过描写紫丁香花的成长故事,给孩子们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本文将对这篇课文进行详细解读和讲解。
第一部分:读懂课文《一株紫丁香》是一篇描写紫丁香花的成长过程的故事。
故事以一个焕发生机的紫丁香花为中心,通过描写它被移植到郊外并经历风雨的洗礼,最终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破土而出,生存下来的经历,传达了课文的主旨:顽强拼搏,坚韧不拔。
第二部分:课文解读1. 紫丁香花的成长环境紫丁香是一种栽培容易且很常见的花卉,它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环境中,对水分的需求适中。
它的花朵呈紫色,芳香扑鼻。
作者通过描写紫丁香的生长环境,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花卉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同时也激发了对美丽花朵的向往之情。
2. 移植到郊外的过程在故事中,紫丁香花被移植到了郊外的大自然中,这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它来说。
但是紫丁香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它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这一部分的描写可以让孩子们明白任何事物都需要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不畏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经历风雨的洗礼在郊外的生活中,紫丁香经历了风雨的洗礼。
风雨给它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是紫丁香并没有放弃,它努力适应着环境的变化,用自己的顽强生命力向大家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这一部分的描写让孩子们理解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只有勇敢面对,并努力去克服才能最终成功。
4. 破土而出的生命力紫丁香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终于在阳光的照射下破土而出,生存下来了。
它的生命力让人感到惊叹,也给孩子们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信念: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成功。
第三部分:课文思考题1. 紫丁香为什么能够适应移植到郊外的环境?紫丁香能够适应移植到郊外的环境,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了在充足阳光、适宜土壤和适度水分等条件下生长的特点。
此外,紫丁香还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让它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