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不良品处理流程图1
- 格式:doc
- 大小:40.87 KB
- 文档页数:1
MRB处理流程--属于三级⽂件。
1. Purpose ⽬的本程序是对不合格的物料、半成品、成品评审处理的程序。
当来料、制程、出货时发现不良品时,如不良品属于⽣产急⽤或急于出货,物料部与品质部、⼯程部、⽣产部、客服部、供应链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不良品进⾏评估,并做出处理意见的程序。
2. Scope 范围本程序适⽤于安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不合格产品及物料的MRB 评审处理流程。
3. Responsibility 职责 3.13.1 采购部采购部采购部::3.1.1 澄清异常物料异常原因及相关处理意见(批退/挑选加⼯),若需申请让步放⾏需说明其原因,开出特采单。
3.1.2 负责联络⼚商处理来料不良和⽣产退料评审的不良品。
3.2.2 PMC PMC :3.2.1负责对异常物料所涉及⽣产订单机型及计划上线时间予以说明,另外,对超出24h未处理之异常物料进⾏协助跟进。
3.2.2 负责紧急物料不良MRB会议主导。
3.3 .3 ⼯程部⼯程部::负责物料来料⽆检验依据(规格书/图纸/样品)、或实物与检验依据要求不符等异常,给出判定动作及判定意见,其中包括物料模拟试装、签样等,制定出作业指导书。
3.43.4. . . 仓库仓库仓库::负责执⾏“让步接受”物料所涉及后续存储、隔离、指定⽣产订单发料等具体操作动作。
3.5 制造部造部::负责执⾏“让步接受”物料,按评审的作业⽅式及作业⽅法作业⽅式及作业⽅法作业⽅式及作业⽅法要求上线⽣产。
3.6 3.6 质量部质量部::3.6.1 IQC负责《IQC 来料检验报告》的开出及相关部门的提报,状态标⽰。
3.6.2 SQE参与来料MRB评审;最终核准结果划分责任;追踪供应商的分析改善报告。
3.6.3 IPQC 负责跟进“让步接受”物料在制程使⽤品质状况。
3.6.4 QE参与制程不良及客户投诉MRB评审;最终核准结果划分责任,追踪责任部门的分析改善报告。
4. Definition 定义Material Review Board (MRB):全称物料评审委员会,由PMC 、品质部、⼯程部、⽣产部、采购部、市场部相关部门组成,针对不合格产品及物料做出最终处理的会议。
制程检验作业流程流程图1.0目的为保证产品在生产制程中得到有效检验作业,控制制程品质,降低制程返工、报废,提升产品合格率,提高不良出来的时效性,特制定本作业流程。
2.0 范围适用于(备料车间、白身车间、油漆车间、包装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及不良品处理。
3.0 职责3.1 PMC部:计划课负责生产指令的下达,参与生产异常处理;仓务课负责完成不良品的回仓分类保管、标识确认及不良品退料的督促工作。
3.2 各生产车间:负责制程产品材料确认,首件产品品质确认及生产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工作。
反馈、参与生产异常处理;3.3品管部:首件产品确认及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完工后检验,反馈、主导或参与品质异常处理工作,并对数据记录保存、统计、分析、改善,持续改善;3.4 相关部门:主导或参与品质异常处理及异常分析工作。
4.0 作业程序4.1 PMC部下发《生产日计划》给各生产车间主管,各生产车间主管根据《生产日计划》,组织安排操作工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4.2 各车间组长、技术员准备工装夹具、测量量具、签样等,按样品或产品工程作业标准书等准备物料进行生产。
备料、白身、总装车间:工装夹具、测量量具、签样、作业指导书、图纸、模具等。
油漆车间:色板、签样、作业指导书、图纸等。
包装车间: 签样、作业指导书、图纸、产品包装示意图、模具等。
4.3组长、技术员对首件先自检,合格报制程检验员对首件进行检验,详细参考《首件检验控制卡》。
4.4制程检验员全检或按规定频次(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少于6次)及工艺图纸等要求巡检各工序制程品质状况,巡检要有相关侧重点,填写巡检记录,若不符图纸和工艺要求,则知会操作员异常状况;当生产操作工自检发现不良现象时及时隔离和标识;当产生不良品超标时,发现人即时通知本组组长到现场确认,组长到现场确认后,按《生产异常提报控制卡》进行操作,必要时组长填写《品质异常报告和处理单》交责任单位处理(来料引起的不良交品管部处理;制程引起的不良交本部车间主管处理)。
产线不良品修理处置流程
3、流程图:
不良品标示
送修理班不良品修理
检查确认
开具传票:OQC 检查依赖
OQC 检查
入庫
OK
制程移转
LINE 投入口:检查
OK
NG
OK
NG
不良品选出
管理NO :版本: A 作成日期:修正日期:
NG
再修理可本体回收或报废解体回收、或报废
CS
SP
再修理不可
承认
照查
作成
※依生技发行的<<不良品修
理规定>>实施修理并作标记
依《LOT OUT 处置流程》处理
※ 出现批量不良、重不良时需要进行「是正处置会」
※原则上:
传票实物数量相同且同步
※原则上:制程移转OK 后再送检查
LINE 检查
不良症状&数量确认
※ 班长进行确认。
文件編号:DG-QP-351.目的确保不良品已鉴定、识别、隔离、处理及记录,防止不良品误用,保证物料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才流入下工序以及成品满足客户要求才可交付。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来料、成品出货、库存及客户退货等检测出的不良品。
3. 权责4.1 不良品:不符合公司规定要求和客户要求的产品,包括物料,成品,退货等。
4.2 标识及隔离4.2.1品管部检验人员负责对不良品进行标识,使用不良箭头标识不良的区域,并准确填写红色不合格品标签。
4.2.2来料、已入库成品或客诉退货的不良品由仓库进行隔离。
4.2.3制程中的不良品由生产部/制造部进行隔离。
4.3 记录4.3.1来料不良品由IQC填写好《进料检验报告》,注明来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供应商名、不良内容等。
4.3.2制程中的不良品由IPQC填写好《IPQC巡检报告》。
4.3.3成品不良品由FQC填写好《成品检验报告》。
4.3.4客诉中的不良品由相关检验人员填写好《8D报告》。
4.4 评审由品管部为主,工程部为辅评审不良品的处理方式,如“特采、返工、退货及报废”等,并将结果邮件告知相关部门或供应商。
4.4.1特采当不合格品的不合格特性不影响该产品的功能与性能,该批不合格由品质部门联络、并给工程确认。
文件編号:DG-QP-35当工程部门同意让步接收时, 即依据正常程序进行标识、转序、入库。
4.4.2 返工对不良品进行重新处理以使其满足公司规定要求或客户要求的一种措施,包括不良品的挑选、修理等。
4.4.2.1供应商来料不良品返工A.品质与PMC确认此物料若不急用于生产时,通知采购安排退回给供应商进行分析及返工。
不良品经返工后,必须由IQC对返工后产品进行重新检验,若合格则放行入库,若不合格则退货处理。
B.品质与PMC确认此物料若急用于生产时,评估是否可以本厂自行返工,若可以,告知采购和供应商返工工时,采购需向供应商收取返工工时费。
4.4.2.2 工单/库存A.品质部FQC将不良品标示并放入成品不良品区域;B.品质部助理在以下两个时间段把FQC 的检验清单(包括工单,检验数量,合格品及不良品数量等) 以邮件的形式发给PMC/采购/仓库/生产; 时间段如下:1、每天上午10:002、每天下午4:30C.仓库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安排人员拉不良品到维修组返修;D.返工产品经重新检验合格后,依良品的正常流程进行转序;如发现其仍不合格, 经工程或QE确认后,作报废处理;4.4.2.2客诉不良品返工;A.仓库收到客人退回产品后,需将退回产品放到FQC 成品待检区内,并将收货记录或退货单给到FQC组长;B.FQC组长接到仓库收货记录或退货单后,安排FQC进行检测、确认并标示清楚不良现象,然后将不良品放入成品不良品区域;C.品质助理以邮件的方式发出退货产品的确认信息(包括产品型号,数量,不良现象等)给到所有相关部门;D.仓库收到邮件后,安排人员拉退货不良品到维修组返工;4.4.3退货品质将不良品退回仓库并通知采购安排退货,采购根据PMC确认后物料的紧急程度,与供应商协商退货时间及方式。
1、制程内部直接产生的不良品须须通过组长或调模工、物料员,经品管确认后放置不良品区,并
按要求填写不良品登记表,私自放置: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申诫处分。
2、包装、中间仓退下不良品须填写不良品退货单,经品管确认,接收单位签字,许可放置指定区
域,没有任何程序,私自放置: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申诫处分。
3、所有不良品至少3天处理一次,第一次检查发现未按要求处理的口头警告,第二次检查发现未
按要求处理申诫以上处罚。
4、制程不良配件扔到废料框、私自处理放到报废区域、未开报废单或报废单未经过品管经理签字
就处理掉的,一经发现警告处分;
5、未祥之处参考公司不良品管理制度文件。
编订:核对:批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