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解析八和差倍问题上
- 格式:docx
- 大小:220.45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奥数知识点之和差倍问题解析小学奥数知识点之和差倍问题解析涉及4个或4个以上的对象,已知数量关系,不便直接运用,与其它知识相关联的复杂和差倍问题。
典型问题2.有四个数,其中每三个数的和分别是45,46,49,52,那么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3.在一个两位数之间插入一个数字,就变成一个三位数。
例如:在72中间插入数字6,就变成了762。
有些两位数中间插入数字后所得到的三位数是原来两位数的9倍,求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
5.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可得多少粒?6.一个整数,减去它被5除后余数的4倍是154,那么原来整数是多少?8.一次数学考试共有2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
考试结束后,小明共得23分,他想知道自己做错了几道题,但只记得未答的题的数目是个偶数。
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他答错了多少道题?9.某种商品的价格是:每一个1分钱,每五个4分钱,每九个7分钱,小赵的钱至多能买50个,小李的钱至多能买500个。
小李的钱比小赵的钱多多少分钱?10.某幼儿园的小班人数最少,中班有27人,大班比小班多6人。
春节分桔子25箱,每箱不超过60个,不少于50个,桔子总数的个位数字是7。
若每人分19个,则桔子数不够,现在大班每人比中班每人多分一个,中班每人比小班每人多分一个,刚好分完。
问这时大班每人分多少桔子?小班有多少人?(本题是本讲中最难的问题!!!)11.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桌子上,每一面都有一个数,位于对面两个数的和都等于13,小张能看到顶面和两个侧面,看到的三个数和为18;小李能看到顶面和另外两个侧面,看到的三个数的和为24,那么贴着桌子的这一面的数是多少?12.比赛用的足球是由黑、白两色皮子缝制的,其中黑色皮子为正五边形,白色皮子为正六边形,并且黑色正五边形与白色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
奥数中的和差问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
基本数量关系是:(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解答和差应用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数作为标准,设法把若干个不相等的数变为相等的数,某些复杂的应用题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两个数的和与差,可以通过转化求它们的和与差,再按照和差问题的解法来解答。
例1:有甲乙两堆煤,共重52吨,已知甲比乙多4吨,两堆煤各重多少吨?分析:根据公式,我们要找出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解决问题。
由题意:堆煤共重52吨知:两数和是52;甲比乙多4吨知:两数差是4。
甲的煤多,甲是大数,乙是小数。
故解法如下:甲:(52+4)÷2=28(吨)乙:28-4=24(吨)例2:两只笼子里共有15只鸡,从甲笼提出3只后,甲笼比乙笼还多2只,两只笼子原来各有多少只鸡?分析:从题意知:甲比乙多5只,所以,两数和是15,两数差是5.甲是大数。
甲:(15+5)÷2=10(只)乙: 15-10=5(只)练习:1、两堆石子共有800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吨,两堆石子各有多少吨?2、黄茜和胡敏两人今年的年龄是23岁,4年后,黄茜比胡敏大3岁,问黄茜和胡敏今年各是多少岁?3、把长8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使长比宽多6厘米的长方形。
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二、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又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这类问题称为和倍问题。
解决和倍问题的基本方法:将小数看成1份,大数是小数的n倍,大数就是n份,两个数一共是n+1份。
基本数量关系:小数=和÷(n+1)大数=小数×倍数或和-小数=大数例1 :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的3倍,甲乙两班各有图书多少本?分析:从题目中知,乙班的图书数较少,故乙是小数,占1份,甲占(3+1)份。
欢迎阅读四年级奥数解析(八)和差倍问题(上)和差倍问题是指已知几个数的和、差或它们的倍数关系(其中的两项),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
包括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这三类应用题,及可以转化为这三类应用题的比较复杂的倍数问题。
这几类应用题有比较相似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列方程来解非常简单,但四年级孩子没有学过方程法解题,需要根据数量关系逆向推理,列综合算式解答。
教学中常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差)对(和类讲述复杂一点的和差倍问题:第7讲《和倍问题》、第8讲《差倍问题》、第9讲《和差问题》、第10讲《复杂的倍数问题》。
《奥赛天天练》第7讲,模仿训练,练习1【题目】: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先求出长方形长和宽的和:36÷2=18(厘米);把长方形的宽看作1份,长就是2份,长和宽的和对应的就是3份,所以长方形的宽是:18÷(2+1)=6(厘米);长是:6×2=1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6=72(平方厘米)。
2倍少30(【解析】:由商是2,可得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212-2=210;且被除数是除数的2倍。
把除数看着1份,两数和对应的份数是3份,除数为:210÷(2+1)=70;被除数为:70×2=140。
《奥赛天天练》第7讲,拓展提高,习题15箱苹果和5箱葡萄共重75千克,每箱苹果是每箱葡萄重量的2倍。
每箱苹果和每箱葡萄各重多少千克?【解析】:5箱苹果和5箱葡萄共重75千克,平均分成5份,1箱苹果与1箱葡萄重量和为:75÷5=15(千克)。
把1多少????=180甲数为:30×3+7=97。
小学四年级奥数速度和和差和倍差倍问题引言本文将介绍小学四年级奥数中关于速度和和差和倍差倍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数学中常见且有趣的算术题目。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速度问题速度问题是常见的数学问题类型之一。
它通常涉及到两个事物以不同的速度移动,在某个时间点或距离处相遇或分离。
学生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每个事物的速度。
和差问题和差问题是另一类常见的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到两个数的和或差,学生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这些和或差的值。
倍差倍问题倍差倍问题是一种更复杂的数学问题类型。
学生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两个数的倍数之差或倍数之和。
解答示例以下是一些解答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解决速度和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速度问题示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
问两辆汽车在3小时后相遇的位置是多远?解答: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可以计算出每辆汽车在3小时内行驶的距离分别为180公里和240公里。
因此,两辆汽车在3小时后相遇的位置是180公里。
和差问题示例小明今年8岁,他的弟弟小强比他小3岁。
问小明和小强的年龄之和是多少?解答:小明的年龄为8岁,小强的年龄比小明小3岁,因此小强的年龄为8-3=5岁。
小明和小强的年龄之和为8+5=13岁。
倍差倍问题示例有两个数,它们的倍数之差为16,倍数之和为36。
问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解答:设这两个数为x和y,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列出以下两个方程:2x - 2y = 162x + 2y = 36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的值为11,y的值为5。
因此,这两个数分别为11和5。
结论小学四年级的奥数问题涵盖了速度和和差和倍差倍等多个类型。
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提供一些帮助。
和差倍问题发现不同知识框架一、和差问题的概念与解题思路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楚这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这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需要我们画线段图来分析,方法如下:(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小的数较小的数+两数的差=较大的数(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大的数较大的数-两数的差=较小的数二、和倍问题的概念与解题思路和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找出解题规律,正确迅速地列式解答.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大数是小数的几倍,要求两个数,一般是把较小数看作倍数,大数就是几倍数,这样就可知总和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了,可求出小数,再求大数.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和一小数=大数如果要求两个数的差,要先求1份数:1份数×(倍数-1)=两数差.解决和倍问题,关键是学会画线段图,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三、差倍问题的概念与解题思路差倍问题就是已知大小两数的差,以及大小两数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数的问题.差倍问题的特点与和倍问题类似.解答差倍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两个数量的差及相对应的倍数差,一般情况下,在题目中不直接给出,需要经过调整和计算才能得到.解题思路:首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然后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差倍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差÷(倍数- 1)=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几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解决差倍问题,关键是学会画线段图,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例题精讲模块一和差问题【例1】一辆公交车里有30位乘客,到大桥站有17人下车,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和原来比,人多了还是少了,多(或少)几个人?【巩固】在月球表面,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下降到零下183℃,则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最高与最低温度的差)是多少℃?【例2】甲、乙两筐苹果共69千克,从甲筐里取出6千克放进乙筐,结果甲筐的苹果比乙筐的苹果还多3千克,甲乙两筐原有苹果各多少千克?【巩固】小华参加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288分,语文比数学少7分,英语比语文多2分,三科各得多少分?模块二和倍问题【例3】某校三(1)班举办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活动.每位同学如果表现优秀,则可得1枚小红花,5枚小红花可换成1面小红旗,4面小红旗可换成1个奖章,3个奖章可换成1个小金杯,一学期得2个小金杯,可评为优秀少先队员,那么要评为优秀少先队员,需要得多少个小红花?【巩固】八一小学组织学生植树.五年级植树160棵,正好是四年级的2倍.三年级比四年级少20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例4】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巩固】小强和小明共有50本练习本,小强的练习本比小明的2倍多2本.小强和小明各有几本练习本?【例5】商店运来橘子、苹果、香蕉共53千克,橘子的重量是苹果的3倍少3千克,香蕉的重量是苹果的2倍多2千克,橘子重多少千克?【巩固】果园里有桃树、李树和荔枝树共200棵,李树比桃树的2倍多10棵,荔枝树比李树少15棵,求三种果树各多少棵?【例6】智康学校有图书108本,学而思学校有图书140本,要使智康学校图书是学而思学校的3倍.必须从学而思学校拿出多少本放入智康学校?【巩固】大红有贺卡54张,小琴有贺卡70张,大红给小琴几张卡片后,小琴的卡片张数就是大红的3倍?【例7】甲水池有水2600立方米,乙水池有水1200立方米,如果甲水池里的水以每分钟23立方米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中的水是甲水池的4倍?【巩固】某镇上有东西两个公交车站,东站有客车84辆,西站有客车56辆,每天从东站到西站有7辆车,从西站到东站有11辆车,几天后,东站车辆是西站的4倍?【例8】被除数、除数、商3个数的和是212.已知商是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巩固】5箱苹果和5箱葡萄共重75千克,每箱苹果是每箱葡萄重量的2倍.每箱苹果核每箱葡萄各重多少千克?模块三差倍问题【例10】学而思学校买来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箱,白粉笔的箱数比彩色笔的4倍还多3箱,学校买来白粉笔和彩色粉笔各多少箱?【巩固】学而思学校买来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箱,白粉笔的箱数比彩色笔的4倍少3箱,学校买来白粉笔和彩色粉笔各多少箱?【例11】2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这时第二根长度是第一根长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巩固】果店运进的苹果重量是梨的3倍,卖出苹果180千克,梨50千克,剩下的苹果和梨的重量相等,果店运进的苹果和梨各是多少千克?【例12】3食堂里有94千克面粉,138千克大米,每天用掉面粉和大米各9千克,几天后剩下的大米是面粉的3倍?【巩固】水果店运来的西瓜172千克,白兰瓜88千克.如果每天卖白兰瓜和西瓜各9千克,几天后水果店剩下的西瓜是白兰瓜的13倍?【例13】4小明和小刚各有玻璃弹球若干个.小明对小刚说:“我若给你两个,我们的玻璃弹球一样多.”小刚说:“我若给你两个,你的弹球数量将是我的3倍.”小明和小刚共有玻璃弹球多少个?【巩固】小青和小红每人都有一些水彩笔,如果小青给小红1支,两人就一样多,如果小红给小青1支,小青的水彩笔就是小红的2倍,那么小青和小红各有多少支水彩笔?家庭作业【作业1】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共54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5倍,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作业2】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360,已知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的2倍,求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作业3】某养殖厂养鸡、鸭、鹅共1462只,鸡的只数比鸭的4倍多132只,鹅的只数比鸭的2倍少70只.这个养殖厂养的鸡、鸭、鹅各有多少只?【作业4】甲水池有水3400立方米,乙水池有水1400立方米,如果乙水池里的水以每分钟25立方米的速度流入甲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甲水池中的水是乙水池的4倍?【作业5】有两条纸带,一条长21厘米,一条长13厘米,两条纸带都剪下同样的一段后,长纸带剩下的长度是短纸带剩下的3倍,问剪下的一段有多长?【作业6】有一堆红球和白球,球的总数在51-59之间.已知红球个数是白球个数的4倍,那么,红球有多少个?【作业7】师、徒两人共加工105个零件,师傅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还多5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作业8】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3块糖.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如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2倍.问小红有多少块糖?【作业9】甲校原来比乙校多48人,为方便就近入学,甲校有若干人转入乙校,这时甲校反而比乙校少12人.甲校有多少人转入乙校?【作业10】老师桌上有一大叠作业本,其中有162本不是一班的,143本不是二班的,一班和二班的共有87本.那么二班的作业本共有本.。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思维拓展与提升(八)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学校举行体育比赛,跑步的人数是跳远的4倍,跳远的人数比跑步的少60
人,跑步的和跳远的各有多少人?
2、有大小两个书架,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小书架的5倍。
如果从大书架上取200
本放到小书架上,两个书架上的本数就相等。
大小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3、公园里杨树的棵数比松树的3倍多18棵,已知杨树的棵数比松树多258棵,
公园里杨树有多少棵?
4、建筑工地上水泥比黄沙的2倍还少40千克,水泥比黄沙多120千克,工地上
有水泥和黄沙各多少千克?
5、老猫和小猫去钓鱼,老猫钓的鱼是小猫的5倍。
如果老猫给小猫5条,那么
小猫钓的鱼比老猫少2条。
两只猫各钓多少条鱼?
6、张老师买了一些铅笔、圆珠笔和自动铅笔给表现优秀的同学发奖,已知铅笔
比圆珠笔多7支,圆珠笔比自动铅笔多11支,铅笔的支数是自动笔的3倍。
铅笔、圆珠笔和自动笔各买了多少支?
7、学校图书室故事书比科技书多280本,漫画书比科技书少120本,故事书是
漫画书的3倍。
这三种书各多少本?。
差倍问题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借助图来分析解题思路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什么情况下差不变,能通过假设,比较,转化,分析解答较复杂的差倍问题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差倍问题数量关系式教学难点:差倍问题数量关系式的应用[知识引领与方法]解答差倍问题时,先要求出与两个数的差对应的倍数差。
在一般情况下,题中往往不会直接告诉我们,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将它们求出。
当题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量时,一般把题中有关数量转化为与标准量之间有倍数关系的对应的数量。
基本数量关系: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例题精选及训练]【例1】仓库里存放着大米和面粉两种粮食,面粉比大米多3900千克,面粉的千克数比大米的2倍还多100千克。
问仓库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提示:画出线段图。
可以看出如果面粉减少100千克,那么面粉的质量就是大米的2倍。
练习:1.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做游戏的人数比打球的人数的3倍多2人。
已知做游戏的比打球的多38人,打球和做游戏的各有多少人?2.学校今年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去年多41人,今年的人数比去年的3倍少35人。
今年有多少人参加?3.果园里种了一批苹果树和桃树,已知苹果树比桃树多1600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的3倍多100棵。
苹果树和桃树各种了多少棵?【例2】有大小两个书架,大书架上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
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40本放到小书架上,那么大书架上的书还比小书架上的书多20本。
大小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提示:画出线段图。
可以看出,如果把小书架上书的数量看作1份,那么大书架上书的数量是这样的4份。
练习:1.有两筐橘子,甲筐橘子是乙筐橘子的5倍,如果从甲筐中取出18千克倒入乙筐,那么甲筐橘子还比乙筐橘子多4千克。
两筐橘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2.小明的铅笔支数是小华的3倍,如果小明给小华5支,小明还比小华多2支。
小学四年级奥数周长和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什么是周长?
周长是指一个封闭曲线图形的边界长度。
在初等数学中,学生
需要研究如何计算不同形状的图形的周长。
什么是和差和倍差倍?
和差和倍差倍是指一种数学运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奥数(奥
林匹克数学竞赛)中。
这种方法常用于解决关于面积和周长的问题。
周长和和差问题
在四年级奥数中,周长和和差问题是常见的考点。
这类问题通
常要求求解某个图形的周长,并通过给出的条件计算相关的和或差。
例子:
假设一个矩形的长为12,宽为8,求其周长。
解:
根据矩形的定义,周长等于长与宽的和的两倍,即:周长 = (12 + 8)× 2 = 40。
周长和倍差倍问题
周长和倍差倍问题要求解决一个相似图形的周长问题,并利用其与原图形的长度比例,计算相关的倍差倍。
例子:
若已知一个矩形的周长为36,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为3:2,求原图形的周长。
解:
设原图形的长为3x,宽为2x。
根据矩形的定义,周长等于长与宽的和的两倍,即:36 = (3x + 2x)× 2。
解方程可得:x = 4。
因此,原图形的长为12,宽为8,周长为40。
小学四年级奥数中的周长和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涉及到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可以通过多练习和实际问题的应用来提高解题能力。
三一文库()/小学四年级
〔四年级数学奥数题及答案:和差倍问
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年级数学奥数题及答案:和差倍
问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和差倍问题
把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 ,乙数减
去2 ,丙数乘以2 ,丁数除以2 ,则四个数相等.求这四个
数各是多少?
答案:
解答:⑴方程解法:假设进行运算后四个数都变成x ,那么
甲数是x-2 ,乙数是x+2 ,丙数是0.5x ,丁数是2x .可
以根据题目条件列出方程:(x-2)+(x+2)+0.5x+2x=1296
整理得到4.5x=1296 ,解得x=288 .所以甲数是288-2=286 ,
乙数是 288+2=290,丙数是288÷2=144 ,丁数是288×
2=576 .
第1页共2页
⑵算术解法:四个数相等时,每个数均可看成是"1"份,那
么可知:甲数原来是1份少2;乙数原来是1份多2;丙数原
来是0.5份;丁数原来是2份.从而可得出每份:(1296+2-2)
÷(1+1+0.5+2)=1296÷4.5 =288 ,由此可知:甲数是286,
乙数是290,丙数是144,丁数是576.
22。
【秒懂奥数】4年级和差倍问题进阶,重要的知识要反复学,反复理解挑战级数:★★1.四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3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3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这4个班共有多少人?[分析与解]有乙、丙、丁三个班的人数为131人;甲、乙、丙三个班的人数为134人,所以甲、丁班人数与两倍乙、丙班人数和为131+134=265(人).而乙、丙两班人数比甲、丁班人数之和少1人,那么有3倍甲、丁人数之和为265+2=267(人).所以,甲、丁班人数之和为267÷3=89(人),于是乙、丙班人数之和为89-1=88(人),所以甲、乙、丙、丁4个班人数总和为89+88=177(人).挑战级数:★★★2.有4个数,其中每3个数的和分别是45,46,49,52.那么这4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分析与解]由题意知3倍的这4个数的和为45+46+49+52=192,所以这4个数的和为192÷3=64.当其中的某三个数和最大时,剩下的第4个数最小,所以有这4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为64-52=12.挑战级数:★★★3.在一个两位数中间插入一个数字,就变成一个三位数,例如72中间插入6便成为762.有些两位数中间插入数字后所得的三位数是原来两位数的9倍.求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参数法:参数法是我们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它的本质就是通过观察,找到我们要用参数表示出来的对象是什么?一般这个对象在题目的条件之中并没有提到,但这个条件却是我们解题的必须条件,在此时我们可以把这个隐含的对象具体定量化,即假设出来他的具体数值,来计算。
注意:通常情况下这个数值的选定并不影响我们解题的结果,所以我们称之为“参数”。
挑战级数:★★★4.某班买来单价为5角的练习本若干.如果将这些练习本只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得15本;如果将这些练习本只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得10本.那么,将这些练习本平均分给全班同学,每人应付多少钱?[分析与解]我们知道女生比男生少,并且如果女生人数为2份,那么男生人数就是3份.所以练习本共有2×15=30份,而总人数为2+3=5份,所以如果平均分给全班则每人分得30÷5=6本,即每人应付6×5=30(角)=3(元).法2:假设练习本为150本,那么女生有10人,男生有15人,平均分给全班人150÷(10+15)=6本,每人应付6×5=30角=3元。
差倍问题专题简析:解答差倍问题时,先要求出与两个数的差对应的倍数差。
在一般财政部下,它们往往不会直接告诉我们,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将它们求出。
当题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量时,一般把题中有关数量转化为与标准量之间倍数关系对应的数量。
解答差倍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例1:光明小学开展冬季体育比赛,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是踺子人数的3倍,比踢踺子的多36人。
参加跳绳和踢踺子比赛的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答:如果把踢踺子的人数看作1份,那么跳绳的人数是这样的3份。
36人是这样的3-1=2份。
这样,把36人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踢踺子的人数:36÷2=18人,跳绳的有18×3=54人。
练习一1,城南小学三年级的人数是一年级人数的2倍,三年级的人数比一年级多130人。
三年级和一年级各有多少人?2,一种钢笔的价钱是一种圆珠笔的4倍,这种钢笔比圆珠笔贵12元。
这种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3,农业科技小组有两块小麦试验田,第二块比第一块少6公顷,第一块的面积是第二块的3倍。
两块试验田各是多少公顷?例2:仓库里存放大米和面粉两种粮食,面粉比大米多3900千克,面粉的千克数比大米的2倍还多100千克。
仓库有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分析与解答:如果面粉减少100千克,那么面粉的千克数就是大米的2倍,3900-100=3800千克,就是大米的2-1=1倍。
所以,大米有3800÷1=3800千克,面粉有3800+3900=7700千克。
练习二1,三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做游戏的人数比打球人数的3倍多2人,已知做游戏的比打球的多38人,打球和做游戏的各有多少人?2,学校今年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去年多41人,今年的人数比去年的3倍少35人。
今年有多少人参加?3,果园里种了一批苹果树和桃树,已知苹果树比桃树多1600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的3倍多100棵。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13讲和倍与差倍问题知识方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叫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叫差倍问题。
这一讲我们主要把和倍与差倍问题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重点是准确理解题意,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进行解答。
重点点拨…………………………………………………【例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20,甲数是丙数的3倍,乙数是丙数的2倍。
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分析我们可以把丙看作1倍数,甲就是3倍数,乙是2倍数,一共可以看成1+2+3=6倍数。
6倍数所对应的数量是120,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1倍数,也就是求出了丙是多少。
解答120÷(3+2+1)=2020×2=4020×3=60答:甲是60、乙是40、丙是20。
【例2】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67个,第二堆有53个,问:从第二堆中拿出多少个棋子放入第一堆,就能使第一堆的棋子是第二堆的5倍?分析不管两堆棋子怎样移动,棋子的总数是不变的。
我们可以从问题入手,移动棋子以后,我们可以把第二堆棋子数看作1倍数,第一堆棋子数是5倍数,一共是5+1=6倍数。
6倍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是67+53=120(个),这样我们可以求出1倍数是120÷6=20(个),也就是移动后的第二堆棋子的数量。
再用原来第二堆棋子的数量减去现在第二堆棋子的数量就得到移动的棋子数量。
解答(67+53)÷(1+5)=20(个)53-20=33(个)答:从第二堆中拿出33个棋子放人第一堆,就能使第一堆的棋子是第二堆的5倍。
【例3】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
如果“车÷马=2,炮÷车=4,炮一马=56”,那么“车十马+炮”等于多少? 分析从“车÷马=2,炮÷车=4”这两个条件可以看出,车是马的2倍,炮是车的4倍。
数学,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熟练一道题,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学好数学这门简单易懂的学科!和差问题一、考点、热点回顾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例:“把姐姐的铅笔拿出3支后,姐姐、弟弟的铅笔支数就同样多.”这说明姐姐的铅笔比弟弟多3支,也说明姐姐和弟弟铅笔相差3支。
再例:“把姐姐的铅笔给弟弟3支后,两人铅笔支数就同样多.”如果认为姐姐的铅笔比弟弟多3支(差是3),那就错了.实际上姐姐比弟弟多2个3支.姐姐给弟弟3支后,自己留下3支,再加上他们原有的铅笔数,他们的铅笔支数才可能一样多.这里3×2=6支,就是暗差。
“把姐姐的铅笔给弟弟3支后还比弟弟多1支”,这就说明姐姐的铅笔支数比弟弟多3×2+1=7(支)。
二、典型例题例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例2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例3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例4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小结:从以上4个例题可以看出题目给的条件虽然不同,但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一致的.和差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是:(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或(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也可以求出一个数后,用和减去这个数得到另一个数.下面我们用和差问题的思路来解答一个数学问题。
和倍问题二、考点、热点回顾【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四年级奥数解析(八)和差倍问题(二)《奥赛天天练》第8讲,模仿训练,练习2【题目】:甲厂人数比乙厂少540人,若从两厂各调走600人,乙厂人数恰好是甲厂人数的4倍,求甲厂原来有多少人?【解析】:“两厂各调走600人”,因调走人数相同,调人前后两厂的人数差没有发生变化。
把调走600人后,甲厂人数看作1份,乙厂人数看作4份,两厂人数差还是540人,此时甲厂人数为:540÷(4-1)=180(人)。
甲厂原有人数:180+600=780(人)。
《奥赛天天练》第8讲,巩固训练,习题1【题目】:有A、B、C三根绳子,A、C的长度之和是B的2倍。
如果把C剪去6分米,那么A的长度就是B、C长度之和的一半。
A与B相比,__比__长__分米。
【解析】:这一题因为与A、B比较的标准不同,分别是(A+C)和(B+C),所以A和B 的长短无法直接比出。
解题的关键是制造出相同的比较标准,再通过等量代换,得出结论。
由题意可得:A+C=2B, 即:A+B+C=3B;B+C-6=2A, 即:A+B+C-6=3A。
所以:3B-3A=6(分米),即:B-A=2(分米),A与B相比,B比A长6分米。
《奥赛天天练》第8讲,巩固训练,习题2【题目】:在一个数的后面补上两个“0”,得到的新数比原来的数增加了1980。
这个数是多少?【解析】:把原来的数看作1份,原数末尾加两个“0”即扩大了100倍,得到的新数也就是100份,它们的差就是增加的1980。
所以原来这个数为:1980÷(100-1)=20。
《奥赛天天练》第8讲,拓展提高,习题1【题目】:食堂里有94千克面粉,138千克大米,每天用掉面粉和大米各9千克,几天后剩下的大米是面粉的3倍?【解析】:因每天用掉的面粉和大米数量相等,不论经过多少天,面粉和大米的数量差都不变,仍然是:138-94=44(千克)。
我们把几天后剩下的面粉重量看作1份,大米重量也就是3份,则几天后剩下面粉:44÷(3-1)=22(千克)。
奥数专项——差倍问题(试题)一.选择题(共5小题)1.爸爸比小敏大28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敏的5倍.小敏今年()岁.A.5B.6C.72.一件T恤的价格比一条短裤贵24元,一件T恤的价格正好是一条短裤的4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元。
A.24元B.30元C.32元D.40元3.丁丁的连环画本数是小丽的5倍,如果丁丁给小丽20本连环画,他俩的连环画就一样多了。
丁丁原来有()本连环画。
A.25B.50C.604.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差是80,乙数是()A.80B.20C.1005.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小明比爸爸小24岁,小明()岁.A.8B.6C.12D.32二.填空题(共10小题)6.在一个数的后面添上0,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增加了927,原数是。
7.水果店里有一些苹果、香蕉和橘子,苹果比香蕉多15箱,橘子比香蕉少13箱,苹果的箱数正好是橘子的2倍。
橘子有箱,香蕉有箱,苹果有箱。
8.小军收集的邮票是小明的4倍,如果小军给小明15张邮票,那么两人的邮票数正好相等,原来小明有邮票张,小军有邮票张。
9.有黑、白棋子各一盒,黑子的数目是白子的2倍.如果每次取4枚黑子、3枚白子,白子取完后,还剩16枚黑子.问:黑子有枚.10.一样长的两根铁丝,第一根剪去12米,第二根剪去8米,此时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3倍,原来每根铁丝长米。
11.有两杯水,第一杯320毫升,第二杯180毫升,每次都从多的一杯倒10毫升到另外一杯,倒次才能使两杯水同样多。
12.小凡比爸爸小24岁,爸爸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凡的4倍.今年小凡岁,爸爸岁.13.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元,一把椅子元。
14.水果店桔子的重量比苹果少300千克,苹果比桔子重量的4倍少30千克,水果店桔子有千克、苹果有千克.15.甲乙丙三校开始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批树苗.分配时,甲校比乙丙两校各多分60棵,因此甲校还给乙丙两校各160元.每棵树苗元.三.应用题(共6小题)16.在一个书架中,第一层书架比第二层书架多20本,如果从第二层书架拿5本到第一层书架,这时第一层书架上的书是第二层的6倍。
四年级奥数解析八和差
倍问题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四年级奥数解析(八)和差倍问题(上)
和差倍问题是指已知几个数的和、差或它们的倍数关系(其中的两项),求这几个数的应用题。
包括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这三类应用题,及可以转化为这三类应用题的比较复杂的倍数问题。
这几类应用题有比较相似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列方程来解非常简单,但四年级孩子没有学过方程法解题,需要根据数量关系逆向推理,列综合算式解答。
教学中常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帮助孩子理解题意,寻找解题途径。
解题关键是,要在题目中确定一个数量为标准(常以最小数为标准,即1倍量),把标准量看作一份,再根据其它数量与标准量的倍数关系,找出几个数量的和、差或(和+差)、(和-差)对应的份数,通过除法计算先求出标准量,再算出其它相关数量。
涉及两个数的和差倍问题,最基本数量关系有以下3组:
①和倍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②差倍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③和差问题: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在二、三年级奥数课堂已经学过简单的和差倍问题,本册教材《奥赛天天练》用四讲内容来分类讲述复杂一点的和差倍问题:第7讲《和倍问题》、第8讲《差倍问题》、第9讲《和差问题》、第10讲《复杂的倍数问题》。
《奥赛天天练》第7讲,模仿训练,练习1
【题目】: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
先求出长方形长和宽的和:36÷2=18(厘米);
把长方形的宽看作1份,长就是2份,长和宽的和对应的就是3份,所以长方形的宽是:18÷(2+1)=6(厘米);
长是:6×2=12(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6=72(平方厘米)。
《奥赛天天练》第7讲,模仿训练,练习2
【题目】:
北京路小学的同学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做红花和黄花共300朵。
已知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2倍少30朵。
问两种花各有多少朵
【解析】:
我们把黄花朵数看作一份,画出线段图如下:
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两种花的总和再添上30朵,正好对应了3份。
所以黄花朵数为:
(300+30)÷(1+2)=110(朵)。
红花朵数为:300-110=190(朵)。
《奥赛天天练》第7讲,巩固训练,习题1
【题目】:
被除数、除数、商3个数的和是212。
已知商是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解析】:
由商是2,可得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212-2=210;且被除数是除数的2倍。
把除数看着1份,两数和对应的份数是3份,除数为:210÷(2+1)=70;
被除数为:70×2=140。
《奥赛天天练》第7讲,拓展提高,习题1
【题目】:
5箱苹果和5箱葡萄共重75千克,每箱苹果是每箱葡萄重量的2倍。
每箱苹果和每箱葡萄各重多少千克
【解析】:
5箱苹果和5箱葡萄共重75千克,平均分成5份,1箱苹果与1箱葡萄重量和为:75÷5=15(千克)。
把1箱葡萄的重量看作一份,重量为:15÷(2+1)=5(千克);
每箱苹果重量为:5×2=10(千克)。
《奥赛天天练》第7讲,拓展提高,习题2
【题目】:
甲、乙、丙3数之和是183,乙比丙的2倍少4,甲比丙的3倍多7,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解析】:
我们把丙数看作一份,画出线段图如下:
假如我们给乙数添上4凑成2份,甲数减去7凑成3份,则这时候三个数的总和为:183+4-7=180,和对应的份数为:1+2+3=6。
所以,一份数即丙数为:180÷6=30;乙数为:30×2-4=56;
甲数为:30×3+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