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学调研分析报告48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4.56 MB
- 文档页数:48
行为与环境调研报告------ 建筑馆F楼周边环境设施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系 2011-12浅谈建筑馆F楼周边环境配套基础设施关键词:环境,行为,人类摘要:人类是环境中的一个组成因素,他不仅仅是客观存在,他有着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所产生的活动,对环境无时无刻不造成影响。
这可能是一个积极相互促进作用的过程,也有可能是潜在的危机。
“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这句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言我至今印象深刻,通过课上老师所阐述的知识理论点,以及课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再加之对F楼周边环境设施的实地调研结论,对行为与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对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楚明确的认识。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如果开发合理得当,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大自然也不会迁怒于我们,但是如果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破坏,那么我们反过来会被环境所吞噬,电影《后天》中的情节甚至也会出现,最终人类最后的水源到头来是自己悔恨当初无知的泪水。
环境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是深远的,如现在是冬季,人们知道要开暖气穿厚实的衣服对自己进行保暖,而动物例如熊,蛇则会选择冬眠。
动物的行为总是处处反映着环境的变化,蜻蜓低飞即将要下雨,蚂蚁大范围搬家也预示着下雨,地震前的鸡飞狗跳更是印证了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动物的感知预判能力比我们人类要强。
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更加主动的掌握自己的主权,想要通过自己后天的能力去支配去改善自然,而动物则保留了最古老的能力,用身体去感知周边环境的变化气息,这二者谁对谁错至今也没有个明确的答案。
但是唯一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带着对对行为环境的初步认识下,我对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北校区)建筑馆F楼周边一圈的环境基础设施进行了实地调研拍照,调查中发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素是巨大的,也许是因为生活在城市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条件进行了有利于生活的改造,有使得环境更有利于人类生活的,当然也有负面的因素,但其初衷是好的,下面我就对F周边环境设施进行分析小论:F南楼18栋路口景观节点景观节点旁的小道按照空间推移顺序,我们来对建筑馆F楼周边进行分析,起点是F楼南面,教职工宿舍18栋的出入口,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组小假山石凳等景观小驻休憩设施(左图),我认为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设置这样的景观的节点是必要的。
环境调研报告
《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焦点。
为了解当下环境保护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环境保护的调研。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调研对象包括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环保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
调研结果:
1.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环境问题十分关注,认为环境保护是当务之急。
2.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着违规行为,比如排放废气、废水等。
3. 另外,一些环保组织也表示,他们在进行环保工作时面临着资金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
4. 政府部门在环保政策执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执法力度和监督方面还有待加强。
调研结论:
1. 环保意识的提升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
会各界共同努力。
2. 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倡导绿色生产,推动企业实行节能减排。
3. 加大对环保组织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4. 政府部门应加强环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相信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我们也将继续关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为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地球而努力奋斗。
环境行为学调研报告基于使用者行为的武汉植物园景观意象设计分析姓名:黄唯学号: U201114714姓名:檀文佳学号: U201114700班级:城市规划1101班基于使用者行为的武汉植物园景观意象设计分析檀文佳U201114700 黄唯U201114714城市规划1101班摘要:本文以武汉市植物园为例,基于多种调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大量一手资料,从使用者行为的角度,对景观意象进行调研分析。
运用了城市意象理论,对植物园内的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这五种构成要素进行归纳分析,重点探讨了其景观意象的可辨识度与路径问题,发现了武汉市植物园于游览者种种不便之处,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探索植物园景观构成的理想模式。
关键词:植物园,景观意象,可辨识度,路径目录:基于使用者行为的武汉植物园景观意象设计分析第一章绪论1.调研背景及意义1.1概念界定1.2调研目的2.调研方法与思路2.1调研前针对对象的分析2.2调研的技术路线第二章调研与分析1. 植物园意象的构成要素1.1 植物园路径1.2 植物园边界与区域1.3 植物园景观节点1.4 植物园主要地标2. 植物园的意象的可辨识度2.1 使用者心理生理行为习性分析2.2 植物园视觉质量2.3 景观的辨识性2.4 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可意象性3. 儿童,老人眼中的植物园意象3.1 儿童,老人的认知地图能力3.2 儿童画中各环境要素出现频率分析3.3 植物园景观针对儿童,老人的设计4. 植物园内寻路4.1 寻路的过程4.2 空间的影响4.3 植物园路径的趣味性与通达性4.4 植物园中的厕所的通达度4.5 植物园中的迷路情况第三章总结与建议1. 路径及节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2. 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3. 地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附录:调查问卷及访谈录汇总第一章绪论1.调研背景及目的1.1概念界定意象,就是心理学上的形象,这和表象在概念上没多大区别,但是现在意象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用于,那些探讨城市实质环境在人们心中所产生之印象的研究都成为意象研究。
行为与环境调研报告环境对人类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行为与环境的调研,并在此书写了这份报告。
调查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环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我们分别从家庭、学校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过程我们在调查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式,以了解不同环境下人类的行为特点。
调查结果家庭环境我们对不同家庭的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家庭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家庭环境对个体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家庭环境的温度、光线、噪音等因素对个体的情绪、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影响,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行为特点。
2. 家庭关系对个体的行为有显著影响:亲密的家庭关系会使成员更加团结、和谐,表现出更积极的行为特点;而矛盾、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则会影响成员心理健康和行为特点,使其表现出消极的行为特点。
3. 家庭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对个体的行为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高的家庭更注重表达、思考能力的培养,亲密的家庭关系也更容易培养家庭的快乐氛围;反之,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则比较难以达成家庭和谐、培养积极的行为特点。
学校环境我们对多所学校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进行了一些课上或下课时的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 学校环境对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显著影响:讲台上的老师,黑板上的知识点,桌椅的分布,课堂气氛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思考、配合等有极大的影响,这些因素也能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2. 学生关系对学生行为也有显著影响:同学之间的相处关系影响自身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
外部环境我们对于多个公共场所,商场,酒店等地环境进行了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 公共场所的环境对人们的行为有显著影响:环境光线、温度、噪音、空气新鲜度、人流量等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2. 消费者的情绪和行为在商场环境中容易受到安保人员、业务员的指导:在购物场所中如果保安、店员处事不当、态度不好,就会减少顾客的消费率;而热情友好的指导则能够有效提高消费者的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