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元器件安规温升
- 格式:doc
- 大小:275.00 KB
- 文档页数:4
目录一.前言二.流程图三.第一章:电子测量篇1.1.1)2)3)4)1.1)2)3)做热测试所需的输入电压和频率4)工作时间5)温升限制2.高压测试2)热测试后的高压测试2) 短路和反常测试后的高压测试3) 湿度处理后的高压测试3.泄漏电流的测试4.接触电流的测试5.绝缘阻抗的测试第四节:产品反常测试1.四.第二章1.2.五.第三章:1.2.3.4.5.6.六.第四章:1.U型插头尺寸测量型插头尺寸测量3.SAA型插头尺寸测量4.AF型插头尺寸测量5.JF型插头尺寸测量6. 韩国插头尺寸测量前 言为了使工程设计人员、产品检测人员及产品认证工作人员等等能够更好的理解、应用EN60335、EN61558、EN60950等等安规标准,特编写本培训教程,本培训教程可以指导工程设计人员怎样,合格附表1 功率限值3)4). 满载输出电压和满载输出电流的测量。
不同测试标准有不同的测试要求。
第三节: 产品热测试和绝缘性能测试1. 产品热测试为了防止可触及零部件超过某一规定的温度和元器件、零部件、绝缘和塑料材料超过温度要求,1231.06倍或4)工作时间按3)的要求条件,设备或设备的零部件应在正常负载条件下按下列规定工作:—连续工作,直到建立起稳定状态为止;—间断工作,直到建立起稳定状态为止,“通”和“断”的时间间隔应为额定值;—短时工作,工作时间为额定工作时间。
在测试期间:所有的过热过流保护装置不应中断设备的正常工作,所用的密封剂和熔融金属不应流出。
5)温升的限值不能超过下表中的规定值正常热测试温升限值绕组温升由下式计算求得:⊿△t=R2-R1/R1X(K+t1)-(t2-t1)△t—绕组温升;R1—试验开始的电阻;R2—试验结束的电阻;K—对铜绕组,等于234.5;对铝绕组。
等于225;t1—试验开始时的室温;t2—试验结束时的室温。
合格性判断:被测试的零部件、元器件、绝缘和胶料材料不超过上表所规定的值。
2.高压的测试(仅对II类产品)1)进行热测试后,马上要进行高压的测试1min,并向产品提供产品额定输入电压的1.06倍的AC 电压,并连接隔离变压器.EN60335:测试的部位和电压见下表(附表4)EN61558:测试的部位和电压见下表(附表5)4.产品的电路是由变压器供电时,其结构应使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短路其变压器与变压器相关的电路内的零部件,不应出现过高的温度。
5 分钟学会温升测试,看这一篇就够了
我们为什幺要测产品的温升?
产品工作时可被接触到的部分,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而且设备内部过高的温度也会影响产品性能,甚至导致绝缘等级下降或者增加产品机械的不稳定性。
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温升实验是保证产品能够安全稳定工作,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步骤!
测温升的方法按照测量温度仪表的不同,可以分为非接触式与接触式两大类。
非接触式测量法
能测得被测物体外部表现出来的温度,需要通过对被测问题表面发射率修正后才能得到真实温度,而且测量方法受到被测物体与仪表之间的距离以及辐射通道上的水汽、烟雾、尘埃等其他介质的影响,因此测量精度较低。
日常我们经常用的方法有光谱测温技术、全息干涉测温技术、基于CCD 的三基色测温技术、以及如下图1 所示的红外辐射测温技术:
图1.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仪
接触式测量法
接触式测温仪温度探头一般有热电偶和热电阻两种: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塞贝克(seeback 效应),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利用此现象来测量温度。
热电阻的测量原理是根据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接触式的测试方法中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直接测得被测物体的。
功率电源中器件的温升与极限工作温度熟悉电子电路设计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在电源整体设计中存在一些发热非常严重的器件,如整流桥、MOS管、快恢复二极管这些器件。
而在功率电源中,电感和高频变压器则成为了发热现象的重灾区。
那幺在功率电源中,它们的合理温升应该是多少,在恶劣条件下的极限温升又该是多少呢? 一般来说,电管、变压器类器件的温度都控制在120℃左右。
半导体结温控制在0.8,具体的可以参考《GJB/Z35-93元器件降额准则》。
在实际操作中,在室温35℃环境下半导体器件热平衡后,其最高温度不超过80°;磁性器件最高温度不超过90℃。
当然“最高温度”测试方法因人而异,该情况使用的是FLUKE标价5K的一个二维热成像仪。
其实实际上,对于元器件温度的要求,不能用一个笼统的标准来全部概括。
很多人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低频整流桥工作在100℃左右的环境也是没有问题的。
其他的功率半导体,则需要看是金属封装还是塑封的,150℃工作温度或者塑封的在最恶劣的情况下,最高温度控制在100℃以内都是没有有问题的。
而175℃工作温度或者金属封装的,在最恶劣的情况下,最高温度控制在120℃以内,应该还算是安全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种“轴线”封装的二极管,特别是肖特基二极管,包括部分TO252封装的肖特基二极管,最高温度控制在100℃显然是不够的。
换句话说,降额幅度还应该与封装体积挂钩。
封装越大,电压、电流、温度的降额幅度可以越小。
如果关于温度的问题大家还是觉得没有靠谱的说法,那幺可以从公式计算的角度来试着分析。
首先要考虑的是最恶劣情况下的温度,如最高温度下满载工作,整流桥、MOSFET、快恢复二极管表面温度不要超过110~115℃,。
开关电源变压器温升标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开关电源变压器允许的最大温度升高值。
温升是衡量开关电源变压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开关电源变压器的热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其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
在国家标准中,一般规定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温升范围为-25℃~+85℃。
这个范围考虑到了开关电源变压器在各种环境下的正常运行情况,以及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温升。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一般会对其温升进行严格的控制。
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一个合理的温升上限值,并通过对开关电源变压器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来达到这一目标。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开关电源变压器,其温升标准可能会更加严格。
例如,在一些高可靠性、高耐压的电源设备中,为了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可能会将温升标准降低到更低的水平。
总之,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温升标准是衡量其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优化,以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地长时间运行。
开关电源元器件温升标准
开关电源是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稳定输出电压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的元器件如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等在工作时可能会发热。
为确保开关电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和寿命,通常有一些温升标准和建议:
1. 热耐受温度:开关电源元器件通常具有额定的热耐受温度,即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最高温度。
例如,一些电容器的额定热耐受温度可达到85°C或105°C,电感器和变压器的额定热耐受温度可能更高,如125°C或150°C。
2. 温升限制:为避免元器件过热,一般会限制其温升(温度升高)。
具体的温升限制因元器件类型和应用而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电容器的温升限制可能为25°C或30°C以上。
这意味着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元器件的温度升高应控制在该限制范围内。
3. 温升测试和评估:在设计和制造阶段,开关电源元器件通常需要进行温升测试和评估。
这些测试可通过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热循环测试、恒定负载下的温度升高测量等方式进行。
测试结果将用于验证元器件是否符合温升限制和热耐受温度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温升标准和要求可能因不同的行业、应用和产
品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开关电源元器件时,应参考相关行业标准、产品规格和制造商的建议,确保元器件在工作时能够保持合适的温度,并避免过热导致故障或损坏。
开关电源安规温升标准
本标准旨在规定开关电源的安规温升标准,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热耐受温度
开关电源的热耐受温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 开关电源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内部最高温度不应超过85℃。
* 开关电源在最大负载条件下,其内部最高温度不应超过90℃。
2. 温升限制
温升限制是指开关电源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内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
根据安规要求,开关电源的温升限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 开关电源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内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不应超过60℃。
* 开关电源在最大负载条件下,其内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不应超过70℃。
3. 热设计要求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开关电源的热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 开关电源应具有良好的散热设计,确保热量能够有效地散发出去。
* 开关电源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外部热量侵入。
* 开关电源内部应设有过热保护装置,当内部温度过高时,应能够自动切断电源。
4. 测试方法
为了验证开关电源是否符合上述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测试方法:
* 对开关电源进行温升测试,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其内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
* 对开关电源进行过热保护测试,在高温条件下,模拟负载测试并监测开关电源是否能够自动切断电源。
安规测试这是许多产品制造商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当然最普遍的回答是“因为安规标准中有规定”。
在产品制造领域,强制标准就意味着法律,但如果我们能深入了解电气安规的背景,便会发现它背后所隐含的责任与意义。
实际上,安规标准是让用户所使用的产品规避危害,这样也保障企业规避风险。
各式的电气设备都有潜在的危害,只要有使用电力或是电子组件之产品,皆不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安规标准中的危害包含以下四种:电气伤害、机械/物理伤害、低压/高能量伤害、易燃防治,此四种危害在各式产品安规中是最基本的安全标准,其中对于一般电子产品,电气伤害对用户损害最大。
造成电气伤害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电流经过人体所造成的电气伤害。
此类电气伤害对人类具有直接的影响性,伤害的严重性依电能的大小,湿度,接触面积等有所不同。
想象你在洗澡时,突然运作中的电热水器发生漏电,使得电流从吹风机经过你的身体而流向地面。
此时,你的心脏出现不规则心悸、血压下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在安规标准中并无法规范每一项操作中所产生的错误,但仍然提供了几项基本的测试与防范来保护人身安全。
例如GFCI (Ground fault current interrupters),设计在对地电流大于规范漏电流上限时,会在几个ms之内自动切断电源。
此功能已大量减少人们在家中意外触电致死的案件,为电器使用者增添了一份保障。
电力的频率(frequency)也是决定因素之一,一般室内的AC电源多为50/60Hz,其对人体的伤害大于DC电源,因此家用电器皆要求设计有保护人体的电路。
许多安规标准以适当的漏电流、产品机构设计、耐压绝缘等测试,以规范当人体碰触时所产生的伤害。
但安规标准分为一般标准(general)以及特殊标准(particular),制造商需十分注意各标准的适用性,让产品符合正确的安规标准。
电气伤害的测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耐电压测试(Dielectric Withstand / Hipot Test):耐压测试在产品的电源端与地端电路上,施以一高压并量测其崩溃状态。
电源产品温升实验
(1).测试目的:确保电源产品的设计符合预先设计的要求,所有的元件均在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
(2).测试条件:按GB4943-2001或GB8898-2001进行检验。
a.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
b.试验温度应该在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任一一点,温度稳定度应该在±2℃内,一般取要作温度上限和常温度两个点。
c.一般在输入电压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进行测试。
d.输入电压频率,一般取最低输入频率进行测试。
e.输出以正常负载条件下按规定工作。
连续工作,直到建立起稳定状态为止;间断工作,直到建立起稳定状态为止,“通”和“断”的时间间隔应为额定值;短时工作,工作时间为额定时间。
(3).测试步骤:
a.在额定温度下,对样品进行加电测试,输出额定负载。
b.在输入电压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别进行试验。
c.记录相关数据,如输入/输出电压,环境温度。
d.当实验完成后,整理相关数据,根据附录三,判别测试项目的合格与不合格。
4).最后检测:
a.所有元件的实际使用余量应能满足附录三中规定值。
(5). 备注:
a.检测员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引进行检验,并作好相关记录。
b.在测试时失败或异常,速联系品管负责人或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