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期末考试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21
一、填空题1.园区网出口设计种类()()()()。
2.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
3.网络设备的接口总体分为二层接口和三层接口两种,其中二层接口有()三层接口有()。
4.OSI参考模型为别有(),(),(),(),(),()()层。
5.OSPF协议基本规划六项基本原则()()()()()()。
6.园区网出口的策略路由规划有()()()三种。
7.()是OSI参考模型的底层,它建立在传输介质上,利用()为它的上一层提供物理连接。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
8.在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六大子系统是()()()()()()。
9.路由器的局域网接口有()()()。
10.根据同轴电缆直径的不同,又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根据其传11.输带的不同,可分为()同轴电缆和()同轴电缆两种类型。
12.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中,技术目标分析中包括()()()()()()()()13.网络系统发展生命周期包括()()()()14.网络可管理性包括()()()()()15.私有IP地址范围()()()16.生成树协议有()( )( )17.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协议有()( )( )( )18.100BASE-TX指的是()19.ISDN中的基本速率接口包含()主速率接口包含()20.QOS工具包括( )( )()填空答案1、单设备单出口,单设备多出口,多设备单出口,多设备多出口2、进行比特流的传输,管理数据编码方式3、二层接口(access port、Trunk port、L2 aggregate ),三层接口(portSVI、Routed port、L3 aggregate port)4、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5、核心,汇聚,接入6、基于目的地址的策略路由,基于源地址的策略路由,基于线路带宽的数据自动分流7、物理层,物理传输介质,通信线路上传输二进制数据比特流8、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配线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9、AUI端口,RJ-45端口,SC端口10、粗缆,细缆,基带,宽带11、可扩展性、可用性、安全性、可管理性、易用性、适应性、可付性12、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测试、优化和文档编写13、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14、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15、STP RSTP MSTP16、RIPV1 RIPV2 IGRP EIGRP17、2对5类UTP双绞线18、2B+D 23B+D19、分类和标记工具、策略和整形工具、拥塞避免和拥塞管理工具20、内容引擎、内容路由器、内容交换机、内容分发和管理二、不定项选择题1.交换机的连接方式有()A堆叠方式 B级连方式 C串联方式 D并连方式2.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数据加密形式有()A 对称性加密 B非对称性加密 C 反向加密 D 正向加密3.在网络中的拓扑结构中,抛开网络中的具体设备,将()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考试试题(一)(考试时间45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 2009应用专科学生姓名:学号:考试方式:实验(开卷、闭卷、实验)考试时间:实验一路由器接口及IP规划与设置一、实验要求:根据给你的器材,按照下面的网络拓扑结构将网络设备连接组成一个互联网络。
这个互联网络的每个网段通过路由器进行了分隔,请你据此设计一套IP地址方案,使分隔的网段属于不同的IP网,并对这些网络设备进行适当的设置,使这些相邻的网络设备之间能相互通信。
二、根据给你的实验器材和你完成的实验,填写下列表格: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一路由器接口及IP规划与设置三、根据你的实验,将每台设备的设置参数写在下面。
R1的设置参数:R2的设置参数:R3的设置参数:四、验证相邻设备之间是否都能相互通信。
实验一-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考试试题(二)(考试时间45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 2009应用专科学生姓名:学号:考试方式:实验(开卷、闭卷、实验)考试时间:实验二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配置一、实验要求:按照下面的网络拓扑结构已经将网络设备连接组成了一个互联网络。
根据已经连接好的这个网络拓扑填写下面的表格,设计一套IP地址方案,使用路由器分隔的每个网段属于不同的IP网,将IP方案使用到这个网络中并做其他适当的设置,按后对整个网络设置静态路由使这个网络的所有设备之间都能够相互通信。
二、根据给你的实验器材和已经连接好的网络拓扑,填写下列表格: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实验二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配置三、根据你的实验,将每台设备的设置参数写在下面。
R1的设置参数:R2的设置参数:R3的设置参数:四、将R3的静态路由改成默认路由应该怎样设置,将更改后R3的参数写在下面。
五、验证所有网络设备之间是否都能相互通信。
系统集成期末试题及答案本文将为大家呈现系统集成期末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试题部分将按照题目要求,采用合适的格式进行呈现,答案部分将提供详细的解析。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选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系统集成的主要环节?A. 系统设计B. 系统测试C. 软件开发D. 系统交付答案:C解析:系统集成主要包括系统设计、系统测试、系统交付等环节,其中软件开发是属于系统集成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主要环节。
2. 系统集成的目标是什么?A. 尽快交付系统B. 实现系统功能需求C. 满足用户需求D. 提高系统性能答案:C解析:系统集成的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确保系统能够按照用户的要求和期望进行正常运行。
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属于系统集成的风险?A. 技术风险B. 人员风险C. 预算风险D. 竞争风险答案:A、B、C解析:系统集成过程中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和预算风险,其中竞争风险与系统集成关系不大。
2.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系统集成的进度?A. 技术难题B. 人员不足C. 材料供应延迟D. 管理层决策答案:A、B、C、D解析:系统集成的进度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难题、人员不足、材料供应延迟以及管理层决策等。
三、判断题1. 系统集成过程中,只有软件开发环节需要进行测试。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系统集成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软件开发环节的测试,还需要在系统测试阶段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性测试。
2. 系统集成的最终目标是交付一个完全没有缺陷的系统。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系统集成的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要求一个完全没有缺陷的系统。
系统集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需要在后续的测试和调试中进行修复。
本文为大家提供了系统集成期末试题及答案,试题部分遵循合适的格式进行呈现,答案部分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
希望本文能对同学们的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
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培训结业考试题系统集成技术试题汇总总题量: 74一、难数量: 121.数据共享方案, 描述中错误是:A.实时数据同步, 数据源变更时, 调节时亦很以便B. 容易导致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被破坏C. 外挂系统对主系统会产生性能压力D. 不合用于数据保密性规定高应用A2.计算机网络拓扑构造依照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可分为哪两类:A. 点对点信道拓扑构造与星型拓扑构造B. 点对点信道拓扑构造与广播信道通信子网C. 星型拓扑构造与环形拓扑构造D.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与环形拓扑构造B3.在NT执行体各构成部件中, 对中断和异常作出响应、调度线程、提供一组基本对象和接口部件是()A.内核B. 对象管理程序]C. 安全调度监视D. 硬件抽象层A4.关于直通式以太互换机说法, ()是不对的。
A. 可以用直通式以太互换机来代替本地网桥或路由器来提高网络性能B.直通式以太互换机速度快, 但是性能比网桥好C. 直通式以太互换机可以互连各种网段D.直通式以太互换机速度快, 但是性能却不如网桥好B5.通信软件数据操作功能不含()。
A. 转换表B. 流控制C. 文献传播D. 编辑器A6.SLIP合同规定当工作站发送IP数据时, 如果在IP数据报中浮现0xC0标志时, 则使用转义代码()来代替。
A. 0xDB 0XdcB. 0XDC 0xDBC. 0xDB 0xDDD. 0xDD 0XdbB7、下列选取中间件考虑因素中不适当一项是A. 有些中间件只提供某些平台实现, 对异构系统之间移植有限制B. 多数流行中间件服务使用专有API和合同, 使得不同中间件提供厂家之间产品较难集成C.应尽量使用中间件服务, 这是解决分布式计算环境各项问题最佳方案D. 中间件服务遵循某些原则离实际应用尚有较大差别C8、下列关于XML论述种错误是A. SAX是比DOM更快、更轻量级解决XML文档办法B.XSLT除了可以定制XML文档在浏览器中显示外, 还可以将一种XML文档转换成另一种数据构造XML文档C. 一种良构(Well-Formed)XML文档必然也是符合DTD或XML Schema语义验证D.XML文档中可以自定义标签, 而HTML中则不行C9、下列关于EJB说法错误是A. EJB是用于开发和布置多层构造、分布式、面向对象Java应用系统平台构件体系构造B.EJB体现了Java“Write once, run anywhere”原则, 一旦一种EJB 开发完毕之后, 那么就可以布置在任何支持EJB平台上, 而不需要重新编译或对源代码进行修改。
系统集成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系统集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实现各个独立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B.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C. 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效率D. 以上皆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素?A. 硬件设备B. 软件应用C. 数据格式D. 人员素质答案:D3. 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接口技术B. 数据转换技术C. 数据传输技术D. 以上皆是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A. 数据冲突B. 接口兼容性C. 硬件故障D. 安全漏洞答案:C5. 系统集成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功能测试B. 性能测试C. 安全测试D. 以上皆是答案:D二、问答题1. 简要说明系统集成的定义和意义。
系统集成是指将各个独立的子系统通过接口进行连接并协同工作,实现数据和功能的共享。
系统集成的意义在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减少重复开发的成本,优化资源利用,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系统集成的主要流程包括哪些环节?系统集成的主要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接口开发、系统集成、系统测试以及上线部署等环节。
3. 系统集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常见的系统集成问题包括接口兼容性、数据冲突、安全漏洞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提前进行接口定义和规范,严格控制数据格式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充分的功能和性能测试等措施。
4. 系统集成中的测试方法有哪些?请给出简要说明。
系统集成的测试方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功能测试主要验证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性能测试主要测试系统在高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安全测试主要测试系统在安全攻击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简要介绍一下系统集成的最佳实践。
系统集成的最佳实践包括合理规划集成过程,明确需求和目标,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制定明确的接口标准和规范,确保接口的稳定和兼容性;进行多层次的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安全等方面的稳定性;建立完善的文档和培训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
一、名词解释题1. 信息系统2. 体系结构3. B/S模式4. DNS5. 信息系统集成6.数据集成7.7. 数据共享8.8. 接口集成9.9. 数据仓库技术10.10. J2EE1、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2、体系结构,指信息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层次、拓朴结构、布局、接口、边界等;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操作规程、文档、参与的人员等。
3、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
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应用的扩展。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来实现的。
B/S 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 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最大的缺点是对企业外网环境依赖性太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企业外网中断都会造成系统瘫痪。
4、DNS 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DNS 命名用于Internet 等TCP/IP 网络中,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
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DNS 名称时,DNS 服务可以将此名称解析为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如IP 地址。
5、信息系统集成是根据应用的需求,将硬件产品、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工具软件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等集成为一个具有优良性能价格比的计算机系统的全过程。
6、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信息系统集成》大作业学生姓名专业层次年级学号学习中心成绩年月日作业完成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 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 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OSI参考模型: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型。
该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络互联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C/S与B/S:C/S是客户端/服务器结构;B/S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3、VLAN: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由此得名虚拟局域网。
VLAN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工作在OSI 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
与传统的局域网技术相比较,VLAN技术更加灵活,它具有以下优点:网络设备的移动、添加和修改的管理开销减少;可以控制广播活动;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能代替操作系统的软件程序,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操作系统。
借由网络达到互相传递数据与各种消息,分为服务器(Server)及客户端(Client)5、UML:是一种为面向对象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一种标准语言,是非专利的第三代建模和规约语言。
UML使用面向对象设计的建模工具,但独立于任何具体程序设计语言。